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补救性治疗方法——股-颈动脉转流术报道
1
作者 闫喜格 王国玲 +7 位作者 张博刚 彭敏 董中君 申晓平 陈秀晓 贾倩 董会格 程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血管再闭塞,如不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可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本文报道了1例股-颈动脉转流术补救性治疗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快速解决这种不常见却又非常棘手的临床情况提供思路,该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支架置入 动脉再闭塞 -动脉转流 补救性治疗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行左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的麻醉管理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后晓超 徐桂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锁骨下动脉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阻塞性颅外脑血管病变, 患者常出现椎-基底动脉窃血, 从而产生上肢缺血症状和脑缺血症状等, 围手术期管理难度较大。此例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于全麻下行左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ca... 锁骨下动脉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阻塞性颅外脑血管病变, 患者常出现椎-基底动脉窃血, 从而产生上肢缺血症状和脑缺血症状等, 围手术期管理难度较大。此例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于全麻下行左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carotid subclavian bypass, CSB), 手术麻醉平稳、顺利, 患者治愈出院。总结此病例经验, 以期为该类患者手术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
原文传递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学锋 余恒锡 +4 位作者 谷涌泉 张建 汪忠镐 董宗俊 齐力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治疗17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行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移植血管通畅。结果1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目的探讨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治疗17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行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移植血管通畅。结果1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10mmHg(1mmHg=0.133kPa),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4±0.12提高至0.98±0.10(P<0.01)。术后经平均7.1年随访,1年和5年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4.1%,无中风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其远期通畅率高,尤适用于有良好的手术耐受性并要求高通畅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学 锁骨下动脉 人工血管 -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
下载PDF
椎动脉-颈总动脉转位术对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庆东 惠品晶 +3 位作者 周鹏 颜艳红 刘一之 黄亚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 探索椎动脉-颈总动脉(VA-CCA)转位术在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不适宜介入治疗(血管异常致介入治疗困难、不能使... 目的 探索椎动脉-颈总动脉(VA-CCA)转位术在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不适宜介入治疗(血管异常致介入治疗困难、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近期开放性手术、患者拒绝介入治疗)的12例椎动脉起始部V1段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经头颈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头颈DSA、颈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证实存在V1段重度狭窄,且均采用VA-CCA转位术治疗。12例患者中男11例,女1例;年龄41~77岁,平均(58±10)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头晕、肢体乏力、发作性意识丧失、头痛、黑矇)、高血压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吸烟、酗酒、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程度、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TCD、mRS评分)。安全性事件指术后3个月新发卒中、再狭窄和死亡,有效性评价为术中、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血管通畅情况及临床预后,以术后3个月mRS评分≤1分定义为预后良好。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住院期间TCD均证实患侧椎动脉血流通畅,术后症状均有改善;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为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周症状完全消失。12例患者随访时间3~40个月,术后3个月经TCD证实血管通畅,未出现围术期死亡、新发卒中、再狭窄事件;临床随访均获得良好预后。结论 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患者,或可考虑采用VA-CCA转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重建 动脉-动脉转位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和血清sICAM-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
5
作者 郭兴友 张拓 +3 位作者 范卫东 刘坤 李明 付勇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切... 目的探究颈动脉内膜切除前后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的80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颈内动脉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8)和未复发组(n=72)。比较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变化,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血清sICAM-1、MCP-1水平。结果两组术前CCA远段管径、CB/CCA远段管径比值、CB/ICA近段管径比值及术后CB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前ICA近段管径、CB管径和术后CCA远段管径、ICA近段管径均低于未复发组,术后CB/CCA远段管径比值、CB/ICA近段管径比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间的血清sICAM-1、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复发组的sICAM-1、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术后ICA近段管径、术后CB/CCA远段管径比值、术后2个月血清sICAM-1水平、术后3个月血清sICAM-1水平、术后2个月血清MCP-1水平为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应对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结构特征和血清sICAM-1、MCP-1水平变化予以关注,可提早预防患者术后复发,对患者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血管结构特征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复发风险
下载PDF
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研究
6
作者 王润川 惠品晶 +2 位作者 颜燕红 杨柳 黄亚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03-815,共1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CDU评估的流经STA相对峰值血流量(rPVOL)与颅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为单侧SICAO或单侧SMCAO,行STA-MCA旁路移植术且完成术后360 d随访患者112例,并分为SICAO组(50例)和SMCAO组(62例)。收集SICAO组和SMCAO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入院时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影像学资料包括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7 d及术后7、30、180、360 d CDU评估S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STA内径(D)、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流速(TAMV)和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和术前及术后7、180、360 d内头部感兴趣区(ROI)的CTP参数[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出院后1年,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再发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硬膜下血肿、脑出血等)发生情况。术后1年行DSA影像学随访,判断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血管吻合通畅情况。比较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后各时间点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NIHSS评分与mRS评分;组内比较SICAO与SMCAO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之间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及mRS评分,并对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各参数进行组内两两差异比较。为进一步判断经STA入颅的血流量能否反应颅内脑血流量的改变,对SICAO组与SMCAO组CTP评估的rCBF与CDU评估的STA的rPVO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ICAO组与SMCAO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T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D、TAMV、TAPV均显著增加(均P<0.05),均于术后7 d到达峰值,且术后30、180、360 d的D、TAMV、TAPV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D、TAMV、TA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F_(组别)=2.286,TAMV:F_(组别)=0.180,TAPV:Waldχ^(2)组别=1.709;均P>0.05)。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RI显著减低(均P<0.05),且术后7、30、180、360 d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0.788,P>0.05)。(3)CTP参数比较: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rCBF及rCBV较术前均增加(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CBF与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0.177、2.954,均P>0.05);两组术后7、180、360 d的rMTT及rTTP较术前均降低(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MTT及r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2.157、1.706,均P>0.05),且每组术后各时间点参数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血管通畅情况比较:术后1年DSA显示,91.1%(102/112)的患者吻合血管通畅,其中SICAO组92.0%(46/50),SMCAO组90.3%(56/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吻合通畅的两组患者STA血流动力学与颅内CTP参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共10例患者术后1年DSA示吻合血管不通畅,其中SICAO组4例,SMCAO组6例。血管不通畅的1例SICAO患者和3例SMCAO患者术后180、360 d 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术前也均得到相应改善,即TAMV、TAPV均增加,RI均减低。(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与入院时相比,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0.006,P>0.05)。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 d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降低(Z值分别为21.040、-5.183,均P<0.01),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 d的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PVOL与rCBF在SICAO组为极强相关(r=0.865,P<0.01);在SMCAO组亦为极强相关(r=0.864,P<0.01)。结论STA-MCA旁路移植术可以改善单侧SICAO与单侧SMCAO患者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状况,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U评估的STA-MCA旁路移植术后STA血流动力学rPVOL与rCBF呈极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多普勒超声 CT灌注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明轩 刘宝堂 +4 位作者 李磊 李子军 胡运洁 李豪 侯文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48-50,54,共4页
冠心病(CHD)和颈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治疗手段,该治疗手段在国内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熟并获得一致推荐。本文就CABG与CEA各自的发展与现状、CHD与颈... 冠心病(CHD)和颈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针对该问题的有效治疗手段,该治疗手段在国内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熟并获得一致推荐。本文就CABG与CEA各自的发展与现状、CHD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以及同期CABG联合CEA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联合支架象鼻治疗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弓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里程楠 朱俊明 +5 位作者 齐瑞东 杨祎 于海 邢晓燕 刘永民 孙立忠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2期1818-1821,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联合支架象鼻植入治疗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26例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主动脉弓患者在首都...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联合支架象鼻植入治疗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26例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主动脉弓患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支架象鼻植入联合LSCA-LCCA转流术,对此部分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1例、女5例,平均年龄(48±10)岁。结果 26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例(7. 7%)。同期手术包括Bentall+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3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超过24 h,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分别为(18±8)、(40±27)h。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21个月死亡,死亡原因不明。随访期间1例患者行胸腹主动脉替换。结论应用支架象鼻植入术联合LSCA-LCCA转流术治疗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远端弓,避免了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支架象鼻 锁骨下动脉-动脉转流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伟峰 于飞洋 +1 位作者 孙全鹏 范怡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0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 探究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EA的1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 探究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EA的1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前(T_(0))、意识消失即刻(T_(1))、手术开始后30min(T_(2))、手术开始后30min(T_(3))、术毕即刻(T_(4))]、血氧饱和度(T_(0)、T_(1)、T_(2)、T_(3)、T_(4))、术后认知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2)、T_(4)时间点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bulb oxygen saturation,SjvO_(2))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值较术前降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10.1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对CEA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SjvO_(2)影响较全凭静脉麻醉更轻微,对术后认知功能损伤更小,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 全凭静脉麻醉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血氧饱和度 后认知
下载PDF
髂-颈动脉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8例报告
10
作者 陈福真 杨珏 +4 位作者 蒋俊豪 陈斌 符伟国 郭大乔 范隆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应用左骼动脉-左颈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2年7月,对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通过左骼动脉-左颈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颈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缺血。结果:在平均1... 目的:应用左骼动脉-左颈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2年7月,对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通过左骼动脉-左颈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颈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缺血。结果:在平均11.7个月(7~18个月)的随访期内,7例人造血管保持通畅,脑缺血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对于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髂动脉-颈动脉解剖外动脉旁路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为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旁路 治疗 头臂型大动脉 脑缺血
下载PDF
自体大隐静脉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术2例报告
11
作者 赵雨松 李玉嶂 曹树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上切口 自体大隐静脉 旁路移植
下载PDF
超声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瘤颈外-椎动脉旁路重建术后的应用
12
作者 张波 赵宝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85-1185,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腔内隔绝 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 -动脉旁路重建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常规血压管理策略
13
作者 陈秀梅 黄鑫 +1 位作者 张俐鹏 李雪梅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在围术期易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严格的血压管理策略(收缩压<120 mmHg)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严格降压策略对于合并重度颈动脉狭...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在围术期易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严格的血压管理策略(收缩压<120 mmHg)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严格降压策略对于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造成的低灌注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常规血压管理策略(120 mmHg<收缩压<140 mmHg)能够维持此类患者围术期足够的脑灌注,但心血管不良事件是否会因此增加尚不可知。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血压管理策略对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接受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内膜剥脱(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carotid endarteretomy,CEA)的患者是否安全有效,为明确此类患者围术期合理的血压管理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间,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55例接受OPCABG+CEA的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和155例接受OPCABG的单纯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围术期均采用常规血压管理策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神经系统及部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G+CEA组和OPCABG两组手术死亡各1例,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OPCABG+CEA组术后7例出现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单纯OPCABG患者术后22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新发房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血压管理对同期行OPCABG+CEA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内膜剥脱 血压管理
下载PDF
CEA联合CABG术式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对其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统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飞 翟书鹏 魏康康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52-57,共6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0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每组52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用时、单支颈动脉阻断用时、桥血管血流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颈内动脉狭窄管径、PSV、搏动指数及脑血管反应性(CVR);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ADL)和认知功能评分(MMSE);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同期手术组手术用时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术后1、3个月MCA-PSV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P<0.05)。结论 CEA同期行CABG治疗方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亦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但术中用时较长,需针对性注意患者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心病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丽梅 王剑 +2 位作者 黄旭芳 章巧庆 朱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14例患者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共透析700多例次,术后血流量250~350ml/min;术后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于2周后痊愈)、血管周围血肿1例(于3周后血肿消退);术后随访示所有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以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局部皮肤感染的关键;而预防血管周围血肿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穿刺技术;穿刺点的选择及透析后的准确按压则是预防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及血管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 旁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8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ford分级3级5例,4级I例,5级1例。主、髂病变TASC分级C级2例,D级5例。全麻,先用完全腹腔镜技术经左侧结肠后肾后入路游离肾下腹主动脉,再将“Y”形涤纶人工血管近端与之行端侧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引出至相应侧腹股沟,直视下分别与双侧股动脉吻合。结果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2例中转开腹(肠系膜下动脉断端的钛夹脱落出血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420~840rain(中位数585min),主动脉吻合时间40~150min(中位数65rain),术中出血量400—1500ml(中位数800m1)。未中转的5例均在术后12—40h恢复进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肠损伤患者术后结肠漏二次开腹手术,结肠漏治愈,术后46天死于呼吸衰竭。一过性左肾积水1例,治愈。吻合口近端腹主动脉残留重度狭窄1例行支架治疗治愈。无症状的部分左肾梗死1例。6例随访2—51个月,平均11.2月,均健在,超声随访移植物均通畅,静息痛和间歇跛行症状均消失。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安全、可行的。在学习曲线中及时中转保证手术安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腹腔镜主动脉 -双股动脉旁路
下载PDF
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灌注改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芸峰 侯超凡 +5 位作者 王涛 徐慧敏 袁慧书 杨军 赵鸿 凌云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CT灌注(CTP)成像、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同期行CEA+CABG。术前和术后行头颈动脉CTA及头部CTP成像检查,以脑血流量(CBF)代表脑灌注情况,计算手术前后术侧和对侧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CBF变化率(DR CBF),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头部CTP成像示,术前术侧CBF为(19.4±2.2)ml/(100 g·min),对侧CBF为(24.4±4.7)ml/(100 g·min),rCBF为0.52~1.00,平均0.82±0.17;术后术侧CBF为(24.6±2.8)ml/(100 g·min),对侧CBF为(28.1±5.7)ml/(100 g·min),rCBF为0.68~1.35,平均0.90±0.16;与术前比较,术后rCB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4,P<0.01);DR_(CBF)为4%~62%,平均(28±14)%。DR_(CBF)与颈动脉狭窄率呈高度正相关(r=0.826,P<0.01),与颈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r=0.7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602,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473,P<0.01)呈正相关,与术前rCBF呈负相关(r=-0.421,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心功能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手术前后脑灌注改变相关,有待于大样本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脑灌注
下载PDF
髂-颈动脉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8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窦荣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3期1563-1564,共2页
目的探讨左髂动脉-左颈动脉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这一新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2年7月,对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通过左髂动脉-左颈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旁路术治疗颈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缺血症状。结果8例病人在... 目的探讨左髂动脉-左颈动脉旁路术治疗头臂型大动脉炎这一新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2年7月,对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通过左髂动脉-左颈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旁路术治疗颈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缺血症状。结果8例病人在平均8.7个月(3~16个月)的随访期内,7例人造血管保持通畅,脑缺血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对于头臂型大动脉炎病人,髂动脉-颈动脉解剖外动脉旁路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为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 旁路 左髂动脉-动脉旁路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某些技术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左权 白如林 +2 位作者 黄承光 张光霁 卢亦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95-796,共2页
关键词 导管插入 神经放射摄影 栓塞治疗 外伤性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复合移植物股-远端动脉旁路术(附8例报道)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米尔 陆信武 +5 位作者 陆民 黄新天 朱雯霞 黄英 李维敏 张培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初步报道和评价复合材料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术挽救缺血肢体的结果。方法:8例缺乏合适自体静脉的病人应用复合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术,复合移植物近侧段为人造血管(PTFE),远侧段为自体静脉,自体静脉跨越膝关节,术...  目的:初步报道和评价复合材料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术挽救缺血肢体的结果。方法:8例缺乏合适自体静脉的病人应用复合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术,复合移植物近侧段为人造血管(PTFE),远侧段为自体静脉,自体静脉跨越膝关节,术后应用节段性动脉压测定(踝/肱指数)、双功彩超和动脉DSA检查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静息痛消失,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21提高到0.67,术后平均随访时间约1年,随访期间双功彩超和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移植物通畅,1例病人术后2个月因移植物血栓形成,经再次手术后症状缓解。结论:当肢体面临严重缺血需行膝下动脉旁路术而又缺乏可供移植的自体静脉时,复合移植物旁路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移植物 远端动脉 旁路转流 -远端动脉旁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