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领土性的数据主权理论证成及治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岚
高国柱
《海峡法学》
2023年第3期18-28,共11页
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延伸的观点被反复阐明。数据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体现,其内在动力和国际法视角下的意涵,并未得到充分澄清,必然性的理论价值在传统论证路径下值得省察。从领土可以被概念化为空间的角度切入,领土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结...
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延伸的观点被反复阐明。数据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体现,其内在动力和国际法视角下的意涵,并未得到充分澄清,必然性的理论价值在传统论证路径下值得省察。从领土可以被概念化为空间的角度切入,领土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结构,证成领土性的概念,得出网络空间具有“领土性”的初步结论,且并不存在排斥基于领土性的数据主权理由。以国际法原则和中国的主张为依据,对数据权利的意涵和私权的局限性剖析,确定数据主权存在的必要性。在现行国际法框架下,中国应该继续主张以数据主权为核心的、基于国际法的国际秩序,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公正、可持续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式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性
数据主权
网络空间主权
网络主权
数据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领土性”与“国家感”——一种政治地图学的观察视野与分析理路
被引量:
15
2
作者
于京东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1,187-188,共13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于民族-国家及其空间表象的研究出现了一场双向运动:一边是地图史的考察引入知识-权力的视角,重思制图背后的政治动机与权力意志;另一边是国家成长研究的文化转向,关注地图之上的领土性构建和话语生产。两个方面...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于民族-国家及其空间表象的研究出现了一场双向运动:一边是地图史的考察引入知识-权力的视角,重思制图背后的政治动机与权力意志;另一边是国家成长研究的文化转向,关注地图之上的领土性构建和话语生产。两个方面的贯通,开启了一种"政治地图学"的新理路。现代性的地理勘查、测绘及制图技术,同国家与空间关系的稳固法理定型结合起来,衍生出推动传统意义的"边陲"向现代意义的"边界"转型的政治效能;而地图的可视化语言,则通过人的感性直观,在长期的观看和阅读中构建出一种基于"领土性"的"国家感",最终发展成一套深度影响集体空间-记忆的社会文化框架。对当今流行的"民族性"理论范式来说,"政治地图学"的观察和分析,不仅提供一种补充,而且构成一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性
国家感
政治地图学
空间
政治表象
原文传递
论海警在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权
被引量:
1
3
作者
阮智刚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没有明文规定沿海国在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权,但从我国治安工作实际来看,其中有关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规定,实际上都间接包含着沿海国对特定事项的治安管辖权。
关键词
海警
非
领土性
管辖海域
治安管辖权
原文传递
电子殖民:全球化文化帝国的媒介殖民之道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璐
段京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以加拿大学者麦克菲尔提出的"电子殖民主义"为理论框架,在文化帝国主义语境下,对"电子殖民"理论进行追根溯源。通过对"电子殖民"与全球"美国化"以及资本一体化两方面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电...
以加拿大学者麦克菲尔提出的"电子殖民主义"为理论框架,在文化帝国主义语境下,对"电子殖民"理论进行追根溯源。通过对"电子殖民"与全球"美国化"以及资本一体化两方面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电子殖民"现象,剖析了美国作为媒介巨头,如何利用自身强大的文化产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殖民从而掌控世界市场、世界贸易和自由流通消费以攫取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事实,揭示了新时期文化帝国的媒介殖民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殖民
文化帝国主义
非
领土性
文化扩张
全球化
世界市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
5
5
作者
朱昭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过程中所贯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保障了这一时期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尽快解决边界争端的意愿。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在中国对外战略从"一边倒"转向"两条线"的60年代,陆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赢得了较为安定的边疆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位置性边界争端”
“
领土性
边界争端”
睦邻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义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有关全球化世界治理问题的新兴理论。全球治理概念的开放性使它极易成为一些人兜售意识形态价值的方便工具。以詹姆斯·罗西瑙为代表的全球治理倡导者们,其理论旨趣偏于强调各种非领土性或非国家行为...
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有关全球化世界治理问题的新兴理论。全球治理概念的开放性使它极易成为一些人兜售意识形态价值的方便工具。以詹姆斯·罗西瑙为代表的全球治理倡导者们,其理论旨趣偏于强调各种非领土性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重在打破民族国家中心的传统观念,弱化、消解民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意识,这种危险倾向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詹姆斯·罗西瑙
非
领土性
或国家行为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
2
7
作者
朱昭华
《东南亚之窗》
2012年第2期56-65,共10页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过程中贯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保障了这一时期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尽快解决边界争端的意愿。从国家长远利益看,在中国对外战略从“一边倒”转向“两条线”的60年代,陆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赢得了较为安定的边疆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位置性边界争端”
“
领土性
边界争端”
睦邻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
被引量:
7
8
作者
周平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在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根本目标,"中国崛起"是我们自己规划国家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自身发展战略和全球...
在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根本目标,"中国崛起"是我们自己规划国家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自身发展战略和全球战略考量的关切点。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在此条件下,根据新的形势来看待边疆治理,把边疆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凸显"治边"在"治国"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发展战略
基本立足点
核心区
全球战略
核心利益
区域主义
边缘地
战略地位
周边战略
领土性
原文传递
日本“现代马克思主义”派的“新阶段”说
9
作者
李成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89年第8期18-19,3,共3页
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以后,帝国主义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全世界掀起了反共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迂到了严重的挑战。有良知的共产党人全都在思考:马克思主义能否回答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苏共二十大
社会主义体系
不平衡发展
政治革命
阶级对抗
理论体系
三个世界
第二次产业革命
领土性
指导理论
原文传递
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走向与我国边疆治理的战略回应
10
作者
张健
《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1期11-13,共3页
二战以后,国家疆域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形态边疆也随之产生。边疆拓展、边疆战略和边疆治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也日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边疆理论纷纷出现,并与边疆实践相互促进,促成了边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以后,国家疆域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形态边疆也随之产生。边疆拓展、边疆战略和边疆治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也日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边疆理论纷纷出现,并与边疆实践相互促进,促成了边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了边疆形态的演变,以及边疆战略和边疆治理实践的调整。对中国而言,应当从中汲取有益启示,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国家边疆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理论
扩张性
领土性
边疆治理
战略边疆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领土性的数据主权理论证成及治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岚
高国柱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海峡法学》
2023年第3期18-28,共11页
基金
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规则研究”(项目编号:YWF-21-BJ-W-204)。
文摘
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延伸的观点被反复阐明。数据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体现,其内在动力和国际法视角下的意涵,并未得到充分澄清,必然性的理论价值在传统论证路径下值得省察。从领土可以被概念化为空间的角度切入,领土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结构,证成领土性的概念,得出网络空间具有“领土性”的初步结论,且并不存在排斥基于领土性的数据主权理由。以国际法原则和中国的主张为依据,对数据权利的意涵和私权的局限性剖析,确定数据主权存在的必要性。在现行国际法框架下,中国应该继续主张以数据主权为核心的、基于国际法的国际秩序,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公正、可持续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式力量。
关键词
领土性
数据主权
网络空间主权
网络主权
数据治理
分类号
D922.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土性”与“国家感”——一种政治地图学的观察视野与分析理路
被引量:
15
2
作者
于京东
机构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1,187-188,共13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国家建构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日常化机制研究”(20ZZC005)的研究成果
文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于民族-国家及其空间表象的研究出现了一场双向运动:一边是地图史的考察引入知识-权力的视角,重思制图背后的政治动机与权力意志;另一边是国家成长研究的文化转向,关注地图之上的领土性构建和话语生产。两个方面的贯通,开启了一种"政治地图学"的新理路。现代性的地理勘查、测绘及制图技术,同国家与空间关系的稳固法理定型结合起来,衍生出推动传统意义的"边陲"向现代意义的"边界"转型的政治效能;而地图的可视化语言,则通过人的感性直观,在长期的观看和阅读中构建出一种基于"领土性"的"国家感",最终发展成一套深度影响集体空间-记忆的社会文化框架。对当今流行的"民族性"理论范式来说,"政治地图学"的观察和分析,不仅提供一种补充,而且构成一种限制。
关键词
领土性
国家感
政治地图学
空间
政治表象
Keywords
territoriality
statehood
map
space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分类号
D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海警在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权
被引量:
1
3
作者
阮智刚
机构
公安海警学院
出处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没有明文规定沿海国在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权,但从我国治安工作实际来看,其中有关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规定,实际上都间接包含着沿海国对特定事项的治安管辖权。
关键词
海警
非
领土性
管辖海域
治安管辖权
Keywords
China Coast Guard
non-territorial jurisdictional waters
jurisdi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电子殖民:全球化文化帝国的媒介殖民之道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璐
段京肃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2,共4页
文摘
以加拿大学者麦克菲尔提出的"电子殖民主义"为理论框架,在文化帝国主义语境下,对"电子殖民"理论进行追根溯源。通过对"电子殖民"与全球"美国化"以及资本一体化两方面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电子殖民"现象,剖析了美国作为媒介巨头,如何利用自身强大的文化产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殖民从而掌控世界市场、世界贸易和自由流通消费以攫取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事实,揭示了新时期文化帝国的媒介殖民之道。
关键词
电子殖民
文化帝国主义
非
领土性
文化扩张
全球化
世界市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
5
5
作者
朱昭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西南边界主权纠纷的历史与经验考察"(10YJC770130)
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校科研基金项目
文摘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过程中所贯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保障了这一时期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尽快解决边界争端的意愿。从国家长远利益来看,在中国对外战略从"一边倒"转向"两条线"的60年代,陆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赢得了较为安定的边疆局势。
关键词
边界
“位置性边界争端”
“
领土性
边界争端”
睦邻外交
Keywords
borders
Locational Border Disputes
Territorial Border Disputes
good-neighborly diplomacy
分类号
K2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义中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暨欧美文化研究所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CGJ009)
文摘
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有关全球化世界治理问题的新兴理论。全球治理概念的开放性使它极易成为一些人兜售意识形态价值的方便工具。以詹姆斯·罗西瑙为代表的全球治理倡导者们,其理论旨趣偏于强调各种非领土性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重在打破民族国家中心的传统观念,弱化、消解民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意识,这种危险倾向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关键词
全球治理
詹姆斯·罗西瑙
非
领土性
或国家行为体
Keywords
the Global Governace
James N. Rosenau
the non-territorial or non-national actors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
2
7
作者
朱昭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
出处
《东南亚之窗》
2012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文摘
近代遗留下来的中国边界领土争端大致可以分为“位置性边界争端”和“领土性边界争端”.针对不同的边界问题,新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原则与办法。6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边疆局势的动荡促使中共领导人加快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步伐,中国相继与缅甸等6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过程中贯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保障了这一时期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尽快解决边界争端的意愿。从国家长远利益看,在中国对外战略从“一边倒”转向“两条线”的60年代,陆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赢得了较为安定的边疆局势。
关键词
边界
“位置性边界争端”
“
领土性
边界争端”
睦邻外交
分类号
D829.351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
被引量:
7
8
作者
周平
机构
云南大学政治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文摘
在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根本目标,"中国崛起"是我们自己规划国家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自身发展战略和全球战略考量的关切点。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在此条件下,根据新的形势来看待边疆治理,把边疆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凸显"治边"在"治国"中的作用。
关键词
自身发展战略
基本立足点
核心区
全球战略
核心利益
区域主义
边缘地
战略地位
周边战略
领土性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现代马克思主义”派的“新阶段”说
9
作者
李成鼎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89年第8期18-19,3,共3页
文摘
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以后,帝国主义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全世界掀起了反共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迂到了严重的挑战。有良知的共产党人全都在思考:马克思主义能否回答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苏共二十大
社会主义体系
不平衡发展
政治革命
阶级对抗
理论体系
三个世界
第二次产业革命
领土性
指导理论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走向与我国边疆治理的战略回应
10
作者
张健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
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
出处
《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二战以后,国家疆域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形态边疆也随之产生。边疆拓展、边疆战略和边疆治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也日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边疆理论纷纷出现,并与边疆实践相互促进,促成了边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了边疆形态的演变,以及边疆战略和边疆治理实践的调整。对中国而言,应当从中汲取有益启示,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国家边疆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边疆理论
扩张性
领土性
边疆治理
战略边疆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领土性的数据主权理论证成及治理
高岚
高国柱
《海峡法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领土性”与“国家感”——一种政治地图学的观察视野与分析理路
于京东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5
原文传递
3
论海警在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权
阮智刚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2
1
原文传递
4
电子殖民:全球化文化帝国的媒介殖民之道
陈璐
段京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朱昭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
李义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
朱昭华
《东南亚之窗》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
周平
《社会科学文摘》
2016
7
原文传递
9
日本“现代马克思主义”派的“新阶段”说
李成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89
0
原文传递
10
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走向与我国边疆治理的战略回应
张健
《社会科学文摘》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