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底脊索瘤放射治疗
1
作者 张云波 郑丽萍 +3 位作者 李沐阳 赵允正 李锦秋 张建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680-2685,共6页
颅底脊索瘤为少见肿瘤之一,生长缓慢,但具有高的复发倾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影响,手术受到一定限制。通常采取手术后放疗或根治性放疗。随着放疗技术提高,立体定向放疗、调强治疗、质子治疗和碳离子治疗应用越来越... 颅底脊索瘤为少见肿瘤之一,生长缓慢,但具有高的复发倾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影响,手术受到一定限制。通常采取手术后放疗或根治性放疗。随着放疗技术提高,立体定向放疗、调强治疗、质子治疗和碳离子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放疗技术对生存影响和不良反应也存在差异。本文对颅底脊索瘤放疗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放疗 质子治疗 碳离子放射治疗
下载PDF
经鼻神经内镜与开颅治疗颅底脊索瘤病例对照研究
2
作者 王本琳 陈鸿光 +2 位作者 贺峭伟 李琪 佟小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与开颅显微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结果及手术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环湖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1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经鼻神经内镜组与开颅显微镜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与开颅显微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结果及手术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环湖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1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经鼻神经内镜组与开颅显微镜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经鼻内镜组18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2例,主要并发症包括死亡2例,脑脊液漏8例,脑神经损伤2例,垂体功能减退1例;开颅显微镜组13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1例,主要并发症为脑脊液漏1例,脑神经损伤3例,癫痫1例、硬膜外血肿1例。两组全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鼻内镜组发生脑脊液漏的比例(44.4%)明显高于开颅显微镜组(7.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颅底脊索瘤的全切率有所提高,但传统开颅手术仍是目前颅底脊索瘤治疗的重要选择,需根据肿瘤的生长及延伸位置合理的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经鼻内镜 显微镜 脑脊液漏 神经损伤 垂体功能减退 手术结果 手术策略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彦桥 杨伟炎 +6 位作者 周定标 黄德亮 余新光 韩东一 李向红 武文明 戴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8-362,T00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1 )岁。初诊患者 40例 ,复发患者 2 1例。术前或术后接受放射治疗 2 6例。分期方法 :鞍区型Ⅰ、Ⅱ、Ⅲ、Ⅳ期 ,斜坡型Ⅰ、Ⅱ、Ⅲ、Ⅳ期 ,广泛型只有Ⅳ期。随访时间 1 2~ 2 0 6个月。结果  61例患者本院接受 90例次手术 ,全切除 7例次 ,次全切除 2 6例次 ,大部分切除 41例次 ,部分切除 1 6例次 ;Ⅱ、Ⅲ、Ⅳ期手术分别为 2 1例、30例次、39例次 ;上方入路全切或次全切为 1 8例次 ( 37 5 % ) ,下方入路为 2 3例次 ( 5 4 8% )。并发症上方入路 2 1例 ( 4 3 75 % ) ,下方入路为 6例 ( 1 4 2 7% )。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0 2 %、62 60 %、37 64%。结论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型与分期结合可以更好的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比较疗效、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临床分期 手术治疗 影像学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病理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农辉图 农东晓 +4 位作者 农晓琳 滕映藩 梁裕盛 吴鸿泉 温文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研究脊索瘤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 2 0例脊索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所见及组织病理特征 ;对 7例脊索瘤作免疫组化标记抗原染色 ;对 2例脊索瘤作电镜观察 ,19例手术治疗 ,其中 6例鼻侧及腭间进路中以内镜辅助下完成... 目的 研究脊索瘤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 2 0例脊索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所见及组织病理特征 ;对 7例脊索瘤作免疫组化标记抗原染色 ;对 2例脊索瘤作电镜观察 ,19例手术治疗 ,其中 6例鼻侧及腭间进路中以内镜辅助下完成手术 ,11例加放射治疗 ,随访观察 3~ 5年。结果 ①根据症状和体征、影像所见、原发部位、扩展范围和手术所见 2 0例临床分型 :蝶鞍型 5例 ,斜坡型 9例 ,枕颞型 2例 ,广泛型 4例 ,其中 1例广泛型有多发性颅神经损害 ,未手术死亡 ,尸解诊断为脊索瘤肺转移 ,肿瘤压迫脑干生命中枢致死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和 35 % ;②脊索瘤的病理检查见特征性的液滴细胞 ;③免疫组化标记蛋白染色中上皮性抗原的阳性率比其他间叶肿瘤上皮性抗原阳性率高 ;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有多量扩张的内质网及胞浆微丝。结论 脊索瘤是具有上皮性及间叶性抗原分化特性的低度恶性肿瘤 ,以液滴细胞为组织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完全切除颅底脊索瘤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术后易复发 ,可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锐 贺能树 +2 位作者 徐志宣 郝大鹏 徐爱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13-915,共3页
目的 研究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 ,探讨其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7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 ,13例行CT检查。结果 颅底脊索瘤发生在斜坡 11例 (6 4 .7% ) ,鞍区 6例(35 .3% ) ;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 目的 研究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 ,探讨其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7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 ,13例行CT检查。结果 颅底脊索瘤发生在斜坡 11例 (6 4 .7% ) ,鞍区 6例(35 .3% ) ;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 (88% ) ;病变呈不均匀长T1、长T2 信号 ,病灶内可见囊变、出血、钙化灶 ;病变侵犯邻近结构器官如 :斜坡、垂体、海绵窦等 ;MRI增强扫描示病变呈持续性“蜂房样”不均匀强化 10例 ,均匀强化2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颅底部脊索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特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I表现 预后
下载PDF
经鼻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勇 周良学 +3 位作者 刘浩 姜曙 蔡博文 徐建国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比较经鼻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6~77岁,平均42.6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显微镜... 目的比较经鼻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6~77岁,平均42.6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显微镜组和神经内镜组,对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鼻显微镜下手术38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14例,部分切除18例,全切率为15.8%;经鼻神经内镜下手术18例,其中全切除10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4例,全切率为55.6%。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症状改善和肿瘤全切率神经内镜组明显好于经鼻显微镜下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鼻神经内镜下切除颅底脊索瘤其全切率明显提高,且其手术并发症率未明显增加,应其作为颅底脊索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经鼻手术 显微镜 神经内镜 手术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胜青 杨辉 陈立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6-368,304,共4页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呈缓慢浸润性生长。以往因其位置深在且对颅底重要神经结构广泛侵犯,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一直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肿瘤病理学和颅底外科学的发展,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及...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呈缓慢浸润性生长。以往因其位置深在且对颅底重要神经结构广泛侵犯,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一直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肿瘤病理学和颅底外科学的发展,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及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分型和手术入路等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科 谢思宁 +4 位作者 霍续磊 王亮 吴震 杜江 张俊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Ki-67指数、MRI影像学特点,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进...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Ki-67指数、MRI影像学特点,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Ki-67表达指数为1%~30%,平均值为7.6%±8.0%。其中,Ki-67指数<5%(K1组)、5%~15%(K2组)及>15%(K3组)的患者,分别为12例(42.9%)、12例(42.9%)和4例(14.3%)。脊索瘤与脑干的MRI信号值比值,Rt1、Rt2、Ren的范围分别为0.41~1.05、1.3~4.4、0.7~2.3。其中MRI分组组Ⅱ患者12例、组Ⅲ患者16例,无组Ⅰ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与Ki-67指数分组之间无相关关系(P=0.553)。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5±23.8)个月(3~86个月),其中复发患者19例(67.9%),平均复发时间(27.4±19.6)个月。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组Ⅲ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组Ⅱ(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脊索瘤的Ki-67指数(P=0.004)和MRI信号值(P=0.013)是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颅底脊索瘤的Ki-67表达指数与MRI信号值是其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并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KI-67 MRI 复发
下载PDF
MRI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善锡 李阳 +2 位作者 王晓阳 罗敏 高源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搜集15例颅底脊索瘤中,斜坡型6例,蝶鞍型3例,颞枕区...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搜集15例颅底脊索瘤中,斜坡型6例,蝶鞍型3例,颞枕区型2例,广泛型2例,鼻咽型1例,蝶窦型1例,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病灶MR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病变内可有囊变、出血、钙化灶;MRI的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有9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提示有病变复发征像。结论 MRI可以清楚显示颅底脊索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浸润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对诊断的确定、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磁共振成像I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依凝 程敬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1,共3页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影像学诊断 神经血管结构 立体定向放射技术 低度恶性肿 颈静脉孔区 神经影像学 外科学 脊索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志勇 滕海波 +1 位作者 周良学 徐建国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8-235,共8页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残留脊索组织的先天性低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骶尾部及颅底中线部位,尤其是斜坡区域,其预后与肿瘤切除程度密切相关,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多能长期生存.由于颅底脊索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侵袭范围广,累及颅底重...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残留脊索组织的先天性低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骶尾部及颅底中线部位,尤其是斜坡区域,其预后与肿瘤切除程度密切相关,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多能长期生存.由于颅底脊索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侵袭范围广,累及颅底重要神经、血管及脑组织等,手术完全切除极其困难,因此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术中神经导航系统、电生理监测、经鼻超声系统和多普勒超声血管探测仪等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经鼻内镜入路能在直视下最大可能地安全切除颅底脊索瘤,并尽可能保留重要神经、血管功能,其手术创伤小,术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颅底脊索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经鼻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及优缺点,我们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相关文献,并从术前肿瘤评估分型、手术策略、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几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经鼻内镜手术 分型 手术切除程度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治疗新趋势——多科合作的时代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彦桥 杨伟炎 黄德亮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治疗 治疗 影像学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认识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海 李强 张建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443-445,共3页
脊索瘤起源于人体残余器官或异位性骨化组织。McMaster等报道脊索瘤人群发病率为9.5%;发病年龄3—95岁,平均58.5岁,40岁以下较罕见。颅底脊索瘤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0.1%。0.2%。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神经内镜 微创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颖 陈蕾 李侠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4期19-20,共2页
对 6 1例颅底脊索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 ,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注意预防并发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病人痊愈的关键。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科 张俊廷 +1 位作者 王亮 郝淑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颅底脊索瘤是源于骨组织的一种罕见肿瘤,多见于中年人,男性略占多数。脊索瘤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为颅压增高和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对于较大或者粘连程度较重的肿瘤,首选开颅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以延长患者无疾病生存时间。脊索瘤的分... 颅底脊索瘤是源于骨组织的一种罕见肿瘤,多见于中年人,男性略占多数。脊索瘤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为颅压增高和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对于较大或者粘连程度较重的肿瘤,首选开颅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以延长患者无疾病生存时间。脊索瘤的分子病理学和基因学研究,诸如生长因子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等及其基因位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最新发现的brachyruy homolog基因,可能与脊索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分子标志物 基因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切除术68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燕 段宇红 张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颅底脊索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科近3年收治的6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资料。总结68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但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 目的颅底脊索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科近3年收治的6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资料。总结68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但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探究颅底脊索瘤的CT、MRI影像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姣慧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6期68-69,共2页
目的对CT、MRI在颅底脊索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2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对其CT以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检查与诊断相符的有21例,占总数的95.45%,与诊断不相符的为1例,占总数的4.55%,疾病检出率为95.45%。MRI检查与诊断... 目的对CT、MRI在颅底脊索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2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对其CT以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检查与诊断相符的有21例,占总数的95.45%,与诊断不相符的为1例,占总数的4.55%,疾病检出率为95.45%。MRI检查与诊断相符的为22例,疾病检出率为100%。CT与MRI影像表现:CT扫描影像多以颅底斜坡、岩骨尖为中心出现混杂高密度影为主。5例患者在CT扫描中发现肿瘤出现散在钙化点,7例患者肿瘤呈现浸润性生长,3例患者肿瘤边界模糊,且肿瘤体积较大,患者同时出现脑池受压状况。MRI扫描中发现9例患者肿瘤边界清晰,肿瘤呈现不规则团块状。T1WI信号高低不均匀,且通常低于脑组织的信号强度,T2WI则多表现为信号增强。结论 MRI检查能够对脊索瘤的性质、形态进行准确地反映,而CT则能对患者病灶的骨质破坏情况进行反映,两者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分析与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9期197-198,共2页
目的观察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分析与手术入路选择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24例,观察本组患者临床影像学诊... 目的观察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分析与手术入路选择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24例,观察本组患者临床影像学诊断情况、手术治疗效果,KPS(肿瘤患者生存功能状态评分)及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X线、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可高度明确肿瘤T1、T2影,临床医师根据病灶分布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其结果显示肿瘤全切率62.90%(78/124),次全切率32.26%(40/124),肿瘤没有全切除率4.84%(6/124);经治疗后本组患者KPS评分为(82.59±5.69)分,不良反应事件即视力下降、头痛、再次手术合计发生率12.10(16/124)。结论颅底脊索瘤的正确诊断分析与手术入路选择,可增强肿瘤病灶分布的明确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诊断 手术选择 疗效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诊断颅底脊索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春汕 刘兆芹 +1 位作者 王冠武 孟健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磁共振影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颅底脊索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包括发生部位、信号特点、生长方式、强化特点等。结果 24例颅底脊索瘤中,蝶鞍型6例,斜坡型9例,颞枕区型4例,广...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磁共振影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颅底脊索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包括发生部位、信号特点、生长方式、强化特点等。结果 24例颅底脊索瘤中,蝶鞍型6例,斜坡型9例,颞枕区型4例,广泛型3例,鼻咽型1例,病灶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MR表现为T1WI呈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病灶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病变内可有出血、囊变、钙化灶;磁共振的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颅底脊索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周围组织侵犯范围以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对明确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底脊索瘤 诊断
下载PDF
10例颅底脊索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琦 高照勤 孙银 《新疆医学》 2011年第4期102-103,共2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颅内脊索瘤患者10例。颅底脊索瘤是侧颅底较少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复发率为43%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在胚胎3个月时脊索开始退化,如果沿神经轴的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颅内脊索瘤患者10例。颅底脊索瘤是侧颅底较少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复发率为43%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在胚胎3个月时脊索开始退化,如果沿神经轴的任何部位有脊索组织残余,即可发展为脊索瘤[1],它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1%~0.2%,32.8%起源于脊柱,32.0%起源颅底,29.2%起源于骶尾部,6.0%起源于中轴线,可在10~90岁任何年龄发病,高峰期为30~40岁,男女比为3∶2,颅内脊索瘤多起自蝶骨与枕骨连接处,呈缓慢侵润性生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术后并发症 脊索 护理 内肿 2009年 临床资料 恶性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