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军 张祥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征、狭窄程度以及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TIA患者均进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判断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 93例DSA...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征、狭窄程度以及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TIA患者均进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判断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 93例DSA阳性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共计156处。颅内动脉狭窄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共46处(29.5%),颅外动脉狭窄病变多见于颈内动脉开口处,共22处(14.1%)。重度狭窄及闭塞组侧支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TIA发病的重要基础,并且颅内动脉狭窄是较颅外动脉狭窄更为重要的TIA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外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董薇薇 朱晓敏 王志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均进行血Hcy与颅脑CTA检查。根据CTA结果分为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后者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均进行血Hcy与颅脑CTA检查。根据CTA结果分为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后者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将各组间血Hcy水平进行比较。根据血Hcy水平分为血Hcy正常组和高Hcy血症组,将两组间颅动脉狭窄例数进行比较。结果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血Hcy水平显著高于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组(P<0.05);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血Hcy水平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y正常组相比,高Hcy血症组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增高(P<0.05)。结论血Hcy水平升高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密切相关,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颅内、颅外动脉的损伤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A HCY 颅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9p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联
3
作者 安德伟 王彦 +1 位作者 李燕 朱鼎良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目的 :在无症状人群中评估9p21位点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联。方法 :纳入889例无卒中史高血压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尿样本并提取全血DNA。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选取位于9p21的位点rs1... 目的 :在无症状人群中评估9p21位点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联。方法 :纳入889例无卒中史高血压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尿样本并提取全血DNA。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外动脉狭窄。选取位于9p21的位点rs1333049和rs2383207进行分型。结果:纳入人群中46.2%颅内、外动脉无狭窄,21.4%仅颅内狭窄,15.4%仅颅外狭窄,17.0%颅内、外共存狭窄。所选位点在校正多重危险因素后与颅内、外共存狭窄显著相关(P=0.011和0.017);rs2383207-A等位基因携带显著与降低的狭窄程度相关(P=0.009),与较少的病变数目无关(P=0.063)。结论:9p21位点rs1333049和rs2383207与无症状颅内、外共存动脉狭窄显著相关,可用于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9p21 缺血性脑卒中 遗传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变血管分布及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高冬艳 于占明 王力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病变血管分布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住院的TIA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3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59.7±6.3)岁。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26例)...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病变血管分布及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住院的TIA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3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59.7±6.3)岁。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26例)和中年组(46~60岁,25例)、老年组(>60岁,5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及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102例TIA患者中,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0例,占总人数的88.2%(90/102)。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146处,其中颅内动脉血管狭窄82处,占56.2%(82/146),包括轻度狭窄14处,中度狭窄22处,重度狭窄29处,闭塞17处;颅外动脉血管狭窄64处,占43.8%(64/146),包括轻度狭窄18处,中度狭窄11处,重度狭窄25处,闭塞10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以大脑中动脉最常见,颅外动脉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常见。动脉血管狭窄患者90例,其中颅内动脉血管狭窄41例,占总人数的40.2%;颅外动脉血管狭窄9例,占8.8%;颅内外均有狭窄40例,占39.2%。青年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老年组(65.4%vs.25.5%),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老年组(3.8%vs.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颅内外动脉均狭窄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TIA患者年龄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12,P<0.05),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47,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数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比例较颅外高,且狭窄程度与年龄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脑缺血 颅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