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景在平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9-162,共4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个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既往认为AAA是由动脉硬化对腹主动脉壁破坏后演变而来。随着当代临床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认为AAA是遗传学、环境学和生物化学诸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诸因素通过...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个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既往认为AAA是由动脉硬化对腹主动脉壁破坏后演变而来。随着当代临床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认为AAA是遗传学、环境学和生物化学诸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诸因素通过腹主动脉自身的结构缺陷,在代谢中改变了腹主动脉壁弹力连接组织的性能、从而促发了AAA的形成。临床研究所揭示的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存在一个令人们费解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好发狭窄性动脉病变(以动脉硬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病因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学因素对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磊 许百男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8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病理
下载PDF
免疫炎性反应与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齐巍 赵继宗 +1 位作者 王硕 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61-463,共3页
通过动脉瘤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免疫炎性反应的表达与分布特点 ,以研究免疫炎性细胞在颅内囊性动脉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动脉瘤壁中普遍存在以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通过动脉瘤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免疫炎性反应的表达与分布特点 ,以研究免疫炎性细胞在颅内囊性动脉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动脉瘤壁中普遍存在以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的免疫炎性反应 ;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这种免疫炎性反应有“灶性”表达的趋势。提示 :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中基质重塑的实质是一种免疫炎性反应 ,免疫炎性细胞可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胶原等基质蛋白的过度降解 ,削弱动脉瘤瘤壁并可能最终导致动脉瘤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性反应 囊性动脉瘤 内囊 颅内 表达 炎性细胞 组织病理 存在 普遍 重塑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磊 许百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1-392,共2页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流速度 病理
下载PDF
颅内囊性动脉瘤壁弹性胶原网架结构的病理学形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嵘 王硕 +1 位作者 赵元立 赵继宗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动脉瘤壁的病理结构,分析颅内囊性动脉瘤壁弹性胶原网架结构(elastic-collagen network of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al wall,ECN)的病理性变化及稳定性差异。方法对34例散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标本(破裂动脉瘤组21例,未... 目的深入了解动脉瘤壁的病理结构,分析颅内囊性动脉瘤壁弹性胶原网架结构(elastic-collagen network of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al wall,ECN)的病理性变化及稳定性差异。方法对34例散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标本(破裂动脉瘤组21例,未破裂动脉瘤组13例)和11例正常颅脑肌性动脉(对照组)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Confocal)方法,观察各组标本中胶原成分、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的分布。结果破裂动脉瘤壁及未破裂动脉瘤壁间,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的形态及分布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将颅内动脉壁中贯穿全层的网架支撑结构定义为颅内动脉壁的弹性胶原网架结构,并分为内层ECN及外层ECN,而破裂动脉瘤壁与未破裂动脉瘤壁中各层ECN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此差异对动脉瘤的形成及破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动脉瘤 弹性胶原网架结构 病理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日生 魏永 +5 位作者 杨卫忠 房新蓉 石松生 张国良 倪天瑞 陈建屏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共45个动脉瘤,在术中常规行头皮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和夹闭动脉瘤前后行MDU以...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共45个动脉瘤,在术中常规行头皮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和夹闭动脉瘤前后行MDU以监测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中监测的变化作前瞻性研究。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5例,暂时性偏瘫3例,永久性偏瘫2例。术中SSEP变化4例,MEP变化7例,EEG变化2例,MDU发现血流异常9例,其中MDU与诱发电位(EP)均出现变化6例,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未发现明显变化而MDU发现血流异常3例,另2例MDU正常而MEP出现变化。术中联合监测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干预后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良好。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和MDU联合监测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状况具有良好的关联性。神经电生理在监测皮质、皮质下缺血和脑功能损害方面优于MDU,MDU在检测血管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神经电生理。神经电生理和MDU能相互弥补不足,二者联合监测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动脉瘤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监测 手术中 内动脉瘤 血流速度 生理学 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分布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嵘 齐巍 +1 位作者 赵继宗 王硕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形态学的定性研究 ,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在动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单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为实验组 ,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H... 目的 通过对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形态学的定性研究 ,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在动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单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为实验组 ,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HE染色、现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合天狼星红染色 偏振光法 ,对两组样本进行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 实验组样本中Ⅰ型胶原在动脉瘤壁分布广泛 ,在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更为明显 ;对照组样本Ⅰ型胶原位于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实验组Ⅲ型胶原分布少于I型胶原 ,主要分布在动脉瘤壁中膜中层 ;对照组Ⅲ型胶原主要位于动脉壁中膜中外层。结论 在动脉瘤壁中Ⅰ、Ⅲ型胶原分布与正常颅内动脉壁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动脉瘤 Ⅲ型胶原 分布 病理组织学 研究 Ⅰ型胶原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耀山 王佳 +5 位作者 徐惠琴 牛平 曲方 张景华 何祥 吕文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理。方法对16例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11例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2例,...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理。方法对16例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11例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2例,玻璃体下出血7例,死亡13例。导致SAH合并SDH的原因可能为:(1)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撕破蛛网膜;(2)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并撕破蛛网膜;(3)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致头部外伤。结论颅内动脉瘤致SAH可合并SDH,其预后不佳,病死率高,CT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合并SDH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 病理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机制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根 刘达兴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3247-3249,共3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的以胸背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疾病。近年来,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增多,被认为有可能是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与健康意识加强有关系。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最严重的急性大动脉综合...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的以胸背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疾病。近年来,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增多,被认为有可能是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与健康意识加强有关系。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最严重的急性大动脉综合征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多、机制复杂,目前仍未被心脏大血管外科研究者完全理清阐明。所以,关于其发生发展的研究尤为临床所迫切需要。本文综述近年来急性主动脉夹层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与热点,以期提高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者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动脉瘤 病理生理学 机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18 例颅内袋状动脉瘤的病理观察与分析
10
作者 赵同建 曹世俭 +1 位作者 刘晖 李敬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52-55,共4页
采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对18例颅内袋状动脉瘤组织进行镜下观察和病理分析。观察到袋状动脉瘤的基本组织病理改变为损伤、变性和修复。结果提示脑动脉血流变化对动脉壁的压力作用是动脉瘤产生的原动力;管径较大的血管和较强... 采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对18例颅内袋状动脉瘤组织进行镜下观察和病理分析。观察到袋状动脉瘤的基本组织病理改变为损伤、变性和修复。结果提示脑动脉血流变化对动脉壁的压力作用是动脉瘤产生的原动力;管径较大的血管和较强的机体修复能力是形成大动脉瘤的基础;中小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机会相对较多,瘤壁内常伴有出血。本研究对认识颅内袋状动脉瘤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状动脉瘤 颅内肿瘤 病理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汉民 廖圣芳 王文鑫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2440-2442,共3页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0例颅内动脉瘤在手术夹闭中持续进行SEP和EEG监测,对电生理信号异常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1...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0例颅内动脉瘤在手术夹闭中持续进行SEP和EEG监测,对电生理信号异常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术中电生理信号无异常改变,14例电生理信号异常,经干预后恢复正常,术后CT均未出现新的缺血性改变、神经功能良好。5例异常者经干预后未恢复正常,术后CT出现新的缺血性改变、并有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动脉瘤夹闭术中持续监测SEP、EEG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干预手术操作引起的脑缺血,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外科学 生理学
下载PDF
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病理和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李志强 吴继峰 +1 位作者 鲍风 刘建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75-277,共3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在2.5cm以上之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此类动脉瘤部分或全部血栓形成后成为圆形或卵圆形肿物,临床少见,但极易误诊为脑膜瘤等。现将作者所遇4例报告如下,并对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治进行讨论。
关键词 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 病理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4例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病理和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李志强 鲍风 +1 位作者 吴继锋 刘建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3-54,I008,共3页
目的:增强对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和分析4例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及两者关系。结果:2例延髓腹侧动脉瘤病人术后均死亡,另2例额部者均获成功切除。病理检查见动脉瘤壁厚达2~3... 目的:增强对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和分析4例巨大血栓性动脉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及两者关系。结果:2例延髓腹侧动脉瘤病人术后均死亡,另2例额部者均获成功切除。病理检查见动脉瘤壁厚达2~3mm,内容物为葱皮样层机化血栓。结论:颅内巨大血栓性动脉瘤有部分血栓和全部血栓两种,两者的处理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应结合病灶大小、位置、病人年龄及病情等综合考虑,决定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血栓性动脉瘤 病理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文渊 杨小朋 李建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预防脑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44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电生理监测分为两组,监测组23例,未监测组21例。按动脉瘤部位监...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预防脑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44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电生理监测分为两组,监测组23例,未监测组21例。按动脉瘤部位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头皮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第1天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及3个月后随访情况。结果监测组术中SEP变化9例,MEP变化3例,头皮EEG变化4例,对其中9例电生理显示脑缺血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监测组患者术后第1天新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为17.4%(4/23),未监测组为47.6%(1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5);术后两组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率比较[87.0%(20/23)比57.1%(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多模式联合电生理监测可减少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的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生理学 监测 手术中 事故预防
下载PDF
高血压对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和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689-1690,共2页
关键词 内动脉瘤破裂 高血压 病理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危险因素 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脉瘤 可能机制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16
作者 王耀山 徐惠琴 +4 位作者 牛平 曲方 张景华 何祥 吕文斌 《沈阳部队医药》 1998年第6期492-494,共3页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制,对根据 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 SAH 合并 SDH 的16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对其中11例作病理检查,探索其发生机制。此组病例临床表现严重,68.8...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制,对根据 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 SAH 合并 SDH 的16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对其中11例作病理检查,探索其发生机制。此组病例临床表现严重,68.8%病例有意识障碍,43.8%见有玻璃体下出血,81.3%病例死亡。导致 SAH 合并 SDH 的原因可能为: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撕破蛛网膜;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并撕破蛛网膜;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致头部外伤。结论:颅内动脉瘤可致 SAH 合并 SDH,其生命预后不佳,病死率高,CT 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合并 SDH 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 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 临床 病理分析 病例 根据 合并 探索
全文增补中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柏林 张震宇 +5 位作者 邹敏刚 曾海兰 黄锦庆 周小平 杨瑞金 蒋秋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6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112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是否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监测组42例,未监测组7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112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是否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监测组42例,未监测组70例。按动脉瘤部位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头皮脑电图(EEG),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随访中的临床结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监测组术中单纯SEP变化8例,SEP、EEG变化2例,SEP、EEG及MEP同时变化1例。监测组患者术后24 h内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低于未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及时反映脑组织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神经电生理学 监测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诱导炎性反应对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建忠 吴曦 +4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81-384,共4页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在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2%[1]。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10%~15%的患者尚未送至医院即已死亡;发生一次出血其病死率可高达35%,发生两次出血,病死率高达60%~8...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在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2%[1]。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10%~15%的患者尚未送至医院即已死亡;发生一次出血其病死率可高达35%,发生两次出血,病死率高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但对颅内动脉瘤的预防、发生、发展破裂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2]。目前研究认为,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的血管壁炎性反应,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是IA发生的重要机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炎症 病理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堰 陈治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围术期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T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1dCD3^+、CD4^+T、CD8^+淋巴细胞数及CD4^+/CD8^+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术后1d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的比值显著低于术前1d(P<0.05),患者术后1d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的比值显著低于术中(P<0.05);而手术前后CD8^+T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中、术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术后较术中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学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大勤 黄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73-175,179,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动脉壁异常处随着血流持续冲击形成的囊性膨出.发生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杨立庄等[1]的报道显示动脉瘤再出血占...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动脉壁异常处随着血流持续冲击形成的囊性膨出.发生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杨立庄等[1]的报道显示动脉瘤再出血占14%~44%,再出血死亡率在20%~85%.早期外科治疗对减少术前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早期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由于具备入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及介入技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脑血管意外 发生率 再出血 病理改变 正常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