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2 位作者 刘欣 朱秋平 朱宏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短时程(治疗2 d)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长时程(治疗5 d)亚低温治疗。对比三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氧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CD4^(+)、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IL-6、TNF-α、IFN-γ、P(cv-a)CO_(2)均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CD4^(+)、CD4^(+)/CD8^(+)、ScvO_(2)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STBI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与28 d死亡率更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揿针结合rTMS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赵荣 徐冬梅 +4 位作者 高琦 周思清 李清 梁燕 吴浪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针刺结合rTMS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揿针结合rTMS治疗。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肌力、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力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肌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实施揿针结合rTMS治疗可促进肌力与粗大运动功能恢复,整体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颅脑损伤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黄乾亮 胡坤 +1 位作者 张金石 赖文焘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9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 研究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行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亚低温期间治疗情况,对照组31例以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 研究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行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亚低温期间治疗情况,对照组31例以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体液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为3~7(5.21±1.15)d;亚低温期间患者的入院时、治疗1周、出院时的颅内压分别为(20.39±2.41)mmHg、(15.43±3.41)mmHg、(10.76±2.53)mmHg,患者颅内压治疗1周时低于入院时,出院时低于入院时、治疗1周时(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NE、ACTH、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均为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体液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和障碍评分,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赵荣 章新友 +5 位作者 吴浪龙 高琦 徐冬梅 周思清 李清 梁燕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结合rTMS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肌力、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肌力、GMFM-88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治疗4周后,观察组肌力、GMFM-8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恢复期患儿实施揿针结合rTMS治疗,可快速促进肌力与粗大运动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整体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颅脑损伤 肌力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5
作者 邱敬涛 王晨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46例存在影像学异常征象,阳性检出率31.74%(46/146),其中MRI的检出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颅脑超声的65.22%(30/46,χ^(2)=9.200,P=0.002)。缺氧缺血性脑病(12.33%比5.48%,χ^(2)=4.222,P=0.040)、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4%比0,χ^(2)=4.056,P=0.044)的MRI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颅脑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MRI(11.64%比4.79%,χ^(2)=4.540,P=0.033)。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P<0.05)。ROC曲线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和RI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和0.740、0.819、0.613。结论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但脑损伤诊断效果不如MRI,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窘迫 新生儿 颅脑超声 损伤 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王鹏 冯三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脑代谢指...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脑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术后2周,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2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CT水平高于参照组,CCP、CEO_(2)及SVO_(2)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减轻其炎性反应,改善脑代谢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醒脑静 炎性因子 脑代谢
下载PDF
地佐辛镇痛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抗躁动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龙 寇堃 +2 位作者 蓝勇 杨小松 张光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9-0092,共4页
析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地佐辛镇痛的抗躁动效果。方法 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3年3月,使用区间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镇静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镇痛组... 析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地佐辛镇痛的抗躁动效果。方法 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设置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3年3月,使用区间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镇静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镇痛组给予地佐辛镇痛,镇静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两组入院患者外伤后6h、24h、72h、1w的NRS疼痛评分、RASS镇静评分、GCS评分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院时两组NRS疼痛评分、RASS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伤后6h、24h、72h、1w镇痛组三项指标均低于镇静组(P<0.05);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6h、24h、72h、1w镇痛组GCS评分均高于镇静组(P<0.05)。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地佐辛镇痛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抗躁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镇痛 颅脑损伤 躁动 右美托咪定 镇静
下载PDF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张胜利 张晓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7-19,27,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亚低温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亚低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状态[改良蒙特利尔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神经损伤相关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PY、GF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提高认知状态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亚低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 亚低温 重症颅脑损伤 认知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复苏的影响
9
作者 韦奇 李文 孙留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98-101,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予不同时机和疗程高压氧治疗的价值。方法 100位患者的治疗实践上,这些患者均是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分为了四组,1d内介入组24例、2~5d介入组29例、6~10d介入组28例、11~21d介入组19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着疗程的延长,昏迷情况、神经功能标志物、炎症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而1d内介入的效果甚至要优于其他三组,P<0.05。再者,1d内介入组在治疗完成后的苏醒时间也显著短于其他组,P<0.05。结论 开展多个疗程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昏迷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缩短苏醒时间,且术后1d内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高压氧 治疗时机 脑复苏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袁博 孙文武 王宇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62-565,579,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SCCI患儿为...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SCCI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n=49),分别进行对症抢救及对症+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l(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FCN3)水平.结果:治疗2 w后,联合组(93.88%)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79.59%)(P<0.05);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GO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血清hs-CRP、IL-6、UCH-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FCN3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SCCI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疗法 依达拉奉 重症颅脑损伤 脑神经功能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锦贤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术后CT检查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发生组(n=62)与未发生组(n=5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术后CT检查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发生组(n=62)与未发生组(n=5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鹿特丹CT评分(Rotterdam CT)、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间的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年龄≥65岁、瞳孔散大、发病至开颅时间<4h占比及RotterdamCT评分、血糖、骨瓣最大径明显高于非血肿增大组,GC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otterdam CT评分、GCS评分、瞳孔状态、发病至开颅时间、血糖、骨瓣最大径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肿增大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瞳孔状态、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发病至开颅时间、血糖、骨瓣最大径可预测患者术后血肿情况,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 血肿增大 瞳孔状态 骨瓣最大径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曾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仪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试验组MMP-9、ICAM-1、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仪器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仪器 标准骨瓣减压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丁帅 利文倩 +1 位作者 韦立广 邹瑜珑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传... 目的:分析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传统快速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开颅前,两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两组颅内压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IHS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CS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显著,可降低颅内压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昏迷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扩大翼点入路 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
下载PDF
分析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刘光磊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神经外科手术)和研究组(3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神经外科手术)和研究组(33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参照组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unctional Indepence Measure,FIM)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并发症(持续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损伤)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治疗前,两组FIM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FIM评分、GC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持续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损伤)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提升、昏迷状态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功能独立自主量表评分 GLASGOW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头颅超声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次仁卓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25-0028,共4页
评价新生儿头部超声(US)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颅脑损伤方面的效用对比。方法 涵盖了本院从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出生的70名新生儿,这些新生儿都存在颅脑损伤的疑似情况。本研究对所有新生儿进行了头颅超声检查(US)和磁共振成像(MRI... 评价新生儿头部超声(US)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颅脑损伤方面的效用对比。方法 涵盖了本院从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出生的70名新生儿,这些新生儿都存在颅脑损伤的疑似情况。本研究对所有新生儿进行了头颅超声检查(US)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以任一检查结果诊断为颅脑损伤即可确诊判定,将其视为“金标准”。比较了头颅超声和MRI检查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结果和类型情况,分析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过头颅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共有70名新生儿被诊断为颅脑损伤,占全部样本的80%。其中,主要的损伤类型包括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有13例(占总体的18.6%),缺血缺氧性脑病,有11例(占总体的15.7%),以及脑水肿,有8例(占总体的11.4%)。结论 头颅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方面表现出相近的准确率。然而,头颅超声检查在检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头颅MRI检查。此外,头颅超声检查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无创等优势,使其成为首选的诊断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US MRI 新生儿 颅脑损伤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探究
16
作者 孙淑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3-036,共4页
通过比较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急性颅脑损伤的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41人接受CT扫描,B组41人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A组检出率为85.37%,含轴外损伤、脑深部挫伤、脑内损伤为47.62%,2... 通过比较急性颅脑损伤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急性颅脑损伤的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41人接受CT扫描,B组41人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A组检出率为85.37%,含轴外损伤、脑深部挫伤、脑内损伤为47.62%,25.00%,9.09%,漏诊率4.88%,敏感度97.56%;B组检出率为97.56%,含轴外损伤、脑深部挫伤、脑内损伤为29.63%,28.57%,42.86%,漏诊率14.63%,敏感度85.37%;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在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中,A组87.80%,B组95.12%,B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结论 核磁共振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跟敏感度都要明显高于CT,并且患者家属对于核磁共振结果更为满意,但CT在检查时间、费用以及可访问性方面具有优势,方法 应根据实际需求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CT扫描 核磁共振 检出率 满意度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17
作者 王晓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71-076,共6页
本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表现。方法 将筛选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3... 本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表现。方法 将筛选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电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人。经过连续4周的治疗后,对比各组患者的促醒效果、意识状态、脑氧代谢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在促醒效果上显著优于单一治疗组,无效比例低(6.67%),总有效率高达90.00%。意识状态评估显示,联合组治疗后GCS、GOS和ESS评分提升最为显著。脑氧代谢指标方面,联合组治疗后脑氧摄取率(ERO2)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显著降低(P<0.05),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血氧饱和度(SpO2)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且改善幅度大于单一治疗组。神经功能指标方面,联合组BDNF和NGF水平显著上升(P<0.05),NSE、S100蛋白及GFAP水平显著降低(P<0.05),优于单一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在联合组中降低最为明显。此外,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6.67%),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结论 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昏迷患者群体中,展现出了极为明显且积极的治疗成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治疗效果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18
作者 赵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2-0055,共4页
分析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治疗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分析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治疗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几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此类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效果
下载PDF
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BNP、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赛虎 程宏伟 +3 位作者 叶雷 宋良树 杨浩 康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重... 目的:探讨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渐进式减压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颅内压、意识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 d,两组BNP高于术前,PAI-1、t-PA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BNP、PAI-1、t-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BNP、PAI-1、t-PA水平,改善颅内压和意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渐进式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脑钠肽 颅内压
下载PDF
风险管理联合护理警示标识对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后生活质量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爱芬 何源 乔艳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高压氧疗患者接受风险管理联合护理警示标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风险管理干预,观察组41例行风险管...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高压氧疗患者接受风险管理联合护理警示标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行高压氧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风险管理干预,观察组41例行风险管理联合护理警示标识干预。1个月末,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1个月末,两组患者躯体疼痛、情感、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活力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管道脱落和皮肤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高压氧疗患者接受护理警示标识联合风险管理干预可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效减少管道脱落和皮肤损伤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疗 护理警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