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宽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晓辉 王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宽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颅内宽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单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 目的研究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宽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颅内宽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单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8.70±5.16)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14.86±4.38)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8.45±4.60)分,治疗后NIHSS评分(10.51±3.66)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61±2.4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8.26±5.5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恢复良好1例、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观察组恢复良好6例、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169, P<0.05)。结论颅内宽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NIHSS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于患者术后预后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 介入栓塞治疗 颅内宽动脉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评价双容积重建技术(DVRT)在颅内宽颈动脉瘤(IWA)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到2023年2月40例在本院介入手术中发现的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DVRT介入治疗的瘤颈栓塞效果,比较2D-... 评价双容积重建技术(DVRT)在颅内宽颈动脉瘤(IWA)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到2023年2月40例在本院介入手术中发现的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DVRT介入治疗的瘤颈栓塞效果,比较2D-DSA、3D-DSA、DVRT三种影像成像方法的显示率。结果 2D-DSA、3D-DSA、DVRT清晰显示的例数分别有26例、33例、40例,显示率分别为65.00%、82.50%、100.00%,三种影像成像方法能清晰显示动脉瘤栓塞程度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DVRT技术,可以直观、清楚地观察到动脉瘤的栓塞效果,为术者评价动脉瘤栓塞状态、辅助支架展开情况及手术策略选择等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容积重建技术 颅内动脉瘤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谭育志 韦可聪 +5 位作者 韦晗 周园贵 农道隆 韦宝珍 钟书 黄永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Lvis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选用支架不同分为Lvis组(n=46)与Enterprise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效... 目的:对比分析Lvis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选用支架不同分为Lvis组(n=46)与Enterprise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手术并发症情况、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随访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Lvis组患者共50枚动脉瘤;Enterprise组共36枚动脉瘤。术后即刻,Lvis组有34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3枚动脉瘤部分栓塞;Enterprise组有15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8枚动脉瘤部分栓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效果优良率高于Enterprise组(P<0.05)。术后6个月行DSA随访,Lvis组患者有37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2枚动脉瘤近全栓塞,1枚动脉瘤复发;Enterprise组有19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4枚动脉瘤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程度增加率高于Enterprise组(42.00%vs.19.44%,P<0.05)。结论:相对于Enterprise支架,Lvis支架辅助栓塞具有更高的即刻栓塞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Lvis支架 Enterprise支架 弹簧圈栓塞 疗效
下载PDF
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潘桂芳 唐超 李雯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10例,均行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10例,均行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的栓塞率、术后1个月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在末次随访时采用神经功能预后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栓塞率为96.36%(106/110)。术后1个月有效率91.67%(99/108)。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发热各1例,脑积水和尿路感染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8%(7/108)。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有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瘤颈宽度大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瘤颈宽度等因素均是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若伴有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 Hess分级Ⅲ~Ⅳ级、瘤颈较宽时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增高,在诊治过程中应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介入栓塞 急性期 颅内动脉瘤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在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的应用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三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6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对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接收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而...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对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接收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而治疗后研究组服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颅内出血、迟发性缺血、局限性脑梗死)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两组服药前后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中的应用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替罗非班 支架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建民 许奕 +4 位作者 洪波 黄清海 赵文元 张珑 王永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疗效 ,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 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 (前循环 78例 ,后循环 2 7例 ) ,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 ,...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疗效 ,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 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 (前循环 78例 ,后循环 2 7例 ) ,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 ,通过支架上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 ,填塞GDC ,术后 3、6、1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 ,6~ 12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  10 4例手术成功 ,1例失败 ;80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 ,2 4例大部填塞 ,载瘤动脉通畅 ;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 ,1例发生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 ,1例在GDC填塞过程中支架完全塌陷。 98例临床随访 3~ 3 2个月 ,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的症状。血管造影随访 62例 (随访期 6~ 12个月 ) ,60例动脉瘤不再显影 ,2例明显缩小 ,1例出现支架近端轻度狭窄。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和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支架使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成为可能 ,支架不但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 ,还可防止弹簧圈压缩 ,促进瘤内血栓形成 ,防止动脉瘤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弹簧圈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适应证 并发症 血栓形成
下载PDF
LVIS支架不同释放方式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骅 苏浩波 +3 位作者 陈亮 罗良生 顾建平 张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 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6个动脉瘤),均经全脑DSA检查明确诊断。"压缩"方式指通过操作使LVIS支架长度比标注释放数值短缩超过5 mm;"灯笼"方式指瘤颈处LVIS支架直径增宽。计算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1)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的16个宽颈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瘤8个,眼动脉瘤6个,脉络膜前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M2分叉梭形动脉瘤各1个;瘤颈1.8-8.0 mm,平均(3.9±1.7)mm;共置入LVIS支架15枚(1枚支架治疗两个动脉瘤者1例);均采用"压缩"方式释放支架,其中4例(4枚)同时并存"灯笼"方式。(2)LVIS支架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0个(62.5%),覆盖的分支动脉术后即刻均通畅。(3)围手术期未发生技术相关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5/15)。(4)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为30.3%-38.5%,平均(35.0±2.8)%。(5)15例LVI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经全脑DSA随访3-5个月,平均(3.2±0.5)个月,其中14个动脉瘤达影像学治愈(RaymondⅠ级,87.5%),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动脉无闭塞,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总致残率为6.7%(1/15),无死亡病例。结论 LVIS支架通过"压缩"及"灯笼"方式可提高瘤颈金属覆盖率和短期治愈率,同时不影响覆盖的分支动脉。选择适宜病例行"灯笼"方式可能有利于瘤颈处分支动脉的短期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LVIS支架 颅内动脉瘤 推拉释放技术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建民 周晓平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王来兴 黄清海 王永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55例 62枚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4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 Hunt-Hess分级 : 级 9例 , 级 1 5例 , 级 1 8例 , 级 7例。...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55例 62枚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4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 Hunt-Hess分级 : 级 9例 , 级 1 5例 , 级 1 8例 , 级 7例。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 51例 ,瘤颈重塑形技术 2例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DC)栓塞治疗 3例。结果 :栓塞程度 :致密栓塞 50个 ( 80 .6% ) ,90 %以上 8枚 ( 1 2 .9% ) ,90 %以下 4枚 ( 6.5% )。术中出血 2例 ( 3 .6% ) ,死亡 2例 ( 3 .6% )。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篮外填塞及重塑形 ( remodelling)技术等方法 ,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血管内支架结合 GDC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GDC
下载PDF
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建民 张鑫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张珑 赵文元 王永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总结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 18例患者 2 0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 ,先将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内 ,再将不可脱卸球囊于动脉瘤颈处充盈覆盖瘤颈 ,电解可脱... 目的 总结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 18例患者 2 0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 ,先将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内 ,再将不可脱卸球囊于动脉瘤颈处充盈覆盖瘤颈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17个动脉瘤治疗成功 ,完全填塞的动脉瘤 12个 ,次全填塞 (>90 % ) 4个 ,不完全填塞 (<90 % ) 1个 ,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 ,平均随访 9.4个月 ,临床效果优良。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DSA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代永庆 申向竹 钱亦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3例,其中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8例(观察组),接受非支架辅助治疗45例(对照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3例,其中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8例(观察组),接受非支架辅助治疗45例(对照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38例,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3,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弹簧圈移位、脱出、解旋,动脉瘤缺血事件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63%、0.00%、5.26%和7.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动脉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弹簧圈 颅内宽动脉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2 位作者 徐丁 胡利刚 向守卫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且运用双微导管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9.284,P=0.016),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22.105,P=0.043)、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6.926,P=0.038),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x^2=6.947,P=0.032),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x^2=7.015、5.306、6.391,P=0.025、0.019、0.026),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7.031,P=0.033)。结论与手术夹闭治疗相比,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时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老年人
下载PDF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曲友直 赵振伟 +2 位作者 高国栋 邓剑平 陈玲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总结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存在问题、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置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 目的总结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存在问题、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置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结果以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10例完全闭塞,8例闭塞90%以上,1例闭塞90%以下。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3例完全闭塞,3例闭塞90%以上。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瘤颈重塑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neuroform支架或球囊辅助进行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 球囊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兴河 冯三平 +5 位作者 赵锦程 韩莹 华红果 王永恒 吴磊 赵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5),对照组行单支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组行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术后栓塞情况,随访6... 目的探讨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5),对照组行单支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组行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术后栓塞情况,随访6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判断其预后。结果观察组动脉瘤Ⅰ级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影像学结果显示观察组不显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结果提示,观察组预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能够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支架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瘤颈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鑫 张庆荣 +3 位作者 史继新 王汉东 杭春华 唐静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瘤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血管内治疗 形态学特征 颅内动脉瘤 载瘤动脉
下载PDF
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急性破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鑫 刘建民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周晓平 张珑 佘家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急性破裂的临床体会 ,对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5 7例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 ,均先植入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急性破裂的临床体会 ,对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5 7例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 ,均先植入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内填塞GDC。结果  1例因血管扭曲不能植入支架 ,5 6例成功 ,均达到 90 %以上栓塞 ,载瘤动脉通畅 ,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结合GDC填塞是治疗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急性破裂 血管内支架 介入治疗 GDC 肿瘤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影像学随访结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1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影像学随访结果 ,了解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 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并在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影像学随访结果 ,了解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 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并在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 ,4 7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 ,1 5例大部填塞 ,载瘤动脉通畅。 1~ 6个月造影随访 5 6例动脉瘤内无造影剂显影 ,4例仍有瘤颈残留 ,1例复发而再次治疗 ;1 2~ 37个月随访 4 3例中 ,2例瘤颈残余 ,1例动脉瘤复发 ,其余完全闭塞 ,弹簧圈形态无改变。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后明显改变瘤内血流动力学并促进血栓形成 ,通过促进瘤颈内膜形成达到影像学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 介入治疗 肿瘤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钢 余新光 +3 位作者 李安民 陈利锋 刘成业 郑杨睿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602-603,606,共3页
目的总结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l月至2012年12月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弹簧圈微导管穿越支架网孔技术栓塞10例,支架平行释放技术栓塞6... 目的总结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l月至2012年12月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弹簧圈微导管穿越支架网孔技术栓塞10例,支架平行释放技术栓塞6例。结果 16例患者支架均成功放置,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完全填塞8例,大部分填塞6例,部分填塞2例。16例病人术后随访3-15个月,复查DSA未见动脉瘤显影,动脉瘤颈部与弹簧圈之间没有造影剂充盈;未发生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可靠,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Solitaire支架 血管内栓塞 弹簧圈
下载PDF
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8
18
作者 曲友直 赵振伟 +2 位作者 高国栋 邓剑平 陈玲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其中16例采用先放置支架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其中16例采用先放置支架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瘤腔进行栓塞,另外3例是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栓塞。结果11例宽颈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闭塞95%以上,1例闭塞95%以下,支架到位均满意,载瘤动脉保持通畅。结论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联合使用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仍需随诊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华东 罗琨祥 +2 位作者 符黄德 李传玉 黄海能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究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式差异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双微导管介入法治疗,对照组行支架辅助治疗。观... 目的:探究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式差异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双微导管介入法治疗,对照组行支架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恢复良好率相当(P>0.05);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以及致残率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总发生中观察组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双微导管技术与支架辅助栓塞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双微导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鹏强 岳双柱 +3 位作者 周艳宏 王庆宣 游国超 邱会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1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手术后取得满...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1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置入支架13枚,支架一次性到位12枚,通过调整后到位1枚,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10例,大部分栓塞2例,不全栓塞1例;出院时按改良Rankin评分0分12例,1分1例,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经1个月~3年随访,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结论: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随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支架 颅内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