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余彬 彭银虓 +2 位作者 薛力 秦辉 梁益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2-1347,共6页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目前可选择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作为内固定融合材料。与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系统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具有术后对食管干扰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目前可选择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作为内固定融合材料。与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系统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具有术后对食管干扰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避免钢板过长或位置不佳损伤临近节段椎间盘等优势。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治疗的60例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分为2组,Zero-P组采用Zero-P融合固定,钢板组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联合Cage置入,每组30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Bazaz吞咽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行颈椎X射线、颈椎CT检查,测量颈椎曲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植物移位、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食管瘘、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②在术后随访中,2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植骨融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组(P均<0.05);④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钢板组患者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方面均优于Zero-P(P <0.05);⑤提示双节段Zero-P椎间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但在颈椎曲度方面不如传统颈前路钢板系统。术前颈椎曲度明显异常的患者不推荐使用Zero-P椎间融合固定器作为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 Zero-P 椎病 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 术后吞咽困难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联合钛网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5
2
作者 戴建辉 吴献伟 +3 位作者 林海滨 占鲤生 李荣议 林宇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65-566,共2页
下颈椎损伤中60%~70%合并有脊髓及脊神经根等受压或受刺激症状。自2000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脱位2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钢板 固定术治疗 钛网 联合 椎损伤 前路减压 刺激症状 脊神经根 不稳定型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定祥 林达强 +1 位作者 唐天生 何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例)设为A组,以脊柱中后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2l例)设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方面的差异。结果除B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多于A组外,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各自的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才龙 邹云雯 刘玉爱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颈前路钢板固定术 治疗 椎骨折脱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Orion与Zephir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世敏 林明侠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ORION ZEPHIR 颈前路钢板 内固定 护理 椎骨折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结合钛网植骨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凯 李杰 +1 位作者 付连冲 李会全 《中医正骨》 2004年第10期11-12,共2页
为观察颈前路钢板结合钛网植骨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钛网植入后融合及沉降情况。对 2 3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 10~ 18个月 (平均 15个月 )的随访 ,以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 为观察颈前路钢板结合钛网植骨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钛网植入后融合及沉降情况。对 2 3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 10~ 18个月 (平均 15个月 )的随访 ,以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钛网植骨融合率及钛网沉降率。结果显示 ,2 3例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依据JOA评定标准评定优 15例 ,良 4例 ,中 4例 ;JOA评定由术前 8.6± 1.4分升至术后 15 .5± 2 .8分 ;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合Zdeblick影像学判定椎体间融合的标准 ,术后 6个月钛网植骨融合率达到 89% ,1年达到 91%。术后 6个月沉降出现率 11% ,1年 13%。表明应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 ,沉降率低 ,没有供骨区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手术 颈前路钢板固定术 钛网檀骨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忠义 陈海啸 +1 位作者 洪正华 王章富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 前路融合术 内固定 前路减压 自体髂骨植骨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颈前路钢板的三维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文华 李义凯 +4 位作者 赵卫东 王柏川 钟世镇 张美超 朱青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对利用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进行固定的颈椎标本进行三维稳定性分析,进而对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作出生物力学评价。方法:14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正常颈椎在2.0Nm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OM);将两组颈椎制作成三柱不稳... 目的:对利用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进行固定的颈椎标本进行三维稳定性分析,进而对颈前路蝶型钢板(CSBP)作出生物力学评价。方法:14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正常颈椎在2.0Nm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OM);将两组颈椎制作成三柱不稳定模型,分别以CS-BP和Orion钢板固定。测量两组颈椎的ROM。结果:CSBP和Orion钢板均能显著降低颈椎各方向上的ROM(P<0.05),在前屈、后伸方向最大。应用CSBP钢板,前屈、后伸ROM较正常颈椎分别降低66%、60%;应用Orion钢板分别降低72%、71%;两种钢板在重建颈椎稳定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SBP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生物力学 颈前路钢板 稳定性
下载PDF
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
9
作者 张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627-627,共1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钛网... 目的:研究并探讨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VDS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DS评分明显更低(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钛网植骨联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钛网植骨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护理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乃鼎 杨子斌 +2 位作者 洪建斌 何建荣 张洁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颈前路钢板 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以及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以及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8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患...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以及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8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患者通过颈前路钢板固定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通过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脊髓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发症发生率、治疗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以及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的术式效果都很确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侧块螺钉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Ⅱ型Hangman骨折采用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赵学寨 《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48-48,共1页
目的:探讨Ⅱ型Hangman骨折采用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Ⅱ型Hangma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参考组采用侧块钉棒置... 目的:探讨Ⅱ型Hangman骨折采用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Ⅱ型Hangma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参考组采用侧块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参考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Ⅱ型Hangman骨折效果显著,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Hangman骨折 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 椎间植骨
下载PDF
应用有限方法评价颈前路蝶型钢板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美超 黄文华 +2 位作者 王柏川 朱青安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通过有限单元法的结构分析功能建立颈前路蝶型钢板模型,并赋予材料物理特性。采取与在MTS-858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相同的加载与约束条件,模拟钢板固定在椎体上的力学载荷,分析求解钢板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有限单元法的结构分析功能建立颈前路蝶型钢板模型,并赋予材料物理特性。采取与在MTS-858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相同的加载与约束条件,模拟钢板固定在椎体上的力学载荷,分析求解钢板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发现有限单元法分析结果与MTS-858试验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钢板钉孔周围区域出现应力集中,是容易疲劳断裂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 颈前路钢板 应力 应变 椎不稳
下载PDF
颈前路2种减压并钢板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威 廖文胜 +1 位作者 王利民 鲍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134-3138,共5页
背景:相邻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有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如何选择存在争议。目的:比较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对相邻2个节段脊髓型... 背景:相邻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有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如何选择存在争议。目的:比较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对相邻2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PubMed(1966/2011-11)、EMBASE(1974/2011-11)、CBM(1978/2011-11)、CNKI(1994/2011-11)、和万方数据库(1997/2011-11),文献语种限为中文和英文。全面收集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相邻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由2个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5个,共382例患者,其中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01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组181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颈椎曲度方面,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组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融合率及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相邻2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较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颈椎矫形较好的优点,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融合率及并发症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钢板 融合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椎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固定位置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虎 马志兵 +2 位作者 齐祥如 袁峰 郭开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钢板固定的位置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颈椎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至头、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据此分为A、B两组,A组PDD<5 mm,B组PDD≥5 mm。相邻节段骨质增... 目的分析颈前路钢板固定的位置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颈椎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至头、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据此分为A、B两组,A组PDD<5 mm,B组PDD≥5 mm。相邻节段骨质增生情况,据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骨质增生)到2级(完全骨桥形成)。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分别计算头、尾侧相邻椎间隙与椎体高度的比值(R)和相邻椎间隙上下椎板夹角度数(α)。结果头侧A组相邻椎间隙中53.7%椎体出现骨质增生,B组为29.8%;尾侧A、B组分别为38.5%和19.7%。头、尾侧相邻椎间隙中,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R值头、尾侧A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访时明显降低(P<0.05);B组术前术后及随访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角大小仅头侧A组随访时比术前、术后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钢板放置的位置不当可影响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 钢板位置 相邻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龙 范顺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 对比研究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late cage benezech,PCB)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98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 对比研究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late cage benezech,PCB)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98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9),A组采用Zero-P治疗,B组采用PCB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后吞咽困难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t=4.089,P=0.000;t=3.587,P=0.00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5个月。除2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发现有1枚螺钉松动、部分脱出并予以重新固定外,其余患者未发现螺钉松动或短路、钢板断裂,未发生植骨塌陷、吸收、脱出、嵌入椎间孔或椎管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A组出现术后吞咽困难8例(16.33%),对照组13例(2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6,P=0.001)。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NDI、SF-36量表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除SF-36量表和Cobb角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A组均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A组JOA评分优良率81.63%,B组为7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结论 应用Zero-P和PCB治疗颈椎病均可获得较理想效果,但Zero-P创伤小,术后稳定性强,可明显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病情缓解程度均优于P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系统 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
原文传递
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剑平 陈宗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治疗21例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进行分节段减压和混合重建,治疗21例多节段颈椎病。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JOA评分术前为(6.5±2.2)分,术后为(12.1±1.5)...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治疗21例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进行分节段减压和混合重建,治疗21例多节段颈椎病。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JOA评分术前为(6.5±2.2)分,术后为(12.1±1.5)分;术后神经根性疼痛消失,麻木、无力感明显缓解。结论颈前路钢板和钛网联合cage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既减压充分,又保留部分颈椎结构,是目前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颈前路钢板 椎间融合器 多节段椎病
原文传递
颈前路蝶型钢板的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美超 黄文华 +2 位作者 王柏川 赵卫东 钟世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50-751,755,共3页
从临床应用出发,利用有限元法对颈前路蝶型钢板进行生物力学模拟分析,求解钢板各部分应力、应变分布,并与疲劳实验的结果对比,得到了与其一致的易断裂部位预测,并弥补了其内部细节与过程分析的不足。
关键词 前路蝶型钢板 有限元法 分析 骨科器械
下载PDF
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建文 曹志强 张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9-89,共1页
2006年5月-2009年7月,我院采用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路锁定钢板 脊髓型椎病 疗效观察 固定治疗 2009年 椎病患者
下载PDF
限制型颈前路内固定钢板的有限元模拟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军 刘伟强 尚鹏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第2期113-116,145,共5页
目的评估颈前路内固定钢板在轴向压力、前屈、侧弯和扭转等四种生理性工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应力/应变分布,为临床上对颈前路内固定钢板的选择及其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国人颈椎解剖结构统计学数据和颈前路内固定钢板尺寸... 目的评估颈前路内固定钢板在轴向压力、前屈、侧弯和扭转等四种生理性工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应力/应变分布,为临床上对颈前路内固定钢板的选择及其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国人颈椎解剖结构统计学数据和颈前路内固定钢板尺寸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颈椎C5-C6功能节段-限制型颈前路内固定钢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在人体生理性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在生理性载荷下,应力/应变集中分布在骨螺钉和内植入固定板的结合部位以及内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边缘处应力/应变较小。结论在轴向压力、前屈、侧弯和扭转四种生理性载荷下,应力/应变集中分布在颈前路内固定钢板和骨螺钉的结合处,又因该结合处为螺钉结构连接,所以,此结合处刚性连接比较薄弱,易发生内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生物力学 限制型前路固定钢板 生理性载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