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00B在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杨波 曹腾 +4 位作者 唐俊明 杨建业 张蕾 吴冰 王家宁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S100B在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中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体质量400~5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组,于术后1、3、7、14和28 d取损伤的颈总动脉,40 g/L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切片行HE染色观察新... 目的探讨S100B在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中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体质量400~5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组,于术后1、3、7、14和28 d取损伤的颈总动脉,40 g/L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切片行H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形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qRT-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100B的表达。检测干预因素对新生内膜影响时,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Ad-GFP组、Ad-shS100B组,假手术组不做球囊拉伤,其余两组除球囊拉伤外分别给予200 μl Ad-GFP和Ad-shS100B。结果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在14 d时达峰值(P〈0.05),而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在28 d达到最大。qRT-PCR显示S100B-mRNA在颈总动脉损伤后呈现出第1天升高,第3、7天时有所下降,第14天时上升,而第28天又下降的动态趋势(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颈总动脉损伤后S100B表达逐渐增加,7 d时达到高峰,随后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加的S100B蛋白主要存在于新生内膜中。给予Ad-shS100B干预后,新生内膜形成及S100B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颈总动脉损伤后S100B的表达特征与新生内膜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 球囊损伤 新生内膜 新生内膜增生 动脉
下载PDF
颈总动脉内膜损伤后的自噬现象
2
作者 叶兰香 余剑 +3 位作者 陈歆然 龚琼 丁乔 廖松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内膜损伤后自噬的动态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20)。假手术组依次分离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左侧颈总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模型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术。假手...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内膜损伤后自噬的动态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20)。假手术组依次分离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左侧颈总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模型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在3 d、7 d分别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颈总动脉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并在相同的时间点用western blot检测颈总动脉中P62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及LC3的表达于3 d、7 d增高,其中第7 d增高明显,自噬底物P62的表达于3 d、7 d下降,其中7 d下降显著。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在颈总动脉中膜及内膜总的表达增高(第3 d 18.60±1.34;6.40±0.55,P=0.000,n=5;7 d 27.6±2.19;6.40±0.55,P=0.000,n=5);模型组LC3在颈总动脉中膜及内膜总的表达增高(第3d 10.60±1.52;3.00±0.71,P=0.000,n=5;第7d 21.20±2.49;3.00±0.71,P=0.000,n=5)。结论模型组中调控自噬的Beclin-1蛋白以及自噬体形成所必需的LC3的表达增高,均表明自噬被激活,并于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推测其可能参与新生内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新生内膜 自噬 LC3 BECLIN-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