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11例
1
作者 魏建初 何云生 郑建文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例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病例为观察对象,术前并发感染的病例先进行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后再择期手术。所有患者行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手术,术后抗感染... 目的探讨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例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病例为观察对象,术前并发感染的病例先进行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后再择期手术。所有患者行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7天,每3个月随访1次至术后1年。结果 11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手术伤口I期愈合,随访1年以上未见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患者,术前明确诊断、控制感染后行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式手术能够有效防治病灶复发,并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 颈外侧入路 Sistrunk术式
下载PDF
经颈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效果
2
作者 贺丽群 廖建成 +3 位作者 张茂营 文军 陈克恩 王向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经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15例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颈椎椎旁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经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15例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颈椎椎旁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全切率及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143min,出血量为50~120 mL,手术切口长度为7~12 cm,住院时间为7~9 d。椎旁肿瘤切除率为100%。术后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副神经节瘤1例。随访12个月,本组患者无肿瘤复发、感染、死亡的病例。结论: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安全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椎旁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行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晓婧 那存吉日嘎拉 +1 位作者 钱毅超 王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8-29,共2页
探究并明确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在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9年3月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治疗,对患者给予为期三个月随访,评估患... 探究并明确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在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9年3月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治疗,对患者给予为期三个月随访,评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切除组织均送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切除组织标本被证实为炎性肉芽组织,符合甲状舌管囊肿诊断标准。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4.29±10.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3.23±13.16)mL。80例患者中有76例手术显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所有患者手术伤口I期愈合,仅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感染率为3.75%(3/80),经过对应处理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咽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颈外侧入路Sistrunk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疗效确切,预后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 颈外侧入路 Sistrunk术 治疗效果 复发率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行颈椎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巨辉 程智 吴云松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行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进入椎间盘内,继续进针抵达突出物根部注射欧乃派克0.3ml,观察造影剂分布良好,注胶原酶400单位,观察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行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进入椎间盘内,继续进针抵达突出物根部注射欧乃派克0.3ml,观察造影剂分布良好,注胶原酶400单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此方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达90%。结论对诊断明确,有适应证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前外侧入路行胶原酶溶解术,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椎间盘突出症 外侧 胶原酶溶解术
下载PDF
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5
作者 钟平 周良辅 周范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及上颈椎腹侧病变的方法。方法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上,模拟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进行斜坡和上颈椎腹侧的显微解剖和手术入路研究。结果颈部前外侧有明确的筋膜间隙,通过... 目的探讨经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及上颈椎腹侧病变的方法。方法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上,模拟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进行斜坡和上颈椎腹侧的显微解剖和手术入路研究。结果颈部前外侧有明确的筋膜间隙,通过对颈筋膜各层准确的广泛解剖可直达斜坡中上部和上颈椎腹侧;各筋膜层及骨性结构表面均有明显的解剖学标志。外侧入路可安全暴露下斜坡和上颈椎腹侧区域,其扩大入路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腹侧。结论经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及上颈椎腹侧病变具有直达病变部位,损伤小,视野较宽和有效避免感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窝 神经解剖学 外侧
下载PDF
经枕颈后外侧入路治疗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附2例报告)
6
作者 冉孝龙 高刘民 孙之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颅底陷入症的手术入路。方法  2例颅底陷入症采取经枕颈后外侧入路 ,术中切断头下斜肌及颈 2神经根 ,游离椎动脉 ,硬膜外切除畸形的齿状突 ,一期手术植骨行枕颈融合。结果  2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肌张力较...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颅底陷入症的手术入路。方法  2例颅底陷入症采取经枕颈后外侧入路 ,术中切断头下斜肌及颈 2神经根 ,游离椎动脉 ,硬膜外切除畸形的齿状突 ,一期手术植骨行枕颈融合。结果  2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良好 ,肌张力较术前明显降低 ,无手术并发症。无需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型颅底陷 外科手术 经枕外侧 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颈前外侧入路枕-椎动脉吻合术的应用解剖
7
作者 瞿东滨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为经颈前外侧入路行枕-椎动脉吻合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16具(32侧)常规防腐的成年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枕动脉、椎动脉以及手术入路有关的解剖学。结果 枕动脉其起点部外径为0.2±0.02cm,枕动脉沟部外径0.19±0.02... 目的 为经颈前外侧入路行枕-椎动脉吻合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16具(32侧)常规防腐的成年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枕动脉、椎动脉以及手术入路有关的解剖学。结果 枕动脉其起点部外径为0.2±0.02cm,枕动脉沟部外径0.19±0.02cm,其间长度为4.4±1.1cm,起点距寰椎横突1.8±0.7cm,距枢椎横突1.3±0.4cm,寰枢椎横突间椎动脉的外径为0.36±0.04cm。有18.8%枕动脉发支平面高,血管蒂较短。结论 经颈前外侧入路可以行枕-椎动脉端侧吻合,但技术难度较后入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动脉 椎动脉 血管吻合 外侧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枕颈后外侧入路齿突切除治疗陈旧性寰椎脱位
8
作者 宋跃明 黄思庆 +1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28-28,共1页
目的:难复性陈旧性寰枢脱位的外科治疗十分困难,为探索其治疗措施。方法:采用经枕预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并I期枕颈融合治疗难复性陈旧性环枢脱位5例。结果:5例病员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力均有一级以上恢复... 目的:难复性陈旧性寰枢脱位的外科治疗十分困难,为探索其治疗措施。方法:采用经枕预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并I期枕颈融合治疗难复性陈旧性环枢脱位5例。结果:5例病员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力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无感染及死亡。结论:对难复性陈旧性环枢脱位,尤其是压迫因素来前方者,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能同时达到脊髓前、后方彻底减压及I期枕颈融合。该手术入路齿状突显露清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枕外侧 陈旧性 切除治疗 齿状突 寰椎脱位 融合 难复性 齿突 医科大学 手术
下载PDF
远外侧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守忠 苏万东 刘玉光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1期37-39,共3页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 探讨远外侧入路在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14例患者全部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行枕颈融合术3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组脑神经损伤症状;获得随访11例,恢复良好。远外侧入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理想入路,但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交界 椎动脉 枕骨髁
下载PDF
经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颈_2椎体及附件骨肿瘤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光华 杨小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外侧 切除 2椎体 附件 骨肿瘤 椎病
下载PDF
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梁雄伟 胡军祖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639-642,共4页
上颈椎前外侧入路即通过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内侧缘及咽部后方暴露上颈椎,该入路暴露上颈椎较充分,能进行脊髓前方充分减压,并提供可靠的内固定,适用于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伴脊髓腹侧受压、颅底凹陷症、椎体肿瘤、结核伴椎旁脓肿等.... 上颈椎前外侧入路即通过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内侧缘及咽部后方暴露上颈椎,该入路暴露上颈椎较充分,能进行脊髓前方充分减压,并提供可靠的内固定,适用于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伴脊髓腹侧受压、颅底凹陷症、椎体肿瘤、结核伴椎旁脓肿等.然而该手术人路解剖结构错综复杂,有重要神经、血管,如舌下神经、喉上神经、交感干、面动脉、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椎动脉等,手术操作易损伤上述组织,造成严重后果.为提高手术操作安全,减少副损伤,国内外学者对此入路进行大量解剖学研究.笔者就近年来上颈椎前外侧方手术入路应用解剖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解剖学
下载PDF
颈前外侧改良L形切口治疗上颈椎病变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舰 杨述华 +1 位作者 许伟华 叶树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9-60,63,共3页
目的改进上颈椎颈前外侧手术入路的切口显露方式。方法采用颈前外侧改良L形切口为7例上颈椎病变患者实施颈前路手术,包括联合后路手术1例。男5例,女2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颈椎肿瘤4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术后第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目的改进上颈椎颈前外侧手术入路的切口显露方式。方法采用颈前外侧改良L形切口为7例上颈椎病变患者实施颈前路手术,包括联合后路手术1例。男5例,女2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颈椎肿瘤4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术后第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伤口部位生长变化情况和有无吞咽困难、颈髓损伤出现。结果7例患者均经6个月随访,全部伤口于2周后获Ⅰ级甲愈合。1例术后出现呛咳,4周左右自行缓解,其余病例未出现颈部重要神经血管损伤与相应节段的颈髓损伤。所有病例无伤口感染,伤口显露及愈合效果满意。结论颈前外侧改良L形切口可为上颈椎前方手术入路有效的切口显露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切口 手术
下载PDF
经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颈2椎体及附件骨肿瘤(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臻 刘继中 +4 位作者 郭征 李明全 顾小明 刘彦普 雷德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颈2椎体及附件骨肿瘤,由于其特定的解剖位置以及该椎体较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使得对该部位手术困难较大,相关的文献报道不多,仅限于个案报道[1,2].合理的选择手术入路是切除颈2肿瘤的关键,本文报告2例颈2椎体及附件神经鞘瘤和动脉瘤样骨... 颈2椎体及附件骨肿瘤,由于其特定的解剖位置以及该椎体较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使得对该部位手术困难较大,相关的文献报道不多,仅限于个案报道[1,2].合理的选择手术入路是切除颈2肿瘤的关键,本文报告2例颈2椎体及附件神经鞘瘤和动脉瘤样骨囊肿经颈椎后外侧入路的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2椎体 附件 骨肿瘤 手术
原文传递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祥宇 袁贤瑞 +5 位作者 刘定阳 谢源阳 袁健 赵子进 苏君 刘庆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静脉孔 髁旁-外侧 枕下乙状窦后
下载PDF
椎管内外沟通瘤的手术治疗(附98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一枫 陈军 +3 位作者 唐思成 王煜 陈坚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手术治疗的98例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资料。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92例、颈外侧入路4例和前后联合入路2例;术中同期行脊椎固定术35例,其中椎板成形...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手术治疗的98例椎管内外沟通瘤的临床资料。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92例、颈外侧入路4例和前后联合入路2例;术中同期行脊椎固定术35例,其中椎板成形术25例,颈段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或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85例,部分切除13例;经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率为78.3%(72/92),经颈外侧入路4例和前后联合入路2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77例,神经纤维瘤7例,脊膜瘤6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脂肪瘤1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6~84个月,平均47.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89例,肿瘤复发4例,发生并发症7例。未行任何维持脊柱稳定措施的病人脊柱畸形发生率(17.46%)明显高于颈段侧块或胸腰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0%,P<0.05)以及椎板成形术(4.00%,P<0.05)。结论椎管内外沟通瘤可经不同手术入路手术全切肿瘤,其中骨质破坏严重者可通过椎板成形术或椎弓根及椎体内螺钉内固定植入术重建脊柱稳定性,可减少术后脊柱畸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外沟通瘤 显微手术 单纯后正中 颈外侧入路 前后联合 脊柱固定术
下载PDF
寰枢椎不稳合并延脊髓受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思庆 宋跃明 +2 位作者 李国平 杨开勇 惠旭辉 《华西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环枢椎不稳合并延脊髓前后方受压的手术方法。方法 :本组病例经CT三维成像和MRI检查诊断 ,采用倒钩型枕颈后外侧入路术式 ,一次手术同时行齿状突及齿状突周围异常增生组织切除和枕下减压并枕颈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后头... 目的 :探索治疗环枢椎不稳合并延脊髓前后方受压的手术方法。方法 :本组病例经CT三维成像和MRI检查诊断 ,采用倒钩型枕颈后外侧入路术式 ,一次手术同时行齿状突及齿状突周围异常增生组织切除和枕下减压并枕颈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后头、颈、胸石膏 ,或颈托固定 3~ 4月。结果 :全组 31例病人中先天性环枕畸形伴齿突脱位 7例 ,外伤陈旧性齿状突脱位 4例 ,齿状突骨折伴环枢脱位 1例。术后全部病例均获得明显改善。无病情加重或复发 ,无死亡。随访半年后 3例病人恢复工作能力 ,6例病人已达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结论 :枕下后外侧入路能一次手术完成枕大孔区前后减压并枕颈植骨固定融合。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部畸形 寰枢椎脱位 外科手术 外侧 延脊髓受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