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李宏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时间均<3 d)患者,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相关指标、预后情况,不同动脉瘤大小和位置患者夹闭程度...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时间均<3 d)患者,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相关指标、预后情况,不同动脉瘤大小和位置患者夹闭程度。结果10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41.40±27.6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1.62±20.21)ml,平均住院时间为(30.23±8.30)d;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100例患者中,66例(66.00%)患者预后良好,34例(34.00%)患者预后差。预后差患者中包括:轻度残疾13例(13.00%)、中度致残7例(7.00%)、重度致残5例(5.00%)、植物生存6例(6.00%)、死亡3例(3.00%)。巨型及大型动脉瘤患者的夹闭程度比小型及一般动脉瘤患者差;不同动脉瘤位置患者的夹闭程度差异不大。结论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将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安全性良好,患者无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颅动脉瘤夹闭 临床效果 预后
下载PDF
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2
作者 鲍月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和观察,对72例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各种心理障碍明显改善,遵医行为得到提高。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心理状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和观察,对72例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各种心理障碍明显改善,遵医行为得到提高。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动脉瘤 心理分析 护理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方案对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常丙林 张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1期10-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方案对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于左上肢上臂采用测压...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方案对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于左上肢上臂采用测压袖带进行RIPC;对照组则将袖带绑于左上肢,不做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以及脑红蛋白(NG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3、T4 NSE水平较T0降低,T2~T4 NGB水平较与T0升高,观察组T1~T4 S100β较T0降低,对照组T2~T4 S100β较T0降低(P<0.05);观察组T3、T4 NG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NSE和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C方案可通过上调NGB水平以保护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颅动脉瘤夹闭术 神经功能 脑红蛋白
下载PDF
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明方 刘宏 +6 位作者 吴政俊 林锋 钟冬胜 雍利军 龚洪福 梁兴泽 谭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ml,住院时间(30.24±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术 动脉瘤 破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娜 李仁华 +4 位作者 代思思 张延荣 黄军 王锷 贺正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与否的预后差别,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改进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97例,根据其是否合... 目的:通过比较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与否的预后差别,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改进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97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收集其围术期临床资料、入出院时的神经系统相关功能评估、出院后1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指标。分析的主要终点指标为出院后1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次要终点指标为ICU停留时间、出院时神经功能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结果:最终纳入241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中除了年龄因素外均无差别,出院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的ICU停留时间、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36,P=0.011,P=0.005)。以主要终点指标出院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因变量调整年龄项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预后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和入院神志相关(P=0.001)。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控制好心血管事件分组,在组间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6,P=0.001)。结论: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均差。术后控制好心血管事件可能降低其病死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心血管疾病 预后 围术期
下载PDF
早期颅动脉瘤夹闭术对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任喜 李佳 +2 位作者 陈坤山 沈峰 祝斐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2期3124-312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行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颅动脉瘤夹闭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行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颅动脉瘤夹闭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3.65±13.23)min,术中出血量(332.33±20.63)mL,住院时间(31.32±8.43)d。术后患者出现交通性脑积水7例、脑梗死10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7例,肺部感染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30/80);术后随访9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34例、Ⅳ级5例,Ⅴ级13例。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在早期行颅动脉瘤夹闭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 危重患者 早期 颅动脉瘤夹闭术 预后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脑血管因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涛 李健 +2 位作者 赵继宗 赵元立 张淑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中血管紧张素II(AT II)、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方法  6 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拟行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分别于术前、剪硬膜、夹闭动脉瘤和动脉瘤夹闭后 30min 4个时间点采集...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中血管紧张素II(AT II)、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方法  6 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拟行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分别于术前、剪硬膜、夹闭动脉瘤和动脉瘤夹闭后 30min 4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 ,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浆中AT II、ET和CGRP的浓度。结果  4个时间点AT II均在正常值范围。ET于术中 3个时间点即剪硬膜、夹闭动脉瘤和动脉瘤夹闭后 30min分别明显低于术前基础值 (P值分别为 0 .0 0 2、0 .0 0 1和 0 .0 0 9)。术前CGRP高于正常值 ,术中 3个时间点CGRP较术前基础值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缩血管因子不升高 ,但舒血管因子有所降低 ,提示术中应注重扩血管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动脉瘤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侨 许平 李园园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996-1997,共2页
目的探讨36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36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在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3 0,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为55.56%;对照组为1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闭术 护理 舒适度
下载PDF
腰穿持续引流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韦廷求 叶劲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70-471,共2页
目的观察腰穿持续引流脑脊液联合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在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前先行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对照组仅施行开... 目的观察腰穿持续引流脑脊液联合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在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前先行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对照组仅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对比两组出院时的意识状态、并发症、病死率及血性脑脊液清除率。结果出院时意识状态:治疗组意识清楚3例,意识好转15例,昏迷3例;对照组分别为1例、12例、8例,治疗组出院时意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5/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1/21)(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4.8%(1/21),对照组为14.3%(3/21),两组病死率无差异(P>0.05)。治疗组血性脑脊液清除率为95.2%(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13/21)(P<0.01)。结论开颅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穿持续引流脑脊液安全实用,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腰穿持续引流术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护理管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海棠 邰素琴 《全科护理》 2011年第33期3068-3068,共1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亦是神经外科常见病[1]。近年来随着我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开展,颅内动脉瘤的确诊率增高,
关键词 动脉瘤 夹闭术 护理 管理对策
下载PDF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苏桂娟 王芳 王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接受对症处理,地塞米松组在...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接受对症处理,地塞米松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颅内压、脑脊液蛋白质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72.41%)比较,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93.10%)更高(P<0.05)。治疗后颅内压、白细胞计数、血清IL-8、hs-CRP水平比较,地塞米松组低于常规组(P<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与常规组(13.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疗效,改善颅内压、白细胞计数,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动脉瘤夹闭术 内感染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药物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剑 尹德民 王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敏实验、血培养实验和脑脊液培养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及鞘内抗生素治疗联合腰大池...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敏实验、血培养实验和脑脊液培养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及鞘内抗生素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38例患者中,治疗显效30例(78.95%),有效7例(18.42%),无效1例(2.63%),总有效率为97.37%。有1例患者由于脑干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治愈时间为(13.35±1.34)d。结论对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在血常规、生化、脑脊液和脑脊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能最有效治疗颅内感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联合腰大池引流 颅动脉瘤夹闭 内感染
下载PDF
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囯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2期107-107,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61.54%(16/26),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2.14%(23/28),两组比较,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次早期(24~72 h)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24 h),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待患者的出血减少后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颅动脉瘤夹闭 治疗时机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对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影响
14
作者 孙拯 刘彦廷 +2 位作者 万志先 罗然 田春雷 《巴楚医学》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对比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对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ONP)恢复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合并ONP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26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 目的:对比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对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ONP)恢复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合并ONP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26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30例行介入栓塞术。分析两组患者ONP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ONP完全恢复45例(80.36%),部分恢复11例(19.64%)。术后随访1周、1月和1年时,夹闭组ONP完全恢复情况优于介入组(均P<0.05)。不完全ONP的术后恢复优于完全ONP(P<0.05)。发病≤14天的预后明显优于发病>14天(P<0.05)。结论:伴ONP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后ONP完全恢复率优于介入栓塞术,且不完全ONP和发病≤14天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颅动脉瘤夹闭术 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剑 尹德民 王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45例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根据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学分析,给予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全身及鞘内...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45例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根据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学分析,给予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全身及鞘内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患者治愈时间。结果本次回顾研究共进行脑脊液细菌培养106次,阳性率为45.3%;经治疗45例患者中,有42例治愈,治愈率为93.3%,平均治愈时间为(14.65±1.69)d;有1例因脑干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颅内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经开颅夹闭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选用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做为指导,并辅以持续腰大池引流及鞘内注射等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动脉瘤夹闭 内感染 病原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宣耀 齐丽君 杨中贞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神经损伤标志物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9-10期间接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20)、低剂量组(n=20)、对照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神经损伤标志物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9-10期间接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n=20)、低剂量组(n=20)、对照组(n=20)。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 ng/mL和3 ng/mL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维持该浓度直至手术结束。比较各组麻醉诱导前、手术1 h、手术2 h和手术结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的差异,比较各组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4 h髓鞘碱性蛋白酶(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比较各组麻醉诱导前、术后3 d及术后7 d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前3组的HR、MAP、Da-jvO2、CEO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 h、2 h和手术结束时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HR、MAP、Da-jvO2、CE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HR、MAP、Da-jvO2和CEO2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诱导麻醉前3组的MBP和NSE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以及术后24 h时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MBP和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MBP和NSE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诱导麻醉前3组的MMSE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7 d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过程中使用5 ng/mL的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脑氧代谢,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动脉瘤 疗效 脑氧代谢
下载PDF
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赵方锐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52例和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52例和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Ⅳ~Ⅴ)组21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72h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发现复发病例2例,行二期栓塞治疗术1例。术后低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90.38%)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42.86%),P<0.05。结论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疗效确切。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HUNT-HESS分级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袁琦斌 杨全喜 李家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059-4062,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新乡医学院附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非脑积水组(86例)和脑积水组(23...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新乡医学院附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非脑积水组(86例)和脑积水组(23例)。分析脑积水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脑积水组吸烟史、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术前急性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术后去骨瓣分别与非脑积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后去骨瓣、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较高、吸烟史、术前急性脑积水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后去骨瓣、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较高、吸烟史、术前急性脑积水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动脉瘤夹闭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凤娇 丰育功 +2 位作者 吴蒙蒙 栗世方 刘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患者142例,术前行颅脑CTA和/或DSA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患者142例,术前行颅脑CTA和/或DSA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电生理监测分为监测组(n=70例)和对照组(n=72例)。监测组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和/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记录术中监测异常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及预后随访情况。结果:监测组17例(24.3%)术中出现监测指标的变化,其中5例(7.1%)术后第1天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6个月,2例(2.9%)患者遗留永久神经功能障碍。对照组14例(19.4%)术后第1天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6个月,9例(12.5%)患者遗留永久神经功能障碍。两组术后第1天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再手术情况及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和致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及时发现术中脑组织缺血,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左上肢上臂缺血预处理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脑红蛋白水平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康丽 陈秀侠 +2 位作者 谢晨阳 张萌 邬冬云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左上肢上臂缺血预处理即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以及脑红蛋白(NGB)水平变化,以探讨RIPC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颅... 目的观察左上肢上臂缺血预处理即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以及脑红蛋白(NGB)水平变化,以探讨RIPC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组和C组。R组于气管插管后10 min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前采用测压袖带在患者左上肢上臂,给予3个循环的5 min缺血(袖带充气,压力≥200 mmHg)及5 min再灌注(袖带放气至0 mmHg)处理。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左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分别于缺血预处理前(T_0)、动脉瘤夹闭即刻(T_1)及动脉瘤夹闭术后0、6、24 h(T_(2~4))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以及NGB水平。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P均>0.05。与T_0比较,两组T_3和T_4时NSE水平降低、T_(2~4)时NGB水平升高,C组及R组分别在T_(1~4)和T_(2~4)时S100β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R组在T_3和T_4时NGB水平升高(P均<0.05);各时点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时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IPC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无影响,但能促进NGB水平升高,其可能是通过升高NGB水平从而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动脉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脑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