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射频颅内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志钧 林志国 +3 位作者 浦松 王晓峰 刘利 杨富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511-512,共2页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法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s毁损。结果术后89.3%的病人即刻症状消除,...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法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s毁损。结果术后89.3%的病人即刻症状消除,10.7%症状减轻。手术后帕金森病统一量表(UPDRS)评分显著性下降(P <0.01)。随访3~48个月,复发率10.7%。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GPi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高;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 颅内靶点毁损 治疗 帕金森病 苍白球 VIM GPI
下载PDF
MRI引导立体定向射频颅内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2
作者 闫志钧 林志国 +5 位作者 刘玉芳 隋立森 浦松 王晓峰 刘利 杨富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6期355-355,共1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和Gpi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方法 对28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毁损。结果 术后即刻症状消除89.3%,症状减轻10.7%。手术前后UPDRS...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和Gpi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方法 对28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毁损。结果 术后即刻症状消除89.3%,症状减轻10.7%。手术前后UPDRS评分明显下降(P<0.01)。随访3~48个月后,复发率10.7%。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Gpi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高,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引导 立体定向射频 颅内靶点毁损 治疗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颅内不同靶点定向毁损术后的小脑症状与手术灶的关系
3
作者 魏建军 汪业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并探讨立体定向毁损颅内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PD)术后出现小脑体征与手术灶关系。方法:随机抽出颅内3个不同靶点毁损治疗PD共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Leksell定向仪,选择常规靶点。结果:丘脑外侧苍白球(VpL... 目的:评价并探讨立体定向毁损颅内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PD)术后出现小脑体征与手术灶关系。方法:随机抽出颅内3个不同靶点毁损治疗PD共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Leksell定向仪,选择常规靶点。结果:丘脑外侧苍白球(VpLp)毁损术后一周以上出现小脑体征者占3.3%,在丘脑腹测中间校(Vim)毁损出现小脑体征者占6.6%。而毁损丘脑腹外侧核(VL)出现率最高。结论:毁损灶越靠近丘脑脑底部,术后出现小脑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说明走向毁损灶的位置与小脑症状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定向毁损 小脑症状 手术灶 治疗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