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植入颈动脉支架对急诊血管内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田永娟 左娜 郭延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植入颈动脉支架对急诊血管内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良好的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3例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同期植入颈动脉支架对急诊血管内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良好的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3例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急诊血管内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植入颈动脉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术后90d最终事件(再次住院、心血管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终事件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6.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同期植入颈动脉支架对急诊血管内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可减轻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水平,且不增加再次住院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 急诊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串联病变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对颈动脉串联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燕敏 林定来 +5 位作者 易婷玉 林晓晖 陈荣城 潘志南 郑秀芬 陈文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我科2015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1例发病24 h内行急诊血管内治... 目的探讨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我科2015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1例发病24 h内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根据急诊血管内治疗中是否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将患者分为支架植入组(93例)和无支架植入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与死亡率、急性期责任血管再闭塞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及预后不良组(64例),对术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支架植入组相比,支架植入组患者年龄较大、罹患糖尿病者占比较高、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90 d死亡率、术后sICH发生率、责任血管再闭塞率相较无支架植入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更年轻、入院时NIHSS评分较低、术后C臂CT检查有高密度影的患者占比较低、颅内出血和sICH发生率均较低、支架植入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低(OR=0.931,95% CI 0.886~0.979,P=0.005)、未发生sICH(OR=0.069,95% CI 0.008~0.628,P=0.018)及术后C臂CT检查未见高密度影(OR=0.187,95% CI 0.060~0.589,P=0.004)是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未行支架植入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4.583,95% CI 1.476~14.228,P=0.008)。结论对于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是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串联病变 血管内治疗 动脉支架植入 预后 症状性颅内出血
下载PDF
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成形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
3
作者 牛国浩 《临床研究》 2016年第9期96-96,共1页
目的:对内膜剥脱(CEA)联合支架成形(CAS)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例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成功治疗,无一... 目的:对内膜剥脱(CEA)联合支架成形(CAS)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例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成功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脑出血、脑卒中等不良事件;患者随访时间为(10.6±6.5)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无一例患者死亡,且无一例患者新发出血、脑卒中事件。结论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应用内膜剥脱联合支架成形术,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串联病变 内膜剥脱 支架成形
下载PDF
支架植入联合颅内取栓对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首通效应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翼 何春 +2 位作者 张辉 孙震 李翠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联合颅内取栓对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首通效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临汾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3例颈动脉串联病变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处理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优先取...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联合颅内取栓对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首通效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临汾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3例颈动脉串联病变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处理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优先取栓组(n=57)与优先植入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期间1次取栓成功率、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7 d的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血管再闭塞、术后90 d病死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管再通率均为100.0%。优先取栓组患者的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优先植入组,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优先植入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90 d的mRS评分平均值均>2分。两组患者的术后24 h的NIHSS评分、术后7 d的NIHSS评分、术后90 d的mRS评分及术后90 d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血管再闭塞、术后90 d死亡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植入联合颅内取栓治疗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脑梗死患者时,优先取栓及优先植入支架这两种手术策略均可行,但优先进行机械取栓,患者的1次取栓成功率更高,血管再通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串联病变 脑梗死 动脉支架植入 机械取栓
下载PDF
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群龙 张萌 +7 位作者 尹腾昆 郝继恒 刘超 林凯 刘卫东 崔庆轲 王继跃 张利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其中采取先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后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手术策略的患者43例(由远及近组),采用先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后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手术策略的患者12例(由近及远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死亡率。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术。由远及近组患者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由近及远组[67.4%(29/43)vs 33.3%(4/12)],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由近及远组[(68.77±17.65)min vs(100.08±38.3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但采取由远及近的手术策略比由近及远手术策略有更高的1次取栓成功率且能更快地达到血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串联病变 机械取栓术 动脉支架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