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家兔颈动脉球囊扩张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永秋 徐明 +1 位作者 姚绍鑫 张志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30 %~ 5 0 %的再狭窄严重制约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效果 ,为探索再狭窄的发病机制以进行干预研究 ,建立家兔动物模型。取颈部正中切口 ,无菌暴露兔右颈动脉 ,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近心侧距动脉分叉 2cm处用动脉夹临时夹闭 ,... 30 %~ 5 0 %的再狭窄严重制约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效果 ,为探索再狭窄的发病机制以进行干预研究 ,建立家兔动物模型。取颈部正中切口 ,无菌暴露兔右颈动脉 ,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近心侧距动脉分叉 2cm处用动脉夹临时夹闭 ,自颈外动脉远端结扎并由结扎近心侧穿刺进入导丝、球囊导管 ,撤除颈总动脉动脉夹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然后在不同时间进行组织学及形态学分析 ,并以左侧颈总动脉作正常对照组。结果发现 ,颈总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早期主要病理改变是血栓形成 ,中晚期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由中层移行到内膜并失控增殖伴有基质增多 ;第 15天管腔出现明显狭窄、内膜增厚。结果提示 ,家兔颈总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模型模拟了临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过程 ,死亡率低、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物模型 颈动脉球囊扩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栓形成 家兔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颈动脉球囊扩张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秋 徐明 +1 位作者 姚绍鑫 张志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索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研究 ,建立颈动脉再狭窄家兔动物模型。方法 取颈部正中切口 ,无菌暴露兔右颈动脉 ;在颈内动脉 (ICA)起始部及颈总动脉 (CCA)近心侧距动脉分叉2cm处用动脉夹临时夹闭 ;自颈外动脉 (ECA)远端结扎并... 目的 探索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研究 ,建立颈动脉再狭窄家兔动物模型。方法 取颈部正中切口 ,无菌暴露兔右颈动脉 ;在颈内动脉 (ICA)起始部及颈总动脉 (CCA)近心侧距动脉分叉2cm处用动脉夹临时夹闭 ;自颈外动脉 (ECA)远端结扎并由结扎近心侧穿刺进入导丝、球囊导管 ,撤除CCA动脉夹进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PTA)。于PTA后不同时间进行组织学及形态学分析 (左侧颈总动脉作正常对照组 )。结果 PTA后早期CCA主要病理改变是血栓形成 ,中晚期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由中层移行之内膜并失控增殖伴有基质增多 ;第 15天管腔出现明显狭窄 (P <0 .0 1)内膜增厚(P <0 .0 1)。结论 家兔颈总动脉PTA模型模拟了临床过程 ,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球囊扩张 动物模型 组织学 形态学 病理学
下载PDF
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褚春沐 隗永健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观察组予以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 目的:观察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观察组予以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0、90 d,观察组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可降低血管狭窄率、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颈动脉球囊扩张 动脉内膜剥脱术 支架植入术 血管狭窄率 神经缺损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持续性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练学淦 李敏 +7 位作者 林敏 范进 孙文 徐盎然 殷勤 徐格林 张仁良 刘新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CAAS)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CAAS术患者177例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77例中,出现持续性低血压92例。单因素分析提示,球囊直径、球囊长度、扩张次数、扩张... 目的探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CAAS)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CAAS术患者177例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77例中,出现持续性低血压92例。单因素分析提示,球囊直径、球囊长度、扩张次数、扩张持续时间、扩张压力、双侧颈动脉支架与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有关(P<0.05)。Logistic回归Forward LR法分析提示,双侧颈动脉支架、球囊扩张持续时间≥5s、球囊扩张压力>8atm是发生术后持续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球囊扩张压力>8atm、扩张持续时间≥5s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持续性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球囊扩张 动脉支架 低血压
原文传递
前列腺环素合酶基因转移治疗兔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后再狭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永秋 张昱 +3 位作者 马建国 徐明 张志勇 阎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环素合酶 (PCS)克隆脱氧核糖核酸 (cDNA)转染对颈动脉经皮球囊扩张术 (PTA)后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 首先提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总RNA ,再根据已知PCS序列通过逆转录合成PCScDNA ;然后制备脂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环素合酶 (PCS)克隆脱氧核糖核酸 (cDNA)转染对颈动脉经皮球囊扩张术 (PTA)后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 首先提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总RNA ,再根据已知PCS序列通过逆转录合成PCScDNA ;然后制备脂质体复合物。在成功建立家兔颈动脉PTA模型的基础上 ,进行体内转染实验。将实验动物分为 4组 ,各 1 0只 :①空白对照组 ;②载体对照组 ,注入pCMV -LacZ 40 μg ;③pCMV -PCS - 5组 ,注入 pCMV -PCS 5μg ;④pCMV -PCS - 4 0组 ,注入 pCMV -PCS 40 μg。 2周后对新生血管内膜与血管中层比值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空白对照组、载体对照组、pCMV -PCS - 5组及 pCMV -PCS - 4 0组内膜与中层厚度比值 (I/M )分别为 :(1 .2 0± 0 .1 4 )、(1 .2 4± 0 .1 5)、(0 .6± 0 .1 2 )、(0 .1 4 0± 0 .0 5) ,转基因组与空白对照组、载体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中层厚度分别为 :(0 .1 2± 0 .0 7)mm、(0 .1 4± 0 .0 8)mm、(0 .1 3± 0 .0 9)mm、(0 .1 2± 0 .0 3)mm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显示PCS基因转移能有效地抑制颈动脉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新生内膜 ,而对中层几乎没有影响。这种抑制作用与转基因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环素合酶 基因治疗 动脉扩张 再狭窄 实验研究 CDNA
下载PDF
豁痰解毒通络方对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克英 沈娟娟 +1 位作者 邓悦 单斯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2期3266-3269,共4页
目的探讨豁痰解毒通络方对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灌胃给药28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讨豁痰解毒通络方对SD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灌胃给药28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损伤侧颈总动脉中Toll样受体4(TLR4)及IL-6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TNF-α、IL-6水平均升高(P <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均降低(P <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L-6、TLR4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IL-6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1)。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药组TLR4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 <0.05或P <0.01),中西药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 <0.01)。结论豁痰解毒通络方能够降低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TNF-α、IL-6、TLR4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扩张 炎性因子 豁痰解毒通络方 TOLL样受体4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胡瑞虹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7期144-145,共2页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原因。近20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脑保护装置和技术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血管成形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简称支架置入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原因。近20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脑保护装置和技术的应用,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血管成形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简称支架置入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它创伤小,患者的耐受性好。但随着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使我们对CAS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更加重视,现对我院68例CAS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支架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球囊扩张 动脉狭窄 ARTERY 脑保护装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