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因素
1
作者 黄淮 徐正虎 国树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 分析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高龄(81.60±3.04)岁,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 目的 分析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高龄(81.60±3.04)岁,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治疗。根据术后END发生情况分组,将发生END患者纳入END组,将未发生END组患者纳入无EN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因素联合预测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价值。结果 END组H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无END组[35.71%(10/28)、32.14%(9/28) vs 15.85%(13/82)、13.42 (11/82)],WBC、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高于无END组[(11.19±1.27)×10^(9)个·L^(-1)、(16.36±1.25)mg·L^(-1)、(181.22±35.48)μg·L^(-1)vs(10.05±1.04)×10^(9)个·L^(-1)、(12.57±2.11) mg·L^(-1)、(107.52±28.31)μg·L^(-1)](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H型高血压、糖尿病及WBC、CRP、Lp-PLA2高表达是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P <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各因素联合预测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AUC:0.923、95%CI:0.860~0.987、P<0.05、特异度:0.854、灵敏度:0.929、约登指数:0.783,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H型高血压、糖尿病与WBC、CRP、Lp-PLA2高表达是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EN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抽吸 支架
下载PDF
老年患者NLR、TGF-β1、Cav-1水平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风险的关系
2
作者 李可静 王琳 杨宁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陷窝蛋白1(Cav-1)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1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陷窝蛋白1(Cav-1)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1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的老年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120例。根据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NLR、TGF-β1、Cav-1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TGF-β1、Cav-1预测术后出血的价值。结果出血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9.91±2.28)分,NLR和Cav-1分别为(7.20±1.12)和(19.29±5.53)ng·mL^(-1),均高于非出血组(P<0.05);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评分为(5.40±0.77)分,TGF-β1为(20.20±8.28)pg·mL^(-1),均低于非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NLR是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ASPECTS评分是患者术后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ASPECTS评分、NIHSS评分、NLR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术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0%和84.00%。结论NLR、Cav-1、TGF-β1均与老年患者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术后出血有关。基于ASPECTS评分、NIHSS评分、NLR建立的预测模型在预测患者术后出血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转化生长因子-β1 陷窝蛋白1 颅内动脉急性闭塞 机械取栓 术后出 老年人群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影 李凤 +1 位作者 陈慧娟 陈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情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01—2022-10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108例,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41例)和不良... 目的 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情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01—2022-10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108例,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41例)和不良组(6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机械取栓术后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评价其用于早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基线NIHSS评分、机械取栓操作时间、合并房颤情况、末端闭塞类型及Willis环变异均与机械取栓术后早期预后不良有关(P<0.05);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类型和Willis环变异情况均是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 χ^(2)=1.069,P>0.05)。利用Logistic预测概率、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类型、Willis环变异情况对机械取栓术后患者的早期预后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33.56%、25.09%、29.23%。结论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与颅内血供情况关系密切,其中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型闭塞和Willis环变异者预后更差,同时上述两种因素联合可准确预测患者早期预后的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机械取栓 预后 Willis环变异 颅内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误诊椎动脉起始闭塞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分析
4
作者 李彤 何雨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03-1804,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多普勒超声 动脉 误诊 椎基底动脉不足 动脉硬化 动脉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戚纪胜 缪中荣 +4 位作者 吉训明 李慎茂 朱凤水 支兴龙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459-461,共3页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 管内支架治疗 临床观察 基底动脉不足 动脉 外脑管病 患侧上肢 阻塞性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新 史继新 +1 位作者 杭春华 张鑫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22-324,332,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 急性硬膜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自发性硬膜下 主要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 快速诊断 治疗措施 脑室内积 脑内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洪 汪鸿 +2 位作者 于福全 刘钢 郝海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采用介入栓塞术,行患侧支气管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采用介入栓塞术,行患侧支气管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22例1次栓塞成功,即刻止血;咯血明显减少5例,1例再次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清晰的显示供血动脉、规范的导管操作、合理的栓塞剂选择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肺原发疾病的进展、侧枝血管的建立、开放是栓塞后复发出血的主要因素;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及侧支是介入治疗肺咯血安全、有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动脉栓塞术 急性大咯 临床应用价值 介入栓塞治疗 动脉栓塞治疗 严重并发症 介入栓塞术 非手术治疗 主要因素 即刻止 原发疾病 内乳动脉 患者 肋间动脉 介入治疗 解剖变异 动脉 膈下动脉 复发出
下载PDF
症状性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介入再通初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元辉 庞红立 +5 位作者 严澎 张耀慧 何玉清 李文波 魏立平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通过与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资料对比,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采用介入再通手术治疗的18例优势侧椎基... 目的通过与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资料对比,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采用介入再通手术治疗的18例优势侧椎基底动脉非急性闭塞患者和32例急性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2b比例、血管开通时间、术前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症状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90 d mRS评分、支架内再狭窄差异。结果非急性闭塞组、急性闭塞组分别有16例、30例术后即刻TICI血流分级≥2b,血管成功开通率分别为88.9%(16/18)、93.8%(30/32)(P=0.948);术后分别有13例、23例症状改善(P=0.979);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分别有4例(22.2%)、4例(12.5%)(P>0.05);术后90 d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3%(6/18)、9.4%(3/32)(P=0.07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比例分别为55.6%(10/18)、65.6%(21/32)(P=0.481)。结论非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开通术虽操作复杂、存在一定风险,但可行、安全有效。确切疗效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闭塞 管内治疗 急性 再通
下载PDF
血捷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鑫 李新 高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3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捷活素 疗效观察 椎一基底动脉不足 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 齐齐哈尔 急性脑梗死 职工医院 不全
下载PDF
接触溶栓+机械疏通+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英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7-489,共3页
关键词 动脉闭塞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支架成形术 疏通 机械 脑组织 管再通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肖利春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0期29-29,共1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表现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5例,神志恍惚5例,嗜睡6例,昏迷13例,侧视麻痹17例,失语10例,偏瘫42例,抽搐6...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表现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5例,神志恍惚5例,嗜睡6例,昏迷13例,侧视麻痹17例,失语10例,偏瘫42例,抽搐6例;行开颅减压术5例,术后存活3例,死亡2列,本组患者1个月内共死亡(包括术后死亡)9例。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病情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为脑水肿、脑疝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手术减压治疗是挽救生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 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发作 大脑中动脉闭塞 多脏器功能衰竭 手术减压治疗 脑梗死患者 回顾性分析 诊断及治疗 减压术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侧视麻痹 术后死亡 致残率高 死亡原因 挽救生命 死亡率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12
作者 张秀芬 周江 《新疆中医药》 2005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不足 葛根素注射液 临床观察 治疗 急性管病 恶心呕吐 主要表现 行走不稳 反复发作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元活苏合用曲克芦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敏 孙建茹 +3 位作者 游芳 陈春锦 韩丹 蔡霞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异常特征及脑蛋白水解物(元活苏)合用曲克芦丁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69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合并治疗组35例和丹参治疗对照组34例。30名健康老年人作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异常特征及脑蛋白水解物(元活苏)合用曲克芦丁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69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合并治疗组35例和丹参治疗对照组34例。30名健康老年人作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病人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变化。结果:合并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丹参对照组(73.52%)(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合并治疗组降脂降粘效果明显优于丹参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元活苏合并曲克芦丁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曲克芦丁 液流变性 疗效观察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局部组织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管病 老年人健康 管疾病 不足 管腔狭窄 液流变学 主要疾病 栓形成 临床表现 异常变化 脂指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27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3108-3110,共3页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对全身动脉血管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好发于腹主动脉、髂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发生病变后,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同时可能伴有钙化现象,导致动脉血管腔狭窄、形成血栓或管腔闭塞,使...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对全身动脉血管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好发于腹主动脉、髂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发生病变后,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同时可能伴有钙化现象,导致动脉血管腔狭窄、形成血栓或管腔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导致肢体局部供血不足甚至坏死。发生在下肢的动脉硬化闭塞就叫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缺血肢体多表现为皮肤苍白、变薄,温度降低、感应迟钝、疼痛、麻凉等,严重时出现缺血性溃疡、坏疽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重度缺血,严重者面临被截肢的风险[1],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2,3]。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都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介入治疗因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操作简便及快速恢复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4]。为探究介入治疗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我院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急性 粥样斑块 动脉硬化闭塞 钙化现象 动脉 管疾病 不足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敬池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管栓塞 诊治经验 肠系膜上动脉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闭塞 肠系膜不全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外科急腹症 少见疾病
下载PDF
脑供血动脉闭塞与颅内动脉瘤形成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鹏飞 刘建民 +4 位作者 黄清海 杨志刚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脑供血动脉闭塞与颅内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8例脑供血动脉闭塞伴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7例,双侧颈内动脉及一侧椎动脉同时闭塞1例。8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11枚,多发... 目的初步评价脑供血动脉闭塞与颅内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8例脑供血动脉闭塞伴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7例,双侧颈内动脉及一侧椎动脉同时闭塞1例。8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11枚,多发动脉瘤患者3例,所有动脉瘤均位于Willis环,其中9枚动脉瘤采用了血管内栓塞治疗,致密栓塞5例,本组病例未发生技术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9个月~14年,提示所有患者出院后病情稳定,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结论脑供血动脉闭塞后代偿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颅内动脉瘤的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流动力学 颅内动脉
原文传递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7
作者 刘艳梅 陈爱红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2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 急性心肌梗死 椎基底动脉不足 多普勒检查 诱发 十二指肠溃疡 窦性心律 动脉硬化 病理性杂音
下载PDF
NIHSS评分指导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雪峰 李娜 +2 位作者 张汉义 张世璇 高吉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容量的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科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容量的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科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及血管闭塞再通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 急性脑梗死 闭塞 半暗带 区域 流动力学 溶栓时间 动脉 评分情况 颈内动脉
下载PDF
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介入再通的中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迎坤 李天晓 +5 位作者 王子亮 常凯涛 朱良付 薛绛宇 白卫星 冯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再通治疗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闭塞超过24h的非急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并行介入再通治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短暂性脑缺血... 目的评价介入再通治疗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闭塞超过24h的非急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并行介入再通治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卒中发生情况。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有26例闭塞动脉成功开通。术后13例患者病情改善,11例稳定,3例恶化;mRS评分Ⅲ(四分位数范围,IR)1由术前的4(2—5)分恢复到出院时的3(1~5)分。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3例并发症导致神经症状加重。19例患者影像随访10(7-18)个月,再发狭窄6例,其中3例为症状性。27例患者临床随访55(50~59)个月,再发同侧卒中2例,同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术后7d与术前(Z=3.116,P=0.002)、术后3个月与术后7d天(Z=2.977,P=0.003)、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X=2.977,P=0.003)的mR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再通治疗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可在中远期预防再发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术后1年内患者的残疾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椎底动脉不足 放射学 介入性 急性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宗华 孔繁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8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腔内 护理 管腔急性闭塞 动脉 粥样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