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磁共振序列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瘤与脑膜瘤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于成龙 冯莹 +2 位作者 王煜宁 胡涛 王海存 《大医生》 2023年第19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3D磁共振成像(MRI)序列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与脑膜瘤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96例脑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不同分为纤维瘤组(16... 目的 探讨3D磁共振成像(MRI)序列鉴别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与脑膜瘤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96例脑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不同分为纤维瘤组(16例,患者均为SFT)和脑膜瘤组(80例,患者均为脑膜瘤)。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与3D MRI序列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分析3D MRI序列检查对SFT与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纤维瘤组患者骨质破坏、血管流空、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占比高于脑膜瘤组(P<0.05)。纤维瘤组患者的MRI信号强度低于脑膜瘤组(P<0.05)。纤维瘤组患者的3D MRI平均值、偏度及峰度高于脑膜瘤组(P<0.05)。3D MRI序列鉴别诊断SFT与脑膜瘤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8%、100.0%。结论 SFT患者在MRI常规特征上多表现为骨质破坏、血管流空脑膜尾征、瘤周水肿及MRI低信号等,3D MRI序列的平均值、偏度及峰度较高,3D MRI序列鉴别诊断SFT与脑膜瘤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磁共振成像序列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脑膜 骨质破坏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龙梅 龙莉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资料即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特点等影像学...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资料即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特点等影像学特点进行描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5例肿瘤直径3~8cm,平均6.5cm。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CT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后呈高密度改变,边缘见环形更高密度影。MRI检查肿瘤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小部分T2WI表现为特征性的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呈较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单发的,实质性的肌纤维及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肿瘤,边界清晰,CT扫描的密度同肌肉样密度。MRI扫描T1WI呈肌肉样等信号,而T2WI上大多为均匀稍低、等信号改变,少数可出现特征性的"阴-阳"信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CT MRI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德尤 黄策(综述) 马德智(审校) 《右江医学》 202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病因仍不明,属于一种软组织肿瘤。KLEMPERER和RABIN[1]于1931年首次报道5例发生在胸膜的SFT,并逐渐被临床认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肿瘤。最初研究认为...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病因仍不明,属于一种软组织肿瘤。KLEMPERER和RABIN[1]于1931年首次报道5例发生在胸膜的SFT,并逐渐被临床认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肿瘤。最初研究认为SFT主要来源于肺和胸膜等部位,后来发现其可发生于胸膜外全身各处软组织和内脏器官内等。然而发生于颅内的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ISFT)却很少见,仅占颅内脑膜相关肿瘤的0.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魏文鑫 任延德 +3 位作者 付圣莉 伍晓慧 李向荣 王成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明,AM组与SFT/HPC组患者的年龄、大小、NT1WI、NT2WI、NDW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表明AM与SFT/HPC之间血管流空、骨质破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龄、NT1WI、NT2WI及血管流空是SFT/HPC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NT1WI、NT2WI可以用来鉴别SFT/HPC与AM,鉴别阈值分别为0.7513、1.7425。结论SFT/HPC与AM的MRI征象具有重要价值,年龄、NT1WI值、NT2WI值、血管流空是SPF/HPC的独立预测因素,NT1WI值越高、年龄及NT2WI值越低的患者诊断为SPF/HPC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 血管型脑膜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和不典型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小田 苏春秋 +5 位作者 潘婷 张璇 鲁珊珊 吴飞云 施海彬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42-747,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不典型脑膜瘤(A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SFT/HPC患者和29例AM患者常规MRI征象及DWI纹理特征。在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 目的探讨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不典型脑膜瘤(A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SFT/HPC患者和29例AM患者常规MRI征象及DWI纹理特征。在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的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区容积(VOI),利用Omni-Kinetics软件进行纹理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比较常规MRI特征、DWI纹理特征以及联合应用对鉴别SFT/HPC和AM的诊断效能。结果SFT/HPC及AM两组肿瘤常规MRI特征及DWI纹理特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硬膜附着类型和DWI均匀性为鉴别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和0.815,联合两者鉴别的AUC为0.938。结论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可以鉴别SFT/HPC及AM,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 不典型脑膜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ADC全瘤直方图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文乐 李晓丹 +1 位作者 郭柳姬 吴元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通过与局部感兴趣区法(ROI)进行比较,探讨基于全瘤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方法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SFT/HPC及16例AM患者的... 目的:通过与局部感兴趣区法(ROI)进行比较,探讨基于全瘤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方法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SFT/HPC及16例AM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DWI数据经单指数模型进行后处理可获得ADC图,分别采用局部及全瘤ROI直方图分析方法测量肿瘤的ADC值以及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mean、ADCmedian、ADCmax、ADCmin及第5、10、25、75、90、95百分位数(ADCP5、ADCP10、ADCP25、ADCP75、ADCP90及ADCP9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采用局部ROI法测量的ADC值在SFT/HPC与A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全瘤直方图分析中,SFT/HPC组中ADCmin(P=0.001)及ADCP5(P=0.045)低于AM组(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其它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min鉴别SFT/HPC与AM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6,以569.00×10^-6mm^2/s为截断值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3.3%。结论:基于局部ROI法测量的ADC值不能有效鉴别SFT/HPC与AM,而ADC图全瘤直方图分析法可用于鉴别两类肿瘤,其中以ADCmin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 血管型脑膜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8例
7
作者 王璐 徐万里 郑屹峰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MRI表现及误诊病例,以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经术前MRI诊断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ISFT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信号特点、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及强...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MRI表现及误诊病例,以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经术前MRI诊断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ISFT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信号特点、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及强化方式并总结其影像特点,分析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结果8例ISFT均为单发,边界清楚,分叶状5例,椭圆形3例,直径2.8~13.9 cm。右侧额顶部2例,额部及枕部跨中线4例,小脑幕2例。肿瘤实性部分T_(1)WI及T_(2)WI序列上均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肿瘤内T_(2)WI序列见高低混杂信号,形成“阴阳征”。4例肿瘤周围见明显水肿,6例肿瘤内部见流空血管影,DWI序列肿瘤信号受限。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肿瘤T_(2)WI序列上显示的低信号区明显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3例肿瘤增强后见“脑膜尾征”。2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理检查:肿瘤胶原纤维丰富,瘤细胞呈梭形,分布成束状及编织状。免疫组化:CD34(+)、CD99(+)、Vim(+)。结论ISFT少见,容易误诊,MRI具有一定特征,诊断及鉴别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脑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分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慧艳 倪程 +1 位作者 罗丹丹 陈华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632-3635,共4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Ⅰ、Ⅱ级诊断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FT/HPC的39例患者MRI影像资料,其中WHO-Ⅰ级24例、WHO-Ⅱ级15例,从病灶形态、T2WI...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Ⅰ、Ⅱ级诊断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FT/HPC的39例患者MRI影像资料,其中WHO-Ⅰ级24例、WHO-Ⅱ级15例,从病灶形态、T2WI信号及DWI特征分析其差异。结果:WHO-Ⅰ级(SFT)和WHO-Ⅱ级(HPC)患者的MRI影像在病灶形态、阴阳征、囊变/坏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病灶/水肿最大径、水肿指数、术中出血量和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扫描信号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存在细微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影像表现中病灶形态、阴阳征、囊变/坏死可作为SFT/HPC病理分级鉴别的征象,而DWI征象在病理分级诊断中应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 核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侵犯颈静脉孔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覃世兴 余永佳 黄玮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临床上较为罕见,侵犯颈静脉孔的ISFT更少见。该文报道侵犯颈静脉孔的ISFT 1例,对其病理学、影像学特征、术后复发和转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鉴别诊断 切除 颈静脉孔区肿
下载PDF
MRI诊断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猛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4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ty fibrous tumor,ISFT)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例ISF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ty fibrous tumor,ISFT)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例ISF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且接受过MRI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对ISFT的检出率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查的检出率为100.00%,其中,病灶6例位于幕下,4例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位于鞍区,1例位于颈静脉孔区;6例呈规则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形态,2例呈明显分叶状,1例呈哑铃状;肿瘤直径3.0~7.5 cm,平均(5.30±1.65)cm;8例患者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低信号;5例患者肿瘤实质部分呈等低信号且强化均匀,瘤内部分区域为T1WI低信号而T2WI高信号且无增强效应;8例存在血管流空效应,3例存在瘤周水肿。结论MRI可有效检查ISFT的位置、大小、形状,并可根据有无瘤周水肿评估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分析
11
作者 李子园 管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6期1772-1777,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结果。结果 10例患者9例病变位于幕上,1例...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结果。结果 10例患者9例病变位于幕上,1例跨越幕上及幕下,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分叶,边缘清楚。CT平扫病变表现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变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MRI平扫,与脑实质相比,T1WI上,5例表现为等信号,2例表现为低信号,3例表现为混杂信号;T2WI上6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混杂信号;DWI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病变与硬脑膜呈窄基底相连7例(70.0%),呈宽基底相连3例(30.0%);5例伴脑膜尾征(50.0%);瘤周见轻-中度水肿7例(70.0%);最大径2.5~5.6(4.5±1.0)cm。结论认识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的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纤维/血管外皮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 CT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和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魏令珍 曾庆师 +3 位作者 陈金明 李美霖 刘家皓 王怀臻 《磁共振成像》 CAS 2024年第8期207-211,共5页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具有易复发和手术中出血概率高的特点,必须积极地进行周密的术前与术中准备及系统的术后治疗,而与之影像学表现相似的脑膜瘤多为良性,术中不易出血且预后较好,因此手术或治疗前准确区分S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具有易复发和手术中出血概率高的特点,必须积极地进行周密的术前与术中准备及系统的术后治疗,而与之影像学表现相似的脑膜瘤多为良性,术中不易出血且预后较好,因此手术或治疗前准确区分SFT和脑膜瘤至关重要。本文系统综述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区分颅内SFT和高级别脑膜瘤、低级别脑膜瘤以及血管瘤型脑膜瘤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病理生理机制,深入探讨该序列在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等方面的优势和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并在术前评估及术中决策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以期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脑膜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疗分析
13
作者 刘思江 唐晓平 +3 位作者 赵龙 李峥 肖尧 段宗锟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例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门诊或电话随...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例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80个月,平均2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颅内SFT/HPC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系统肿瘤,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颅外转移等特点,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疗,且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纤维/血管外皮细胞 手术 放疗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永倩 赵新湘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193,共2页
患者1 男,26岁。因右耳听力下降三年余,加重伴头痛2月余就诊。头颅CT及MRI: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团块状肿块,CT平扫呈高密度,CT血管造影(CTA)(图1A)及容积再现(VR)示右侧小脑上动脉参与肿块供血,MRI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图1B),边界清楚... 患者1 男,26岁。因右耳听力下降三年余,加重伴头痛2月余就诊。头颅CT及MRI: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团块状肿块,CT平扫呈高密度,CT血管造影(CTA)(图1A)及容积再现(VR)示右侧小脑上动脉参与肿块供血,MRI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图1B),边界清楚,大小约3.6 cm×4.7 cm×4.0 cm, 周围可见脑脊液环绕,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增强后明显强化(图1C),邻近脑组织受压推移,第四脑室受压,幕上脑室稍扩大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受压 小脑上动脉 桥小脑角区 CT平扫 幕上脑 团块状 MRI平扫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原文传递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伴肾脏等多发转移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立伟 朱凤伟 +3 位作者 宋欣 曹晨 石怀银 刘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伴肾脏等多器官转移4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级、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7年诊断为颅内SFT/HPC伴肾脏等多发转移患者4例,观察其临床、影像...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伴肾脏等多器官转移4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分级、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7年诊断为颅内SFT/HPC伴肾脏等多发转移患者4例,观察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2例,发生肾脏等多发转移的中位年龄45.5岁(29~53岁)。临床主要症状为体检发现肾脏占位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肾、肺、肝等血供丰富的肿块。组织学表现为富含分支血管的短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卵圆形,具有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多少不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典型的STAT6胞核强(+)以及CD34、PR、vimentin、bcl-2不同程度(+),网织纤维染色可见丰富的网状纤维围绕单个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团。结论 1例患者脑膜SFT/HPC术后6年复发,1例患者脑膜SFT/HPC术后11年(在转移之后)复发,2例患者无复发。4例患者分别于脑膜SFT/HPC术后13、10、12、5年发生包括肾脏等多发脏器转移。颅内SFT/HPC具有高复发和颅外转移的风险。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辅以术后放疗为该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纤维/血管周细胞 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颅内不典型孤立性纤维瘤1例
16
作者 张晨颖 高思佳 +1 位作者 张银霞 安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82-582,586,共2页
患者 女,77岁。因左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4月,左上肢活动不灵,视物重影就诊。查体:神清,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侧感觉性共济失调。MRI示:右顶叶类圆形团块影,T 1WI呈等信号,其内见血管流空影(图1),T 2WI呈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患者 女,77岁。因左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4月,左上肢活动不灵,视物重影就诊。查体:神清,左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侧感觉性共济失调。MRI示:右顶叶类圆形团块影,T 1WI呈等信号,其内见血管流空影(图1),T 2WI呈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周围见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图2),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见“脑膜尾征”(图3)。手术及病理:术中见病灶与脑组织黏连密切,血运丰富,质地较硬。镜下:细胞呈旋涡状排列,核深染,核分裂象易见(图4)。免疫组化:CD34(+)、Bcl-2(+)、Vimentin(+)、Ki-67(40%)。病理: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不典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和脑膜瘤的鉴别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琪 丛玉玮 +3 位作者 鹿芃恬 梁瑞 张旭 刘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hemangiopericytoma,SFT/HPC)和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为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SFT/HPC和血管...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hemangiopericytoma,SFT/HPC)和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为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SFT/HPC和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各20例患者,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病理学特征观察,结合影像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二者均多见于中年人,但SFT/HPC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侵袭性,而血管瘤型脑膜瘤呈良性生长方式;镜下SFT/HPC具有典型的“鹿角样”血管和爆炸样胶原,而血管瘤型脑膜瘤血管多不规则。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应用免疫组化(CD34,STAT6,EMA等),有助于提高颅内SFT/HPC和血管瘤型脑膜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纤维/血管外皮 血管型脑膜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2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培培 邹珏 +2 位作者 陈军 徐蓉蓉 颜红柱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 :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目的 :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例颅内SFT/HPC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20例SFT/HPC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7例有脑膜瘤切除史6~19年。根据2016版最新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SFT/HPCⅠ级病例1例,Ⅱ级病例13例,Ⅲ级病例6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0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bcl-2、CD34和STAT6,其中CD34在Ⅰ级肿瘤组织中呈强阳性、弥漫表达,而在Ⅱ级及Ⅲ级肿瘤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斑片状分布,所有病例均不表达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AE1/AE3、S-100、CD31和Ⅷ因子,Ki-67增殖指数为3%~30%。20例患者中,15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19年,5例患者复发,13例行术后放疗,2例术后未进行治疗,截至2017年3月,所有病例均存活。结论:新版WHO将SFT和HPC归为一类,并作出新的组织学分级。本研究发现CD34、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助于SFT/HPC的组织学分级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纤维/血管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