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晏圣松 尉迎丽 唐流刚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颈功能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3.08%)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38%)更高(P<0.05)。治疗2周后,2组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活动受限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左旋转颈功能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厥、皮下出血等情况。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可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验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颈功能活动度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郑氏“四步”手法 推拿 颈功能活动度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良春 邓发明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诊疗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模式分别为传统西医治疗、中西医...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诊疗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模式分别为传统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功能活动度、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功能活动度、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增加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生活水平、提高颈功能活动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根型椎病 颈功能活动度 临床有效率
下载PDF
颈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熊国龙 王新国 《四川中医》 2020年第9期191-195,共5页
目的:观察颈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171)和对照组(n=171),对照组给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颈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171)和对照组(n=171),对照组给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颈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颈椎生物学相关参数测定和治疗前及治疗30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头痛、目眩、肢体麻木、上肢刺痛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95.9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8%)(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活动度(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共4个方向)、生理曲度和颈椎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肌力共4个方向)测定值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和生理曲度,缓解颈部肌肉群紧张、痉挛症状,缓解疼痛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三针 穴位贴敷 颈功能活动度 椎生理曲度 部肌力
下载PDF
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尉迎丽 晏圣松 +7 位作者 唐流刚 唐浩琛 刘太 程远东 赵琛 王标 胡锐 王梅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郑氏“四步”手法 颈功能活动度 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 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威芎镇痛散热熨疗法联合常规医护措施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娣 张秀珍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7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内服止痛药物、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威芎镇痛散热熨颈部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将112例CE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2组患者均予美洛昔康片和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并施... 目的:观察在常规内服止痛药物、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威芎镇痛散热熨颈部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将112例CE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2组患者均予美洛昔康片和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并施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威芎镇痛散热熨颈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疼痛程度,评定颈部功能活动度(ROM)评分,记录头痛持续时间和每周的头痛频率。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NRS评分及ROM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头痛持续时间缩短、每周头痛频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NRS评分及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每周头痛频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内服止痛药物、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威芎镇痛散热熨颈部,可进一步减轻CEH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头痛的发作,改善颈部的活动范围,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头痛 推拿正骨手法 威芎镇痛散 中药热熨 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侠杰 田河水 +2 位作者 张俊杰 张俊杰 李嵘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58例增加针刺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分别为(45.88±2.79)°、(45.71±3.51)°、(66.47±12.03)°、(67.6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FV、PSV、PI和RI水平分别为(26.98±4.49)cm/s、(59.79±13.64)cm/s、(0.81±0.19)、(0.48±0.10),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CSR颈痛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通过提高颈椎稳定性及降低循环阻力等机制,改善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根型椎病 痛穴 夹脊穴 颈功能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