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7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月 伍建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77,共4页
易损斑块的不同病理特征可致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超声表现具有异质性。联合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可通过多种超声表现分析斑块内成分、评估其易损性,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及评估疗效和预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及发... 易损斑块的不同病理特征可致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超声表现具有异质性。联合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可通过多种超声表现分析斑块内成分、评估其易损性,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及评估疗效和预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及发展潜力。本文就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检查 多模态成像
下载PDF
RS402007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降脂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媛媛 张彩霞 +3 位作者 张丽丽 杨丽华 侯志刚 丁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RS402007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为稳定斑块组56例和易损斑块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及血液生化指标、RS402007(G/C)位点基... 目的 探讨RS402007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为稳定斑块组56例和易损斑块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及血液生化指标、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LDL-C、TC水平以及GG、GC、CC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GG、GC、CC基因型患者治疗后血清LDL-C、TG、T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后比较,CC基因型患者血脂水平与GG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G、GC、CC基因型患者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分别为80.65%、84.62%、88.64%。CC基因型患者有效率高于GG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P均<0.05)。结论 RS402007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相关且对药物的降脂疗效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RS402007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miR-140-3p、miR-223-3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丁超 刘永保 +2 位作者 张春阳 张健煜 郭振委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MR)联合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0-3p(miR-140-3p)、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223-3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MR)联合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0-3p(miR-140-3p)、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223-3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确诊斑块状况将患者分为斑块易损组42例和非斑块易损组4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0-3p、miR-223-3p表达;Kappa检验分析高分辨率MR检测与金标准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一致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易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分辨率MR、miR-140-3p、miR-223-3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斑块易损组血清miR-140-3p表达低于非斑块易损组,血清miR-223-3p表达高于非斑块易损组(t/P=6.033/<0.001,6.367/<0.001);2组动脉重构类型及斑块分布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高分辨率MR检测与金标准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P)、miR-223-3p升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易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685(1.051~2.702)、3.054(2.008~4.645)],miR-140-3p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52(0.616~0.918)];高分辨率MR、miR-140-3p、miR-223-3p及三者联合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易损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60、0.884、0.981,三者联合的AUC大于高分辨率MR、miR-140-3p、miR-223-3p单独诊断的AUC(Z/P=4.537/<0.001、2.980/0.003、2.869/0.004)。结论高分辨率MR联合血清miR-140-3p、miR-223-3p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微小核糖核酸-140-3p 微小核糖核酸-223-3p
下载PDF
超声B-Flow联合外周血NLR、CR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研究
4
作者 李亮亮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B-Flow)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在天津市永久医院诊查的152例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B-Flow)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在天津市永久医院诊查的152例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颈动脉斑块超声B-Flow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斑块性质,并检测外周血NLR、CRP水平,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统计超声B-Flow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外周血NLR、CRP水平,分析超声B-Flow、外周血NLR、CRP水平三者单独及联合诊断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52例CAS患者检出66例易损斑块,86例为稳定斑块;超声B-Flow检查出72例易损斑块,80例稳定斑块,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B-Flow诊断易损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85%、81.39%、82.89%;易损斑块组外周血NLR、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超声B-Flow联合外周血NLR、CRP水平诊断CAS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8.48、81.39%、0.907,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与单独诊断相近。结论超声B-Flow、外周血NLR、CRP均对CAS斑块易损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易损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像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付希英 杨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其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近年来,专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相关影像学方面...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其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近年来,专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相关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超声成像1.1常规超声常规超声可以判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性质。有文献报道将斑块分为4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影像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 常规超声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斑块形成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成勇 李朝武 +2 位作者 涂明义 聂海岭 帅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1期30-31,55,共3页
目的: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方法:根据DSA、颈动脉B超及头颅CT检查结果,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25例、易损斑块组22例及中间组17例,另选择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 目的: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方法:根据DSA、颈动脉B超及头颅CT检查结果,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25例、易损斑块组22例及中间组17例,另选择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及中间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间组及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增加颈动脉斑块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靳美 戴艳萍 +2 位作者 曹利 齐丹 张春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方法选出47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软斑块中超声增强率为100%(25/25),混合型为89.47%(17/19),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软斑块的血管强密度明显...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方法选出47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软斑块中超声增强率为100%(25/25),混合型为89.47%(17/19),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软斑块的血管强密度明显高于混合斑块(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有效的区分新生血管,对其易损性判断有着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超声造影诊断
下载PDF
基于头颈部CTA探索视网膜血管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洁 洪楠 +7 位作者 李瑞 张伶 王蓬 王艳玲 李红阳 王惠 杨正汉 王振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通过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析其与眼底成像下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关系,探讨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的改变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考虑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单眼及颈... 目的通过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析其与眼底成像下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关系,探讨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的改变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考虑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单眼及颈动脉1 246例。分段观察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将入选者分为3组:无斑块组(V0)423例,稳定性斑块组(V1)417例(钙化斑块)和易损性斑块组(V2)396例(非钙化斑块和/或混合斑块)。同期行眼底镜彩色照相,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径(CRAE)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管径(CRVE)。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结果 CRVE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B=0.005,P=0.016,OR=1.01);CRAE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无相关性(B=-0.003,P=0.347,OR=1.00)。结论 CRVE增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眼底镜彩色照相观察视网膜血管管径可以成为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CTA 视网膜血管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志鹏 蔡晶 乔彤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颈动脉狭窄)已被证实能导致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病因的30%[1]。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斑块表面形成的血栓脱落、斑块破裂后斑块成分性栓子的脱落以及由此导致的远端血栓形成都会引发缺血性卒中。因此,积极处理颈...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颈动脉狭窄)已被证实能导致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病因的30%[1]。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斑块表面形成的血栓脱落、斑块破裂后斑块成分性栓子的脱落以及由此导致的远端血栓形成都会引发缺血性卒中。因此,积极处理颈动脉狭窄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栓脱落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栓形成 易损性 斑块破裂
下载PDF
血清Sema7A、CD16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强 刘希光 +3 位作者 徐政昊 彭澳 袁蔚 申潇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3,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Sema7A、CD16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Sema7A、CD163水平。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 目的分析血清Sema7A、CD16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Sema7A、CD163水平。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斑粥样硬化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分析影响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ema7A、CD163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结果不稳定斑块组LDL-C、脂蛋白a、中性粒细胞计数、Hcy、Sema7A、CD163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淋巴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率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OR=6.341(95%CI:2.609,15.410)]、脂蛋白a[OR=5.078(95%CI:2.090,12.342)]、Sema7A[OR=4.495(95%CI:1.850,10.925)]、CD163[OR=3.927(95%CI:1.616,9.545)]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ma7A、CD163及两者联合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敏感性分别为71.43%、76.79%和80.36%,特异性分别为75.00%、73.08%和90.38%,AUC分别为0.754、0.743和0.927。结论血清Sema7A、CD163的表达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有关,两者联合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Sema7A CD163 斑块
下载PDF
外周血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世敏 曹雷 +1 位作者 孙悦 丁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联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超声检查具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56例患者为疾病组,根据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76例)和... 目的:分析外周血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联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超声检查具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156例患者为疾病组,根据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76例)和非易损斑块组(80例),另同期选取本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外周血ApoA1、ApoB、LP(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poB、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易损斑块组ApoA1水平低于非易损斑块组(P<0.05),ApoB、LP(a)水平高于非易损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尿酸(UA)≥447.34μmol/L、C反应蛋白(CRP)≥13.52 mg/L、低密度脂蛋白(LDL)≥3.87 mmol/L、ApoA1<1.09 g/L、ApoB≥1.51 g/L、LP(a)≥283.04 mg/L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ApoA1、ApoB、LP(a)三者联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3.42%、82.50%、0.925,联合评估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评估(P<0.05),AUC高于单独评估(P<0.05),特异度与单独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A1、ApoB、LP(a)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检测用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脂蛋白(a) 易损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启兵 舒红 +1 位作者 罗善和 朱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4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4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易损性评估,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性(specificity,SPE)、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估准确度等指标。结果 (1)51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分型为易损性斑块43例(84.3%)、稳定性斑块8例(15.7%)。(2)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易损性的SEN、SPE、PPV、NPV、评估准确度分别为97.6%、70.0%、93.0%、87.5%、92.2%。(3)颈动脉超声与临床确诊方法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27,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性能良好,且与临床确诊方法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动脉超声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联合超微血流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媛媛 丁建 +5 位作者 张彩霞 张丽丽 刘佳琪 崔二平 宋蕊楠 杨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5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2月经沧州市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超声造影成像(...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2月经沧州市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超声造影成像(CEUS)将入组病人按照是否存在斑块易损性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3例)与稳定斑块组(57例),病人均行高分辨率MRI及SMI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易损性斑块,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分辨率MRI联合SMI技术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高分辨率MRI检查中,不稳定斑块组易损性斑块的检出率(86.05%)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MI诊断中,不稳定斑块组易损性斑块的检出率(88.37%)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MRI及SMI检查联合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为95.35%,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86.05%,88.37%),同时准确度(0.760)也高于其他单一检测方法(0.610,0.660)。ROC曲线分析显示,高分辨率MRI与SMI联合诊断易损性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明显高于高分辨率MRI与SMI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799,0.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与SMI联合诊断可以更好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性斑块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超微血流成像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佳佳 雒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8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2019年接收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超声(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2019年接收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超声(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的检出率为90.00%,高于常规超声的70.00%(P<0.05)。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常规超声,漏诊率低于常规超声(P<0.05)。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脂质型、混合型、钙化型颈动脉斑块的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出的IMT大于常规超声,颈动脉管腔直径小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采用超声造影更易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患者,分析其斑块类型,从而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可行性
下载PDF
SMI与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浩 徐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布情况,对比SMI与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收集158例(165个斑块)症状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 目的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布情况,对比SMI与CEUS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收集158例(165个斑块)症状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按照斑块回声的不同类型分为不均质低回声组(54个斑块)、均质低回声组(58个斑块)及不均质强回声组(53个斑块)。分别应用SMI及CEUS对同一切面斑块内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1)比较SMI和CEUS对三组易损性斑块检出情况;(2)比较SMI和CEUS对三组新生血管检出率。结果在不均质低回声组54个斑块中,SMI与CEUS对易损性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均质低回声组58个斑块中,SMI与CEUS对易损性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均质强回声组53个斑块中,SMI与CEUS对易损性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CEUS对均质低回声组与不均质低回声组新生血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CEUS对均质低回声组新生血管检出率分别为74.1%、75.9%,高于不均质强回声组的20.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CEUS对不均质低回声组新生血管检出率分别为68.5%、74.1%,高于不均质强回声组的20.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与CEUS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CEUS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操作简便、对受检者无损害、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能够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首选,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斑块的易损性,便于及早控制脑血管事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延辉 许巧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疗效。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筛选后获得的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相关炎性因子的疗效。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筛选后获得的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斑块长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MMP-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的临床应用观察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50例为观察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照,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内动脉的P... 目的探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的临床应用观察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50例为观察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照,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内动脉的PI、RI、S/D指标;比较两组的增强密度(DE)、达峰时间(TTP)等临床指标;评估不同部位的增强斑块比率。结果观察组的PI、RI、S/D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增强密度(DE)、达峰时间(TTP)等临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部的增强斑块比率显著高于基底部、尾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评估其易损性,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易损性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超声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微粒及内皮细胞微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18
作者 李伟峰 刘惠钦 +3 位作者 范月辉 李献军 梁洁 郭春保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MPs)及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27例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71例)和易损斑块组(156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MPs)及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27例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71例)和易损斑块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RMPs、EMP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外周血RMPs、EMPs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率及颈动脉超声造影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RMPs、EMPs水平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效能。结果易损斑块组男性比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外周血RMPs和EMPs水平均大于或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男性是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外周血RMPs、EMPs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率及颈动脉超声造影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RMPs和EMPs水平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和0.836;两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03,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结论与存在稳定斑块的患者相比,存在易损斑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外周血RMPs及EMPs水平更高,其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外周血RMPs及EMPs水平在评估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微粒 内皮细胞微粒 外周血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分析
19
作者 王世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289-290,共2页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病...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病理学检查检出90例斑块损伤患者,而常规超声检出70例,灵敏度为77.78%,超声造影检查90例,灵敏度为94.44%,可见超声造影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超声造影具有很高的检查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 灵敏度
下载PDF
从瘀毒互结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青筱 苏文全 +1 位作者 杜雅薇 吴圣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已被认为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现代医学通过西药与手术治疗易损斑块有一定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问题。中医认为瘀、毒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已被认为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现代医学通过西药与手术治疗易损斑块有一定效果,但存在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问题。中医认为瘀、毒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该文通过梳理总结中医古籍中的“瘀”“毒”理论,并结合易损斑块的现代病理研究,认为“瘀”“毒”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展始终,“瘀毒互结”为易损斑块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病机。早期外毒引动,浊瘀郁脉,伏毒渐生;中期热毒炽盛,毒损瘀破,“苛毒”流散;后期虚毒内生,腐瘀溃疡,积癥成瘀。“活血解毒”应为易损斑块的治疗大法,在疾病早、中、后期分别理气活血解毒、清热活血解毒、补气活血解毒,并列举方药,以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瘀毒互结 活血解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