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再狭窄犬血管内膜的急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万利 李辉 +1 位作者 范晨 刘一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巨噬细胞分子1(macrophagemolecular1,Mac1)、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lantigen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10只成年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 目的研究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巨噬细胞分子1(macrophagemolecular1,Mac1)、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lantigen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10只成年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后8周取目标颈动脉作病理学检查。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和LFA1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8周DSA显示狭窄率为(65±15)%,HE染色显示内膜明显增厚、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增厚的内膜中,可见大量来源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单核细胞表面Mac1在术前以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F=9.506,P<0.01);单核细胞表面LFA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F=1.553,P>0.05)。结论用犬颈动脉球囊扩张法可以建立可靠有效的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Mac1可能参与了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再狭窄 急性炎症反应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血管内膜 functional molecular 流式细胞仪检测 球囊扩张法 功能相关抗原 免疫组化染色 Α-肌动蛋白 细胞表面 动物模型 单核细胞 术前及术后 病理学检查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颈动脉再狭窄防治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隆华 《前卫医学情报》 1996年第4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颈动脉再狭窄 手术后 防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形态不能预测颈动脉再狭窄
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4-504,共1页
德国学者Wasse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支架内再狭窄(ISR)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影响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CAS治疗过程中,软质、不稳定性斑块更容易受损,这种斑块很可能引起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ISR。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再狭窄 斑块形态 多普勒超声检测 预测 术前 病例对照研究 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再狭窄的评价作用分析
4
作者 王思思 焦鹏 于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2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效果及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CEA治疗的患者102例,比较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部位的狭...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效果及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CEA治疗的患者102例,比较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部位的狭窄程度及颈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术后随访2年,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有无颈动脉再狭窄分为无狭窄组(79例)和再狭窄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多模态超声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EA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颈动脉的舒张期末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均降低,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宽,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EA术后2年颈动脉再狭窄率为22.55%(23/102)。再狭窄组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颈动脉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斑块形态(不规则)、斑块钙化、斑块内含新生血管比例均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钙化(OR=1.998,95%CI 1.129~3.534)、斑块内含新生血管(OR=3.152,95%CI 1.782~5.575)是CEA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模态超声可有效评估CEA血管再通的疗效及术后颈动脉再狭窄情况,斑块钙化、斑块内含新生血管是CEA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 多模态超声 疗效 颈动脉再狭窄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术后再狭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大鹏 冯玉婧 +3 位作者 裴建军 任庆帅 崔志成 邬鹏宇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术后再狭窄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药物涂层...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术后再狭窄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术前及术后3d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狭窄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有显著性(P=0.034)。术前两组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APTT、PT、FIB、T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d观察组APTT、PT、TT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FIB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而对照组APTT、PT、FIB、TT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有助于降低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术后再狭窄率,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内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动脉支架成形术 狭窄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球囊损伤犬颈动脉后IGF-1表达动态变化及血管再狭窄形成
6
作者 范晨 刘一之 +1 位作者 周岱 王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59,563,共5页
目的:研究球囊损伤后犬颈动脉内皮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影像学测量方法观察犬颈动脉狭窄形... 目的:研究球囊损伤后犬颈动脉内皮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影像学测量方法观察犬颈动脉狭窄形成过程。结果:IGF-1的释放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4~6h(平均值942.55±139.56ng/ml、1073.09±277.43ng/ml)启动,术后12h(平均值1468.35±322.08ng/ml)达到峰值,至术后72h(平均值1405.64±269.08ng/ml)维持高水平释放;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平均值61.60±6.19个/1000倍视野)达到峰值,4~8周期间α-肌动蛋白(α-actin)染色显示血管内皮增生性变化,直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率(62.76±9.57)%达到峰值。结论: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内即发生血管增生性变化,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形成;颈动脉内皮损伤后早期即有IGF-1表达增强,可能为血管成形术后动脉狭窄发生的启动信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再狭窄 球囊血管成形术 介入
下载PDF
抵当汤对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大鼠VEGF-A、AngⅡ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志 张作记 刘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对实验性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大鼠VEGF-A、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用自制导管对大鼠右颈总动脉进行损伤,造成颈动脉狭窄模型... 目的:观察抵当汤对实验性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大鼠VEGF-A、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用自制导管对大鼠右颈总动脉进行损伤,造成颈动脉狭窄模型。术前2 d开始给药,中药大、小剂量组以抵当汤(2.4 g/kg、1.2 g/kg生药剂量)、西药组以肠溶阿司匹林30 m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 w,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A、AngⅡ水平,生化法检测血脂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A、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大、小剂量组和西药组VEGF-A、Ang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抵当汤小剂量组VEGF-A、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大剂量组和西药组(P<0.01,P<0.05);与抵当汤大剂量组比较,西药组VEGF-A显著降低(P<0.05)。抵当汤大、小剂量组和西药组TC、TG、LDL-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抵当汤可有效抑制实验性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大鼠VEGF-A、AngⅡ水平,其作用以低剂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损伤后狭窄 抵当汤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颈动脉重度再狭窄患者的再干预治疗结果分析
8
作者 李金勇 刘鹏 +9 位作者 樊雪强 叶志东 王非 杨煜光 林凡 陈洁 郑夏 甄亚楠 钱松屹 王风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评估手术及腔内治疗颈动脉重度再狭窄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5-06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再狭窄接受手术和腔内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病变特征并评估再次干预治疗的有效性及围手术期脑梗塞、心肌梗塞的发生... 目的评估手术及腔内治疗颈动脉重度再狭窄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5-06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再狭窄接受手术和腔内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病变特征并评估再次干预治疗的有效性及围手术期脑梗塞、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及其死亡发生率。结果共7例有症状性颈动脉重度再狭窄患者接受再次干预治疗,其中6例首次治疗方式为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例为颈动脉外翻剥脱治疗。再次干预治疗包括6例颈动脉支架及内膜切除术+补片修补术,1例脑保护伞装置保护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7例患者脑缺血症状消失,术后30 d内无脑梗塞、心肌梗塞及死亡发生。结论颈动脉重度再狭窄的再次干预治疗安全、有效,具体治疗方式需要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重度狭窄 干预治疗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蕾 王建红 +3 位作者 杨树 王多姿 陈鑫瑶 郭富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根据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根据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AIP及血脂水平差异。分析颈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及AIP对颈动脉ISR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66例患者,其中再狭窄组35例,非再狭窄组231例,再狭窄组AIP值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AIP与ISR独立相关(OR=3.850,95%CI1.095~13.539);AIP为0.13时对颈动脉ISR预测价值最高,敏感性为81.0%,特异性44.2%。结论AIP是颈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预测颈动脉ISR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 动脉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波 杨树忠 +3 位作者 卢志刚 张伟 唐旭泽 李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102-102,1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患者血浆(Hcy)水平,并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颈部血管造影。结果...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患者血浆(Hcy)水平,并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颈部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2例),颈动脉轻度狭窄组(23例),颈动脉中度狭窄组(18例)和颈动脉重度狭窄组(11例),并进行对照分析。狭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重度狭窄组Hcy水平高于颈动脉中度狭窄组及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中度狭窄组明显高于颈动脉轻度狭窄组。结论:Hcy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诊断及病情判断上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一种简易制作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再华 王晓红 +4 位作者 徐增光 李燕斌 吴新刚 张群林 黄从新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制作 大鼠 动脉狭窄模型 梗死心肌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1例
12
作者 向春晖 潘轲 +1 位作者 田仁富 舒孟仙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575-576,共2页
1病例资料62岁男性,因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肢体乏力1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1病例资料62岁男性,因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肢体乏力1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控制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 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 动脉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犬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动态变化
13
作者 范晨 刘一之 +1 位作者 周岱 王中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49+17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目标血管的PCNA变化规...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目标血管的PCNA变化规律,结合影像学测量方法观察犬颈动脉狭窄的形成过程。结果IGF-1的释放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4~6 h[(平均值(942.55±44.13)ng/ml、(1073.09±87.73)ng/ml]启动,到术后12h[平均值(1468.35±101.85)ng/ml]达到峰值,至术后72 h[平均值(1405.64±85.09)ng/ml]维持高水平释放;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内即发生血管增生性变化,PCNA阳性细胞数于术后4周达到峰值[平均值(61.60±1.96)个/视野],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形成。结论IGF-1表达增强与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增生性变化有关,为较理想的血管成形术后动脉狭窄发生的启动信息,PCNA表达增强反映血管内皮增殖高峰在颈动脉内皮损伤后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再狭窄 球囊血管成形术 介入
下载PDF
内放射对兔颈动脉术后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卢辉俊 陈国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 通过血管内放射防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后再狭窄 ,动态观察其对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可能机理。方法  4 0只兔行CEA后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 0Gy、10Gy、2 0Gy及 4 0Gy放射剂量... 目的 通过血管内放射防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后再狭窄 ,动态观察其对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可能机理。方法  4 0只兔行CEA后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 0Gy、10Gy、2 0Gy及 4 0Gy放射剂量的3 2 P ,于术后 3d、7d、14d、2 8d及 5 6d分别处死动物 ,取出血管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术后除 3d及 7d外 ,对照组发生明显内、中膜增生及管腔狭窄 ,而内放射组可见内、中膜增生明显受抑制 ,管腔面积缩小显著减轻 (P<0 .0 5 )。SMC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阳性细胞均于术后 3d增加 ,7d时达高峰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2 0Gy和 4 0Gy的作用明显强于 10Gy组 (P<0 .0 1)。结论 内放射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SMC增殖、迁移 ,诱导SMC凋亡 ,防治再狭窄 ,并且随剂量呈递增效应 ;球囊损伤后早期以细胞增生和凋亡为主要表现 ,晚期表现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膜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再狭窄 血管内放射治疗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大鼠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春梅 李淑梅 +3 位作者 张基昌 赵雷 石光 曲荣锋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8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狭窄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大鼠 动脉狭窄模型 新生内膜形成 生机
下载PDF
脉冲磁场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索伟 郭燕梅 +1 位作者 高月明 肖红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脉冲磁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再狭窄(CRS)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50只,使用干燥气体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脉冲磁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再狭窄(CRS)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50只,使用干燥气体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行CEA手术。术后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2个治疗组(0.6T治疗组和1.0T治疗组)。2个治疗组分别采用磁感应强度为0.6T和1.0T的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CEA术后1,2及3个月对病变血管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表达的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分析示,CEA术后,0.6T治疗组和1.0T治疗组在总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厚度和狭窄程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1.0T治疗组较0.6T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显著;术后2~3个月,0.6T治疗组和1.0T治疗组MMP-2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1.0T治疗组表达水平低于0.6T治疗组(P〈0.05)。结论较强强度脉冲磁场能抑制CEA术后再狭窄颈动脉内膜MMP-2的表达,MMP-2表达的降低可能是脉冲磁场防治CEA术后CR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再狭窄 脉冲磁场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文传递
^188Re血管内照射抑制犬颈总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17
作者 范晨 刘一之 +2 位作者 周岱 金泳海 王卫东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5,共2页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1年的颈动脉再狭窄率达到3.46%~7.4%。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照射治疗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笔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球囊过度扩张犬颈动脉以获得稳定的颈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188Re血...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1年的颈动脉再狭窄率达到3.46%~7.4%。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照射治疗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笔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球囊过度扩张犬颈动脉以获得稳定的颈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188Re血管内照射抑制犬颈总动脉内皮损伤后再狭窄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照射治疗 ^188RE 术后狭窄 动脉成形 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再狭窄 动脉内皮损伤 狭窄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9 位作者 柏骏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金杰 王亮 贺元 王昊邈 黄通 季相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探讨术式选择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粘连情况综合分析,选择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pCEA)支架取出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eCEA)支架取出术或颈动脉局段切除+人工血管间置术(CEGI)取出支架、重建血流.记录术中颈动脉转流管使用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颈动脉阻断时间等.术后随访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结果 共完成手术21例,其中pCEA支架取出术11例,eCEA支架取出术4例,CEGI 6例,所有支架均完整取出,技术成功率100%.使用颈动脉转流管14例,平均出血量(152.6±38.0)ml,平均手术时间(100.7 ±34.8)min,平均颈动脉阻断时间(29.1 ±4.6)min.术后早期并发颈部血肿1例、出现头痛、多语等大脑高灌注表现1例,3d内完全恢复.平均(13.2±4.3)个月随访,除1例术后21个月死于肺癌外,其余病例原症状改善明显,无神经损伤、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心肌梗死或超过50%的再狭窄发生.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取出支架-斑块复合物、重建血流,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的安全性,为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术 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支架术后狭窄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与卒中风险的关系:对国际颈动脉支架置入研究(ICSS)进行的二次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8期570-570,共1页
与支架置人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相关的卒中风险尚不清楚。英国伦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脑修复与康复科卒中研究中心的Bonati等对国际颈动脉支架置入研究(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ICSS)进行了一项二次分析... 与支架置人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颈动脉再狭窄相关的卒中风险尚不清楚。英国伦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脑修复与康复科卒中研究中心的Bonati等对国际颈动脉支架置入研究(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ICSS)进行了一项二次分析,旨在比较这些治疗后发生再狭窄的长期风险,并探讨再狭窄是否会导致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 动脉内膜切除 术后狭窄 有症状动脉狭窄 卒中 风险 国际 颈动脉再狭窄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移位一例
20
作者 李鸣 焦力群 +2 位作者 叶明 谌燕飞 朱灿敏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随着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术后各种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支架移位回缩是CAS术后少见并发症,常常导致颈动脉再狭窄[1],现报道1例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右眼黑嚎6个月,右侧颈动脉支架植... 随着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术后各种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支架移位回缩是CAS术后少见并发症,常常导致颈动脉再狭窄[1],现报道1例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右眼黑嚎6个月,右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个月”于2013年3月1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2012年9月开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右眼黑矇,每次约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2012年11月1日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图1A),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于2012年11月4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植入术后 支架移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少见并发症 动脉起始段 颈动脉再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