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雅栋 耿介文 +2 位作者 胡鹏 何川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6,共8页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动脉瘤三维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入组患者动脉...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动脉瘤三维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入组患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包括动脉瘤直径、最大径、宽度、瘤颈宽度、体积、入射角、载瘤动脉直径、表面积、波动指数、非球形指数),计算动脉瘤长宽比、宽颈比、纵横比和尺寸比,并记录动脉瘤位置信息。将多发动脉瘤中破裂责任动脉瘤纳入破裂组,其余动脉瘤纳入未破裂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评价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形态学参数及动脉瘤位置信息的差异。结果56例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共126个动脉瘤纳入分析。在形态学方面,直径>5 mm[51.8%(29/56)比15.7%(11/70),P<0.01]、最大径>6 mm[57.1%(32/56)比25.7%(18/70),P<0.01]、入射角>107°[57.1%(32/56)比35.7%(25/70),P=0.016]、宽颈比>1.1[50.0%(28/56)比30.0%(21/70),P=0.022]、纵横比>1.1[46.4%(26/56)比25.7%(18/70),P=0.015]和尺寸比>1.9[57.1%(32/56)比10.0%(7/70),P<0.01]在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瘤位置方面,破裂组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39.3%(22/56)]和大脑中动脉[23.2%(13/56)],而非破裂组动脉瘤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28.6%(20/70)]和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27.1%(19/70)],两组动脉瘤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尺寸比>1.9为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2,95%CI:2.40~56.15;P=0.002)。在动脉瘤位置方面,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高于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动脉瘤(OR=19.25,95%CI:2.19~169.51;P=0.008)。结论对于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学参数中尺寸比>1.9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明显高于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 形态学参数 位置 破裂动脉瘤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浩 王晨潮 +3 位作者 李东朋 董阳 李红伟 杨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IA破裂的危险因素。记录病人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归纳治疗后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MMD合并IA破裂发生率为28.98%;年龄>52.5岁(OR=1.997)、收缩压(SBP)>160mmHg(OR=2.042)是MMD合并I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颈内动脉IA不易破裂(OR=0.353)。随访期卒中发生率为6.53%;中大型IA(HR=3.940)、IA破裂史(HR=3.900)是MMD合并IA随访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SBP的MMD合并IA破裂风险高;合并有中大型IA及既往IA破裂史的病人,发生卒中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内动脉瘤 破裂 卒中
下载PDF
多元化教育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龚秀娥 孟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究多元化教育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焦... 目的:探究多元化教育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6.345,-4.613;P<0.001),MUIS各维度评分明显较低(t=-7.619,-5.704,-5.191,-3.784;P<0.001),HHI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9.718,10.298,3.866;P<0.001),合理膳食、规范用药、规律作息、有氧运动依从性均明显较高(χ^(2)=12.106,7.710,10.831,8.868;P<0.05),GQOLI-74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t=5.811,5.881,7.221,5.809,7.650;P<0.001)。结论:多元化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希望水平,提高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育干预 内动脉瘤 心理状态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华伟 薛哲 +3 位作者 孙彩红 孔东生 武琛 孙正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5-631,共7页
研究背景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病之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脑血管病外科医师也面临巨大挑战。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具有独特的手术适应证和技术要点,但目前国内外文献缺乏报道。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 研究背景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最难治疗的脑血管病之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脑血管病外科医师也面临巨大挑战。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具有独特的手术适应证和技术要点,但目前国内外文献缺乏报道。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的6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脑血管造影评估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和动脉瘤显影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记录病程中有无脑梗死、颅内出血、头皮不愈合、前臂神经功能障碍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桥血管采用颞浅动脉者5例,桡动脉者1例;2例桥血管嵌入载瘤动脉近端与远端之间,2例桥血管桥接于远端供体动脉与受体动脉之间,1例以“Y”形再造分叉,1例近端再接于供体动脉,远端与分支端端吻合。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均消失,桥血管均通畅;术后平均随访23.67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和桥血管闭塞,末次随访时平均mRS评分为0.33分。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嵌入桥接式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丰富的变型式和广泛的适应证等技术优势,可以为脑血管病外科医师提供更丰富、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脑血管重建术 显微外科手术 动脉 动脉
下载PDF
Fisher Ⅲ-Ⅳ级颅内动脉瘤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冯进 孙阳阳 +4 位作者 颜华 万定 杨振兴 黄德俊 李宗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4,71,共7页
目的 探讨Fisher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313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Ⅲ-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别比较并... 目的 探讨Fisher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313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Ⅲ-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别比较并发脑积水和非脑积水2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患者并发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出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患者术后合并脑积水分别与FisherⅣ级(P=0.004)、持续腰大池引流(LD)(P=0.017)和Hunt-HessⅢ-V级(P=0.003)、FisherⅣ级(P=0.005)、去骨瓣减压术(P=0.042)、肺炎(P=0.016)相关。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开颅夹闭后并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isherⅣ级[P=0.007,优势比(OR)=17.949,OR 95%置信区间(CI):2.181~147.682],LD(P=0.003,OR=4.717,OR 95%CI:1.486~89.027)。ROC曲线分析显示,FisherⅣ级+LD[曲线下面积(AUC)=0.747 8,95%CI:0.644 3~0.851 4,P=0.000 2,P_(H-L)=0.851]。血管内栓塞后并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isherⅣ级(P=0.048,OR=3.598,OR 95%CI:1.014~12.768),Hunt-HessⅢ-V级(P=0.039,OR=8.610,OR 95%CI:1.113~66.583)。ROC曲线分析显示,FisherⅣ级+Hunt-HessⅢ-V级(AUC=0.705 1,95%CI:0.617 5~0.792 6,P=0.000 8,P_(H-L)=0.789)。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Fisher分级Ⅲ-Ⅳ级患者发生脑积水独立危险因素因不同治疗方式而不同。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FisherⅣ级、持续LD和FisherⅣ级、Hunt-HessⅢ-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脑积水 引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早期介入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体会
6
作者 徐亮 王根 +2 位作者 汤德刚 王维东 马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研究在破裂出血急性期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超早期(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51例急诊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 目的 研究在破裂出血急性期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超早期(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51例急诊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合Raymond分级标准,对术中及术后栓塞情况进行分析,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基础,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RaymondⅠ级栓塞35例,Ⅱ级及Ⅲ级栓塞分别有10例、6例,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3例,予以快速填塞弹簧圈等急救措施后完全栓塞;4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给予替罗非班溶栓等措施后血流恢复。患者预后情况用GOS评分进行评估,其中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死亡患者数量分别为36例、8例、4例、3例,死亡率为5.88%,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急诊超早期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栓塞方法治疗,可以减少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的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手术时机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素-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42例手术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金祥兵 邓明均 +4 位作者 吴晓宏 丁冬官 陈伟 王冰 何强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1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14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人术前、入院1周(均为术后)、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另依据病人出院6个月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01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术前、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HIF-1α、ET-1、MMP-9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术前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8.87%(41/142),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42.43±3.05)μg/L和(41.53±4.52)μg/L、ET-1(14.27±1.24)ng/L和(13.96±2.04)ng/L、MMP-9(15.57±1.81)μg/L和(14.68±2.65)μg/L均低于术前(51.19±4.38)μg/L、(16.50±1.45)ng/L、(18.26±2.29)μg/L;预后良好组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40.78±1.53)μg/L和(34.87±4.68)μg/L、ET-1(13.12±2.16)ng/L和(10.05±1.96)ng/L、MMP-9(14.87±1.20)μg/L和(12.21±2.87)μg/L均低于术前(47.82±4.13)μg/L、(14.89±2.75)ng/L、(17.41±1.21)μg/L;预后良好组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低于入院1周(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入院1周、术后6个月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多发动脉瘤、脑积水、Hunt-Hess分级Ⅳ~Ⅴ级、CT 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为≥72 h、并发脑血管痉挛、并发脑梗死病人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unt-Hess分级Ⅳ~Ⅴ级、手术时机为≥72 h、术前及入院1周血清HIF-1α、ET-1、MMP-9高水平均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术前及入院1周血清HIF-1α、ET-1、MMP-9三者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灵敏度(97.56%、95.12%)和曲线下面积(0.93、0.91)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术前血清HIF-1α、ET-1、MMP-9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术前和入院1周血清HIF-1α、ET-1、MMP-9高水平均是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皮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下载PDF
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8
作者 张丽 严辉峰 +3 位作者 朱剑 陈平 涂惠 陈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案... 目的探讨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案上给予JCI标准指导下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困扰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可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介入 JCI标准 标准化护理
下载PDF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9
作者 谢兵 韩昊锦 +2 位作者 李锐韬 韩志安 丁明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使用PED治疗的25例颅内动脉瘤(共29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2例存在2个串联动脉瘤,1例有3个... 目的观察使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使用PED治疗的25例颅内动脉瘤(共29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2例存在2个串联动脉瘤,1例有3个串联动脉瘤。29个动脉瘤分布在颈内动脉26个,大脑中动脉1个,椎基底动脉2个。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估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情况和出院时患者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并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随访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ED,其中15个动脉瘤联合弹簧圈栓塞,14个动脉瘤单独置入PED支架。术中有1例使用球囊扩张,24例经导丝微导管按摩均贴壁良好,术后临床随访中1例(4%)患者有缺血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22个(75.9%)动脉瘤完全闭合,术后12个月随访2个(6.9%)动脉瘤影像学随访中未见闭合,27个(93.1%)动脉瘤完全闭合。结论PED治疗颅内动脉瘤短期随访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动脉瘤闭塞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刘健 刘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究显微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IA)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20-05—2023-05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24 h内)49例和早期组(24~72... 目的探究显微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IA)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20-05—2023-05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24 h内)49例和早期组(24~72 h)4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完全夹闭率和术中IA再破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4%比85.11%,6.12%比4.26%,P>0.05)。超早期组术前IA再破裂发生率低于早期组(0比12.77%,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早期组(16.33%比34.04%,P<0.05),预后良好率高于早期组(85.71%比68.09%,P<0.05)。结论在IA破裂24 h内的超早期进行显微动脉瘤夹闭手术疗效优于发病后24~72 h,超早期手术能够降低术前IA再破裂风险,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显微动脉瘤夹闭 手术时机 预后
下载PDF
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在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恺明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4,共6页
目的 探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的术式和适应证。方法与结果 回顾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的6例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型动脉瘤,1例为基... 目的 探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的术式和适应证。方法与结果 回顾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的6例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型动脉瘤,1例为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合并近端基底动脉重度狭窄,2例为基底动脉巨大型夹层动脉瘤;5例为破裂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Ⅴ级1例、Ⅳ级1例、Ⅲ级2例、Ⅱ级1例;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6例患者均采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主要包括颈内动脉岩骨段-桡动脉-大脑后动脉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1例)、椎动脉V3段-桡动脉-大脑后动脉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孤立术(4例)、大脑中动脉M2段-桡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搭桥术联合动脉瘤孤立术(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即刻复查影像学提示桥血管通畅,动脉瘤不显影,基底动脉上段显影良好。4例预后较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3分;1例术前即为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Ⅳ级),虽手术顺利,动脉瘤得以控制,但预后欠佳(mRS评分4分);1例基底动脉干巨大型动脉瘤患者,术前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Ⅴ级),虽手术顺利重建后循环并处理动脉瘤,仍于术后1周死亡。结论 对于无法使用常规手段治疗的基底动脉复杂动脉瘤,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能够为其提供较好的选择,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长期疗效观察
12
作者 刘源 佟志勇 +2 位作者 余冠东 赵旭东 初金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2-643,共12页
目的 探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实施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的5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2例累及大脑前动脉A2段,3... 目的 探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实施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的5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2例累及大脑前动脉A2段,3例累及大脑中动脉M2段。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ICGA)、术后采用CTA或DSA评估动脉瘤闭塞和血流重建情况;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术后第1天、1周和3个月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评估是否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并发症。结果 本组5例复杂颅内动脉瘤均孤立确切,2例行A3-A3侧侧吻合术;3例行M2-M2侧侧吻合术,其中1例在M2-M2侧侧吻合术基础上获取桡动脉(RA)作为桥血管,联合M1-RA-M2嵌入桥接式血管搭桥术。术中经ICGA证实,5例侧侧吻合口和1例M1-RA-M2桥血管均通畅。术后随访时间为23(14,71)个月,5例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CTA或DSA检查、3例术后9~12个月DSA检查均未见动脉瘤显影,5例侧侧吻合口和1例M1-RA-M2桥血管均通畅。术后1周mRS评分较术前升高0~3分(1例手术前后均为4分、1例增加2分、1例增加3分),2例未破裂患者术后1周mRS评分无变化(均为1分);术后3个月mRS评分均下降(0分2例、2分1例、3分2例);末次随访时1例失访,余4例mRS评分进一步下降(0分2例、1分1例、2分1例)。术后无脑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颅内-颅内血管搭桥侧侧吻合术的短期和长期通畅性良好,长期疗效稳定,是复杂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颅内-颅内(非MeSH词) 侧侧吻合(非MeSH词)
下载PDF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的比较
13
作者 朱云中 周庆 +3 位作者 陈锐 周海静 韦展亮 卢双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3例。结果术中所有支架均成功展开,无支架打开不良或移位,无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Solitaire支架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4.4%,38/48)与Neuroform支架组(86.3%,65/73)无统计学差异(P=0.683)。Solitaire支架组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Neuroform支架组1例术后出现局部脑缺血;两例病人出院时均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出院时,Solitaire支架组预后良好率(86.7%,39/45)与Neuroform支架组(87.7%,64/73)无统计学差异(P=0.874)。107例(90.7%,107/118)获得临床随访(102~458 d;平均145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预后良好率(86.0%,37/43)与Neuroform支架组(85.9%,55/64)无统计学差异(P=0.323)。88例(74.8%,88/118)接受影像学随访(213~817 d;平均264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2.1%,35/38)与Neuroform支架组(90.0%,45/50)无统计学差异(P=0.670)。随访期间未发生出血或缺血事件。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采用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二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Solitaire支架 NEUROFORM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李伟 钟俊 +2 位作者 范义国 杨正刚 谢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情况、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cerebro vascular spasm,CVS)情况、MMP-9、Cys C、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及IL-10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与介入栓塞术联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高压氧 介入栓塞术 神经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朝华 李海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观察组接受MSCTA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下的图像质量分级情况及诊断效能。研究发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可为患者实施MSCTA检查,此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同样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动脉瘤检出率与图像质量较高,但与DSA此类有创检查项目相比,MSCTA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具有便捷、实惠等优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 内动脉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影响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应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对比分析
16
作者 张航 袁永杰 +4 位作者 付宇 马亚静 李元智 刘继发 管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6-252,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入路(TRA)与经股动脉入路(TFA)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12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9例,均使用PED治疗。依... 目的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入路(TRA)与经股动脉入路(TFA)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12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9例,均使用PED治疗。依据通路不同,将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TRA组(20例)和TFA组(119例)。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卒中史)、动脉瘤相关数据[动脉瘤形态(囊状、非囊状)、数量(单发、多发)、部位(前循环、后循环、分叉部)、瘤颈、载瘤动脉直径、瘤囊、是否为复发动脉瘤、是否合并分支]、有效性终点(通路建立后PED置入成功,且完全覆盖瘤颈口)、安全性终点(术中及术后穿刺部位、神经系统并发症)。穿刺部位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术中及术后卒中等。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信息、相关危险因素、动脉瘤相关数据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通路均成功建立且PED置入成功,未发生术中通路转换。TRA组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穿刺部位血肿1例,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为5.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其发生率为5.0%;无术中安全性终点事件。TFA组11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穿刺部位血肿4例、动静脉瘘1例、假性动脉瘤5例,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为8.4%;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8例,其发生率为6.7%;无术中安全性终点事件。两组患者术后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分析表明,TRA与TFA行PED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血管内操作 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机制
17
作者 冯利飞 杨歌 +1 位作者 梁超 陈芳鑫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87,共13页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IA)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大鼠骨髓MSCs(BMSCs)和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将VSMCs分为PBS组、外泌体-miR-NC组(ExosomemiR-NC)、Exosome-miR-143组、E...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调控miR-143对大鼠颅内动脉瘤(IA)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大鼠骨髓MSCs(BMSCs)和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将VSMCs分为PBS组、外泌体-miR-NC组(ExosomemiR-NC)、Exosome-miR-143组、Exosome-miR-143+GW4869组、过表达对照组(oeNC)、过表达KLF5组(oeKLF5)和oeKLF5+Exosome-miR-143组。超速离心法分离BMSCs来源的外泌体,并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示踪分析鉴定外泌体。PKH26染色检测外泌体转移。miR-143 mimic和miR-NC转染BMSCs或VSM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3和KLF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EdU实验、流式细胞术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VSMCs的活力、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miR-143与KLF5的关系。构建大鼠IA模型,研究B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143在体内对IA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细胞裂解液组相比,miR-143在BMSCs外泌体中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可通过外泌体转移到VSMCs中。与Exosome-miR-NC组相比,Exosome-miR-143组VSMCs的活力增加(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与Exosome-miR-143组相比,Exosome-miR-143+GW4869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增加(P<0.01)。与miR-NC或Control组相比,miR-143、Exosome-miR-143和ExosomemiR-NC组WT-KLF5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及KLF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MUT-KLF5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不变(P>0.05)。与oeNC组相比,oeKLF5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增加(P<0.01);与oeKLF5组相比,oeKLF5+Exosome-miR-143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1),而EdU阳性细胞数、S期细胞数、凋亡和迁移数明显减少(P<0.01)。体内实验结果与细胞实验相一致。结论 B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143通过靶向KLF5抑制大鼠IA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43 KLF5 内动脉瘤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黄华兵 朱恩锋 +3 位作者 杨明林 许海 杨德福 姚俊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再破裂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NO为(53.15±8.05)μmol/L、vWF为(117.85±25.42)ng/ml、ET-1为(78.55±6.47)pg/ml,对照组NO为(53.95±8.51)μmol/L、vWF为(118.25±26.12)ng/ml、ET-1为(79.22±6.7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O为(72.15±10.25)μmol/L、vWF为(69.45±7.23)ng/ml、ET-1为(43.41±7.20)pg/ml,对照组NO为(88.15±9.66)μmol/L、vWF为(94.33±8.01)ng/ml、ET-1为(56.23±6.81)pg/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治疗效果良好,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内动脉瘤破裂 血管内皮因子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CTA与MRA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应用分析
19
作者 王敏 徐丽 +4 位作者 李佳佳 谢淑薇 祝大明 张俊 彭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应用CTA与M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以DSA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CTA、MR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DSA检查结果显示在76例中确诊为颅内动脉瘤60例,CTA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敏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应用CTA与M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以DSA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CTA、MR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DSA检查结果显示在76例中确诊为颅内动脉瘤60例,CTA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4.74%、87.50%、96.67%,高于MRA检查的72.37%、56.25%、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在后动脉、中动脉、前交通动脉中动脉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89%、100%、100%,高于MRA的44.44%、42.86%、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在微小型、小型动脉瘤诊断符合率为92.31%、91.67%,高于MRA的53.85%、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诊断CTA相比较MRA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明确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血压管理策略对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付煜 李舜 +3 位作者 蒋汉刚 葛俊林 罗松 苑文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比较不同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通过验证集患者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构建危险分层系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手术时机为中期和晚期、平均动脉压≥65 mmHg、血压波动幅度≥16 mmHg、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2.0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血压管理策略为控制性降压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及准确度。危险分层系统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危险分组:极低风险组(总分<30分)、低风险组(30分≤总分<78分)、中风险组(78分≤总分<106分)和高风险组(总分≥106分)。该危险分层系统能区分不同术中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情况(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应实施瑞芬太尼联合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的血压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Ⅳ~Ⅴ级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术中血压管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