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平平 高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秋枫 吴宗敏 《湖北中医杂志》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斑块 中西医结合疗法 银杏叶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CI)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予以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实验组加用脑心通胶囊。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CI)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予以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实验组加用脑心通胶囊。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DL-C、TG、CHo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MT薄于对照组(P<0.05),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稳定斑块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I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调节血脂,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善平 《山西中医》 2009年第4期25-25,35,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c-反应蛋白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丹红注射液 内膜中层厚度 C-反应蛋白 血液流变学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潘平康 曹新超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9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片(拜阿司匹灵)0.11次/晚、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1次/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银杏叶分散片,两组均连续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片(拜阿司匹灵)0.11次/晚、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1次/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服银杏叶分散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利用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银杏叶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片、立普妥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片、立普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动脉粥样硬化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IMT、Smax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旭 王振兴 《四川中医》 2019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颈动脉内膜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在横切面上最大面积(Smax)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稳定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颈动脉内膜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在横切面上最大面积(Smax)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稳定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炎症因子水平、c-Jun蛋白表达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IF、VEGF、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c-Jun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变化、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MT、Smax、斑块厚度、斑块数量、收缩期血流速(PSV)、舒张期血流速(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降低MIF、VEGF、MMP-9、炎性因子水平,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稳定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63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学振 刘紫阳 《河南中医》 2014年第7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炙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炙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积与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均有意义(P<0.05),治疗组IMT、斑块面积、T g、TC、LD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HD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蒌炙甘草汤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恒 王明哲 +3 位作者 高鹏琳 袁奕珂 桂丽卿 潘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990-992,100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颈动脉斑块的18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治疗组使用丹蒌片、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使用他汀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颈动脉斑块的18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治疗组使用丹蒌片、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使用他汀类、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照组仅根据指南用药。进行为期26周的观察。观察两组颈动脉彩超、血脂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析两种方法对颈动脉斑块与预防脑卒中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各项指标均改善,AS斑块明显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斑块消退更加明显。观察期间对照组有4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以丹蒌片、贝前列素钠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可以作为有效治疗颈动脉斑块,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斑块 中西结合治疗 鸡尾酒疗法 丹蒌片 贝前列素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诚 刘耀东 +2 位作者 段海平 徐安波 王俊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8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保和丸加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雅琴 钟志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西医结合治疗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疾病 干预治疗 早期检测 动脉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38例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雅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565-565,共1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用活血化淤、行滞降浊中药加他汀类西药治疗38例。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痊愈 5例 ,显效 1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6 % .CCAD、ICAD、ECAD显著增加 ,RI下降 ,...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用活血化淤、行滞降浊中药加他汀类西药治疗38例。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痊愈 5例 ,显效 12例 ,有效 1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6 % .CCAD、ICAD、ECAD显著增加 ,RI下降 ,血流颊谱改善 ,血液粘滞度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IMT减少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 ,颈动脉斑块消退、缩小、稳定 ,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伴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 治疗观察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理论机制及实验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逸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5-001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首位的疾病,且发病亦逐渐年轻化。此病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社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近年来多名医家积极深入探讨其...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首位的疾病,且发病亦逐渐年轻化。此病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社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近年来多名医家积极深入探讨其发病的机理和危险因素,并开展多种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理论机制和实验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春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4期46-48,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使用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草药与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抽晨起...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使用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草药与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LDL-C及hs-CRP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s-CRP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hs-CRP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TG水平变化比较,P<0.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变化比较,P<0.01。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软斑块数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软斑块数比较,P<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软斑块数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比较,P<0.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P<0.0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软斑块数比较,P<0.005。两组副作用比较,P>0.05。结论单纯西药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但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西药效果好,且不易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治疗 依折麦布/治疗应用 瑞舒伐他汀/治疗应用 高血脂症/治疗 动脉斑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6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吉敏 鲍军 +3 位作者 吴放 秦雪梅 林青 孙世竹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滋阴通脉饮,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改变情况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滋阴通脉饮,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平均消退17.1%,对照组平均增长51.9%;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能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滋阴通脉饮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李帅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131-132,共2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单独使用西医治疗哪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比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单独使用西医治疗哪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比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mm2)分别为18.42±8.71,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mm2)分别为23.46±7.54,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后脑血管病、晕倒、癫痫、总并发症情况[n(%)]分别为1(1.69)、2(3.39)、1(1.69)、4(6.78),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后脑血管病、晕倒、癫痫、总并发症情况[n(%)]分别为7(11.86)、6(10.17)、3(5.08)、16(27.12),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为65.7±1.9、68.6±2.0、67.5±1.4、69.3±1.5,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为52.3±3.4、55.5±2.1、56.2±3.8、52.0±3.7,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效果更好,该治疗方法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减少,患者脑血管病、晕倒、癫痫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对比之下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进行大范围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117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印文 匡勇 +7 位作者 俞仲翔 王鹤歧 张如明 郑昱新 张琥 周琳 周国林 石印玉 《中医正骨》 2008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克江 雷永红 刘新华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和化瘀降浊方治疗组(B)各3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两...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和化瘀降浊方治疗组(B)各3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B组急性冠脉综合症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9.1%,显著低于A组的18.2%和21.2%(P<0.05)。结论: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具有改善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降浊方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62例
18
作者 丁建欣 李建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乐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乐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滋阴通脉饮进行治疗,2组患者治疗疗程为12周,对比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状况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显著,较于西医治疗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动脉粥样硬化 滋阴通脉饮
下载PDF
颈心综合征的认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梦 樊光辉 张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252-1254,共3页
颈心综合征又名颈源性心脏病,是由于颈椎病变而引起的心血管症状的疾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为了加深对颈心综合征的认识,避免忽视原发性颈椎病而出现失治误治延误病情的情况出现,现就颈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颈心综合征又名颈源性心脏病,是由于颈椎病变而引起的心血管症状的疾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为了加深对颈心综合征的认识,避免忽视原发性颈椎病而出现失治误治延误病情的情况出现,现就颈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现代诊疗设备对颈心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综合征 假性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邬黎平 薛忠林 +1 位作者 梁伯进 翁凤泉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治疗组(A组)49 例采用颈痛方(由杜仲、续断、葛根、延胡索、丹参、半枫荷、怀牛膝、石楠藤、络石藤、三七、土鳖虫、威灵仙、甘草等组成) 加整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治疗组(A组)49 例采用颈痛方(由杜仲、续断、葛根、延胡索、丹参、半枫荷、怀牛膝、石楠藤、络石藤、三七、土鳖虫、威灵仙、甘草等组成) 加整脊旋转手法治疗;西医治疗组(B组)51例采用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50例采用颈痛方加整脊旋转手法及予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药物安全性监测、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A、B、C组各项积分改善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C组积分改善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1年复发率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痛方 舒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