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血管畸形的γ-刀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骏 常义 +2 位作者 刘宏毅 陈永严 黄庆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γ 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 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 刀对 6 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 ,其中动静脉畸形 (AVM) 4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2 0例 ,静脉血管畸形 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 10~ 2 3Gy ,中心计量 2 0~ 4 6Gy ... 目的 探讨γ 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 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 刀对 6 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 ,其中动静脉畸形 (AVM) 4 3例 ,海绵状血管瘤 2 0例 ,静脉血管畸形 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 10~ 2 3Gy ,中心计量 2 0~ 4 6Gy ,靶点数 1~ 6个。结果 本组 2 8例得到 3个月~ 2年的随访 ,14例临床症状或影像资料好转 ,10例临床症状及影像资料均无改变 ,4例临床症状加重。结论 AVMγ 刀治疗疗效最佳 ,海绵状血管瘤次之 ,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 刀治疗。γ 刀治疗AVM的疗效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 ,与AVM的大小呈负相关 ,团型结构的AVM的疗效远高于瘘型结构的AVM。AVM合并相关动脉瘤的γ 刀治疗原则是先手术夹闭或栓塞动脉瘤 ,再行γ 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Γ-刀治疗 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 静脉血管畸形 临床症状 影像资料
下载PDF
64层三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阮健 孙晓川 +1 位作者 吕发金 唐文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三维CT血管成像 DSA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的神经眼科表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娟 杨婷婷 张秀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背景颅内血管畸形可因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或本身占位性病变压迫视路而表现出不同的神经眼科改变,但因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国内外仅有该病神经眼科表现的个案报道,尚缺乏系统临床研究。目的了解颅内血管畸形患者的神经眼科表现。方... 背景颅内血管畸形可因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或本身占位性病变压迫视路而表现出不同的神经眼科改变,但因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国内外仅有该病神经眼科表现的个案报道,尚缺乏系统临床研究。目的了解颅内血管畸形患者的神经眼科表现。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的一般情况、首发症状、神经眼科症状及体征、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结果100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中出现神经眼科表现者20例,占20%。20例伴有神经眼科改变的患者中,仅1例以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其余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而就诊。主要的神经眼科表现为视野缺损,占50%;视力下降占45%;瞳孔异常占35%。其他表现包括视神经萎缩1例,占5%;视盘水肿1例,占5%;动眼神经麻痹1例,占5%。CT和MRI检查发现,有眼科症状的20例患者中脑动静脉畸形者12例,占60%,病灶分别位于枕叶4例、顶枕叶3例、颞叶3例、额叶1例和中脑1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7例,占35%,病灶分别位于顶叶、枕叶、扣带回、海绵窦、颞叶、顶颞叶和桥脑,各1例;小脑静脉瘤合并海绵状血管瘤1例,占5%。20例患者中14例伴颅内出血,占70%,出血部位分别位于蛛网膜下腔6例和脑出血8例。结论颅内血管畸形患者可有不同的神经眼科表现,多由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应引起眼科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诊断 神经眼科 临床表现 磁共振 视野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 被引量:22
4
作者 戴建平 朱明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4-50,共7页
按病理学分类颅内血管畸形分为:动静脉畸形(包括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或静脉发育异常)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四种不同类型。影像学检查需要观察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包括静脉窦是否增粗)、畸形血管本身,... 按病理学分类颅内血管畸形分为:动静脉畸形(包括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或静脉发育异常)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四种不同类型。影像学检查需要观察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包括静脉窦是否增粗)、畸形血管本身,也就是畸形血管团、血管内有无血栓,还要观察血流的循环速度,即循环时间的改变、脑组织内是否有出血,以及出血机化形成的钙化,和邻近脑组织内出现的缺血、水肿乃至萎缩等慢性变化。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畸形血管有无染色,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是否增粗,但是很难区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同样,可以通过打药前后CT对比观察,显示急性出血、慢性出血,及血肿吸收过程中的变化。CT可以准确地定位,描绘血肿的形态,显示血肿和占位效应的比例关系,以鉴别畸形血管出血、高血压出血还是肿瘤出血。CTA技术可以三维显示动脉、静脉以及血肿之间的关系。磁共振使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可显示流空效应反映的血管异常,可以评价出血的全过程,即评价血肿内血红蛋白的氧化过程,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在不同场强下形成不同的信号强度,磁共振还可评价脑组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着,为检查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判断脑血管畸形合并血肿的不同时期提供了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诊断 CT CTA技术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左玉宽 刘作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5-35,共1页
颅内血管畸形属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致使某一区域形成异常血管团。目前,颅内血管畸形的分类方法较多,尤其是病理分类繁杂。Cushing根据畸形血管的形态和组织特点将其分为动脉型、毛细血管型和静脉型;Olivecrona... 颅内血管畸形属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致使某一区域形成异常血管团。目前,颅内血管畸形的分类方法较多,尤其是病理分类繁杂。Cushing根据畸形血管的形态和组织特点将其分为动脉型、毛细血管型和静脉型;Olivecrona将其分为海绵状血管瘤与葡萄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分类 临床表现 AVM
下载PDF
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急诊手术中的诊断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伟 张斌 刘文庆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患者3D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比较,评价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3D-CTA诊断41例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楚显示...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患者3D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比较,评价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3D-CTA诊断41例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楚显示主要的供血动脉、畸形团的位置与大小及引流静脉等详细情况。但对细小的供血动脉显示不佳。8例急诊手术的患者,3D-CTA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的结果一致。结论 3D-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AVM破裂出血需急诊手术、不能及时行DSA检查的患者,3D-CTA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更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中 周岱 +1 位作者 刘一之 倪才方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位于脑深部及功能区的动静脉畸形(AVM)及硬脑膜AVM的治疗至今仍是较为棘手的课题,血管内栓塞治疗为其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1993年以来用真丝线段加E-C胶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7例,效果良好,现初步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 治疗 颅内血管畸形 胼胝体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108例手术麻醉体会
8
作者 张孟元 张运华 +1 位作者 孙建梅 许立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1,共1页
颅内血管畸形108例手术麻醉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张孟元,张运华,孙建梅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许立国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7~48岁。麻醉时间3.5~6.6小时。均以程度不同的头痛、恶心、肢体活动不灵... 颅内血管畸形108例手术麻醉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张孟元,张运华,孙建梅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许立国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7~48岁。麻醉时间3.5~6.6小时。均以程度不同的头痛、恶心、肢体活动不灵起病。CT扫描发现47例有蛛网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外科手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破裂1例
9
作者 聂利霞 杨曦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8期840-840,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内血管破裂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3D MR DSA时间分析增强平行成像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评估
10
作者 陈唯唯(译) 王承缘(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DSA成像 时间分析 平行 MR 硬膜动静脉瘘 静脉发育异常 T1加权序列 扰相梯度回波 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赵均峰 孙正伟 +1 位作者 李闯 张宪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总结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身麻醉情况下,经股动脉行穿刺插管至病变位置,利用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畸形血管栓塞情况... 目的研究总结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身麻醉情况下,经股动脉行穿刺插管至病变位置,利用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畸形血管栓塞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性栓塞8例(40.00%),大部分栓塞9例(45.00%),小部分栓塞3例(15.00%)。其中I级患者治愈性栓塞率75.00%明显高于其他级的治愈性栓塞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4例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脑梗死、1例并发少量颅内出血、2例治疗中畸形血管出血),但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Onyx胶栓塞应用于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畸形血管的栓塞效果,值得推广使用,但需要特别注意正确应用栓塞技术及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YX胶 颅内血管畸形
下载PDF
1.5T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应用于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为标 陆大军 +1 位作者 高辉 许明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8期3132-3135,共4页
目的探究1.5T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血管畸形病人42例,均给予SWI及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42例颅内血管畸形病人中,动静脉畸形者2... 目的探究1.5T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血管畸形病人42例,均给予SWI及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42例颅内血管畸形病人中,动静脉畸形者23例(21例处于大脑、2例处于小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者12例(7例处于大脑、5例处于小脑),静脉畸形者7例(4例处于右额顶叶和左顶叶,3例处于右颞叶)。结论SWI相比于常规MRI,显示更多类型的颅内血管畸形,并可较好地显示引流静脉,可作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流速慢的血管畸形的诊断常规序列,临床再结合其他序列可为颅内血管瘤病人提供精准、全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颅内血管畸形 诊断
下载PDF
隐匿性颅内血管畸形合并脑动脉瘤
13
作者 郝斌 申高梅 +1 位作者 王清玉 贾婷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隐匿性 颅内血管畸形 脑动脉瘤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血管畸形引起顶内出血七例
14
作者 黄韬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8年第1期42-43,共2页
本文报道7例,均经CT检查诊断,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本文还进行了讨论,将颅内血管畸形可分为:(1)动静脉型;(2)静脉型;(3)毛细血管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动静脉
下载PDF
颅内单纯动脉畸形1例并文献回顾
15
作者 梁小龙 刘洁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单纯动脉畸形(PAMs)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收治的1例典型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单纯动脉畸形的患者,并运用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对单纯动脉畸形进行报道... 目的探讨颅内单纯动脉畸形(PAMs)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收治的1例典型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单纯动脉畸形的患者,并运用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对单纯动脉畸形进行报道,以期为颅内单纯动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结果脑血管造影示,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异常迂曲、扩张、线圈样走形的动脉环且静脉期未见明确静脉引流征象,故给予对症止痛治疗后出院。结论针对破裂出血、颅内单纯动脉畸形导致压迫效应(梗阻性脑积水、颅神经麻痹)、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患者临床上应该积极手术干预,无上述特点的单纯动脉畸形选择定期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的保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动脉畸形 颅内血管畸形 罕见 双侧大脑前动脉
下载PDF
以视力障碍为表现的颅内血管畸形二例
16
作者 何路 张茂菊 +1 位作者 李家璋 李拓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例1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左眼视物不见2个月,于2016年7月5日就诊于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患者2个月前偶然遮挡右眼发现左眼视物不见,不伴眼痛、眼胀等症状,无头痛、抽搐,无运动、感觉障碍。未诊治,自行观察2个月视力无明显变化。既往... 例1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左眼视物不见2个月,于2016年7月5日就诊于恩施州中心医院眼科。患者2个月前偶然遮挡右眼发现左眼视物不见,不伴眼痛、眼胀等症状,无头痛、抽搐,无运动、感觉障碍。未诊治,自行观察2个月视力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前节(-),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色淡,视盘颞上方可见萎缩灶,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清,眼压9.1mmHg(1 mmHg=0.133 kPa);左眼视力为40 cm数指,矫正不提高,前节(-),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黄斑区出血伴黄色渗出,中心凹反光未见,眼压10.8 mmHg(图1)。诊断:双眼视盘水肿。入院后常规全身检查排除全身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障碍 颅内血管畸形 视盘水肿 黄斑中心凹 眼部检查 全身疾病 黄斑区出血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青年隐源性卒中病因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的价值研究
17
作者 张莉宏 田静 李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8-0181,共4页
青年隐源性卒中(IIST)是指由于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因未明确,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隐源性卒中,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青年隐源性卒中已成为全球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目的:探讨青年隐源性卒中病因的... 青年隐源性卒中(IIST)是指由于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因未明确,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隐源性卒中,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青年隐源性卒中已成为全球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目的:探讨青年隐源性卒中病因的诊断方法。研究方法:临床上对IIST病因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而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一致时,则会对IIST病因的诊断造成干扰。故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Fluorescence tubing test,FTT)对青年性卒中的患者进行筛查。FTT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IIST病因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研究结果:利用TCD和FTT,可以明确筛查青年隐源性卒中的部分病因。研究结论:在青年隐源性卒中的患者中,利用TCD和FTT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筛查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隐源性卒中 颅内血管畸形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再虎 万经海 +2 位作者 李长元 冯春国 王晓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 血管内治疗 氰基 颅内血管畸形
下载PDF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奉刚 许学明 +1 位作者 樊庆胜 孙筱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33-1134,共2页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血管畸形 栓塞材料 临床资料 脑AVM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树成 马志昭 +1 位作者 吕中强 范振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40-140,共1页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颅内血管畸形.随着CT、MRI技术的应用,诊断率有所提高.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成功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我科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内海绵状血管 颅内血管畸形 临床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 脑实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