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结合ABCD^(2)评分对颈动脉系统型TIA近期病情进展的预测分析
1
作者 刘华青 王熠辰 +3 位作者 吴冠瑾 乔璐 赵洁 范瑞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5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结合ABCD^(2)评分对颈动脉系统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病情进展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ABCD^(2)评分评估。按...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结合ABCD^(2)评分对颈动脉系统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病情进展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ABCD^(2)评分评估。按照发病后3个月有无进展至急性脑梗死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颈动脉超声指标、ABCD^(2)评分单独及联合对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260例患者中,2例因患者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最终纳入258例;36例(13.95%)纳入进展组,222例(86.05%)纳入未进展组。进展组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均高于未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脂血症(OR=1.545,95%CI:1.214~1.966)、合并心房颤动(OR=1.592,95%CI:1.170~2.166)、首次发作到治疗时间(OR=1.689,95%CI:1.095~2.60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1.761,95%CI:1.282~2.419)、IMT(OR=1.887,95%CI:1.393~2.557)、血管狭窄率(OR=1.998,95%CI:1.518~2.628)及ABCD^(2)评分(OR=1.772,95%CI:1.262~2.487)均为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IMT、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联合预测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灵敏度高于单项,AUC也高于单项(P<0.05),特异度与单项基本一致。结论颈动脉系统型TIA近期病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颈动脉超声IMT、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升高;合并高脂血症、合并心房颤动、首次发作到治疗时间、hs-CRP、IMT、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均为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IMT、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联合对颈动脉系统型TIA患者近期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超声 ABCD^(2)评分 脑梗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宏伟 葛胜 +3 位作者 葛颖超 庞玲 曹茂盛 黄海涛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24.19±4.38分,低于对照组的27.68±5.27分,观察组Fugl-Meyer评分88.39±4.27分,高于对照组的83.64±6.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 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颖超 葛胜 +3 位作者 庞玲 曹茂盛 黄海涛 楼小亮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31-336,共6页
目的分析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经颅脑CT/MRI确诊为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目的分析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经颅脑CT/MRI确诊为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预后情况(死亡或残疾),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72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36例。对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老年、入院延迟时间、GCS评分、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脑梗死面积、CT显示脑水肿症、CT显示出血性转化(HT)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以上因素与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有关(P<0.05)。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岁以上(OR=1.177,95%CI:1.071~1.293)、入院延迟时间高于3h(OR=1.143,95%CI:1.023~1.279)、合并高血压(OR=2.878,95%CI:1.281~6.465)、GCS评分高于12分(OR=1.283,95%CI:1.195~1.377)、NIHSS评分高于16分(OR=1.307,95%CI:1.202~1.422)是影响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中最小β值对应的变量赋分为1,其他变量β值除以最小值后四舍五入取整数,获得整数分值后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评分越高,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风险越高。以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是=1,否=0),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746~0.832),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和71.4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1.247,P=0.139。结论老年、入院延迟时间、合并高血压、GCS评分、NIHSS评分是影响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预测首发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焦力群 凌锋 +6 位作者 缪中荣 卢洁 李萌 李慎茂 吉训明 朱凤水 宋庆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389-393,共5页
目的 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3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 方法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 目的 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评价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3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 方法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支架血管成形术17例。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存在灌注明显延迟。术后与术前对比显示,所有患者灌注延迟的区域明显减少,其中分水岭区恢复正常,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仍存在灌注延迟。结论通过灌注磁共振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3种外科治疗方法前、后单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磁共振 颈动脉系统狭窄 颈动脉系统闭塞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TIA的血流动力学与发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沈岳飞 许永成 +2 位作者 苏兰花 黄春霞 苏承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84例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 2 4 h内进行经颅多谱勒 ( TCD)和血流动力学指数 ( CVDI)测定。结果 ( 1) TCD显示绝大多数患者脑动脉...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84例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 2 4 h内进行经颅多谱勒 ( TCD)和血流动力学指数 ( CVDI)测定。结果 ( 1) TCD显示绝大多数患者脑动脉有严重狭窄或痉挛存在 ,从而引起脑血流速度的改变。 ( 2 )患者组与对照组 CV-DI比较 ,零压顺应性 ( Co)明显下降 ,脑血管阻力 ( R)、特性阻抗 ( ZC)、脉搏波波速 ( WV)、动态阻力 ( DR)、临界压力( CP)增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灶侧与健侧比较 ,Co的下降及 R、DR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动力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毅 李慎茂 +2 位作者 朱凤水 支兴龙 吉训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特点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观察受累血管的部位及狭窄...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特点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观察受累血管的部位及狭窄程度。结果:52例患者中45例(86.5%)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病变,其中29例(64.4%)病人存在2处以上血管狭窄,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短时程(发作持续时间<1h)和多次发作(发作频率≥2)TIA。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短时程和多次发作TIA常伴有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的血管性病因,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颅内外血管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临床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永健 魏琰 +2 位作者 朱建国 袁栋才 高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为手段,分析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0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包括主动脉弓上造影及至少双侧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四根血管造影。明确有... 目的: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为手段,分析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0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包括主动脉弓上造影及至少双侧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四根血管造影。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结果:62例患者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132处,轻度狭窄40处(30.3%),中度狭窄34处(25.8%),重度39处(29.5%),闭塞19处(14.4%)。可判断责任血管者58例(85.0%):单纯前循环45例,前后循环联合病变有13例。以颈内动脉狭窄80处为对象,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枝循环情况。汇总邻近可能引起同一侧枝循环通路的病变,共分析病变58处,发现合并侧枝的病变有23处,有侧支数量36处。各种侧支循环中,Willis环出现频度最高,包括前交通代偿13处和后交通代偿5处。其次为软膜血管代偿13处。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外血管病变多于颅内血管病变。责任血管不单纯是在前循环,还可以是前后循环联合病变。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侧枝循环是Wlliis环和软脑膜血管,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引发侧枝循环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造影狭窄 闭塞 侧枝循环
下载PDF
降纤抗凝联合治疗30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国栋 陶付营 张新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观察 降纤酶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左峰 杨威 +1 位作者 李正光 郑铁晋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基础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4 7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 ,了解血管病变的程度。 7例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 ,37例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本...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基础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4 7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 ,了解血管病变的程度。 7例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 ,37例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半球供血减少 3例 ,大脑中动脉狭窄 2 2例 ,大脑前动脉狭窄 1例 ,大脑后动脉狭窄 1例 ,颈内动脉狭窄 10例 ,颈总动脉狭窄 4例 ,未见血管异常影像 6例。应用自膨式支架治疗颈总、颈内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7例 8处病变 ,共置入自膨式支架 12枚 ,残余狭窄均 <30 % ,随访 6~ 2 3个月 ,无再狭窄发生 ;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 37例 ,溶栓后脑血流明显改善 3例 ,好转 2 8例 ,无明显改善 6例。37例溶栓治疗者中 3例再次出现TIA发作 ,溶栓后对侧陈旧梗死灶出血 1例 ,无死亡病例。随访 3个月~ 3年 ,未见治疗血管发生脑梗死者。结论 TIA患者多已存在血管器质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临床分析 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与血管内支架治疗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颂伟 姜建东 +3 位作者 顾建平 周俊山 王景涛 杨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1,共1页
2003年4月~2004年11月,我们对53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临床症状和血管病变的程度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CAS)治疗,报告如下。
关键词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内支架治疗 颈动脉系统 临床分析 支架置入 血管病变 临床症状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军 王大明 +1 位作者 刘加春 王利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颈动脉系统 动脉血管成形 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TIA患者 斑块形成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谱勒超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新贵 许永成 +2 位作者 黄春霞 苏兰花 苏承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638-640,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颅内血管的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对 32例颈动脉系统 TIA患者进行常规检测 ,对 2例经 TCD诊断为颅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结果 :2 3例(71.9% )患者... 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颅内血管的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对 32例颈动脉系统 TIA患者进行常规检测 ,对 2例经 TCD诊断为颅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结果 :2 3例(71.9% )患者存在病侧 TCD流速异常 ,12例 (37.5 % )的患者有颅内动脉狭窄 ,2 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频谱图形异常 ,病变血管 PI、RI值增高。结论 :颅内动脉的硬化、狭窄是颈动脉系统 TIA发病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谱勒超声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架桥治疗颈动脉系统TIA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文锋 凌锋 +1 位作者 李萌 张鸿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架桥是否有利的争议仍在继续[1].为探讨颅内外血管架桥治疗颈动脉系统T IA的效果 ,我们回顾性地了分析本科近1年来,因颈动脉系统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TIA的患者10例 ,行STA-MCA架桥后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架桥 治疗 颈动脉系统TIA
下载PDF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新贵 许永成 +2 位作者 苏兰花 黄春霞 苏承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DI)对颈动脉系统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 (CVA)检测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87.5 %的患者病侧 CVDI异常 ,表现为脑血流下... 目的 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DI)对颈动脉系统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 (CVA)检测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87.5 %的患者病侧 CVDI异常 ,表现为脑血流下降、外周阻力增高、微循环障碍。结论 颈动脉系统 TIA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 ,CVDI可作为颈动脉系统 TIA实验室诊断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TIA 脑血管 血液动力学 诊断价值 患者 脑循环动力学 检测仪
下载PDF
48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小平 马金兰 李慎茂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15-616,共2页
为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特征,评价DSA检查在颈动脉系统TIA中的诊断价值,对48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血管病变的性质及代偿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的41例有明... 为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特征,评价DSA检查在颈动脉系统TIA中的诊断价值,对48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血管病变的性质及代偿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的41例有明确的血管性病变。血管狭窄是颈动脉系统TIA的常见血管因素,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的血管性病因,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脑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媛 韩艳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6期1987-1988,共2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而早期诊断TIA。方法4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24 h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数(CVDI)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CVDI比较,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而早期诊断TIA。方法4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24 h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数(CVDI)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CVDI比较,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明显下降,脑血管阻力(R)、脉搏弹性波速(WV)增高。结论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机制之一,且可作为内动脉系统TIA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动力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立峰 高龙飞 +1 位作者 亓勤德 王爱兰 《工企医刊》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TIA患者61例,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发组和非频发组,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2组患者狭窄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率。结果:(1)61例中85.2%(52...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TIA患者61例,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发组和非频发组,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2组患者狭窄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率。结果:(1)61例中85.2%(52/61)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频发组92.3%(36/39),非频发组72.7%(16/2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2)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58.3%(28/48),而颅内动脉狭窄则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占47.1%(32/68),颅内、外动脉狭窄比约为1.42:1(68/48);(3)频发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76.9%(30/39),非频发组40.9%(9/2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频发TIA的患者应积极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 颈动脉系统 病变特点 频发TIA 动脉颅外段
下载PDF
265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SA结果分析
18
作者 梁明辉 秦超 +2 位作者 石胜良 程道宾 叶子明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722-1722,1724,共2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265例TIA患者进行股动脉插管,seldinger法分别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结果:DSA结果显示有血管病变226例(85.4%),未... 目的: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265例TIA患者进行股动脉插管,seldinger法分别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结果:DSA结果显示有血管病变226例(85.4%),未见血管病变39例(14.6%)。结论:血管狭窄是颈动脉系统TIA主要病因,以颈内动脉C1段和大脑中动脉M1、M2段最多见,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增高TIA频率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SA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汪昕 范薇 +2 位作者 朱文炳 丁光宏 覃开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9-350,共2页
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动力学分析汪昕,范薇,朱文炳,丁光宏,覃开荣近年来,脑卒中病人的血液动力学(CerebralHemodynamics)研究倍受重视。有关脑血管局部血流量及血液速度已有较多研究[1~3]。而对脑血液... 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动力学分析汪昕,范薇,朱文炳,丁光宏,覃开荣近年来,脑卒中病人的血液动力学(CerebralHemodynamics)研究倍受重视。有关脑血管局部血流量及血液速度已有较多研究[1~3]。而对脑血液动力学其它特征(如脑血管弹性、外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血液动力学 脑梗塞
全文增补中
颈动脉系统造影引起椎动脉系统梗塞1例
20
作者 陈翠玲 赵静 宋方禹 《工企医刊》 201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系统 颈动脉系统 梗塞 造影 左侧肢体无力 侧脑室体旁 肢体乏力 基底节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