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术后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姝玥 樊思远 +2 位作者 庄子逸 移平 唐向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患者被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其中单纯手术组32例,手术联合中药组26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纳入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的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3.00±0.75 vs 2.00±1.00;2.00±1.00 vs 2.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15.00±3.00 vs 13.00±3.00;13.94±1.90 vs 12.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可解除患者颈神经受压状态,术后联合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中医中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融合材料辅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高锋 王林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95-97,1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融合材料在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自体组(30例)、异体组(30例)及联合组(30例),自体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治疗,异体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结合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联合组术中采用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三组术后颈椎疼痛情况、颈椎高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2、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2、4周颈椎高度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学会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3、6、12个月时的植骨融合率均高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异体组(P<0.05)。结论:修饰后的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Cage椎间融合器联合用于ACDF手术可促进患者颈椎高度及功能恢复,对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自体髂骨 异体同种骨 Cage椎间融合
下载PDF
新型门型钢板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苗苗 唐晓东 +1 位作者 张长江 闫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25例术中采用新型门型钢板固定(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67岁(58.46±6.04岁);手术节段C4/57例,C5/612例,C6/76例。21例术中使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5~71岁(58.31±5.79岁),手术节段C4/55例,C5/610例,C6/7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并在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108.6±14.0min和52.8±23.0ml,对照组为124.3±14.6min和60.9±18.6ml,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吞咽困难;对照组1例出现声音嘶哑,3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者吞咽困难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两组术后3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颈椎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优良21例(84.0%),对照组18例(85.7%),两组椎体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应用新型门型钢板与应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相近,新型门型钢板钉板一体,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门型钢板 疗效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后颈长肌、颈伸肌形态学变化与改良日本矫形协会评分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林钦 李晓博 李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后颈长肌、颈伸肌形态学变化与改良日本矫形协会(mJOA)评分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mJOA评分及NDI评价颈...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后颈长肌、颈伸肌形态学变化与改良日本矫形协会(mJOA)评分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mJOA评分及NDI评价颈椎功能状态,并进行MRI检查,测量C 2~C 7各椎间盘水平颈长肌截面积(AxCSA)和长短径线比值(RLS),依据层厚计算颈长肌容积,同时测量相同层面颈伸肌截面积(CESA)并将其与相应椎体截面积(VBA)的比值作为颈伸肌容积。比较手术前后颈长肌、颈伸肌的形态学变化,并与mJOA评分及ND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时,手术节段AxCSA和颈长肌容积较术前显著减少,RLS较术前显著增加(均P<0.05)。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CESA、CESA/V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时mJOA评分明显增加,而NDI显著下降(均P<0.05)。颈长肌容积与NDI呈负相关(P<0.05),与mJOA评分无相关性(P>0.05);CESA/VBA与mJOA评分和NDI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ACDF后CESA和颈伸肌容积无明显改变,而手术节段相应的颈长肌形态变化显著,且颈长肌容积与术后NDI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长肌 伸肌 部功能障碍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症状严重程度分层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后结局的研究
5
作者 王玉强 牛慧霞 +7 位作者 刘宏建 张书豪 赵耀 杨浩 张敏 王卫东 王利民 刘屹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严重程度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的临床结果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因CSM行初次ACDF(单节段或双节段)手术的患者198例...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严重程度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的临床结果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因CSM行初次ACDF(单节段或双节段)手术的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13分,52例)、中度组(9~13分,87例)和重度组(<9分,59例)。采用颈部疼痛(NP)和手臂疼痛(AP)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采用JOA量表、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物理成分得分(PCS)和心理成分得分(MC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评价患者临床改善情况;采用社会功能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恢复的满意程度,计算重返工作率(RTWR),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JOA评分升高[术前:(14.7±1.3)、(10.9±2.6)、(7.1±3.2),术后6个月:(15.9±1.4)、(13.8±1.6)、(12.3±2.9),术后1年:(16.1±1.2)、(14.4±1.9)、(12.9±2.7),F时间=76.724,P<0.05],NDI降低[术前:(23.1±16.3)、(28.1±16.9)、(46.3±18.5),术后6个月:(10.4±5.6)、(15.3±8.2)、(23.4±15.7),术后1年:(9.1±4.8)、(12.7±6.6)、(18.1±9.9),F时间=109.747,P<0.05],NP-VAS[术前:(3.5±1.6)、(3.7±1.4)、(3.6±1.5),术后6个月:(1.4±0.3)、(1.3±0.4)、(1.6±0.5),术后1年:(0.9±0.4)、(1.1±0.3)、(1.1±0.4),F时间=47.381,P<0.05]、AP-VAS[术前:(2.9±2.0)、(3.0±1.8)、(2.8±1.9),术后6个月:(0.9±0.7)、(1.3±0.6)、(1.4±0.6),术后1年:(0.8±0.6)、(0.9±0.6)、(1.1±0.5),F时间=43.774,P<0.05]评分降低,PCS升高[术前:(41.9±15.4)、(33.8±10.6)、(26.7±9.8),术后6个月:(49.3±17.2)、(44.6±15.8)、(37.9±12.6),术后1年:(49.9±19.1)、(47.4±17.1)、(41.3±16.0),F时间=96.219,P<0.05];除轻度组外,中度组和重度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MCS较术前升高[术前:(45.1±10.3)、(39.7±12.4),术后6个月:(49.9±10.7)、(51.2±10.8),术后1年:(51.1±10.8)、(51.4±11.2),F时间=27.921,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时NP-MCID(χ^(2)=0.163、0.209、0.000,P>0.05)和AP-MCID(χ^(2)=0.160、0.216、0.8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患者术后1年时JOA-MCID高于术后6个月(χ^(2)=3.997,P<0.05),轻度组、中度组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473,P>0.05);3组术后1年时NDI-MCID(χ^(2)=3.994、4.266、4.470,P<0.05)和PCS-MCID(χ^(2)=3.994、5.217,P<0.05)均高于术后6个月(除外重度组PCS-MCID,χ^(2)=0.241,P>0.05);6个月和1年时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PCS-MCID均依次升高(R=0.383、0.276,P<0.05),重度组的PCS-MCID的患者比例最高。术后6个月、1年,患者的满意率(R=-0.293、-0.202,P<0.05)和RTWR(R=-0.153、-0.202,P<0.05)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依次下降,重度组的满意率和RTWR最低,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CSM患者行ACDF术后的临床结果和社会功能均可得到改善,重度组在满意率和RTWR方面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脊髓型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赵东升 张伟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ACD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CSM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VAS评分,提高腰椎功能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和椎间高度,其效果优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徐小平 赵刘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A...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ACD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脊髓功能、矢状位参数、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7 d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JO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时,C_(2-7)Cobb、SCobb角较对照组大,C_(2-7)SVA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ACDF治疗CSM有快捷、对患者损害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减轻疼痛,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及矢状位参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8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日间管理模式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龙 陈宇 +6 位作者 汪凡栋 刘元彬 宋昭君 王淼 周永 刘会毅 郑佳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手术治疗的12例CDD患者。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53.7±8.6岁(36~67岁),单节段手术8例,双节段手术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出院后30d再入院率及并发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评价手术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结果。术前和出院当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recovery rate,RR)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术后2d,拍摄颈椎X线片、CT及MRI以评估置入物的位置、神经减压情况和颈椎生理曲度。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2.5±0.8个月(1~6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71.3±20.5min,术中出血量为14.6±8.4mL,术后引流量为8.8±7.3mL。出院当日VAS(2.1±0.9分)、NDI[(22.4±3.5)%]、JOA评分(14.3±1.1分)较术前VAS(6.6±1.7分)、NDI[(66.3±4.7)%]、JOA评分(8.3±1.3分)分别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RR为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8.3%),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随访期间,无出院后30d内再入院病例,1例患者出院后6d出现切口血肿,患者无呼吸及吞咽困难,经专科检查评估后行加压包扎,4d后自愈。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置入物位置理想,神经减压充分,术后颈椎生理曲度(28.7°±2.0°)较术前(15.7°±4.6°)明显改善(P<0.05)。结论:日间ACDF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较为满意,可为合适的CDD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椎退变性疾病 安全性 早期疗效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刘剑军 熊建卫 +1 位作者 鄢义云 刘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5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丰城市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多节段脊椎病患者纳入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丰城市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多节段脊椎病患者纳入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ACCF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下ACD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颈椎疼痛程度、颈椎曲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JOA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16.95%(P<0.05)。结论:与ACCF术比较,显微镜下ACDF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颈椎疼痛,调节颈椎曲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椎病 显微镜下 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应用零切迹系统或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宏衡 方志超 +4 位作者 梁梓杨 张嘉锐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颈椎C3~C7节段CT扫描数据,建立C3~C7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前期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ZP固定模型与CP固定模型的手术节段均设定为C4/5与C5/6节段。在C3椎体上方施加轴向压缩负荷73.6N的模拟重力,并逐步施加1.8N·m的转矩,进而模拟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等颈椎运动。测定并比较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C5椎体及融合器装置应力。结果:CP固定模型融合节段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位均明显小于ZP固定模型;CP固定模型相邻节段(C3/4、C6/7)的椎间盘内应力均远远高于ZP固定模型,两种模型融合节段上方的椎间盘内应力均高于融合节段下方;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5椎体应力均明显高于CP固定模型,在前屈位时,两模型C5椎体应力最小(ZP固定模型为7.36Mpa,CP固定模型为2.01Mpa);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4/5、C5/6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均大于CP固定模型。结论:相较于CP固定,ACDF术中应用ZP固定对手术节段的限制更小,手术节段ROM更高、微运动更多,融合器及中间椎体应力更大,术后更易发生融合器下沉甚至中间椎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rofile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 中间椎体 三维有限元研究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健豪 刘宝戈 +4 位作者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C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白索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周文明 南伟 张海鸿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当属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白索综合征(WCS)是SCIRI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特点为手术颈椎相应节段的脊髓出现呈白色索状的大面积水肿。本研究报道1例ACDF术后发生瘫痪,在排除血肿压迫和术中直接损伤脊髓后证实发生了WCS,经积极行后入路扩大减压术后患者瘫痪症状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对于ACDF术后发生WC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不同融合装置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管减压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14
作者 任杭岭 宋娜 +3 位作者 徐大霞 李宗欢 张志 张景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75-5381,共7页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全部患者均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治疗,根据椎间融合装置的不同分为2组,零切迹组(zero-p组)纳入患者23例,钛板联合cage组(cage组)纳入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手术前后于X射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包括颈椎前凸角(C2-7 Cobb角)、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病椎局部前凸角和T1倾斜角。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椎间融合以及术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值并对比其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zero-p组手术时间较cage组短,术中出血量较cage组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age组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7/21,33%)高于zero-p组(3/23,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相同,均骨性融合;组内比较发现两组颈椎矢状位参数指标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末次随访时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C2-7 Cobb角、T1倾斜角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zero-p组病椎局部前凸角变化值较cage组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过程中使用zero-p与钛板联合cage均能有效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可以更好地重建患者颈椎前凸曲度,对于融合装置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 椎间融合 zero-p 钛板 椎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奇 郭卫春 +1 位作者 代国 邱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DCI组(24例)和ACDF组(36例)。临床评价指标主要如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术前、术后3,12个月颈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N)和上肢疼痛评分(VAS-A),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影像学结果包括: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ROM)、颈椎整体角度(C_(2~7)Cobb角)结果。结果 DCI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CDF组(P<0.05)。DCI组和ACDF组术后临床疗效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VAS-N、VAS-A、NPAD评分和EQ-5D评分:两组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ACDF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DCI组术后12个月较ACDF组减小(P<0.05)。ACDF组术后3个月C_(2~7)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与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在中短期随访中临床效果满意。DCI能有效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与ACDF相比,能更好地保护脊柱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邻近节段病变
下载PDF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化洋 何睿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前... 目的探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术后1 d、1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 <0. 05,P <0. 01)。结论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且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地塞米松 椎病
下载PDF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17
作者 张黎明 杜明奎 +1 位作者 张西峰 仲伟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CR患者资料,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25例(内镜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61±9.23)岁;采用ACDF治疗27例(融合组),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2±9.05)岁。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3±7.61) min,融合组手术时间(75.28±8.49) min。内镜组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融合组。内镜组和融合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3 d时内镜组颈部VAS评分明显低于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00%;融合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59%。结论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传统ACDF术治疗CR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两种方式均可选择。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患者更建议考虑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开放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
下载PDF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
18
作者 郑圣安 郑丰裕 +5 位作者 郭永生 韩建华 田新征 齐永建 朱庆翱 王宗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46例,四节段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CDF;患者发生吞咽困难3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1例,上呼吸道梗阻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8/112)。结论认真细致地评估及严格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及规范操作、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基础,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当出现术后并发症时,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合理处置多可避免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 术后早期并发症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王柯 陈永 +1 位作者 张自然 郑四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ACCF)。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脊髓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VAS量表)、颈椎生理曲度和Cobb角。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后JOA评分均有提高,VA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JOA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Cobb角均有增大,且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ACCF相比于ACDF更能有效减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增强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椎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沈倩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49-0151,共3页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训练组。常规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做好我院脊柱外科的常规护理工作;训练组:36例颈椎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除了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种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下,两组颈椎疾病患者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同时比较手术操作医生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结果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分析显示,训练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指标分别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训练组手术操作者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生理解剖结构复杂,颈椎前路手术切口小,手术区暴露视野相对较小,同时术前有效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可以在不过度牵拉气管、食管的前提下,保证手术区视野,同时减轻咽喉部刺激,较少患者术后咽部疼痛感及吞咽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