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华敏 王佳佳 +5 位作者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52例sICAS患者共有55处病变,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04)岁。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90%(80%,99%),狭窄长度为8(5,11)mm。采用的手术方式分别为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术(25例,27个病变)、自膨式支架植入术(19例,20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8例,8个病变)。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为10%(0,20%),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重建成功率为94.23%(49/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临床随访12(12,18)个月,影像学随访10(6,12)个月,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7.69%(4/52),复发性IS发生率为1.92%(1/52),无患者死亡。结论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对sICAS安全、有效,其可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IS复发和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下载PDF
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浩林 白小欣 +6 位作者 蔡军 彭株丽 陈锐聪 黎劭学 涂淮 梁奖灵 林悦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3,共9页
目的观察对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急性期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科连续收治的30例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危险分层评分对其进行评估,并... 目的观察对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急性期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科连续收治的30例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危险分层评分对其进行评估,并探讨实施急性期(≤72.0 h)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置入、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治疗。危险分层评分为本研究根据临床经验,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ABCD3-I评分基础上增加对分水岭梗死的评分内容,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急性期卒中进展或复发风险的筛选,其中危险分层评分0~3分定义为低危,4~7分定义为中危,8~13分定义为高危。以术后残留狭窄率≤50%且血流拓展脑梗死溶栓(eTICI)分级>2c级判定为血运重建成功。记录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史、吸烟史)、起病资料(发病至血管内治疗时间、症状、进展情况)、病变血管、危险分层评分、术前及术后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中脑血管事件(颅内出血、责任血管闭塞)及术后90 d内脑血管事件(颅内出血、脑梗死、TIA、支架内再狭窄)、死亡事件。结果30例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排除发病至血管内治疗的时间>72.0 h患者3例、因其他疾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1例、失访1例、并存其他心源性脑栓塞疾病3例、非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4例、拒绝急性期血管内治疗7例,最终纳入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患者11例。(1)1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其中男7例;年龄52~76岁,中位数年龄64岁;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仅9例完善了该项检查),吸烟史2例,饮酒史1例;发病至血管内治疗4.0~72.0 h,中位数时间12.0 h;左、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分别为3、8例,伴前后分水岭、内分水岭、前内后分水岭梗死分别为4、3、2例,伴内后、前内分水岭梗死各1例。(2)11例患者中,危险分层评分10~13分,中位数评分11分;术前NIHSS评分0~11分,中位数评分7分。(3)11例患者中,10例病变血管位于大脑中动脉,1例位于颈内动脉C7段;术前狭窄率70%~99%,中位数狭窄率86%;术前eTICI分级2a级7例,2b50级4例(存在远端血流缓慢);9例接受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置入,1例接受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术后狭窄率10%~20%,中位数狭窄率15%;术后eTICI分级2c级3例,3级8例。(4)11例患者中,术后第1天发生颅内出血1例,术后第3天新发脑梗死1例。完成术后90 d影像学随访患者8例,其中支架内再狭窄2例;术后90 d NIHSS评分0~20分,中位数评分2分;术后90 d mRS评分0~4分,中位数评分1分。mRS评分≤2分患者8例,未发生死亡事件。结论初步分析表明,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实施急性期血管内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安全性有待继续观察。危险分层评分对高危患者的筛选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狭窄 血管腔内治疗 进展性卒中 危险分层
下载PDF
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3
作者 袁慧锋 马骥 +1 位作者 李治国 李腾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astunnel导管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astunnel导管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成形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前血管狭窄率(78.94±5.3)%,病变血管长度(7.14±2.14)mm。手术时长21~58(43.56±9.05)min,治疗期间射线暴露时间10~28(21.3±3.56)min,辐射剂量1526~5281(3436.50±626.39)mGy。术后血管狭窄率(13.50±4.94)%。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Fastunnel导管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Fastunnel导管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李志锋 孙永 +1 位作者 刘永玲 安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9-0052,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血管内成形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实验纳入42例患者,其中24例接受血管内成形术(实验组),另2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指标显著改善,具... 本研究旨在对比血管内成形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实验纳入42例患者,其中24例接受血管内成形术(实验组),另2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指标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rCBFV、rCBV明显升高,MTT显著降低。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两批患者在疗程完毕之后,NIHSS评分可以看到下降,实验队伍的降低幅度更大些。hs-CRP指标在治疗后下降,但两队伍间的差距并不明显。然后看一下治疗后8个月的不良反应表现,实验队伍只有4.17%的出现率,低于对照队伍的12.50%。经过一年的观察,实验组的患者并没有再狭窄的情况,对照组却有25%的患者出现了再狭窄。结论 由此得出,对于表现出症状的非紧急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内血管成形手术比起常规治疗在提高脑血流灌注指标,让NIHSS评分下降,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防止手术后再狭窄方面有明显优势,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成形术 动脉狭窄 闭塞 临床疗效 脑血流灌注指标
下载PDF
目标血压管理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手术时间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涛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血压管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针对以上2组患者分别实施目标血压管理、常规血压管理。比较2组生命体征及... 目的:探讨目标血压管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针对以上2组患者分别实施目标血压管理、常规血压管理。比较2组生命体征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虽较术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低,术后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内,观察组血压数值及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者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血压管理 症状性动脉狭窄 生命体征
下载PDF
探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6
作者 梁建锋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71-73,77,共4页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CBF、rCB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时采取支架成形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患者的预后效果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症状性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预测作用
7
作者 陈玉民 赵航 +2 位作者 魏静静 赵秀珍 刘朝来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IS患者为CIS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IS患者为CIS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周围性眩晕、神经性头痛、躯体化障碍等非CIS患者为非CIS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RI判断颅内新发的责任病灶,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根据Samuels标准将CIS患者分为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组(30例)、轻度ICAS组(19例)、中度ICAS组(16例)、重度ICAS组(25例)。比较CIS组与非CIS组患者SAA、hs-CRP水平及CIS组不同ICAS狭窄程度患者的SAA、hs-CRP水平,分析SAA、hs-CRP水平对CIS患者ICAS的诊断效能。结果CIS组患者SAA、hs-CRP水平均高于非CIS组(均P<0.05)。CIS组ICAS患者SAA、hs-CRP水平均高于无ICAS组(均P<0.05);不同ICAS程度患者SAA、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狭窄程度加重SAA、hs-CRP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hs-CRP水平预测CIS患者ICAS程度的敏感度分别为66.70%、53.30%,特异度分别为93.30%、96.70%,截断值分别为5.905、3.730,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3、0.783(均P<0.05)。结论SAA和hs-CRP水平的上升与CIS患者ICAS程度密切相关,均可作为预测ICAS的生物标志物,对临床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子奇 查明明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45-448,共4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血管内治疗通常被用于药物治疗控制欠佳的ICAS患者,但目前已发表的临床试验并未证明介入治疗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在ICAS治疗中的优越性,因此I...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血管内治疗通常被用于药物治疗控制欠佳的ICAS患者,但目前已发表的临床试验并未证明介入治疗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在ICAS治疗中的优越性,因此ICAS介入治疗仍然是悬而未决的研究热点。本文从ICAS介入治疗器械和策略、既往临床试验回顾、适用人群争议等方面展开,就ICAS介入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管内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湃 王峰 朱虹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VUS、...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VUS、TCD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VUS、TCD及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诊断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18例(90.77%),中重度狭窄12例(9.23%)。CVUS检出轻度狭窄114例,中重度狭16例;TCD检出轻度狭窄110例,中重度狭窄20例;联合诊断检出轻度狭窄100例,中重度狭窄例30。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TCD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US与联合诊断的灵敏度,CVUS、TC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VUS及TCD分别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程度 颈部血管超声 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模型构建
10
作者 孙永安 庞灵恩 +2 位作者 张永刚 顾艳 何明利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VW-MRI检查,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61,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n=85,mRS≤2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斑块特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拟合出患者IS预后不良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结果:责任血管狭窄(P=0.002)、斑块内出血(P=0.001)、斑块强化(P=0.002)是ICA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脑梗死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ln[h(t,X)/h0(t)]=-0.891X1-1.020X2-0.812X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34(95%CI:0.60~0.817)。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斑块强化、责任血管狭窄与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建立的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预后 斑块出血 斑块强化 责任血管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秉龙 韩丰月 +1 位作者 刘琳 郭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完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坚持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比较两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能够显著改善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这一治疗策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颈内动脉外段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对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铁江辉 马琳 李庆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颈动脉狭窄再通率、围术期并发症事件及随访1年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再通率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末次随访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应用有较高的再通成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不良风险偏低,对于患者在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 外颈动脉狭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强化特征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满意 王跃 +1 位作者 李慧东 叶自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69-72,81,共5页
目的:运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D-HR-MRI)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的责任斑块强化特征并探究其与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怀柔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96个动脉粥... 目的:运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D-HR-MRI)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的责任斑块强化特征并探究其与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怀柔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96个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根据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将斑块分成轻-中度狭窄组(33个)和重度狭窄组(63个)。根据斑块发生时间(1个月内)划分为亚急性-急性斑块组(47个)和非急性斑块组(包括慢性斑块和无责任斑块)(49个)。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对3D-HR-MRI的结果进行影像学特征评估,斑块强化程度以垂体强化程度为参照,根据斑块强度程度分成显著强化组(52个)和非显著强化组(包括中等强化组和非强化组)(44个)。分析ICAS、斑块强化程度和脑卒中的关联性。结果:72例患者中共检出96个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多样本Kruskal-WallisH检验表明,脑卒中发生时间和斑块强化程度显著相关(H=3.294,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斑块组和非急性斑块组间差异与ICAS程度[P<0.05,OR(95%CI)=1.0(0.3~2.6)]和斑块强化程度[P<0.05,OR(95%CI)=1.0(0.4~2.0)]均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重度动脉狭窄[P<0.05,OR(95%CI)=1.0(0.3~1.9)]和斑块显著强化[P<0.05,OR(95%CI)=1.0(0.4~2.1)]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重的ICAS和斑块显著强化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脑卒中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ICAS)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 斑块强化 脑卒中
下载PDF
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急性大血管闭塞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王国防 陈巨罗 +3 位作者 李家辉 王福星 张艳 王幼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所致急性大血管闭塞(ALVO)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55例ICA... 目的探讨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应用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所致急性大血管闭塞(ALVO)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55例ICAS所致ALVO患者。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的过程包括机械取栓(MT)、球囊扩张(BA)和支架植入(RS),依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组合方式分为MT+BA组和MT+BA+R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预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接受阶梯式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与MT+BA组比较,MT+BA+RS组年龄较轻[(60.70±10.71)岁vs(67.67±12.17)岁,P=0.03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16.59±7.59)分vs(21.78±7.27)分,P=0.022]、手术时间更长[(92.35±17.09)min vs(82.22±12.03)min,P=0.028];两组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闭塞部位、出血性转化(HT)、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高(OR=1.276,95%CI=1.112~1.464,P<0.001)、手术时间长(OR=1.064,95%CI=1.001~1.131,P=0.048)和HT(OR=0.067,95%CI=0.005~0.883,P=0.040)是导致阶梯式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用于ICAS所致ALVO患者安全、有效,NIHSS评分高、手术时间长和HT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血管内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急性大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血清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王倩雯 陈玉辉 +3 位作者 孟令丙 尹家文 乔金雨 龚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1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颅内动脉检查(MRA、CTA或DSA)评估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将患者分为ICAS组(颅内动脉狭窄≥50%)和对照组(颅内动脉狭窄<50%),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XCR4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CXCR4水平与ICAS的相关性。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ICA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中度狭窄组(50%≤颅内动脉狭窄<70%)及重度狭窄组(70%≤颅内动脉狭窄≤100%),比较各组间CXCR4水平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264例,其中ICAS组173例〔男125例;年龄(69.05±11.06)岁〕,对照组91例〔男56例;年龄(66.96±11.12)岁〕。ICAS组CXCR4水平高于对照组〔(320.00±46.90)ng/L比(304.00±51.54)ng/L,t=2.472,P=0.014〕。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XCR4水平升高〔OR(95%CI):1.007(1.002~1.013),P=0.011〕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ICAS中、重度狭窄组及对照组间CXCR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7,P=0.004),且ICAS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中CXC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4.82±45.87)ng/L比(304.00±51.54)ng/L,t=3.132,P=0.002〕及ICAS中度狭窄组〔(324.82±45.87)ng/L比(307.47±47.72)ng/L,t=2.118,P=0.035〕。结论血清CXCR4水平在ICAS患者中升高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作为评估ICAS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TC/HDL-C比值与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原航 王琳 汪建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究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I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IAS将患者分... 目的:探究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I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IAS将患者分为AIAS组(n=37)和非AIAS组(n=4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高血压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AIAS组年龄、BMI、合并高血脂、SBP、DBP、血清LDL-C水平、TC/HDL-C比值、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AIAS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AIA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SBP、血清LDL-C水平、TC/HDL-C比值、Gensini评分升高是高血压患者继发AIAS的危险因素,血清HDL-C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TC/HDL-C比值与高血压患者继发AIAS及IAS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是AIAS发病的危险因素,可用于临床AIAS发病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狭窄 总胆固醇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晓强 赵玥 王琰萍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诊治的166例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患者展开此次研究,随机(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3例...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诊治的166例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患者展开此次研究,随机(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3例。对照组行脱水、降脂、阿替普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抗凝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m Rs评分明显较低(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FMA评分明显较高(P<0.05);在干预过程中,两组均未见皮肤出血、脑出血、恶心呕吐、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重度狭窄 阿替普酶 阿加曲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丁苯酞序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评价
18
作者 王珊 赵小话 郭明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序贯应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各58例。参... 目的分析丁苯酞序贯应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各58例。参考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39)。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 丁苯酞 序贯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卓娅 孙祥荣 陈江林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2]。ICA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其在东亚人群、高加索人群及非洲人群中较为常见[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2]。ICA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其在东亚人群、高加索人群及非洲人群中较为常见[3]。在中国,ICAS在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人群中发病率为46.6%,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等多维度差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卒中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基于脑血管3D模型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介入诊疗宣教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吴倩 付益蕾 +1 位作者 吴敏 胡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298,F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结合使用脑血管3D模型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介入诊疗宣教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我院神经内科因颅内动脉狭窄需行介入诊治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包括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观察组... 目的 探讨结合使用脑血管3D模型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介入诊疗宣教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我院神经内科因颅内动脉狭窄需行介入诊治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包括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观察组采用术前常规宣教模式结合3D模型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统一宣教单、幻灯片进行常规术前健康宣教。采用自制宣教效果评分量表在宣教前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认识评分、治疗方案知晓评分、就医满意度评分。结果 在进行宣教前,两组患者对颅内血管的认知(正常颅内动脉的认识、颅内动脉闭塞的认识、血管狭窄治疗的认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施宣教后,两组患者对颅内血管的认知均升高;但观察组中正常颅内动脉的认识评分、颅内动脉闭塞的认识评分、血管狭窄治疗认识评分、治疗方案知晓评分、就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宣教干预后,观察组内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宣教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3D模型的健康宣教模式可提高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治的认知,提高就医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治率,从而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的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动脉狭窄 健康宣教 医患沟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