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枕区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玉军 罗坤 +2 位作者 郭怀荣 陆永健 柳琛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枕区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临床上行枕下减压术、空洞腔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和闩部封闭术。结果:行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中经2~3年随访,2例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5例症状和体征无变化,3例症... 目的:探讨颈枕区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临床上行枕下减压术、空洞腔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和闩部封闭术。结果:行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中经2~3年随访,2例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5例症状和体征无变化,3例症状加重,6例失访。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颈枕区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和治疗均是最佳的检查方法。显微外科技巧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枕区畸形 脊髓空洞症 NMR 成像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枕颈融合联合扩大成形减压治疗枕颈区畸形
2
作者 黄凯 唐旭东 +1 位作者 周永强 陈安富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联合扩大成形减压术在治疗枕颈区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枕颈区畸形患者行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脊髓减压、枕颈融合、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联合扩大成形减压术在治疗枕颈区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枕颈区畸形患者行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脊髓减压、枕颈融合、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15例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3例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无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加重、脊髓空洞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3~18(15. 42±0. 52)分,较术前8~12(11. 52±0. 79)分明显改善(P <0. 05),改善率为71%。结论枕颈融合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能有效解除枕颈段脊髓压迫、稳定上颈椎,是脊髓减压、重建上颈椎稳定性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椎管扩大成形 畸形
下载PDF
颅底凹陷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根锋 廖文胜 +1 位作者 朱忠培 吴研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744-274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BI)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C2~7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BI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于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BI)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C2~7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BI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于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及C2~7 Cobb角(C2~7角)。根据术后3 d O-C2角大小,将患者分为10°≤O-C2角≤20°组、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观察不同O-C2角组Cobb角的差异,分析O-C2角与C2~7角的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中男4例(23.5%),女13例(76.5%);年龄12~60岁,平均(37.9±13.4岁);随访时间25~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9(35.5,74.0)个月。术后3 d各组间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间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相比10°≤O-C2角≤20°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C2角与C2~7角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存在负相关(r=-0.626、-0.780,P<0.05)。结论 BI患者O-C2角与下颈椎C2~7角呈负相关,行后路枕颈融合术时需密切注意O-C2角,将其固定于合适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交界畸形 椎曲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