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人领办型合作社中的信任机制构建——基于江浙两省64家合作社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杨灿君 方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13期51-53,共3页
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协调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的持久性与有效性。能人领办型合作社是当前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能人社长通过互惠交易、维护声誉、信息沟通、参与管理等方式发展认知信任,通过展... 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协调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的持久性与有效性。能人领办型合作社是当前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能人社长通过互惠交易、维护声誉、信息沟通、参与管理等方式发展认知信任,通过展现能力与人格魅力、情感沟通、培育合作文化等方式深化情感信任,从而发挥了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合作社内部凝聚力,为破解当前合作社发展普遍面临的信任缺失困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持久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人领办型合作社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福波 张应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4,共11页
以山东和贵州两家典型合作社为例,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党支部领办、联村党委领办两类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内核表现为多中心合作... 以山东和贵州两家典型合作社为例,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党支部领办、联村党委领办两类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与治理效应内核表现为多中心合作治理框架效应,体现在政府、乡村精英、农户多元利益主体对话的相互增进与理解、行为的相互激励与制约、资源的互补与互促,由此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性。第二,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具有重塑国家层面资源下乡的组织基础、再造农户层面合作的组织基础、构筑“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制衡基础的一般机制,对克服当前乡村组织功能缺位所造成的集体行动困境和公共性衰落成效显著。研究认为,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办型合作社的兴起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具有解决农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绩效,但应进一步加强法律层面的关注,对其发展进行合理的规范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基层党组织 领办型合作社 去内卷化 村庄公共性 乡村治理
下载PDF
能人领办型合作社的产业扶贫经验及发展对策:以歙县永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凤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63-166,共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扶贫的理想载体,为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基于对安徽省歙县永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其"能人领办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扶贫经验及存在问题,并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扶贫的理想载体,为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基于对安徽省歙县永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其"能人领办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扶贫经验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通过主体规范化发展夯实资本孕育场域、建立党群联结队伍增加资本贯通渠道、联合产业化主体扩大资本组织规模、引进与培育人才结合打造资本领导节点等措施激活农户从生产到发展的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能人领办型合作社 产业扶贫 社会资本
下载PDF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极 史琼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87-89,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逐渐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该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迅速,其中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模式在全国各个地区应用较广。以...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逐渐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该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迅速,其中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模式在全国各个地区应用较广。以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的三种方式及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为贵州省农业组织化发展提高参考借鉴,促进农业市场化发展进程,最终为国际减贫推广贡献“贵州经验”和“贵州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 利益联结 小农户与大市场
下载PDF
互惠共生: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的成长模式——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苏昕 付文秀 于仁竹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双重身份的优势作用,实现合作社与村集体的资源互补及利益加成,提升治理水平与效率,是合作社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与政府、村集体、农户、农业企业互惠...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双重身份的优势作用,实现合作社与村集体的资源互补及利益加成,提升治理水平与效率,是合作社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与政府、村集体、农户、农业企业互惠共生的视角,解析其成长模式,并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例进行了案例验证。研究发现,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通过信任、互惠等共生动力机制实现了各农村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共生,有效缓解了合作社发展中农户参与意愿不高、治理规范性差、凝聚力低等问题,促进了农户增收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 共生理论 信任机制 互惠机制 成长模式
原文传递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符号化治理——基于鄂北G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6
作者 林星 吴春梅 《中国农村研究》 2019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本文以鄂北G合作社为例,通过构建分析合作社内外治理的整合性框架,分析一个典型的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如何通过符号化治理获得良好的组织效能:对外运作"循环农业"形象来迎合政府偏好,获得政府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对内实行差异性身... 本文以鄂北G合作社为例,通过构建分析合作社内外治理的整合性框架,分析一个典型的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如何通过符号化治理获得良好的组织效能:对外运作"循环农业"形象来迎合政府偏好,获得政府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对内实行差异性身份激励来满足社员利益,增强社员合作和提升社员能力。G合作社符号化治理的实质在于通过构建满足政府与社员偏好的组织文化,降低它在争取政府财政扶持与促进社员合作中的交易费用。符号化治理是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一种重要治理模式,应重视该治理模式引致的后果即形象符号秩序与身份符号秩序,以及伴随产生的农民合作社规范困境。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督机制设计,保证国家扶持合作社的实效、维护社员关系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 符号化治理 符号秩序 组织文化 规范困境
原文传递
涉农龙头企业领办型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以新疆十师农业合作社为例
7
作者 景晓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10期74-77,共4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以下简称新疆师)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围绕提高当地农产品竞争力这个主题,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方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带头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涉农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职工”的组织模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以下简称新疆师)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围绕提高当地农产品竞争力这个主题,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方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带头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涉农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职工”的组织模式。文章主要对企业领办型农业合作社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系列措施应对利益分配、契约不明和风险防范等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合作社的良性循环提供动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领办农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对策 新疆十师
下载PDF
企业领办型农民合作社新发展模式若干重要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学侠 温啸宇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9,共13页
企业领办型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在实践中存在信用合作业务风险、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和社区发展目标不对称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企业需明确自身定位,履行规范者和监督者的责任,辅助村社集体开展信用... 企业领办型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在实践中存在信用合作业务风险、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和社区发展目标不对称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企业需明确自身定位,履行规范者和监督者的责任,辅助村社集体开展信用合作;提出设计一种劳动基础上的"民主企业"改造模式,以实现股权多元化,提升治理效率;合作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企业转型,关注就业并拉近与社区的距离。政策层面需完善对信用业务的监管和支持机制、调整法律对股权结构和分配制度的界定,并要求企业主体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领办型合作社 信用合作 民主企业 社会企业
原文传递
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经济转型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事件,基于对近30年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兴起的制度根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本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兴起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并...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事件,基于对近30年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兴起的制度根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本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兴起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全要素合作"和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制度补贴"的概念,论文最后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农村经济的转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农村经济转 全要素合作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 制度补贴
原文传递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历史演进:一个基于契约—产权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曙光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7,共7页
本文试图以"契约-产权视角"对新中国60年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演进给出系统的内部逻辑一致的经济学解释。本文对解释农业合作化绩效的"退出权假说"和"激励不足假说"进行了理论拓展和深化,认为退出权实施的... 本文试图以"契约-产权视角"对新中国60年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演进给出系统的内部逻辑一致的经济学解释。本文对解释农业合作化绩效的"退出权假说"和"激励不足假说"进行了理论拓展和深化,认为退出权实施的前提是契约缔结过程中缔约双方平等的缔约关系和合作社成员受到完整保障的财产权利。基于对近30年农民合作组织的约束条件和禀赋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契约-产权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和发展趋势,尤其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产生根源给出了经济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 产权 农民合作社 组织演进 公司领办型合作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