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与面神经功能保护
1
作者 王建泽 王若雅 +8 位作者 刘达 孙健斌 塞娜 王国建 申卫东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 探讨经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及面、听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科经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的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面神经修复方法、面、听功能保... 目的 探讨经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及面、听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科经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的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面神经修复方法、面、听功能保护、手术效果,总结分析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结果 接受颞骨岩部胆脂瘤外科切除的186例病例中,有56例患者采用颅中窝或颅中窝-乳突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该组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为:听力下降(54/56,96.4%),面神经麻痹(42/56,75.0%)及耳漏(30/56,53.6%)。依据Sanna分型:迷路上型39例(69.6%),广泛型11例(19.6%),岩尖型6例(10.7%)。术前47例患者存在骨导听力,其中22例术后保留骨导听力,骨导听力保留率46.8%。手术涉及面神经的有36例(64.3%),其中20例行面神经减压术,1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15例行面神经改道吻合术。术前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ekmann(H-B)法分级:Ⅰ级14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4例,V级10例,Ⅵ级22例。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9例,V级1例,Ⅵ级9例。术后随访2-16年,1例患者术后5年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硬膜外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颅中窝入路是彻底切除迷路上、岩尖及部分广泛型岩部胆脂瘤、同时保留功能正常面神经和残留听力的最佳选择。面神经受损的患者可以依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取减压、改道吻合或神经桥接移植以重建面神经功能。通过颅中窝入路切除岩部胆脂瘤,部分患者的听力有可能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部胆脂瘤 颅中窝入路 面神经麻痹 手术
下载PDF
侵袭性毛霉菌致颅中窝底骨髓炎1例
2
作者 文亮 鲁毅 韩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4-944,共1页
患者女,35岁,头痛伴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以右侧眼眶周围刺痛为主;6年前确诊肺结核,经18个月标准四联方案治愈,无头部外伤史。查体: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外展、上翻受限。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31.70mg/L,红细胞沉降率44mm/h,白... 患者女,35岁,头痛伴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以右侧眼眶周围刺痛为主;6年前确诊肺结核,经18个月标准四联方案治愈,无头部外伤史。查体: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外展、上翻受限。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31.70mg/L,红细胞沉降率44mm/h,白细胞计数11.77×10^(9)/L;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脑脊液细菌真菌涂片培养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侵袭性毛霉菌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颅中窝中央骨性突起的应用解剖
3
作者 石玉恒 晋材 +2 位作者 李佳艺 杨美凤 孟步亮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颞下手术入路中,颅中窝底部中央骨性突起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成人颅骨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测量颅中窝骨性突起与其周围重要结构的数值关系。结果:颅中窝中央有2个较为恒定的骨性突起(从前向后,拟称为“第一突起”与“第二突... 目的 :探讨经颞下手术入路中,颅中窝底部中央骨性突起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成人颅骨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测量颅中窝骨性突起与其周围重要结构的数值关系。结果:颅中窝中央有2个较为恒定的骨性突起(从前向后,拟称为“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分别与嗅脑沟和颞下回相对应。获得第一突起的长、宽、高度及其与周围各标志性结构的距离。结论 :颅中窝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可以作为颞下入路的安全骨性标志,对术者术中定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颞下入路 颅中窝 骨性突起
下载PDF
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纯音测听呈中度混合性聋2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3耳,术后基本能保存术前听力水平。4例术前面瘫患者中有3例行面神经减压,其中2例由Ⅲ级(House-Brackmann分级)恢复至Ⅰ级,1例由Ⅳ级恢复至Ⅲ级;1例面神经端端吻合由VI级恢复至IV级。结论颅中窝进路能保留患耳的听力,对于听力损失较少或胆脂瘤较局限的先天性胆脂瘤,颅中窝进路是较合适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 胆脂瘤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 被引量:6
5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5例外伤性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Ⅳ ̄Ⅴ级)患者行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结果5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均显示颞骨骨折,... 目的探讨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5例外伤性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Ⅳ ̄Ⅴ级)患者行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结果5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均显示颞骨骨折,3例显示颅中窝底突起的骨碎片,流泪试验均为阳性。术后随访1 ̄2年,2例面瘫Ⅳ级、2例面瘫Ⅴ级患者完全恢复,1例面瘫Ⅴ级患者恢复至Ⅲ级。结论根据颞骨高分辨CT扫描和流泪试验判断面神经损伤的部位以选择手术进路,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适于面神经全程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志中 赵刚 朱晓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 误诊 诊断 脑膜瘤 神经纤维瘤 垂体瘤
下载PDF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军波 刘宜东 +3 位作者 崔爱环 翟宁 高建英 山君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总结11例颅底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A)病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强化明显;MRI平扫T1WI、T2WI呈底向外的葫芦状... 目的:探讨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总结11例颅底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A)病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强化明显;MRI平扫T1WI、T2WI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后同样明显强化;DSA呈棉絮状染色,MRA不显影。术前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45.5%(5/11)。结论: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脑膜尾”征改变并非为脑膜瘤所特有,脑外CA同样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颅中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友文 甄泽年 +4 位作者 赵敏 陈辉 陈贤明 李建忠 杨浦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 4例 ;③颞 耳 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 6例。其中 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 11例术后存活 3年以上 ,5例术后 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 6 9%。结论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 ,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 ,并进行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侧底沟通性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复发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经颅中窝入路的相关解剖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昌学 姜苏明 +2 位作者 刘锦峰 李维坚 涂良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为经颅中窝进行耳蜗植入术提供解剖资料,同时寻找定位植入点的方法。方法:取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开颅后在颞骨岩部磨出蜗螺旋管底圈鼓阶最高点和相关结构,观测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①颅中窝入路鼓阶植入点位于岩... 目的:为经颅中窝进行耳蜗植入术提供解剖资料,同时寻找定位植入点的方法。方法:取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开颅后在颞骨岩部磨出蜗螺旋管底圈鼓阶最高点和相关结构,观测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①颅中窝入路鼓阶植入点位于岩嵴下方,两者间骨质厚度为(8.58±2.28)mm;在内耳道前方,距内耳道底距离为(1.47±0.30)mm;在岩大神经后方,距其距离为(3.88±0.52)mm;在面神经内侧,距其距离为(2.80±0.26)mm;在前半规管内侧,距其距离为(9.46±1.01)mm;②植入点至蜗窗上缘的鼓阶长度为(12.03±1.26)mm;③颈内动脉的膝部位于耳蜗的内下方,与蜗螺旋管底圈间骨质厚度为(1.54±0.47)mm;耳蜗最高点与颈内动脉膝部埋藏深度相差(6.67±2.07)mm。结论:①岩大神经是手术时重要的定位标志,面神经是手术中需要保护的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颅中窝入路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下载PDF
改良颞顶部直切口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切除岩斜区和脑干病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汤劼 张俊廷 +4 位作者 吴震 张力伟 周大彪 肖新如 耿素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颞顶部直切口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对切除岩斜区和脑干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颞顶部直切口替代马蹄形切口的颞下入路的病例资料,记录开关颅时间,病变的病理类型和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病变全切除29... 目的研究改良颞顶部直切口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对切除岩斜区和脑干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颞顶部直切口替代马蹄形切口的颞下入路的病例资料,记录开关颅时间,病变的病理类型和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病变全切除29例,近全切除7例。面神经额支功能保存34例(94.4%)。术后随访9-24个月,颞肌无明显萎缩,外形美观效果良好。1例病人因术后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清除,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在安全和有效性方面,颞顶部直切口可替代传统马蹄形切口进行颞下颅中窝底入路切除脑干和岩斜区病变。这一改良可减少对皮肤、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颞下入路 颅中窝底入路 岩斜区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颅中窝脑板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影像术测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南奔宇 陈波蓓 +3 位作者 黄赛瑜 高金健 张初琴 项海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1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颅中窝脑板HRCT测量与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HRCT,测量冠状位上水平半规管壶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T,上半规管弓中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 目的探讨术前颅中窝脑板HRCT测量与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HRCT,测量冠状位上水平半规管壶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T,上半规管弓中点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H_1,上鼓室顶壁平面与外侧脑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ΔH2。根据术中是否造成硬脑膜裸露将141例中耳炎患者分为裸露组和非裸露组,比较两组ΔH_1、ΔH_2、ΔT。结果 14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实施乳突根治术治疗,术中出现硬脑膜裸露12例患耳,其中1例予以骨蜡封闭+骨粉填塞,其余电凝止血后骨粉填塞,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4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不同冠状位上脑板由外至内总体呈外低内高。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组与非裸露组Δ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ΔH_1、ΔH_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中窝脑板厚度是慢性中耳炎术中硬脑膜裸露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炎 化脓性 颞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中窝 脑板
下载PDF
国人颅中窝入路手术中一点法定位内耳道的相关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超武 吴皓 +7 位作者 熊高云 张速勤 闵密克 孙浩 徐建中 詹玉琴 李兆基 周水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人颞骨岩部表面标志与内耳道 (IAC)的空间位置关系 ,定位内耳道中点 ,为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基础。 方法 :1 5例 (30侧耳 )甲醛固定的正常成人头颅标本 ,磨除内耳道表面骨质 ,暴露耳蜗 (C)、上半规管(SSC)、前庭 (V)等 ,用游... 目的 :观察国人颞骨岩部表面标志与内耳道 (IAC)的空间位置关系 ,定位内耳道中点 ,为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基础。 方法 :1 5例 (30侧耳 )甲醛固定的正常成人头颅标本 ,磨除内耳道表面骨质 ,暴露耳蜗 (C)、上半规管(SSC)、前庭 (V)等 ,用游标尺进行测量。 结果 ;双耳外耳道口上壁中点连线与双耳内耳道中点 (O)连线基本一致 ,该连线与鳞部内侧交点 (A)至内耳道中点距离为 (31 .5 9± 2 .33)mm。 结论 :熟悉内耳道毗邻解剖关系 ,有利于安全定位内耳道 ,扩大手术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入路手术 内耳道 一点法定位 解剖
下载PDF
内镜囊肿-脑池开窗治疗颅中窝蛛网膜囊肿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晔 陈晓雷 许百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79-381,共3页
部分颅中窝蛛网膜囊肿由于其不断增大而表现出占位效应影响周围的神经结构,增大的囊肿撑开侧裂而暴露出大脑中动脉,导致颞叶前上部分的压迫和发育不全,病人出现头痛、头围增大、颞部隆起,囊肿位于优势半球的病人还可能伴随语言发育迟缓... 部分颅中窝蛛网膜囊肿由于其不断增大而表现出占位效应影响周围的神经结构,增大的囊肿撑开侧裂而暴露出大脑中动脉,导致颞叶前上部分的压迫和发育不全,病人出现头痛、头围增大、颞部隆起,囊肿位于优势半球的病人还可能伴随语言发育迟缓、认知等问题。对于这类良性病变,手术干预应当本着尽可能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则。由于神经内镜"微侵袭"优势,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选择使用内镜开窗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本文聚焦近年来该手术的相关进展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颅中窝 脑积水 神经内镜
下载PDF
颅中窝骨性突起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沉浮 袁贤瑞 姜维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9-599,623,共2页
关键词 颅中窝 突起 并发症 应用解剖 颞骨岩部 前入路 重要意义 骨质 限度
下载PDF
人工耳蜗颅中窝进路植入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刚 赵仿 +2 位作者 黄海龙 向波 朱元良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8,19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颅中窝进路植入点的精确定位及其可行性。方法:成人整颅标本行植入点定位,并对相关测量项进行测定,然后确定植入点的精确定位;通过1例成人女性尸头标本行模拟手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沿岩浅大神经延长线,在距面...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颅中窝进路植入点的精确定位及其可行性。方法:成人整颅标本行植入点定位,并对相关测量项进行测定,然后确定植入点的精确定位;通过1例成人女性尸头标本行模拟手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沿岩浅大神经延长线,在距面神经裂孔3.10 mm±0.88 mm处确定"O"点("O"点位于膝状神经节窝),再以"O"点为原点,确定与岩浅大神经夹角为97.85°±5.38°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依据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做距其1.58mm±0.41mm的平行线,后再做距岩浅大神经5.47 mm±0.95 mm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点即为植入点("Z"点)。植入点与面神经沟的距离仅为0.67mm±0.15mm,最小值甚至为0.00 mm,而面神经沟的下部即蜗神经管,并且蜗神经管比面神经沟更为凸前,在植入点开窗极易损伤蜗神经起始段。通过模拟手术验证,用以上植入点确定方法,行开窗,不能保证进入耳蜗底转上部,更不能保证准确进入前庭阶,并有损伤蜗神经的可能。结论:颅中窝进路人工耳蜗植入点选择,不能在不磨除颞骨岩面骨质的情况下行精确定位。手术时应以面神经裂孔为定位点,先确定岩浅大神经与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磨除距两者1.00 mm平行线夹角内区域的骨质,尽量轮廓出耳蜗底转上部,颜色呈蓝线时,靠蓝线后部行植入点定位开窗,这样既可以将电极准确植入耳蜗底转,又可以因不暴露岩浅大神经管内段和面神经迷路段,避免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颅中窝进路 植入点
下载PDF
颅中窝特急性硬膜外血肿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少钦 杨应明 陈协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50-51,共2页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107例,硬膜外血肿143例,其中经CT或手术证实,早期具有特征性改变颅中窝特急性硬膜外血肿12例,约占同期硬膜外血肿8.04%,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诊断 颅中窝 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 患者 改变 脑损伤 早期 手术 CT
下载PDF
颅中窝入路岩部切除中耳蜗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罗穆云 段菊如 万丽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侧壁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10.36±1.50)mm,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8.04±0.99)mm,提出耳蜗的定位四边形。结论:颅中窝手术入路操作中,在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的内侧磨除岩尖部骨质时,不容易损伤耳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入路 耳蜗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颅中窝径路内听道手术的CT辅助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席焕久 李永新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找到一种内听道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运用显微解剖技术和体质测量方法,采取CT扫描与三维CT重建技术。结果:经5例尸头模拟手术证明该法准确、可靠、安全、简便易行,达到一人一定位,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对与内听... 目的:找到一种内听道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运用显微解剖技术和体质测量方法,采取CT扫描与三维CT重建技术。结果:经5例尸头模拟手术证明该法准确、可靠、安全、简便易行,达到一人一定位,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对与内听道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颅中窝 外科手术 CT 辅助定位
下载PDF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镇生 陈振平 +1 位作者 张福林 冯耀卿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3期167-168,187,共3页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为一少见的缓慢增长的良性肿瘤[1],以往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往往误诊为脑膜瘤。近年文献陆续报道了11例[2,3]。现将本院8例进行分析,期望能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以提高诊治效果。
关键词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瘤 蛛网膜内皮瘤 神经组织肿瘤 神经损害
下载PDF
经颅中窝入路内耳道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永谦 丁美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48)mm和(17.74±1.32)mm。以颧弓根后点和棘孔为原点,分别在颅中窝做内径18mm弧线,两弧交叉处外侧钻5mm骨孔,即可辨认锤骨头。颧弓根后点至锤骨头连线,向内延长则落在内耳门内外侧界之间,在此磨除岩嵴即可打开内耳道内侧份,内耳门距锤骨头约(19.71±1.97)mm。结论:经颅中窝手术时,锤骨头可作为确认内耳道的安全可靠的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 锤骨头 内耳道 解剖定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