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vWF及ET-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三江 张秀卿 +3 位作者 王鹏 连烨 金晓 刘善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7.2±0.9)分、(4.6±0.8)分vs.(3.7±0.6)分、(84.1±11.2)mmHg vs.(91.0±9.7)mmHg],P<0.05。凝血障碍组TBI患者PT、APTT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浆α2-AP、vWF、ET-1水平高于凝血正常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凝血正常组[(27.9±3.4)s vs.(12.0±1.9)s、(66.4±5.8)s vs.(36.2±2.3)s、1.6±0.2 vs.1.0±0.1、(67.8±8.2)mg/L vs.(19.3±2.4)mg/L、(162.5±24.6)%vs.(94.8±10.4)%、(65.1±5.2)mg/L vs.(41.6±3.9)mg/L、(2.6±0.3)g/L vs.(3.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与PT呈强正相关(r=0.723、0.528、0.586,P<0.05),与APTT呈强正相关(r=0.646、0.572、0.585,P<0.05),与INR呈强正相关(r=0.592、0.507、0.548,P<0.05),与FIB呈强负相关(r=-0.653、-0.672、-0.5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降低(OR=2.593,95%CI:1.018~6.606,P<0.05)、α2-AP水平升高(OR=3.019,95%CI:1.107~8.236,P<0.05)和vWF水平升高(OR=2.729,95%CI:1.028~7.243,P<0.05)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α2-AP、vWF、ET-1预测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87(95%CI:0.805~0.969,P<0.05)、0.828(95%CI:0.734~0.922,P<0.05)和0.807(95%CI:0.695~0.918,P<0.05),联合检测的AUC为0.912(95%CI:0.854~0.970,P<0.05),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7.14%。结论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血浆α2-AP、vWF水平升高为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血浆α2-抗纤溶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策略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牡霞 闵锐 +1 位作者 刘晴 江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入院当日完成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院区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东湖院区)与对照组(象湖院区),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肠内序贯喂养+肠外营...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入院当日完成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院区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东湖院区)与对照组(象湖院区),每组36例。试验组实施肠内序贯喂养+肠外营养方案,对照组实施全肠内营养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发症(腹泻、呕吐)发生情况及预后指标[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Ⅱ(SAPSⅡ)评分]。结果试验组Hb水平为(97.33±7.91)g/L,高于对照组的(89.94±6.17)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TP、T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泻发生率80.56%高于对照组的38.89%,腹内压(26.13±4.38)cm H2O(1 cm H2O=0.098 kPa)、SAPSⅡ评分(45.28±3.54)分低于对照组的(30.13±3.91)cm H2O、(55.78±1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两种营养方案在营养指标上无明显差别,但是肠内序贯喂养结合肠外营养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管理上,肠内序贯喂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优于单一的全肠内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新颜 陈媚珍 吴俊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后恢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干预,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Mo 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恢复期 精神情感状况 照护模式
下载PDF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7例诊治预后分析
4
作者 郑首学 鲁宏伟 +1 位作者 常斌鸽 李牧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致伤因素和损伤类型、入院后的治疗情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致伤因素和损伤类型、入院后的治疗情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状态良好、轻残、重残为治疗有效,持续植物状态、死亡为治疗无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4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612例(占58.45%),治疗无效435例(占41.55%);存在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无颅内血肿者[53.8%(342/636)比22.6%(93/411)],复合损伤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颅脑损伤者[62.4%(249/399)比28.7%(186/648)],GCS评分为3~5分患者的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GCS评分6~8分者[64.8%(243/375)比28.6%(192/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是否存在颅骨骨折患者治疗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2%(294/696)比40.2%(141/351)和37.9%(69/182)比42.3%(366/86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血肿[优势比(OR)=2.266,95%可信区间(95%CI)为1.656~3.103]损伤类型(OR=1.816,95%CI为1.279~2.578)、GCS评分(OR=2.262,95%CI为1.582~3.234)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为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应重视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减少颅内血肿和多发性损伤的发生以及关注CCS评分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张春满 梁晨 +4 位作者 曹慧琴 杨延庆 胡国良 折刚刚 韦玮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135例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TBI亚组(GCS评分13~15分,54例)、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135例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TBI亚组(GCS评分13~15分,54例)、中度TBI亚组(GCS评分9~12分,45例)、重度TBI亚组(GCS评分3~8分,36例),再根据患者90 d预后分为不良预后亚组(35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0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锌比色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比较TBI组与健康对照组和不同病情程度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BI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对TBI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BI组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降低(t/P=10.836/<0.001、10.160/<0.001);不同病情程度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比较,轻度TBI亚组>中度TBI亚组>重度TBI亚组(F/P=41.858/<0.001、104.911/<0.001)。135例TBI患者90 d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93%(35/135);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正相关(r s=0.709/<0.001、0.698/<0.001);GCS评分增加、血清锌升高、维生素E升高为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09(0.690~0.950)、0.706(0.590~0.845)、0.726(0.599~0.880)],基底池异常、中线移位≥5 mm为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5.989(1.492~24.036)、3.378(1.045~10.922)];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TBI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83、0.774、0.856,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单独预测(Z/P=2.580/0.010、2.727/0.006)。结论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降低,与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TBI患者不良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清锌 维生素E 病情程度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2 位作者 刘欣 朱秋平 朱宏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短时程(治疗2 d)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长时程(治疗5 d)亚低温治疗。对比三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氧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CD4^(+)、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IL-6、TNF-α、IFN-γ、P(cv-a)CO_(2)均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CD4^(+)、CD4^(+)/CD8^(+)、ScvO_(2)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STBI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与28 d死亡率更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童宇平 胡婧 +3 位作者 王子秀 杜娟 张永俊 李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调查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出院准备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2022年7月—2023年1月入住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疗中心的180例创伤... 目的:调查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出院准备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2022年7月—2023年1月入住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疗中心的18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为(152.46±8.42)分,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总分为(172.85±4.32)分,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出院准备度得分与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住院时间、入院格拉斯哥评分、出院前疼痛状态、出院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院指导质量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创伤程度较严重、出院前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的病人,并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以期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降低非计划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住院时间与相位角的关系
8
作者 程雪娇 董冠楠 +4 位作者 王恺 张玉翠 赵海静 李尧 张晓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住院时间(LOS)与相位角(PA)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测以及采血化验,获得患者细胞内外水分、骨骼肌、PA、预后...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住院时间(LOS)与相位角(PA)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测以及采血化验,获得患者细胞内外水分、骨骼肌、PA、预后营养指数(PNI)以及LOS指标。根据PA值将患者分为低PA组(n=42)和正常PA组(n=58)。比较2组人体成分相关指标、PNI和LOS,分析P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低PA组患者细胞内水分、身体总水分、身体细胞含量、PNI低于正常PA组,LOS长于正常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与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身体总水分、骨骼肌、身体细胞含量、骨矿物质含量、基础代谢率、PNI呈正相关(P<0.05),PA与LOS呈负相关(P<0.05)。PA(OR=5.441,P=0.001,95%CI:2.011~14.719)和LOS(OR=8.373,P<0.001,95%CI:3.079~22.765)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PA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以及LOS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相位角 营养状况 住院时间 人体成分分析 预后营养指数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变化及血清乳酸、NSE、CRP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黄海源 许慧中 +2 位作者 颜庆华 张猛 刘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疾病组,根据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32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选取50例行健康体检受试者作为健康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乳酸、NSE、CRP水平和CT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经Spearman相关分析,急性颅内损伤患者血清中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呈正相关(r=0.431、r=0.345、r=0.22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乳酸、NSE、CRP水平、CT评分联合预测急性颅内感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与患者入院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呈正相关,联合诊断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CT评分 乳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旭 王鑫 侯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外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肠胃黏膜功能、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肠道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GCS评分升高、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肠胃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肠内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丹参-川芎-红花对颅脑损伤后大鼠抑郁-心脏损伤的多病研究
11
作者 高曌 孙波 +1 位作者 蔡雅文 黄熙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红花(丹川红,DCH)及主要吸收成分阿魏酸(FA)对颅脑损伤(TBI)模型大鼠抑郁-心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多病发生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TBI造模,造模苏醒后给药,24 h后取材。分为空白(Sham)组,模型(Vehicle)组,FA(2 mg/kg...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红花(丹川红,DCH)及主要吸收成分阿魏酸(FA)对颅脑损伤(TBI)模型大鼠抑郁-心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多病发生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TBI造模,造模苏醒后给药,24 h后取材。分为空白(Sham)组,模型(Vehicle)组,FA(2 mg/kg)组、DCH(10 g/kg)组。用高尔基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和树突长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海马、心脏及血清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胃饥饿素(Ghrelin)、心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血清五羟色胺(5-HT)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心脏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心脏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凋亡指标半胺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结果] TBI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均下降,治疗后有所恢复;血清炎性因子应激后明显上升,治疗后下降;5-HT应激后显著下降,治疗后上升。应激后显著下降的心脏eNOS水平治疗后升高,显著上升的心脏损伤指标CK-MB和Caspase3水平治疗后下降。c-Fos、Ghrelin在大鼠血清、海马、心脏中具有一致性的表达特征,前者在应激后表达量增高,给药后下降;后者在应激后表达量下降,给药后上升。BDNF在心脑中表现为应激后下降,给药后上升。[结论] TBI后大鼠具有抑郁-心脏损伤的多病表现,DCH和FA均发挥抗抑郁-心脏保护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Ghrelin-BDNF/c-Fos这一共享途径对TBI后抑郁-心脏损伤共病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即刻早期基因 胃饥饿素 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多病
下载PDF
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瑶 林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 目的 分析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低钠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疼痛情况[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FPS-R)]、营养水平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I、GC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FPS-R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BI、GCS评分高于对照组,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发生风险、改善认知功能等,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预警评分 系统干预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天麻素调控miR-181b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及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探究
13
作者 朱刚毅 朱义通 陆兆丰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85-691,共7页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调控miR-181b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及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GAS组(GAS-L组,50 mg/kg GAS)、高剂量GAS组(GAS-H组,100 mg/kg ...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调控miR-181b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及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GAS组(GAS-L组,50 mg/kg GAS)、高剂量GAS组(GAS-H组,100 mg/kg GAS)、高剂量GAS+miR-181b antagomir NC组(GAS-H+miR-181b antagomir NC组,100 mg/kg GAS+200 nmol miR-181b antagomir NC)和高剂量GAS+miR-181b antagomir组(GAS-H+miR-181b antagomir组,100 mg/kg GAS+200 nmol miR-181b antagomir),每组20只大鼠。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量表(mNSS)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转棒测试、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miR-181b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MMP-9、AQP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转棒测试跌落时间、旷场实验区域中心停留时间、脑组织miR-181b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鼠脑皮质神经元萎缩,结构紊乱,细胞轮廓不清晰,出现严重的脑损伤。与Model组相比,GAS-H组大鼠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miR-181b antagomir减弱了GAS对TBI导致的大鼠行为学障碍和脑水肿的减轻作用。结论GAS可能通过提高miR-181b的表达来改善TBI导致的大鼠行为学障碍和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miR-181b 创伤性颅脑损伤 脑水肿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杜冉 李文娟 +2 位作者 冯方 温丽君 李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例)与生存组(88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为0.929~0.999,P=0.044)及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输血预测模型的特征加权选择方法研究
15
作者 刘强 曹磊 +3 位作者 熊伟 吴承高 乐爱平 刘威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的特征加权方法筛选出最佳特征子集,构建创伤性颅脑损伤输血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对临床输血多维数据的异常值与缺失值处理、特征方差与相关性系数计算、特征评分归一化与特征分数加权相加和基于相关性的特征选择(C... 目的:通过构建的特征加权方法筛选出最佳特征子集,构建创伤性颅脑损伤输血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对临床输血多维数据的异常值与缺失值处理、特征方差与相关性系数计算、特征评分归一化与特征分数加权相加和基于相关性的特征选择(CFS),建立单病种输血大数据的特征加权选择方法,并筛选出最佳特征子集,采用XGBoost算法模型验证特征子集的应用性能。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创伤性颅脑损伤输血大数据的特征加权选择方法,通过对医院3579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输血大数据纳入的46个特征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6个特征作为最佳特征子集。XGBoost算法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特征加权选择的特征子集构建的模型的准确率、ROC曲线下面积、召回率和F1值均高于卡方算法、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特征选择。结论:特征加权选择方法可有效提取临床输血多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可提升临床输血模型预测准确性,为构建输血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和人工智能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临床输血 预测模型 特征选择
下载PDF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16
作者 王芳 赵配配 +2 位作者 徐美娜 付燕荣 王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究组增加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流速及干预7 d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86%),对照组6例(17.14%),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肢各血管静脉流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股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研究组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轻度+无肿胀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可能在于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改善下肢血管静脉流速,建议重度TBI患者围术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 重度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静脉流速 下肢肿胀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17
作者 徐华兰 蔡爱敏 +1 位作者 刘淼波 祁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住院7 d和15 d后,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更低(P均<0.05),且2组均较入院时更佳(P均<0.05);2组在住院15 d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住院7 d后(P均<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指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林莎莎 周灵静 +1 位作者 唐秀琼 潘梅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28-433,共6页
目的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147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可能影响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根据急性胃肠道损伤... 目的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147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可能影响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根据急性胃肠道损伤(AGI)分级将患者分为胃肠功能衰竭组与非胃肠功能衰竭组,以LASSO筛选出潜在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模型组102例sTBI患者中共有33例(32.35%)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情况、休克、通便措施、肺部感染情况、血钠、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为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模型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为0.896~0.988;验证组AUC为0.908,95%CI为0.849~0.966。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10~0.90时,患者的净收益率大于0。结论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主要受机械通气情况、休克、通便措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用于预测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功能衰竭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艳 李朝明 +1 位作者 杨平亮 夏勋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康复锻炼(VR-RE)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86例,男性64例,女性22例;年龄28~60岁,平均46.6岁;道路交通伤62例,高处坠...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康复锻炼(VR-RE)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86例,男性64例,女性22例;年龄28~60岁,平均46.6岁;道路交通伤62例,高处坠落伤18例,打击伤4例,其他2例。依据锻炼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RE组[43例,行常规康复锻炼(RE)]、VR-RE组(43例,行常规RE+VR-RE)。RE主要行床上锻炼、转移锻炼、床旁站立锻炼、床旁行走锻炼及日常能力锻炼等。VR-RE组主要行RE+搬运物体、驾船、接椰子、乘坐汽车、躲避训练及整理家务等模拟训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7dGCS。观察两组锻炼前、锻炼8周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等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vs.9.30%)及术后7d GCS[(11.18±1.22)分vs.(11.02±1.2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评分均低于RE组[(11.64±1.35)分vs.(15.79±1.90)分、(1.89±0.21)分vs.(2.49±0.27)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简式Fugel-Meyer(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RE组[(95.38±9.87)分vs.(88.64±9.24)分,(48.94±5.17)分vs.(42.66±4.60)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Barthel指数(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RE组[(9.13±0.94)分vs.(6.74±0.70)分、(26.19±2.93)分vs.(21.91±2.43)分,P<0.05]。锻炼8周后VR-RE组血清GFAP、NSE、UCH-L1水平均低于RE组[(1.83±0.21)pg/mL vs.(2.29±0.25)pg/mL、(15.37±1.85)ng/mL vs.(20.64±2.28)ng/mL、(0.76±0.09)ng/mL vs.(0.95±0.12)ng/mL,P<0.05]。结论VR-RE可促进TBI患者术后损伤脑神经修复,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虚拟现实康复锻炼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依诺肝素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
作者 刘春峰 施红伟 +3 位作者 马腾飞 陈瑢 李鹏飞 袁蓉 《交通医学》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依诺肝素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均予以双下肢足底静脉泵机械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根据是否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分为抗凝组49例与非抗凝组11例... 目的:分析依诺肝素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均予以双下肢足底静脉泵机械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根据是否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分为抗凝组49例与非抗凝组11例。抗凝组患者于入院72 h予以依诺肝素抗凝治疗,其中无静脉血栓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00单位,每日1次,有静脉血栓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4000单位,每日2次。比较术后0~24 h、~72 h、~14 d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发生部位以及活动性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抗凝组机械治疗0~24 h发生血栓4例(8.16%),~72 h发生血栓16例(32.65%),~14 d在物理+药物预防治疗干预下,新发血栓18例(36.73%),14 d内共发生血栓38例,发生率77.55%。非抗凝组0~24 h发生血栓2例(18.18%),~72 h发生血栓2例(18.18%),~14 d发生血栓7例(63.64%),14 d内共发生血栓11例,发生率100%。两组0~24 h、~72 h 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14 d DVT发生率以及DVT总发生率低于非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肌间静脉、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非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小出血、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发生率为8.16%,低于非抗凝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足底静脉泵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依诺肝素抗凝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需要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和药物副作用,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依诺肝素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