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大弹簧圈技术栓塞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敏丽 丁奇 张慧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大弹簧圈技术栓塞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06—2021-06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方式栓塞治疗,研究组51...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大弹簧圈技术栓塞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06—2021-06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方式栓塞治疗,研究组51例采用大弹簧圈技术栓塞治疗。比较2组术后Raymond-Roy分级、动脉瘤填塞密度、动脉瘤复发、术后动眼神经恢复情况、动脉瘤术后GOS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Raymond-Roy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弹簧圈填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动眼神经恢复情况、发生死亡、植物生存、重残、轻残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恢复良好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弹簧圈用量及弹簧圈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弹簧圈技术用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栓塞程度及密度,降低动脉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且能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颅内动脉 动眼神经麻痹 大弹簧圈技术 栓塞术
下载PDF
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对术前伴动眼神经麻痹的颈内-后交通动脉瘤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薛莘 朱继 +3 位作者 郭宗铎 徐睿 张晓冬 孙晓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never palsy,ONP)的颈内-后交通动脉瘤(internal carotid-posterior communication artery aneurysm,IC-PcomA)患者术后ONP恢复情况,并对影响ONP恢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 目的:分析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伴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never palsy,ONP)的颈内-后交通动脉瘤(internal carotid-posterior communication artery aneurysm,IC-PcomA)患者术后ONP恢复情况,并对影响ONP恢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0例伴ONP的IC-PcomA患者,其中行显微夹闭手术37例,介入栓塞治疗13例,对不同手术后3个月、6个月后ONP恢复程度进行对比。并对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有无破裂、治疗间隔、麻痹程度、动脉瘤直径、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与术后ONP恢复程度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术前各因素,治疗间隔对ONP术后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间隔是术后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OR为0.134(0.034,0.528),回归系数为-2.009,治疗间隔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其余因素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夹闭组OPN的完全恢复率(62.16%)高于介入组(38.46%),夹闭组部分恢复率(27.03%)较介入组(46.15%)低,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6个月后夹闭组的完全恢复率(75.68%)高于介入组(61.54%),夹闭组部分恢复率(13.51%)低于介入组(23.0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夹闭和介入栓塞均能有效改善IC-PcomA的ONP症状,总体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间隔是术后ONP完全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间隔越短,完全恢复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颈内-后交通动脉 介入栓塞 显微夹闭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荣华 宣井岗 +1 位作者 彭亚 王穗暖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5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神经功能恢复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2例。恢复程... 目的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神经功能恢复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2例。恢复程度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能更快、更有效恢复动眼神经功能,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章永强 林东 胡锦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11例伴有OMNP的PComA患者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0例(90.9%),部分恢复1例(9.1%),其恢... 目的探讨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11例伴有OMNP的PComA患者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10例(90.9%),部分恢复1例(9.1%),其恢复状况与治疗时机、麻痹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栓塞未破裂PComA可有效恢复其致OMNP,但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麻痹程度和早期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标准翼点入路前床突切除前后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的不同显露
5
作者 陶存山 吴晓云 楼美清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量化和比较从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前后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COT)显露面积。方法:15具尸体头颅标本进行双侧解剖。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前后,测量点如下:①颈内动脉分叉点至前床突尖(A)及至远环(A’);②颈内动脉分叉点至动眼... 目的:量化和比较从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前后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COT)显露面积。方法:15具尸体头颅标本进行双侧解剖。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前后,测量点如下:①颈内动脉分叉点至前床突尖(A)及至远环(A’);②颈内动脉分叉点至动眼神经被天幕返折挡住点(B)及天幕返折切开后至动眼神经孔(B’);③前床突尖至动眼神经被天幕返折挡住点(c)和从远环至动眼神经孔(C’)。在前床突切除前后分别计算COT面积(分别为三角形ABC面积和三角形A’B’C’面积)。结果:所测平均值如下。A,(9.03±0.928)mm;A’,(13.50±0.861)mm;B,(7.63±1.245)mm,B’,(9.87±1.196)mm;C,(6.97±0.964)mm;C’,(9.27±1.285)inm;三角形ABC面积为(25.02±5.881)mm2,A’B’C’面积为(44.78±9.174)mm2。左右两侧长度和COT面积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硬膜外切除前床突后在COT显露面积比切除前增加了近两倍。在切除鞍旁区病变和基底动脉顶端病变时,增加的显露对手术操作会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床突 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 前床突切除 硬膜外
原文传递
颞前经海绵窦入路治疗基底动脉分叉区动脉瘤
6
作者 李佳欣 杜长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基底动脉分叉区动脉瘤位置深,术野狭窄,兼有丘脑穿支动脉及颅神经穿行其间,故在该区域手术极具挑战性。术野的充分显露较困难,是造成此类手术困难的主要原因。颞前经海绵窦入路通过磨除前床突,移动颈内动脉(ICA),切开海绵窦顶壁并松解... 基底动脉分叉区动脉瘤位置深,术野狭窄,兼有丘脑穿支动脉及颅神经穿行其间,故在该区域手术极具挑战性。术野的充分显露较困难,是造成此类手术困难的主要原因。颞前经海绵窦入路通过磨除前床突,移动颈内动脉(ICA),切开海绵窦顶壁并松解动眼神经,磨除部分后床突及鞍背及上斜坡的骨质,扩大了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提供了一个到达基底动脉分叉区的安全、有效的手术通道。因此,值得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基底动脉 显微解剖 颞前经海绵窦入路 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
下载PDF
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至基底动脉分叉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欣 杜长生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至基底动脉分叉区的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方法:采用5例(10侧)乳胶灌注湿性尸头,模拟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至基底动脉分叉区的手术路径,观测术野范围、操作视角、小脑幕前切迹区相关结构的毗邻关系及构成颈... 目的:探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至基底动脉分叉区的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方法:采用5例(10侧)乳胶灌注湿性尸头,模拟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至基底动脉分叉区的手术路径,观测术野范围、操作视角、小脑幕前切迹区相关结构的毗邻关系及构成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COT)扩大前后的面积。结果:①颞前经海绵窦入路所显露的脑表面空间面积为(1103.2±412.3)mm2,其在平行于大脑外侧裂轴上的操作视角为(125±5.4)°,与垂直于该轴方向上的操作视角为(20.3±2.9)°。②原位测量COT面积为(22.04±5.22)mm2;通过磨除颅底骨质,向中线侧移动颈内动脉,切开视神经管鞘环,测量扩大后的COT面积为(55.38±6.03)mm2。后者的面积较COT扩大之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扩大COT面积,打开海绵窦顶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能够增加小脑幕前切迹区的显露,有效地暴露基底动脉分叉区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显微解剖 颞前经海绵窦入路 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三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