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 赵新利 +2 位作者 任玉琴 吴新艳 谭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期痊愈3例(8.8%),另有26例(76.5%)因病情好转出院,仅有1例(2.9%)患者死亡,其余4例均因病情持续恶化而放弃治疗自行... 目的:探讨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成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期痊愈3例(8.8%),另有26例(76.5%)因病情好转出院,仅有1例(2.9%)患者死亡,其余4例均因病情持续恶化而放弃治疗自行出院。结论: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可在一定程度降低CVST的致残致死率,尿激酶局部静脉窦溶栓治疗可能成为提高CVST临床治愈率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静脉窦血栓形成 早期诊治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2
作者 莫称龙 王思敏 +4 位作者 侯乐 彭烈标 王荣飞 施海姗 郑东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特别是经历了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一关键性治疗步骤。本病例强调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介入性治疗的潜在价值。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定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毒症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鹏程 徐明蔚 云宗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MRV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窦FHVs的出现率。研究组静脉窦FHVs的分布范围,及其与头颅MRV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静脉窦FHVs出现率(2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4%,P<0.05)。静脉窦血栓患者静脉窦FHVs主要分布在横窦及乙状窦,与头颅MRV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81,P=0.001)。FHVs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100%。结论颅内静脉窦的FHVs可作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标志物之一,对初步筛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信号血管征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纯合突变的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许胜杰 杨艳华 +3 位作者 李想 王岩 陈玉萍 邱峰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的CVST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 d”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持续胀痛,伴恶心呕吐,Hcy异常升高,影像学示上矢状窦、右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基因测序结果为MTHFR纯合突变。既往文献显示,MTHFR纯合突变与CVST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可导致Hcy水平升高,并间接增加CVST的风险。结论应重视CVST患者的Hcy检测,如发现Hcy无明显诱因的异常升高,应进一步完善CVST相关遗传因素的基因检测,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检测 纯合突变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5
作者 梁竹巍 冯力民 高婉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和产褥期(产后6周内)CVST患者(妊娠合并CVST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CVST患者为对照(非妊娠CVST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根据妊娠合并CVST组患者出院3个月复查时的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CVST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妊娠合并CVST患者43例,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44例。妊娠合并CVST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小板增多症)、贫血、首发症状出现肌力下降、癫痫、意识不清的比例高于非妊娠CVST组,mRS评分高于非妊娠CVST组,视力受损、血管内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比例低于非妊娠CV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症状为癫痫(OR 1.08,95%CI 1.06~1.12,P=0.01)、合并脑出血(OR 6.46,95%CI 2.50~16.69,P<0.01)和妊娠高血压(OR 9.01,95%CI 2.27~35.70,P<0.01)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首发症状为癫痫、合并脑出血和妊娠高血压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脑出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
6
作者 李淑杰 李思颉 +2 位作者 段建钢 马瑾 唐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脑出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手段。方法 总结1例CVST伴脑出血、PN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CVST的病因包...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脑出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手段。方法 总结1例CVST伴脑出血、PN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CVST的病因包括口服避孕药、妊娠、激素替代治疗、肿瘤、感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CVST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症状、癫痫以及昏迷等,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抗凝是CVST治疗的主要方式,危重患者多联合局部溶栓、机械取栓、机械碎栓和抗凝治疗多种治疗方案。结论 CVST伴脑出血、PNH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对于长期口服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当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和癫痫表现时,用常规的脑血管病不能解释,要考虑CVST的可能,及时给予磁共振静脉造影(MRV)等检查,对明确诊断的CVST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或机械取栓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出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意识障碍 头痛 癫痫 抗凝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急诊开颅手术的麻醉1例
7
作者 卢彦 李琼 +2 位作者 郭文治 郭航 马丽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血管病变,妊娠合并CVST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率高,临床救治不及时将会对孕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无论血管介入还是开颅手术,急剧的病情变化均对麻醉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血管病变,妊娠合并CVST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率高,临床救治不及时将会对孕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无论血管介入还是开颅手术,急剧的病情变化均对麻醉处理造成了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 麻醉管理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
8
作者 泮飞虎 刘启茂 陈雪娇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9期51-52,共2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增高,继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疾病。该病发病率总体较低,但在中青年和孕产妇人群多见,占所有脑卒中事件的0.5%~1%,近年来其年发病...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增高,继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疾病。该病发病率总体较低,但在中青年和孕产妇人群多见,占所有脑卒中事件的0.5%~1%,近年来其年发病率约15/100万[1]。CVST病因复杂,临床上经过详细检查,仍15%~20%患者病因不明[2],除了头痛为主要表现,其余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现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CVS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急诊诊断思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思路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雁 彭斌 +2 位作者 李舜伟 邵素君 游咏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概述其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 1990~ 2 0 0 0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铁路总医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13例。结果 本组患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 0 .0 5‰ ,发病年龄 13~ 5 0岁 ,男女... 目的 回顾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概述其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 1990~ 2 0 0 0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铁路总医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13例。结果 本组患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 0 .0 5‰ ,发病年龄 13~ 5 0岁 ,男女之比为 10∶ 3,DSA检查敏感性较高 ,药物治疗对降低颅内压效果不佳。结论 为协助诊断 ,发病≤ 2周者可行 CT或 MRI+MRA检查 ,发病 2~ 4周者宜行增强 CT或 MRI检查 ,发病 >4周者或经 CT、MRI/MRA检查未能确诊者应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病因
下载PDF
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敬伟 王中原 +4 位作者 卢正娟 罗云 周建军 庞伟 徐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孕产期CVST患者(孕产期CVST组)的临床资料,并与34例非孕产期CVST患者(非孕产期CVST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孕产期CVST组比较,孕产期CVST组年龄明显较小、病程明显... 目的探讨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孕产期CVST患者(孕产期CVST组)的临床资料,并与34例非孕产期CVST患者(非孕产期CVST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孕产期CVST组比较,孕产期CVST组年龄明显较小、病程明显缩短(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痫性发作,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孕产期CVST组痫性发作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的比例(41.7%,75.0%)均显著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9%,41.2%)(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6例;头颅CT异常5例;头颅MRI异常10例。孕产期CVST组头颅MRI检出率(83.3%)明显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0.0%)(P<0.05)。孕产期CVST组对比剂增强MR静脉成像(CE-MRV)检查发现闭塞的静脉窦12例,阳性率为100%。结论孕产期CVST患者病程短,发病急,易出现癫痫和脑实质损害;D-二聚体阴性不能排除CVST诊断,头颅MRI结合CE-MRV有助于早期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产褥期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其富 郭建 +3 位作者 曹文英 周东 何俐 郑洪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诊断CVST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中19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果42例患者平均年龄(3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诊断CVST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中19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果42例患者平均年龄(36±18)岁,男女比例为0.75∶1。头痛、呕吐为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感染和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病因,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V)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为一处或多处静脉窦闭塞或不完全闭塞。19例有头痛和其他神经症状的患者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浆D-二聚体,其中15例>500 ng/mL(检测时间在起病30 d以内),4例呈阴性(检测时间1例在起病30 d以内检查,3例在起病30 d后)。经脱水降颅压、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局部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42例患者中28例(66.7%)基本痊愈,7例(16.7%)症状好转,6例(14.3%)无变化,1例(2.4%)死亡。其中5例采用血管内治疗为主的重症患者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D-二聚体检测可能具有良好的阴性预测作用,特别是对发病30 d以内的患者。MRI/MRA及DSA检查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抗凝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血管介入治疗对改善重症CVST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MRV、DSA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英 宋利春 +2 位作者 李琦 潘诗农 尚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头部影像学检查诊断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孕产妇并发CVST患者CT、MRI、MRV、DSA成像的直接和间接征象。6例患者起病后头部CT扫描5例、MRI扫描6例、MRV扫描4例、MRI增强扫描3例、DS... 目的:探讨头部影像学检查诊断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孕产妇并发CVST患者CT、MRI、MRV、DSA成像的直接和间接征象。6例患者起病后头部CT扫描5例、MRI扫描6例、MRV扫描4例、MRI增强扫描3例、DSA检查1例。结果:6例患者的头部CT、MRI、MRV、DSA成像均有异常表现。表现脑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受累间接征象的CT5例、MRI6例,其中出血性梗死4例。同时表现纵裂内高密度索带征及高密度三角征直接征像的CT1例,表现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T1为等信号、T2为等及低信号直接征像的MRI2例。表现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显影中断、显示不清、或者局部信号缺失的MRV4例,其中1例表现出两侧静脉分枝显影不均,一侧静脉分枝显影明显减少的征象。显示上矢状窦不显影的DSA1例。结论:头部CT、MRI、MRV和DSA检查能显示CVST脑组织直接和间接受累征像,MRI+MRV成像可作为诊断CVST的首选检查,CT及MRI+MRV复查能动态观察病情及反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静脉血栓形成 CT MRI MRV DSA
下载PDF
头痛等特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凤鹏 于生元 +1 位作者 董钊 刘若卓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1月内和1月后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病例的不同临床特点,以提高CVST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经DSA证实为CVST的病例特点。根据患者确诊所用的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1月内确诊组(n=... 目的:分析1月内和1月后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病例的不同临床特点,以提高CVST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86例经DSA证实为CVST的病例特点。根据患者确诊所用的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1月内确诊组(n=37)和B组:1月后确诊组(n=49)。结果:A组头痛评分较B组显著增高(P<0.01);A组有诱因、呕吐和肢体瘫痪的病例较B组显著增多(P<0.01);A组有视物模糊的病例较B组显著减少(P<0.01);A组MRI检查发现CVST直接征象的病例较B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头痛程度重,有诱因、呕吐、肢体瘫痪和MRI检查发现直接征象的病例容易得到早期诊断;反之,头痛程度轻,无诱因、呕吐、肢体瘫痪和MRI检查未发现直接征象的患者容易导致延误诊断,延误诊断的患者容易出现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头痛 诊断
下载PDF
诊断时间延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玉生 胡挺 +3 位作者 刘晓昀 段振晖 孙瑞 朱武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误诊率较高,而关于CVST诊断时间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其诊断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延迟诊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6...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误诊率较高,而关于CVST诊断时间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其诊断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延迟诊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6年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CVST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四分位诊断时间将患者分为<5 d组、5~9 d组、10~16 d组、>16 d组,主要研究终点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scorem,mRS)评分≤1分,次要研究终点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2分。并分析CVST患者延迟诊断时间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CVST延迟诊断时间与视乳头水肿、孤立性颅内高压综合征、癫痫、颅内病灶、GCS评分有关(P<0.05);视乳头水肿、孤立性颅内高压综合征、GCS评分14~15分需要更长的诊断时间;癫痫、存在脑出血或梗塞病灶所需诊断时间较短。实验室指标中,低清蛋白水平、低总蛋白水平、高凝血酶时间、及高C反应蛋白水平的患者所需诊断时间较短(P<0.05)。延迟诊断时间的长短与CVST患者的mRS评分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为避免延迟诊断可以以CVST患者入院时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为体征及标志物,为指导临床CVST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延迟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例报告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望池 李贵福 +5 位作者 李铁林 朱吉祥 尤劲松 郭建文 马朝晖 叶日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多以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和局灶神经功能缺失为主,但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极为少虬,容易误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抗凝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被引量:5
16
作者 岳炫烨 秦碧勇 +5 位作者 周少华 张正洪 叶飞 张迎春 庄凤娟 席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血管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相结合、静脉溶栓与静脉内机械碎栓相结合。术后积极消除病因,抗凝治疗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血管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相结合、静脉溶栓与静脉内机械碎栓相结合。术后积极消除病因,抗凝治疗3~6个月。结果:6例患者经治5例痊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病情危重者溶栓效果不佳死亡。4例DSA示浅表静脉扩张消失,静脉窦显影正常,1例浅表静脉扩张明显改善,静脉窦显影基本正常。结论: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虹 刘圣 +6 位作者 万琪 葛颂 张廉 顾萍 张磊 龚洁 王兴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抗凝和静脉窦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3年。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只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8例为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入院时临床... 目的:探讨抗凝和静脉窦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3年。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只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8例为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入院时临床表现为单纯颅高压者8例,合并局灶症状体征者11例,合并脑病2例,昏迷3例。2种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疗效。随访期末,17例(71%)患者完全恢复,3例(13%)遗留后遗症状,4例(17%)患者死亡。本研究显示,合并颅内出血并不是CVST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精神障碍、昏迷及多部位的静脉窦血栓仍是预后差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单发部位的CVST及溶栓合并抗凝治疗是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2种方法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静脉窦内溶栓治疗是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出现颅内出血和昏迷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抗凝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其富 何俐 +1 位作者 郑洪波 杨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0,共2页
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漏诊、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晓明 魏世辉 宋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 目的分析伴眼部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眼科漏诊、误诊情况,眼科临床特点及CVST确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伴眼部症状的眼科漏诊、误诊CVST患者的眼科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9例伴眼部表现的CVST患者均伴双侧视盘水肿。所有患者均伴有颅内压增高,13例高于300mmH2O,双眼视力下降18例,双眼复视7例,一过性黑矇1例。其中,10例误诊为双眼视盘炎,5例误诊为双侧视盘血管炎,误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伴外展神经麻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各1例。19例患者中,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12例,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6例,经MRI确诊1例。结论伴视力下降、复视、视盘水肿等眼部表现的CVST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做为确诊CVST首选检查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CVST更为准确。眼科医师遇到伴双侧视盘水肿的患者应考虑到CVST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视盘水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磁共振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展淑琴 吴海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8-570,共3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