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巧钰 罗针 +2 位作者 赵小燕 李昌泰 杨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10—2022-10华西医院收治的8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分析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10—2022-10华西医院收治的8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效果、相关血清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OKM分级[(3.82±0.05)分]、术后6个月GOS评分[(4.23±0.45)分]、术后24 h GCS评分[(15.18±2.79)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7±0.08)分、(3.71±0.58)分、(12.36±2.54)分],住院时间[(17.21±3.87)d]短于对照组[(24.36±5.25)d],术后6个月血清Caspase-3[(157.38±45.15)μg/L]、MMP-9水平[(12.83±2.41)μg/L]及总并发症发生率(9.52%)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4.76±58.43)μg/L、(18.62±3.58)μg/L、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应用血流导向装置能够显著提升栓塞效果,改善血清学指标和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循环 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栓塞术 血流导向装置 夹闭术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涛 王向东 郭铁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72 h内)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28例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术后1周复查头颈部CTA显...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72 h内)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28例大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术后1周复查头颈部CTA显示28例颅内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4例出现脑缺血表现。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4~6个月复查头颅CT、CTA或DSA,无新发脑梗死、脑积水,无动脉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6例,中残2例。结论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额外侧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可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循环动脉瘤 急性期 夹闭术 锁孔手术 额外侧入路 疗效
下载PDF
经眶上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S100B、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郝志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经眶上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自翼点入路实施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眶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用时)及血清S100B、NSE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对照组为7.89%(3/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上入路显微手术应用于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效果显著,对其血清S100B、NSE水平的影响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清S100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管外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庆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3期32-32,34,共2页
目的:分析血管外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收治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目的:分析血管外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收治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83.72%比对照组的69.77%高,且偏瘫发生率6.98%比对照组的20.93%低(P<0.05)。结论:血管外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介入栓塞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车彦军 夏智源 +5 位作者 骆杰民 于建刚 刘艳 徐晓军 陈兴 齐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3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不同特点和患者情况,急诊或早期选择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进行个性化治疗。结果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2例,预后...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3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不同特点和患者情况,急诊或早期选择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进行个性化治疗。结果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2例,预后良好8例,预后良好率为66.7%,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无死亡病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2例,预后良好16例,预后良好率为72.7%,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2组预后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采取急诊或早期开颅显微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内循环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及血清中MMP-9和Caspase-3水平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柏建峰 余晴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及血清中MMP-9、Caspase-3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组,另取老年健康人群20例作为健...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及血清中MMP-9、Caspase-3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组,另取老年健康人群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系统(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健康对照组以及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3,Caspase-3)和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9,MMP-9)水平。结果血管内介入栓塞组和开颅手术组术后的GCS评分、GOS评分、Caspase-3、MMP-9均显著大于术前,且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术后均显著高于开颅手术组术后(均P〈0.05);血管内介入栓塞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均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治疗老年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具有更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CASPASE-3 MMP-9
下载PDF
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继锋 霍楠楠 单显民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2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颅夹闭组36例和介入组36例,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GOS)预后的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进...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2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颅夹闭组36例和介入组36例,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GOS)预后的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复发率方面,开颅组为2.78%,介入组为19.44%,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术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开颅手术的复发率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颅内循环 动脉瘤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7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陈向东 杨树旭 王义荣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67-369,共3页
颅内动脉瘤再破裂是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手术是防止动脉瘤再破裂的重要手段。我科依据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对急诊入院的7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行早期(发病后72h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再破裂是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手术是防止动脉瘤再破裂的重要手段。我科依据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对急诊入院的7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行早期(发病后72h内)动脉瘤夹闭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循环 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主要死亡原因 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血管外和血管内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苏永永 王世锋 +4 位作者 谢江涛 陈真 杜翔 武兴兴 姜海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1期3457-3459,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外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外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例(血管外手术组),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血管... 目的观察血管外显微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外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例(血管外手术组),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血管内治疗组)。对2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管外手术组完全夹闭率90%,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血管内治疗组完全闭塞率72%,栓塞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血管内治疗组完全闭塞率低于血管外手术组。随访6个月,血管外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5%和92%。结论血管外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显微手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颅内破裂动脉瘤 循环
下载PDF
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板造瘘术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道宝 陈舒 +4 位作者 吴虹刚 游国亮 雷波 万晓强 郑念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27-528,570,共3页
目的探讨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板造瘘术在颅内前循环动破裂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性期显微夹闭治疗的85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 目的探讨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板造瘘术在颅内前循环动破裂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性期显微夹闭治疗的85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及终板造瘘术。结果85例中,81例改良Paine点穿刺顺利,4例穿刺失败;11例因动脉瘤夹闭后仍见脑组织塌陷不佳,行终板造瘘术,并保留脑室外引流3~5 d,其中3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复查CTA或DSA,4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瘤颈有少许残留,其余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随访半年,8例失访,其余77例复查CTA未见动脉瘤复发;GOS评分5分72例,4分3例,3分2例;1例出现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终板造瘘术有利于充分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充分暴露动脉瘤,改善夹闭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循环 显微夹闭术 Paine点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终板造瘘术 疗效
下载PDF
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民强 潘轲 +2 位作者 田仁富 王国堰 向春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与经典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74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37例(眶上外侧组),采用经典翼点入路37例(翼点组)。结果眶上外侧...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与经典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74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37例(眶上外侧组),采用经典翼点入路37例(翼点组)。结果眶上外侧组手术时间[(138.9±15.9)min]、切口长度[(9.4±1.6)cm]、术中出血量[(52.6±5.9)ml]较翼点组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74.8±22.6)min、(15.7±2.6)cm、(236.8±25.8)ml;P<0.05]。眶上外侧组术中动脉瘤破裂率(16.2%,6/37)和翼点组(18.9%,7/3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经典翼点入路,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手术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循环 急性期 显微手术 眶上外侧入路 经典翼点入路 疗效
下载PDF
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2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龙连圣 辛志成 +6 位作者 张建忠 赵朝辉 李夏良 蒋超 苏强 吴钟华 程赟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2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共有22个动脉瘤,Hunt-Hess分...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2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共有2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6例,IV级4例。Fisher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GOS 5分)14例(66.7%),中残(GOS 4分)2例(9.5%),重残(GOS 3分)3例(14.3%),死亡(GOS 1分)2例(9.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循环 夹闭术
下载PDF
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进敏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0期38-39,4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unt-Hess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27例,Ⅳ级13例,Ⅴ级9例。入院后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unt-Hess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27例,Ⅳ级13例,Ⅴ级9例。入院后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31例,后交通动脉瘤37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脉络膜前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位动脉瘤2例。所有动脉瘤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2h内行显微外科手术并随访4~12个月,生存质量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结果88例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均获夹闭。根据ADL结果评分Ⅰ~Ⅱ级77例(87.50%),Ⅲ~Ⅳ级5例(5.68%),Ⅴ级3例(3.41%)。死亡3例(3.41%)。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循环 早期动脉瘤手术
下载PDF
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江涛 苏永永 +5 位作者 吴鹏昌 王世锋 向毅 武兴兴 冯乐霄 刘振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68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采用翼点开颅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充分暴露,研究组夹闭动脉瘤前后采用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保证动脉瘤夹...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68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采用翼点开颅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充分暴露,研究组夹闭动脉瘤前后采用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保证动脉瘤夹闭良好,对照组于显微镜直视下夹闭动脉瘤。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5、25、35、45、55 d改良Rankin(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预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10、20、30 d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发病40、50、60 d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远期认知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组患者动脉瘤夹闭成功率及预后优于对照组,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精准手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循环动脉瘤 治疗 显微镜 神经内镜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超 胡承俊 李强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199-220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栓塞治疗预后的因素,以提高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7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患者...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栓塞治疗预后的因素,以提高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7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74例和预后良好组33例。对可能影响动脉瘤栓塞术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术前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及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数量、部位和术后即刻栓塞程度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Fisher分级与术后缺血性脑梗塞、脑积水等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改良Fisher 3~4级及术后缺血性脑梗塞、脑积水等并发症是影响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栓塞术预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破裂动脉瘤 栓塞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16
作者 敬谢攀 史雪锋 +2 位作者 赵建奇 徐彬 王森岗 《当代医学》 2020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动脉瘤术后患者,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患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动脉瘤术后患者,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患者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不良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吸烟史、改良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患者Hunt-Hess分级、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间有关,且随着患者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间的增加患者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nt-Hess分级、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间为影响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循环 动脉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17
作者 陈泽鑫 王育胜 +2 位作者 林楚纯 蔡跃豪 袁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506-251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男38例、女42例,年龄(53.28±2.8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96±0.52)d,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男38例、女42例,年龄(53.28±2.8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96±0.52)d,临床表现:剧烈头痛48例,轻度头痛31例,意识障碍26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患者均随访成功,其中预后良好59例(73.75%),预后不良21例(26.25%);两组年龄、性别、动脉瘤长径、手术时间、出血次数、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脑血管并发症、术后颅内感染、Fisher分级为影响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主要与术前Hunt-Hess分级、GCS评分、术后颅内感染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破裂动脉瘤 显微手术夹闭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邵明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计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动脉瘤位置、形态、临... 探讨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计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动脉瘤位置、形态、临床症状、单发多发等给予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神经损伤因子水平;(2)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barthel评分,降低复发风险;(3)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手术夹闭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 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 疗效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眶上外侧入路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小龙 张晓强 +2 位作者 黄浩 胡齐 孙凌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观察眶上外侧入路(LSO入路)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翼点入路(PT入路)对比。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行显微夹闭手术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 目的:观察眶上外侧入路(LSO入路)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翼点入路(PT入路)对比。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行显微夹闭手术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为LSO组(44例)和PT组(54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术后第1天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变化;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LSO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小于PT组[(155.84±24.16)min vs(179.45±21.72)min,(9.44±1.28)cm vs(15.05±2.62)cm,(63.62±15.84)mL vs(185.82±39.48)mL,(15.68±4.12)d vs(19.25±4.46)d,P均<0.001]。LSO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T组(13.6%vs 35.2%,P=0.015)。术后第1天,2组血清TNF-α、IL-6、ET-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LSO组升高幅度均低于PT组(P<0.05)。术后3个月,2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vs 90.7%,P=0.454)。结论:相比常规PT入路,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夹闭手术采用LSO入路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循环动脉瘤破裂 急性期 显微夹闭手术 眶上外侧入路 翼点入路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吉锋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60-61,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9例。对照组应用血管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 目的对比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9例。对照组应用血管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score,GO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术后半年复发率,美波士顿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术后3个月并发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恢复良好36例,残疾11例,植物状态2例;观察组恢复良好46例,残疾3例;观察组恢复良好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2.04%较对照组18.37%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76.58±10.60)、(79.42±12.75)、(75.68±13.32)分]及总分[(85.02±14.66)分]均高于对照组[(64.45±9.40)、(61.23±10.31)、(66.55±12.27)、(65.37±13.02)分](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为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够改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血管外显微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