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8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Bourneville病的CT诊断2例
1
作者 周玉龙 《工企医刊》 2004年第3期37-37,共1页
1 病历摘要 2例病人系母子,患儿8岁,患儿母亲32岁。患儿因患流感及癫痫持续发作入院。经详细查体与询问病史,患儿除流感症状外,其主要表现为癫痫,智力障碍和面部皮脂腺瘤,面部皮肤病变在出生后发现,随年龄增长,面部病变有更明显的趋势... 1 病历摘要 2例病人系母子,患儿8岁,患儿母亲32岁。患儿因患流感及癫痫持续发作入院。经详细查体与询问病史,患儿除流感症状外,其主要表现为癫痫,智力障碍和面部皮脂腺瘤,面部皮肤病变在出生后发现,随年龄增长,面部病变有更明显的趋势。经询问患者之母,亦有此3征表现。患难与共者二人经颅脑CT平扫所见:双侧靠近室间也的尾状核头部(1例)和侧脑室体部旁(1例)发生结节样致密钙化灶。2 讨论2.1 结节性硬化病系正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病。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30万。2.2 临床表现以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bourneville病 CT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结节性硬化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浩 王晨潮 +3 位作者 李东朋 董阳 李红伟 杨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IA破裂的危险因素。记录病人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归纳治疗后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MMD合并IA破裂发生率为28.98%;年龄>52.5岁(OR=1.997)、收缩压(SBP)>160mmHg(OR=2.042)是MMD合并I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颈内动脉IA不易破裂(OR=0.353)。随访期卒中发生率为6.53%;中大型IA(HR=3.940)、IA破裂史(HR=3.900)是MMD合并IA随访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SBP的MMD合并IA破裂风险高;合并有中大型IA及既往IA破裂史的病人,发生卒中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卒中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及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谷聚贤 户红伟 +1 位作者 姚彦 刘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31-33,6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VE)及颅内结核(I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VE患者48例、IT患者41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对于病毒性脑炎(VE)及颅内结核(I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VE患者48例、IT患者41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MR波谱分析(~1H-MRS)成像扫描。观察比较VE、IT、亚急性脑梗死和低级别胶质瘤四组患者的ADC值、rCBF值和1H-MRS结果。结果IT患者的平均ADC值较正常对照区ADC值升高,而VE患者、亚急性脑梗死和低级别胶质瘤三组的平均ADC值均较正常对照区ADC值减低。IT患者rADC均高于VE患者、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以VE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显著(P<0.05)。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平均rCBF较正常对照区rCBF升高,而IT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rCBF均较正常对照区rCBF减低,其中亚急性脑梗死患者降低最明显,而VE患者平均rCBF较正常对照区稍降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rrCBF均高于VE患者.、IT患者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亚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显著(P<0.05)。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Cho/Cr和Cho/NAA比值明显高于VE患者、IT患者、亚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VE患者的Cho/Cr和Cho/NAA比值低于IT患者(P<0.05)。结论ADC值、rCBF值、Cho/Cr和Cho/NAA比值对VE和I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毒性脑炎 颅内结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戈蕾 李超 +2 位作者 王晓娜 李姣 王欢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10-813,共4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DE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巴氏指数(BI)、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MMSE、B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ERP-P300结果(潜伏期、波幅)较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NSE、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2/25)与对照组(4.00%,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高压氧可调节BDNF、NSE、炎性因子水平及ERP-P300结果,改善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磁刺激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 疗效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秉龙 韩丰月 +1 位作者 刘琳 郭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完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坚持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比较两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能够显著改善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这一治疗策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规范脑血管二级预防 颈内动脉外段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颅内Rosai-Dorfman病的单中心治疗经验
6
作者 夏鸣 李亚宾 +1 位作者 汪永新 秦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首次报道^([1]).RD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表淋巴结的增大,伴有或不伴有间歇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2]).大约有40%的RDD发生...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首次报道^([1]).RD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表淋巴结的增大,伴有或不伴有间歇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2]).大约有40%的RDD发生在淋巴结外^([6]).累及颅内的RDD十分罕见,约占结外RDD的10%,颅内RDD的主要病变位于颅底,骨与硬脑膜接触的部分,未发现累及脑实质的RDD报道^([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Rosai-Dorfman 骨骨瘤 脑膜瘤 手术治疗 误诊
下载PDF
儿童神经纤维瘤病1型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刘美伶 周亚兵 王晓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6,共8页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1,NF1)好发于儿童,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NF1的外显率几乎是100%,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纤维瘤。NF1在颅内能引起肿瘤性病变,后者按照病理学依据可分为低级别肿瘤、高级别肿瘤和类似肿瘤病变。合并NF1的颅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肿瘤,视路胶质瘤最为多见,其次是脑干胶质瘤,其余部位和类型的肿瘤也有所发生;高级别肿瘤并不常见。而类似肿瘤病变即不明明亮物体虽不是肿瘤,但却是NF1儿童最常见的具有部分肿瘤性质的颅内异常病变。这些肿瘤性病变可通过观察、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处理,不同病变的最佳处理方式不同,其预后也有所不同。目前针对儿童NF1颅内肿瘤性病变的治疗方式还有所争议。该文就此种病变的特点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大众对NF1肿瘤性病变的认知水平,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推进NF1患者完善神经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1型 颅内肿瘤性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儿童颅内动脉瘤一例
8
作者 师林 吕丙波 +3 位作者 任宝鑫 王岷 孙德州 王东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2-475,共4页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纤维瘤Ⅰ型 儿童 血流导向装置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缺铁性贫血伴特发性颅内压增高一例
9
作者 刘兰兰 蒋欣 +3 位作者 齐国松 王晶晶 冯潇潇 吕佩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33-934,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体质量指数27.29 kg/m^(2)。因“头痛10余天,视物重影5天”入河北省人民医院。入院前10余天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顶部及枕部疼痛不适,具体性质叙述不清,间断发作,逐渐加重,每次持续约30 min,休息后可稍缓解,伴恶...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体质量指数27.29 kg/m^(2)。因“头痛10余天,视物重影5天”入河北省人民医院。入院前10余天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顶部及枕部疼痛不适,具体性质叙述不清,间断发作,逐渐加重,每次持续约30 min,休息后可稍缓解,伴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稍好转,无发热,输注止吐药物等治疗后头痛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结缔组织 缺铁性贫血 视盘水肿 展神经麻痹 空蝶鞍
下载PDF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烟雾病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连婧阁(综述) 傅瑜 韩鸿宾(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20,共6页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是一种间接血运重建技术,1979年由日本学者松岛善治先生发明[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治疗,尤其是儿童MMD。EDAS是将颞浅动脉与其周围的...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是一种间接血运重建技术,1979年由日本学者松岛善治先生发明[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治疗,尤其是儿童MMD。EDAS是将颞浅动脉与其周围的筋膜分离出来后,将其缝合在硬脑膜与脑表面贴敷,最终实现颈外-颈内动脉血运重建。与直接血管重建术相比,EDAS具有多种优势:①手术难度较低;②术中无需暂时阻断颅内血管;③手术并发症少;④仅在大脑需要时才逐渐进行血运重建,从而降低过度灌注带来水肿和出血的风险[2,3]。本文对EDAS的治疗机制、现状及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硬脑膜 烟雾 颅内血管 血运重建 治疗机制 文献总结 过度灌注
下载PDF
小脑经颅磁刺激技术在Alzheimer’s病认知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茜茜 汪彤 +1 位作者 宋波 石静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Alzheimer’s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改善和调节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往TMS刺激的靶区集中在大脑皮... Alzheimer’s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改善和调节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往TMS刺激的靶区集中在大脑皮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刺激小脑不仅可以调节大脑运动皮质区,并且对远隔的大脑认知相关脑区有调控和整合作用。因此,小脑已逐渐成为AD认知康复的非侵入性调控治疗潜在靶点。本文总结了小脑参与认知功能调控的解剖和功能基础以及小脑TMS调控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Alzheimer’s 非侵入性调控 磁刺激
下载PDF
误诊为脱髓鞘病的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李亚倩 郭军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638-3645,共8页
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CCJ)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枕骨大孔与C2节段之间的颅内血管畸形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病变、脑干功能障碍及颅神经麻痹等。报道2例经血管造影确诊的DAVF-CCJ,既往均误诊为中... 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CCJ)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枕骨大孔与C2节段之间的颅内血管畸形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病变、脑干功能障碍及颅神经麻痹等。报道2例经血管造影确诊的DAVF-CCJ,既往均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通过病例资料的复习,旨在提高对表现为脊髓病的DAVF-CCJ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颈交界区 脊髓 误诊 脱髓鞘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阎朝辉 郭忠翔 丰育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682-1690,共9页
目的:烟雾病(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发病率低,但预后较差。本文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动脉瘤破裂及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为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青岛... 目的:烟雾病(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发病率低,但预后较差。本文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动脉瘤破裂及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为MMD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MMD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资料。经过单因素的秩和检验筛查,确定与MMD相关动脉瘤破裂及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010年至2022年期间,共有21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24个动脉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56.43岁(标准差13.98岁,中位数为59岁)。包含11名男性和10名女性。单因素秩和检验分析结果:随着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预后完全治愈的概率显著降低,死亡率升高,术后出现并发症与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性别、神志情况、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次数、术前Hunt-Hess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动脉瘤的位置、侧别、大小,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出现并发症是影响MMD合并动脉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MMD相关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夹闭手术
下载PDF
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应用于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孙珂 梁淑珍 王俭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间收治的90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及液体控制,研究组4... 目的探讨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间收治的90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及液体控制,研究组43例加以个性化血压。将两组过度灌注综合征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过度灌注综合征症状表现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评分显著要高,且研究组生存质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评分显著要高(P值均<0.05)。结论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可降低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 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 血压控制 液体控制 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1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合并颅内感染的护理
15
作者 蒋晓萌 凌玥 李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9期592-594,F0003,共4页
总结1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合并颅内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癫痫发作的紧急处理,神经毒性的早期预防(早期化疗药物神经毒性的预防、免疫抑制药物的精细化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管理... 总结1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合并颅内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癫痫发作的紧急处理,神经毒性的早期预防(早期化疗药物神经毒性的预防、免疫抑制药物的精细化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管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综合征 儿童 癫痫 颅内感染 两性霉素B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后造影剂脑病1例及文献回顾
16
作者 侯斌 李创忠 +2 位作者 魏景嵩 曹源 王晓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通过报告1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造影剂脑病(contrast 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的诊治过程,总结CIE危险因素、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法描述1例具有典型临床特点、预后良好的CIE患者的诊疗方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数... 目的通过报告1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造影剂脑病(contrast 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的诊治过程,总结CIE危险因素、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法描述1例具有典型临床特点、预后良好的CIE患者的诊疗方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整合相关信息。结果报道病例1例。纳入9篇文献,共13例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54-77岁;合并基础疾病11例,无基础疾病2例;均预后良好。结论慢性基础疾病、造影剂类型及用量、手术时长、麻醉方式等均是CIE的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各异,诊断通常为排他性诊断。CIE无特效药物,多数病人经补液扩容、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脑 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方氏头针联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张世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7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联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铜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治疗...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联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铜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抑郁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PLT)计数、白细胞(WBC)计数水平均降低,观察组hs-CRP、PCT、PLT计数、WBC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均降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升高,观察组HAMD评分、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联合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相较于单纯仪器治疗效果更佳,且能改善血小板凝聚,降低炎症因子,减轻抑郁情绪,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磁脑生理治疗 方氏头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脑病患者的护理
18
作者 许彬彬 刘琴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91-93,共3页
总结回顾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造影剂脑病,积极落实对症治疗方案,急性期减轻脑水肿,防止颅内压增高,预防与控制感染发生,营养支持,早期康复锻炼,以叙... 总结回顾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造影剂脑病,积极落实对症治疗方案,急性期减轻脑水肿,防止颅内压增高,预防与控制感染发生,营养支持,早期康复锻炼,以叙事护理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积极预防等。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术后8 d步行出院,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造影剂脑 护理
下载PDF
SWI序列扫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黄亚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拟诊的144例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比较MRI常规序列、SWI序列对HIE患儿颅内出血...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拟诊的144例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比较MRI常规序列、SWI序列对HIE患儿颅内出血的检出情况;比较MRI常规序列、S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结果拟诊的144例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中,T_(1)加权成像(T_(1)WI)序列检出83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57.64%(83/144);T_(2)加权成像(T_(2)WI)序列检出59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40.97%(59/144);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出32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22.22%(32/144);SWI序列检出119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82.64%(119/144)。T_(1)WI序列对颅内出血检出率高于T_(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WI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I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T_(1)WI序列、T_(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1)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T_(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2)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T_(1)WI序列、T_(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WI序列扫描对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数目,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判断,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 颅内出血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和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分析与疾病分型和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付晓明 毛玉强 +4 位作者 汪世靖 许亚娟 欧梦迪 喻绪恩 赵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和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分析与疾病分型和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2020年7月至2024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20例(MND组),帕金森病(PD)患...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和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分析与疾病分型和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2020年7月至2024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20例(MND组),帕金森病(PD)患者12例(PD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名(正常对照组),均行经颅磁刺激TMS-MEP检查,并收集临床资料。比较3组受试者MEP波幅、MEP潜伏期以及MEP波形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EP波幅、MEP潜伏期参数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首发症状以上肢无力、下肢无力为主,而PD患者首发症状以上肢、下肢抖动僵硬为主。ALS组、PD组、对照组的MEP潜伏期、MEP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D组MEP潜伏期相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明显低于ALS组(P<0.05)。PD组MEP波幅低于对照组,高于对ALS组(P<0.05)。ALS和PD患者的MEP波形存在差异(P<0.05),其中ALS组患者以2级为主,而PD患者以1级为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MEP潜伏期与病程呈正相关性(r=0.539,P<0.05),PD患者MEP波幅与病程呈负相关性(r=-0.438,P<0.05)。结论TMS-MEP检查可有效评估PD、ALS。ALS患者MEP潜伏期明显增加,波幅明显减低,病程越长则MEP潜伏期越长;PD患者MEP潜伏期较健康人群无明显变化,而波幅略有降低,病程越长MEP波幅降低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帕金森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