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瘫鼠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逯霞 许健 +5 位作者 闫宝锋 张晶晶 栾新平 木塔里甫 艾克拜尔 买尔阿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性瘫痪(脑瘫)鼠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5日龄(P5)Wistar大鼠8窝制作为脑瘫鼠模型,并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观察手术前后脑瘫鼠左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性瘫痪(脑瘫)鼠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5日龄(P5)Wistar大鼠8窝制作为脑瘫鼠模型,并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观察手术前后脑瘫鼠左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脑瘫鼠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术前升高(P<0.01),阻抗指数均较术前下降(P<0.001);经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术前加快,脑血流量增加,阻抗指数下降(P<0.01)。结论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能够持续有效地增加脑瘫鼠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 交感神经系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及对术后康复效果
2
作者 王博 冯宪发 +1 位作者 冯锁立 雷广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301-0304,共4页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和研究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和研究组(n=2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二组患儿GMFM-66评分、肌张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MFM-66评分显著升高,肌张力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GMFM-66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确切,降低肌张力,改善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 混合型脑瘫 疗效 后康复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的脑保护效应研究
3
作者 袁应川 黄英 陈爱芳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2年第11期1426-1432,共7页
目的 探讨两种常用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接受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的脑性瘫痪患儿氧化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及脑保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接受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的脑性瘫痪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1组(麻醉诱导... 目的 探讨两种常用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接受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的脑性瘫痪患儿氧化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及脑保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接受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的脑性瘫痪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1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DEX 0.4μg/kg),D2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DEX 0.8μg/kg),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比较3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入手术室时(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术中颈动脉外膜剥脱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时(T5)]、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O_(2))、苏醒期躁动情况[到达麻醉恢复室时(Tp0)、5 min(Tp5)、10 min(Tp10)、25 min(Tp25)、40 min(Tp40)]及脑保护评价指标。结果 D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D1、C组(P <0.05)。在T1~T5,D1、D2组HR、MAP均低于C组(P <0.05)。3组S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血浆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T4时均高于T0时(P <0.05),且D1、D2组均低于C组(P <0.05)。Tp0~Tp40,D1、D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P <0.05)。3组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术后6 h、术后12 h均高于T0时(P <0.05),D1、D2组水平均低于C组(P <0.05)。结论 对脑性瘫痪患儿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诱导前静脉注射0.4μg/kg和0.8μg/kg两种常用剂量DEX,均能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稳定HR、MAP、SO_(2)等生理指标,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0.4μg/kg剂量在缩短苏醒、拔管时间等方面效应均显著优于0.8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 脑性瘫痪 氧化应激 苏醒期躁动 脑组织保护
原文传递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瘫患儿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荣卫江 贾琦 +2 位作者 马大亮 赵斌 赵博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019-0020,共2页
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瘫患儿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1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3-17岁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分析50例患儿术前、术后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颈内动脉... 探讨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对脑瘫患儿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1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3-17岁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行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分析50例患儿术前、术后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患儿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Vm明显较术前升高,RI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50例患儿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Vm、Vs、Vd较术前均明显升高,R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以上数据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颅内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 脑瘫患儿 颅内血流动力学 动脉 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下载PDF
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小儿脑瘫流涎237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晓琦 孙成彦 李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24期32-32,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37例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小儿脑瘫流涎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所有接受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237例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根据流涎分级法确定是否改善.结果:治愈75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237例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小儿脑瘫流涎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所有接受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237例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根据流涎分级法确定是否改善.结果:治愈75例;显效56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75.11%,5岁以上总有效率60.94%,术中出血1例,2例出现Honer综合征. 结论: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小儿脑瘫总体有效率在75.11%,完全控制率31.65%,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并可有智能语言障碍、斜视、吞咽进食困难、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等症状的改善效果,故可推广应用于小儿脑瘫流涎症状的治疗,且应提倡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 流涎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应用CPVS术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IGF-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高超 艾克拜尔·哈里克 +2 位作者 曹胜操 麦哈木提·库尔班 栾新平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23-326,331,共5页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手术(CPVS)对脑性瘫痪(CP)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CPVS术前术后脑瘫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手术(CPVS)对脑性瘫痪(CP)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CPVS术前术后脑瘫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瘫中心收治的77例行单侧CPVS手术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对比患儿的术前术后肢体运动水平的改变及血清中IGF-1水平的影响,分析术前术后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统计各年龄层患儿身高、体质量均值,发现其均值均低于标准值,各年龄段患儿术前IGF-1水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值下限,行CPVS后各年龄段患儿IGF-1水平均值有所提升,均高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值下限,但低于正常儿童IGF-1参考中位数值(P<0.05),且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与术前IGF-1水平和术后IGF-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MFM-88评分评估患儿手术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术前评分均值为(72.19±10.60),术后提升至(81.2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7,P<0.05)。结论CPVS能够缓解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并升高IGF-1水平,且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与术前和术后IGF-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瘫患儿手术前后脑血流量变化的MR-ASL评价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禹洋 徐敬轩 +1 位作者 王云玲 冯楠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1-3,18,共4页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比正常儿童与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的脑瘫患儿脑血流量(CBF)发生的变化情况差异。方法应用Achieva/Intera PHILIPS 3.0T核磁共振仪对30例正常儿童与30例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比正常儿童与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的脑瘫患儿脑血流量(CBF)发生的变化情况差异。方法应用Achieva/Intera PHILIPS 3.0T核磁共振仪对30例正常儿童与30例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一周内、术后14天的单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常规序列、DWI、ASL等序列扫描,应用Mri Cloud后处理工作站获得被检者大脑双侧额叶、颞叶、顶叶、中央前回、内囊区域、基底节、丘脑、小脑区域的CBF值,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儿童与脑瘫患儿进行对比,脑瘫患儿患侧大脑皮质区、中央前回、基底节、内囊、小脑区运动相关区域CBF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患侧上述区域脑血流量有改善。结论通过磁共振ASL技术发现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脑性瘫痪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儿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 动脉自旋标记 脑瘫患儿
下载PDF
MR-ASL联合DTI评价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脑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禹洋 欧阳华忠 +2 位作者 栾新平 徐敬轩 王云玲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应用3.0 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与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脑瘫患儿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发生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仪对3... 目的应用3.0 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与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脑瘫患儿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发生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仪对30例正常儿童与30例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1周内、术后14 d的单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常规序列、DWI、ASL、DTI等序列扫描,应用Mri Cloud后处理工作站获得被检者大脑患侧额叶、颞叶、顶叶、中央前回、内囊区域、基底节、丘脑、小脑等区域的CBF值、FA值,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儿童与脑瘫患儿进行对比,脑瘫患儿患侧大脑皮质区、中央前回、基底节、内囊、小脑区运动相关区域CBF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患侧上述区域脑血流量有改善。正常儿童与脑瘫患儿进行对比,患儿患侧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内囊后肢区FA值较低;手术后患儿患侧基底节区、丘脑、内囊后肢较正常组的FA值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磁共振ASL及DTI技术评估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有效提高患儿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 动脉自旋标记 扩散张量成像 脑瘫患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