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华敏 王佳佳 +5 位作者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52例sICAS患者共有55处病变,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04)岁。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90%(80%,99%),狭窄长度为8(5,11)mm。采用的手术方式分别为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术(25例,27个病变)、自膨式支架植入术(19例,20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8例,8个病变)。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为10%(0,20%),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重建成功率为94.23%(49/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临床随访12(12,18)个月,影像学随访10(6,12)个月,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7.69%(4/52),复发性IS发生率为1.92%(1/52),无患者死亡。结论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对sICAS安全、有效,其可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IS复发和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缺血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下载PDF
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2
作者 朱双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736-2738,共3页
目的:探究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干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术式的差异分为研... 目的:探究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干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术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43,接受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和对照组(n=43,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阻断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动脉阻断、阻断后10min、开放、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手术开始、动脉阻断、开放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阻断后10min、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2天研究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麻醉后、动脉阻断、开放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阻断后10min、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2天时研究组患者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开展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安全性较高,患者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现象,且相较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内膜切除联合补片重建术后患者血压相对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内膜切除 补片重建 临床效果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酰胺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米蕊 刘文韬 +4 位作者 高萌 戴苏婕 孙跃 杨荣礼 卢海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神经酰胺(ceramide,Cer)、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esidual cholesterol,RC)水平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神经酰胺(ceramide,Cer)、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esidual cholesterol,RC)水平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IS患者447例,根据头颈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所示动脉管腔情况将患者分为非狭窄组(n=144)和狭窄组(n=303),其中狭窄组进一步分为中度狭窄组(n=121)和重度狭窄+闭塞组(n=182)。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基线生化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者血清Cer,计算TyG指数和RC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Cer、TyG指数、RC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狭窄组比较,狭窄组Cer、TyG指数、RC、Lp(a)、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er16:0、Cer18:0、Cer24:1、Cer24:1/Cer24:0、Cer18:0/Cer24:0、Cer16:0/Cer24:0是老年IS患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r24:0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呈负相关(r=-0.12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r24:1、Cer24:1/Cer24:0、Cer18:0/Cer24:0、Cer16:0/Cer24:0,RC、TyG指数诊断老年IS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46、0.826、0.829、0.578、0.586(P<0.05)。结论老年IS患者的血清Cer、TyG指数、RC水平较高,可能是老年IS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酰胺 缺血脑卒中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残余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子奇 查明明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45-448,共4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血管内治疗通常被用于药物治疗控制欠佳的ICAS患者,但目前已发表的临床试验并未证明介入治疗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在ICAS治疗中的优越性,因此I...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ICAS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较高,血管内治疗通常被用于药物治疗控制欠佳的ICAS患者,但目前已发表的临床试验并未证明介入治疗相较于最佳药物治疗在ICAS治疗中的优越性,因此ICAS介入治疗仍然是悬而未决的研究热点。本文从ICAS介入治疗器械和策略、既往临床试验回顾、适用人群争议等方面展开,就ICAS介入治疗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血管内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对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铁江辉 马琳 李庆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 目的探究为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42例满足外科手术指征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以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措施差异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颈动脉狭窄再通率、围术期并发症事件及随访1年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再通率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末次随访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应用有较高的再通成功率,且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不良风险偏低,对于患者在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狭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6
作者 年夫顺 钟平 +3 位作者 朱刚 张蕾 马争飞 薛庆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I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合并IA组(25例)和单纯狭窄组(13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壁面切应力(WSS)及振荡切应指数(OSI)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价值。结果合并IA组WSS、OSI均明显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合并IA组中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的百分比均高于单纯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SS、OSI可用于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84,敏感度分别为0.681、0.859,特异度分别为0.751、0.771(P<0.05)。结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WSS>0.450 Pa、OSI>0.057。WSS、OSI可用于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合并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动脉 血流动力学特征 危险因素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血清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倩雯 陈玉辉 +3 位作者 孟令丙 尹家文 乔金雨 龚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1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颅内动脉检查(MRA、CTA或DSA)评估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将患者分为ICAS组(颅内动脉狭窄≥50%)和对照组(颅内动脉狭窄<50%),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XCR4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CXCR4水平与ICAS的相关性。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ICA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中度狭窄组(50%≤颅内动脉狭窄<70%)及重度狭窄组(70%≤颅内动脉狭窄≤100%),比较各组间CXCR4水平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264例,其中ICAS组173例〔男125例;年龄(69.05±11.06)岁〕,对照组91例〔男56例;年龄(66.96±11.12)岁〕。ICAS组CXCR4水平高于对照组〔(320.00±46.90)ng/L比(304.00±51.54)ng/L,t=2.472,P=0.014〕。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XCR4水平升高〔OR(95%CI):1.007(1.002~1.013),P=0.011〕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ICAS中、重度狭窄组及对照组间CXCR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7,P=0.004),且ICAS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中CXC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4.82±45.87)ng/L比(304.00±51.54)ng/L,t=3.132,P=0.002〕及ICAS中度狭窄组〔(324.82±45.87)ng/L比(307.47±47.72)ng/L,t=2.118,P=0.035〕。结论血清CXCR4水平在ICAS患者中升高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作为评估ICAS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经验性使用自膨式支架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8
作者 廖章正(综述) 段鸿洲(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450,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曾被认为是治疗ICAS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应用于ICAS治疗的Wingspan支架在临床研究中却表现出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血管内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围术期并发症 自膨式支架 缺血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卓娅 孙祥荣 陈江林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2]。ICA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其在东亚人群、高加索人群及非洲人群中较为常见[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又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2]。ICA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其在东亚人群、高加索人群及非洲人群中较为常见[3]。在中国,ICAS在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人群中发病率为46.6%,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等多维度差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缺血卒中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93例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比较
10
作者 王龙冰 宋智 +2 位作者 张少涛 罗霞 李经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1-775,F0002,共6页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者的血管形态及年龄将手术方式分为PTA组(56例)及PTAS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月MRS评分、术后6月mRS评分及术后1年责任血管再次卒中率。结果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患者PTA组多于PTAS组;两组的其余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PTA组与PTAS组的手术成功率(98.2%vs 100%),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vs 2.7%)以及术后3月的良好预后率(92.7%vs 94.1%)、术后6月的良好预后率(94.5%vs 94.1%)、术后1年内手术血管再次卒中率(3.6%vs 2.9%)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中,PTA安全性明显高于PTAS;其余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效果及术后1年症状再狭窄率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血管内治疗 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林雪琪 吴迎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6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低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C4-7段或大脑中动脉M1...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低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C4-7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成像将患者分为低灌注组(半暗带体积≥15 mL)和非低灌注组(半暗带体积<15 mL)。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单因素显著的指标进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显著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20例,其中48例(40%)存在CTP低灌注;组间差异分析显示CTP非低灌注组的侧支循环分级明显优于低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低灌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HDL-C降低是症状性ICAS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1,P=0.035,95%CI 0.001~0.756),最佳临界值为1.02 mmol/L,此时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59,P<0.05,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55.56%,95%CI为0.569~0.896。结论:症状性ICAS患者CTP低灌注组的HDL-C显著低于非低灌注组,HDL-C降低是症状性ICAS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低灌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12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吴从从 +5 位作者 王金萍 李海燕 植艳茹 魏小龙 刘静 赵志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10,共7页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共识终稿,内容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见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教育等5方面。本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提供实践指导,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 腔内手术 科开放手术 临床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栋梁 习雪峰 +1 位作者 韩永丰 金文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ICAS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患侧脑血流速度(CBF)、脑血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PSV、PI和MTT低于对照组,rCBF和rCBV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S患者经支架介入术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内低灌注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神经缺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神经酰胺及残余胆固醇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米蕊 刘文韬 +1 位作者 高萌 杨荣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酰胺(Cer)、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IS患者209例,根据颅内动脉狭...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酰胺(Cer)、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IS患者209例,根据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分为狭窄组122例和非狭窄组87例,检测患者Cer,计算TyG指数和RC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狭窄组比较,狭窄组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HbAlc)、TyG指数、RC、Cer16:0、Cer18:0、Cer24:1、Cer16:0/Cer24:0、Cer24:1/24:0、Cer18:0/24:0升高,Cer24:0降低(P<0.05,P<0.01)。Cer16:0、Cer18:0、Cer24:1、Cer16:0/24:0、Cer18:0/24:0、Cer24:1/24:0、脂蛋白(a)、HbAlc、TyG指数、RC与ICAS呈正相关(r=0.290、r=0.343、r=0.383、r=0.436、r=0.434、r=0.481、r=0.166、r=0.248、r=0.140、r=0.204,P<0.05,P<0.01),Cer24:0与ICAS呈负相关(r=-0.247,P<0.01)。Cer18:0、Cer24:1、Cer16:0/Cer24:0、Cer18:0/Cer24:0、RC是ICAS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IS患者Cer、TyG指数、RC水平较高,可能是发生ICA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酰胺类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 残余胆固醇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差异表达分析
15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3 位作者 程金明 解燕昭 惠硕 赵万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对照组),使用QIAGEN法提取血浆中的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微粒追踪检测技术(NTA)和蛋白印迹进行鉴定Exo形态、粒径大小以及表面标志蛋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Exo miRNAs表达,基于生物信息学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Exo颗粒呈典型圆盘状的囊泡结构,检测到Exo阳性蛋白CD63。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外泌体中有22个miRNA上调,18个miRNA下调,差异表达的Exo miRNA的靶基因主要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显著富集。结论 本研究发现较对照组相比,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40个差异表达的Exo miRNAs。血浆Exo miRNAs可能通过PI3K-Akt、MAPK、FoxO等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症状动脉狭窄 缺血卒中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疗进展
16
作者 王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6-0012,共7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 I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理性炎症过程,炎症因子在其中充当重要介质角色。在ICAS的诊断与评估方面,综合运用传统影像诊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 I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理性炎症过程,炎症因子在其中充当重要介质角色。在ICAS的诊断与评估方面,综合运用传统影像诊断技术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及脑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可进行较准确的诊断和评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可更好的评估动脉斑块的性质及鉴别狭窄的病因。在ICAS治疗方面,积极的药物治疗仍是当前一线治疗策略,但对于部分严重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经严格的筛选后,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强化内科治疗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历史与未来曹向宇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向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1]。北美的统计数据显示,8%~10%的脑卒中源于ICAS,而在亚洲人群中,有30%~50%的脑卒中病因是ICAS[2]。因此,提升我国ICAS的治疗水平对于改善国民的健康具有...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1]。北美的统计数据显示,8%~10%的脑卒中源于ICAS,而在亚洲人群中,有30%~50%的脑卒中病因是ICAS[2]。因此,提升我国ICAS的治疗水平对于改善国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ICAS的治疗主要包括强化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两种方式,血管内治疗的历史已有40余年,早期由于介入材料的简陋和介入技术的欠缺,ICAS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因此,这种方法一度被限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球囊取栓术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I评分,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效果优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支架植入术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住院时间 并发症 治疗费用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自膨胀式支架治疗术后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孙博文 凌冶平 +5 位作者 吴培 张广 王春雷 郑秉杰 史怀璋 徐善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9-167,211,共10页
目的探究自膨胀式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术后出现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自膨胀式支架(Enterprise、Wingspan支架)治疗的ICAS患者... 目的探究自膨胀式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术后出现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自膨胀式支架(Enterprise、Wingspan支架)治疗的ICAS患者。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资料(病变部位、术前狭窄程度、狭窄长度及Mori分型、术后残余狭窄率等)及治疗相关资料(手术时间以及支架和球囊品牌、类型及直径),观察术后即刻支架移位及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术后30 d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手术相关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死亡等安全性结局发生。术后定期通过电话或门诊进行临床随访,术后6个月后,通过DSA或CT血管成像(CTA)或MR血管成像(MRA)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与置入支架的责任区域相关的缺血性事件(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及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70%)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术后30 d内安全性结局及随访时ISR发生的因素。结果共纳入311例患者,女106例(34.1%),男205例(65.9%);平均年龄(58±9)岁。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6±8)%,平均狭窄长度为(10±4)mm。手术均成功,无术后即刻支架移位及血栓形成,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25±9)%。术后30 d内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任何卒中或死亡27例(8.7%),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实质出血7例,缺血性卒中11例,1例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与术后30 d内安全性结局事件发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与术后30 d内安全性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81例(90.9%)患者接受临床随访,随访中位时间375(320,480)d,发生与责任区域相关的缺血性事件23例(8.2%;缺血性卒中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237例(76.7%)患者接受影像随访,随访中位时间360(240,502)d,出现ISR 32例(13.5%),15例(6.3%)为症状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与ISR的发生相关(OR=1.07,95%CI:1.02~1.12;P=0.004)。结论自膨胀式支架可用于治疗ICAS,未发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与术后远期ISR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血管内治疗 自膨胀式支架 围手术期并发症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钟才 陈仕检 +1 位作者 庞霖霖 刘亚媛 《微创医学》 2023年第4期499-502,525,共5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血管内治疗是症状性ICAS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是治疗症状性ICAS最常用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现就其在临床中治疗症状性ICA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脑卒中 自膨式支架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