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动脉缺血颅外血管重建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建秋 景在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颅外血管重建 疗效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放疗后颅外血管狭窄2例报告
2
作者 马召玺 张炎 +2 位作者 王万华 曹勇军 赵合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69,共1页
颈部或鼻咽部肿瘤放疗后可引起颅外大血管狭窄,增加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目前国内关于支架置入术治疗放疗后血管狭窄研究报道较少,现报告2例如下。
关键词 颅外血管狭窄 支架置入术 放疗后 治疗 缺血性脑梗死 鼻咽部肿瘤
下载PDF
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颅外血管经颅多普勒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计圣弘 蔡永亮 +1 位作者 任明山 杨任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顿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96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576根颅外血管进行TCD检测,并与2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在受检的576根颅外血管中,有28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顿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96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576根颅外血管进行TCD检测,并与2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在受检的576根颅外血管中,有283根血管峰血流速度异常升高,异常率为49.13%。颅外血管的异常高速血流主要表现为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在偏头痛病人TCD检测中,不仅要考虑颅内血管的血流变化,更要注意观察顿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普勒超声 颅外血管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
4
作者 张建栋 《工企医刊》 2008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96例病人,经药物治疗好转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单次复发组共32例,其中颅外血管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2例。多次复...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96例病人,经药物治疗好转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单次复发组共32例,其中颅外血管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2例。多次复发组共42例,其中颅外血管轻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26例,重度狭窄10例。复发2组比较,血管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多次发作组(P<0.05)。结论:颅外血管狭窄越严重,复发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复发频率 颅外血管狭窄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血管狭窄12例
5
作者 胡鹏飞 李英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在多学科配合下,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A)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12例,共置入支架13枚,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管支架成形术 颅外血管狭窄 经皮腔内 治疗 血管狭窄 神经内科 置入支架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晓荣 李先浪 +4 位作者 郑志军 杜纯忠 叶淮松 俞怡 邵宝尔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9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12名TIA患者,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临床特征和疾病情况,进行头部CT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CCA-IMT与TIA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对患者...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12名TIA患者,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临床特征和疾病情况,进行头部CT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CCA-IMT与TIA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以及脑卒中复发的预测效应。结果共发生24例颅外血管事件(18例冠心病和6例外周血管病)和16例脑卒中复发。CCA-IMT与TIA多种风险因素相关,男性年龄>60岁以及具有高血压、冠心病患病史的患者中CCA-IMT显著增加。生存分析结果 CCA-IMT对颅外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应,CCA-IMT值>0.939mm患者颅外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P=0.000)。结论 CCA-IMT较高TIA患者颅外血管事件风险增加,CCA-IMT对TIA患者颅外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CCA—IMT脑卒中 颅外血管事件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关于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淑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5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中有50余例...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中有50余例患者出现颅外血管狭窄,高达32%。其中,重度狭窄6例(17%),闭塞4例(11%)。同时90余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发现斑块,共300多处,9例可疑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经TCD进一步检测,一侧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99%),8例为颈内动脉闭塞。结论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TCD与CDFI与联合应用,能够较准确地测量颈内动脉及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可以发现血管病变如狭窄、闭塞等,并确定程度及部位。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检测 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彩超声 颅外血管 缺血性脑血管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颅外血管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1 753例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病人,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磁共...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颅外血管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1 753例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病人,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部血管彩超评估血管功能,计算不同年龄段病人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并绘制与年龄的相关曲线图。结果年龄70岁左右,颅内血管狭窄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大致相等;小于70岁时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血管狭窄;大于70岁时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狭窄。结论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年龄 血管 颅外血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和颅外血管狭窄的应用
9
作者 王爱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血管狭窄 颅外血管狭窄
原文传递
2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朝晖 唐文雄 +2 位作者 张志勇 刘尊敬 薛爽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防治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对2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内动脉180例,锁骨下动脉下48例,椎动脉84例;症状性狭窄178...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防治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对2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内动脉180例,锁骨下动脉下48例,椎动脉84例;症状性狭窄178例,其中62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6例表现为脑梗死,非症状性狭窄102例。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并观察远期预后。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月内发生脑缺血事件4例(1.43%);过度灌注7例(2.5%),心肌梗死1例(0.35%),颈动脉窦反应延长21例(7.5%);无造影剂相关肾病、脑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在平均44.3个月的随访中,支架内再狭窄14例(4.49%),颈内动脉支架6例(3.33%),椎动脉支架5例(5.95%),锁骨下动脉支架3例(6.25%);远期缺血事件共发生17例(6.07%),其中颈动脉系统14例(82.4%),随访期内无脑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防治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支架成形术 缺血性脑卒中 再狭窄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宁 张保朝 温昌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行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行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血小板治疗[术前口服氯吡格雷(75 mg,qd)+阿司匹林(100 mg,qd),术中和术后皮下给予低分子肝素(术中全身肝素化0.75 mg/kg,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250 IU,im,q12h)]、降脂[瑞舒伐他汀(1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50 mg加入250m 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6个月;术后随访一年,每3月行颅外脑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脑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脑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脑梗死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 血管支架植入术 再狭窄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明盛 金保哲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5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5例,CT或MRI检查显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8例,顶枕交界区皮质小面积脑梗死5例,无异常发现12例。均采用颞浅动脉—桡动脉—MCA搭桥术。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5例,CT或MRI检查显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8例,顶枕交界区皮质小面积脑梗死5例,无异常发现12例。均采用颞浅动脉—桡动脉—MCA搭桥术。结果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发生手术死亡、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吻合口通畅31例(占88.57%),其血流量增加,经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皮层支显影良好;17例肌力恢复正常,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4例术后3个月出现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疗效均稳定。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内—血管搭桥术 适应证
下载PDF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枫 常金生 +1 位作者 申学明 王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4期2745-2751,共7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桥血管选择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03—2017-12收治的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例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选择桡动脉10例,桥血管...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桥血管选择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03—2017-12收治的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例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选择桡动脉10例,桥血管选择小腿段大隐静脉15例,桥血管选择大腿段大隐静脉15例;观察桥血管基本情况、桥血管术后闭塞情况、预后情况、出院时情况及随访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桥血管闭塞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第1天行CTA检查均提示桥血管通畅,术后仅3例发生桥血管闭塞,占总数7.50%,其中桡动脉作为桥血管1例,小腿段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2例;桥血管为桡动脉、小腿段及大腿段大隐静脉术后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例中出现偏瘫和脑血管痉挛各1例,1例随访判定为植物生存;术前未见出血症状患者30例中仅1例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症状,随访mRS评分均≤1分。结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安全有效;其中桥血管是否通畅可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应注意术前对桥血管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动脉瘤部位、载瘤动脉灌注及供血血管等因素制定差异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内动脉瘤 内-血管搭桥术 血管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燕飞 李文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测,诊断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研究(NASCET)对于严重性颅外脑血管狭窄诊断标...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测,诊断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研究(NASCET)对于严重性颅外脑血管狭窄诊断标准,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出血。其中2例发生过度灌注,占4.26%(2/47);3例发生脑缺血事件,占6.38%(3/47);2例颈动脉窦反应延长,占4.26%(2/47);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术后未发生死亡事件,仅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椎动脉开口狭窄。结论在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治疗中选择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血管狭窄 疗效 血管事件
下载PDF
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9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采取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无死亡患者,术后第1天CT...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采取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无死亡患者,术后第1天CT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术后早期2例患者出现偏瘫,1例检查同侧基底节区小梗死灶,1例为桥血管闭塞,经相关治疗逐步恢复肌力。2例患者在输术后出现耳前桥血管搏动消失,CTA证实桥血管闭塞。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症状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动脉瘤近端结扎或夹闭者、动脉瘤孤立者,术后CTA显示动脉瘤影消失。另有2例术后6个月时CTA显示桥血管闭塞,其余患者未见桥血管闭塞;术后,患者舒张期、收缩期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术前,血流阻力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颅内复杂性动脉瘤采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有效,血管通畅率高,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复杂性动脉瘤 效果 高流量内-血管搭桥术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
16
作者 陈小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A)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护理。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10例,共置入支架12枚,使狭窄段血管恢复正常管径。护理:术前做到好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 目的探讨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TA)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护理。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10例,共置入支架12枚,使狭窄段血管恢复正常管径。护理:术前做到好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给予正确指导。结果10例患者技术操作均获得成功,造影示狭窄段全部成形良好,术后残余狭窄率<20%,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疗效满意。结论PTA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治疗 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的临床特征
17
作者 吴丽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8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对其CT血管成像(CTA)检查进行评分,并对各组积分进行两...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8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对其CT血管成像(CTA)检查进行评分,并对各组积分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 H组3种积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E组斑块积分明显高于D组(P<0.05);F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积分明显高于A组、B组及D组(P<0.05);CT E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积分明显高于B组、A组及D组(P<0.05);E组颅内动脉狭窄积分明显高于B组、C组及D组(P<0.05)。结论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狭窄程度随着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增多而加重,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程度要重于单纯高血压和脑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脑梗死 内及颅外血管特征
原文传递
颅外血管狭窄患者需要进行抗炎治疗
18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0年第5期62-62,共1页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刘志忠博士在导师康熙熊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发现炎症不仅参与了动脉硬化斑块和血栓的形成,而且是加剧颅外动脉狭窄的一个最重要因子。相关论文已在《美国临床化学学报》上发表。
关键词 颅外血管狭窄 抗炎治疗 患者 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动脉硬化斑块 动脉狭窄 临床化学
原文传递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和DSA综合诊断
19
作者 唐一帆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4期72-72,76,共2页
关键词 内脑海绵状血管 CT MRI DSA 影像学诊断 先天性血管畸形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衣米提.阿不都拉 阿米娜.马木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9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肝素和替罗非班。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 d、2 d、3 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改善率,血管轻、中度狭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改善时间为(3.62±1.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5±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梗及卒中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内、血管狭窄 肝素 进展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