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几何形态——60岁及以下无高危因素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伊桐 黄燕琪 +3 位作者 李明利 冯逢 高山 徐蔚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9期925-931,共7页
目的基于头颈联合HR-MRI技术,探讨在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中,颈动脉几何形态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寻找MCA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 目的基于头颈联合HR-MRI技术,探讨在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中,颈动脉几何形态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寻找MCA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患者的150个同侧前循环动脉单位,根据MCA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其分为MCA粥样硬化(+)组和MCA粥样硬化(-)组。分析两组间颈动脉分叉夹角、颈动脉管腔面积比值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形态分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MCA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颈动脉几何形态对MCA粥样硬化的预测效能。结果与MCA粥样硬化(-)组(113个)相比,MCA粥样硬化(+)组(37个)颈动脉分叉夹角更大[41.2°(28.8°~56.5°)vs.32.6°(24.7°~46.2°),P=0.026],而流出道与流入道管腔面积比值更大、颈内动脉颅外段形态平滑型更少、迂曲型和扭折型更多、颅内段形态钝角型更少、直角型和锐角型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每增加10°,OR 1.232,95%CI 1.007~1.507,P=0.042),逐步退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相同(每增加10°,OR 1.276,95%CI 1.050~1.550,P=0.014);ROC曲线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预测MCA粥样硬化的AUC为0.622(95%CI 0.515~0.730),最佳截断值为37.0°,敏感度为57.5%,特异度为64.9%。结论对于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人群,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率磁共振 颈动脉几何形态 卒中
下载PDF
CTA探讨颈动脉几何形态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雪 胡勇 +1 位作者 向波 罗和川 《西部医学》 2019年第8期1273-1277,1282,共6页
目的利用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经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46例,共检测492侧颈动脉血管形态、管腔结构及分叉处解剖结构,并检查颈内动脉起始部是... 目的利用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经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46例,共检测492侧颈动脉血管形态、管腔结构及分叉处解剖结构,并检查颈内动脉起始部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所有患者中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的患者共54例(108侧),将整体情况下全部血管(492侧血管)及同一个体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患者的两侧血管(108侧血管)分别分成两组,即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种颈动脉分叉几何形态的差异。结果492侧血管中,有154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存在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分叉的TF-AHCB分型呈A型118侧,斑块37侧;呈B型252侧,斑块75侧;呈C型122侧,斑块42侧;B型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A、C型;颈动脉分叉角度球形分型呈Ⅰ型72侧,斑块16侧;呈Ⅱ型138侧,斑块28侧;呈Ⅲ型99侧,斑块28侧;呈Ⅳ型183侧,斑块82侧;Ⅳ型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几型。同一个体的颈动脉TF-AHCB分型和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情况下,颈内动脉窦最宽径、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TF-AHCB分型,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情况下颈动脉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角大球型最易形成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083)。结论同一个体颈动脉分叉部几何形态差异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无显著相关性,但整体情况下颈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球越大,则颈内动脉起始部越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分叉 颈动脉几何形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MRI对颈动脉几何形态与斑块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刚 赵莲萍 +3 位作者 张文文 周星 王平 谢小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MRI评价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动脉斑块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搜集30例经彩超证实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高分辨MRI扫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分叉角(CCABA)、颈内动脉角(ICAA),计算ICAA/CCABA比值,测量颈内动脉起始相对位置角度。统...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MRI评价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动脉斑块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搜集30例经彩超证实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高分辨MRI扫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分叉角(CCABA)、颈内动脉角(ICAA),计算ICAA/CCABA比值,测量颈内动脉起始相对位置角度。统计分析以上指标与颈动脉斑块体积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Spearman's秩相关分析,CCABA、ICAA、ICAA/CCABA比值与颈动脉斑块体积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起始处相对位置与斑块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s系数为-0.279。结论 CCABA、ICAA、ICAA/CCABA比值与颈动脉斑块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颈内动脉起始处相对位置与颈动脉斑块体积呈负相关关系,即在颈外动脉后外侧至后内侧的范围内,颈内动脉起始处越靠近颈外动脉后内侧,斑块体积越小,越靠近颈外动脉后外侧,斑块体积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动脉斑块 颈动脉几何形态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