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顾勇杰 于亮 +2 位作者 蒋伟宇 赵刘军 马维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2组术后第1、3、5天Hb,以及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结果 40例术后均未出现硬膜外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观察组仅1例输血,对照组5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Hb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可以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术后失血量,降低围手术期的输血患者比例,但是不能减少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军 吴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K线阴性患者。术前3 d、术后1周及术后每次随访均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量化评估患者病情及颈椎影像学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病情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入选患者共67例,平均(76.5±4.2)岁。其中男48例、女19例,平均手术时间(140.5±37.7)min,平均出血量(354.7±132.2)mL。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与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4.2±10.4)%和(42.6±10.5)%,末次随访时改善率为(57.7±10.5)%和(73.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安全性高、置钉简易等优势,能够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性前凸,可有效缓解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老年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后纵韧带骨化症 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文达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019年6月2日期间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对照组43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腰椎椎间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1)观察组手术用时(122.12±24.20)小时、术中出血量(348.12±31.00)ml,以及住院用时(11.79±3.65)天,少于对照组(145.02±27.30)小时、(389.23±45.25)ml、(16.95±4.70)天,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腰椎椎间融合率90.69%,高于对照组72.09%,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术前2组VAS、JOA以及ODI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术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可行,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改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后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睿 吴思滨 张金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腰椎功能、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3.63±25.76)min,长于对照组的(95.52±2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ODI评分为(19.52±3.08)分,低于对照组的(21.35±3.64)分,椎间孔高度为(20.90±2.06)mm,高于对照组的(19.71±2.1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采用PLIF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利于恢复椎间孔高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切除减压 功能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强 赵永生 +1 位作者 陈修福 张承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91-192,196,共3页
本研究探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5~71岁,平均(60.34±6.33)岁... 本研究探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院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5~71岁,平均(60.34±6.33)岁,病程在1~6年,平均(3.14±3.39)年;单节椎体14例,双节椎体1例,腰3损伤4例,腰4损伤16例,腰5损伤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单侧入路 双侧减压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乐锦波 杜远立 +1 位作者 梁杰 向选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199-200,共2页
目的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LSS患者分为两组,A组(n=3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B组(n=36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LSS患者分为两组,A组(n=3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B组(n=36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SS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减压 切除融合内固定 管狭窄症
下载PDF
后路全椎板减压Cervifix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玉庆 倪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后路减压 CERVIFIX 内固定 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三天功能锻炼指导 被引量:1
8
作者 孟萍 高姗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1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6月我科室完成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经术后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康复的42例,仍有下肢麻木的8例,仍有疼痛的2例。无肺部并发症、褥疮。
关键词 后路 切除减压 间盘切除 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昊 谢惠緘 姚仕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比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LS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A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组均随访观察2 a,对比2组... 目的对比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LS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A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组均随访观察2 a,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术后腰痛VAS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JOA评分较B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LSS,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切除减压 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下载PDF
止血纱和氨甲环酸对颈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围术期出血及安全性的影响
10
作者 朱雷 张鹰 +4 位作者 王致远 田方 卢博涛 郝定均 贾帅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或局部应用止血纱对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n=35)、止血纱组(n=35)和对照组(n=36...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或局部应用止血纱对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n=35)、止血纱组(n=35)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止血纱组术中在术区植入止血纱,氨甲环酸组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3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并比较3组术前及术后3 d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止血纱组、氨甲环酸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止血纱组少于氨甲环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3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3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氨甲环酸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止血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3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纱应用于颈后路全椎板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均优于氨甲环酸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氨甲环酸 止血纱 出血 切除减压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颈椎后路不同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涛 尚平福 +2 位作者 徐钦华 王贵方 刘法敬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66-69,共4页
目的 比较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C2节段CSM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A组26例和B组21例,A组采用单... 目的 比较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C2节段CSM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A组26例和B组21例,A组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伸肌群附着点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保留C2棘突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于术前1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术后轴性症状(AS)的发生情况;行颈椎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算颈椎总活动度和颈椎中立位曲度;在颈椎MRI横断面上,测量颈后肌群横截面积。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术后AS发生率为11.5%,B组为19.0%,A组AS发生率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颈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减小(P<0.05),A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颈椎中立位曲度均较术前减小(P均<0.05),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组较A组曲度丢失更多(P均<0.05)。A组术后颈后肌群横截面积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保留C2棘突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均可解除C2节段的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前者可以更好地保留颈椎活动度并减轻颈后肌群萎缩,减少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单开门管成形 减压 后路减压 固定 总活动度 中立位曲度 后肌群横截面积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国新 罗宝宁 马友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38例和观察组(开窗减压术)5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 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38例和观察组(开窗减压术)5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记录术前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人体功能性障碍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稳定性椎间隙前缘高度(VH)、椎间隙后缘高度(DH)、节段活动度(ROM)变化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月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H、DH、RO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改善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且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前者可在保证减压有效的基础上,加快其术后功能性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开窗减压 人体功能性障碍程度 切除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振房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微创组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传统组给予... 目的研究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微创组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腰椎功能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评估患者的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下腰痛评分(JOA)]和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等级。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ODI指数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ODI指数低于传统组,JOA评分高于传统组(均P<0.01)。术后12个月2组腰椎植骨融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应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腰后路减压融合 切除 老年腰管狭窄
下载PDF
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 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4
作者 曹志勇 魏新建 +1 位作者 曹飞 张福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后路减压内固定 植骨融合 管狭窄症
下载PDF
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4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与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行颈后路椎... 目的:对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与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行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的观察组及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无论在JOA评分方面,还是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AS)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JOA评分 轴性症状 后路 成形钉系统 侧块固定减压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腰椎管狭窄症需要行腰椎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对照组腰椎后...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腰椎管狭窄症需要行腰椎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对照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传统的骨刀、椎板钳进行常规减压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椎板减压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VAS评分,统计脑脊液漏例数、术后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椎板减压实际操作时间为(4.13±0.85)min,对照组为(6.24±1.02)min,两组比较,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为(297.41±35.30)mL,对照组为(373.35±27.57)mL,两组比较,P>0.05。试验组术前VAS评分为(6.15±1.47)分,术后为(2.94±0.57)分,手术前后差值为(3.21±0.90)分;对照组术前VAS评分为(6.46±1.28)分,术后为(3.01±0.43)分,手术前后差值为(3.45±0.85)分,两组手术前后VAS差值比较,P>0.05。试验组术中硬膜损伤致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中硬膜损伤3例,均为术中粘连严重、操作困难所致,两组脑脊液漏例数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感染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3例,两组对比,P<0.05;试验组术中存在1例由于神经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致使术后出现神经水肿、刺激症状,对照组由于术中骨质硬化、骨化严重,操作困难,致使术后出现下肢疼痛症状较术前加重等神经损伤表现4例,两组对比,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椎板减压方式,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操作时间缩短,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发生率降低,且不增加神经及硬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减压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咬骨钳 管狭窄症
下载PDF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振房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研究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目的研究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与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比传统组少,且住院时间比传统组短(P<0.01);术后3个月,微创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传统组,且下腰痛JOA评分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12个月,微创组植骨融合情况与传统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应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腰后路减压融合 切除 老年腰管狭窄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子斌 赵伟 +1 位作者 吕乔 董锡亮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0期90-90,92,共2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组)13例和治疗Ⅱ组(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组)10例。结果两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前凸角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前凸角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MC+ 融合器植骨融合 体次切除 置入内固定 单节段 脊髓型
下载PDF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晓 邓信昌 +3 位作者 罗登熙 何荣 黄坚辉 吴茂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脊柱组收治的96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腰...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脊柱组收治的96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JOA、ODI评分,术后1年植骨融合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JOA、ODI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植骨融合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腰后路减压融合 传统切除 管狭窄
下载PDF
椎间隙扩大减压治疗全椎板减压术后颈髓再次受压的疗效
20
作者 刘法敬 丁晓坤 +5 位作者 胡成栋 李彦飞 胡洋 田金辉 周玉军 张恩录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全椎板减压术后颈髓再次前方受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05月有27例全椎板减压术后前方致压物再次压迫颈髓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均采用颈前路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 目的观察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全椎板减压术后颈髓再次前方受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05月有27例全椎板减压术后前方致压物再次压迫颈髓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均采用颈前路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5~76岁,平均65.1岁。术后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曲度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9.6±13.3)min,术中出血量(73.8±16.1)mL。术后JOA评分由术前的(7.6±2.1)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时的(12.1±3.2)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2.7±3.4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7.9±11.3)%。术前颈椎曲度指数为(12.2±3.7)%,术后3天为(14.4±3.9)%及末次随访时减小为(14.3±4.0)%,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有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及加压包扎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颈前路椎间隙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翻修术式,可充分除脊髓前方压迫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能够较好的维持颈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植骨融合 减压 翻修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