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慧 贾象元 +4 位作者 杨浩田 袁林 李亚锋 赵学千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18-5822,共5页
背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可以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能够有效改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症状。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行人工间盘置换... 背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可以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能够有效改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症状。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行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的伴有明显头晕、头痛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56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包括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手术节段角度、C_(2)-C_(7)Cobb角、C_(2)-C_(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T1倾斜角,并分析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JOA评分手术前后的变化值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术后伴交感神经症状均有改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矢状位参数比术前增大,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手术前后变化值与手术节段角度、C2-7Cobb手术前后变化值具有相关性(P<0.05);(4)结果说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良好,有利于恢复颈椎矢状位参数,减轻患者交感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交感神经症状 矢状位参数 颈椎 人工假体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柳达 贾长青 +3 位作者 许晓军 梁峰 巴根 付勤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传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传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7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9例,年龄30-62岁,平均46.7岁。其中12例采用CADR治疗(CADR组),15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所有患者有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病程1~13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均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价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应用Odom标准评价术后疗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记录疼痛级别,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结果:27例患者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6-30个月)。术后1周CADR组优10例,良2例,ACDF组优5例,良10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75,P=0.019);末次随访时CADR组优10例,良2例,ACDF组优12例,良3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49,P=1.000)。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肢VAS评分均明显缓解(P〈0.05)。术后1周:CADR组颈部VAS评分由术前的3.58±0.79下降至0.58±0.51(P〈0.05),NDI指数由术前的(23.42±6.36)分下降至(5.42±1.68)分(P〈0.05),而ACDF组下降不明显。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部VAS评分、NDI指数及SF-36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Mobi—C CADR保留了减压节段的运动,允许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术后早期即可显示明显疗效,且疗效稳定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移位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相邻节段的影响:3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5
3
作者 何达 韩骁 +1 位作者 刘波 田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033-5037,共5页
背景:尽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短期临床效果已经完全得到了肯定,但是中长期临床效果,尤其是避免相邻节段的病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有待观察。目的:观察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中期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间盘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 背景:尽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短期临床效果已经完全得到了肯定,但是中长期临床效果,尤其是避免相邻节段的病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有待观察。目的:观察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中期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间盘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3-12/2005-03北京积水潭医院。对象:对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33例患者进行了超过3年的随访。单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25例,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8例。随访时年龄35-73岁。方法:对比分析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JOA评分,NDI指数,Odom's评分,SF-36评分。②影像学指标: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X-ray相邻节段颈椎高度和颈椎活动度,Pfirrmann椎间盘分级,脊髓矢状径,脊髓前后方压迫分级。结果:JOA评分置换前13.62±2.31,置换后15.75±1.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发现,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上方相邻节段,置换后10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3%(P=0.004)。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下方相邻节段,置换后9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2%(P=0.011)。其余影像学指标置换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中期随访临床效果优良。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相邻节段可能出现退变,这种退变在中期主要表现为相邻节段椎体前缘的新生骨赘。③相邻节段的退变不影响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节段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退变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竹林 韩慧 董荣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手术前后进行Oswestry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ONDI)评分、颈项和上肢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采用Odo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手术前后进行Oswestry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ONDI)评分、颈项和上肢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采用Odo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Odom优良率达100%,术后ONDI评分、颈项疼痛VAS评分、上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在维持节段运动功能的同时可取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椎突出 Odom功能评分
下载PDF
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柳达 黄瑛 +4 位作者 李彬 贾长青 许晓军 梁峰 付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应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的1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术前、术后(1~2 d )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对应用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的1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术前、术后(1~2 d )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全面的影像学和临床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3个月。 Odom临床疗效评价优10例,良2例。患者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下降了5.8分(P<0.05),末次随访时下降了5.5分(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除3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外,未发现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结论:保留颈椎活动度的Mobi-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椎突出症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平 冷楠楠 +3 位作者 王海云 陈盈盈 陶慧 朱冬梅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总结颈椎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20例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 20例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17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牵... 目的探讨总结颈椎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20例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 20例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17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牵拉症状,1例脊神经根受损,1例脑脊液漏,均得到很好的处理。Odom评分优18例。良好2例。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下载PDF
基于CT检查的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长期进展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成 田伟 +2 位作者 刘波 韩骁 范明星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借助CT检查,观察并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ADR)术后邻近节段及正常节段椎旁骨化(PO)的长期进展程度。方法CADR术后患者45例,将各颈椎节段分为手术节段组、邻近节段组和非邻近节段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随访57~108个月)... 目的借助CT检查,观察并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ADR)术后邻近节段及正常节段椎旁骨化(PO)的长期进展程度。方法CADR术后患者45例,将各颈椎节段分为手术节段组、邻近节段组和非邻近节段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随访57~108个月)时进行颈椎CT图像采集。以各节段椎体中心为圆心,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即左侧钩椎关节区域(L)、右侧钩椎关节区域(R)、前方区域(A)、后方区域(P),对患者C 2~3至C 7~T 1节段各区域进行PO分级。结果手术节段组、邻近节段组、对照组的L、R、A、P区域术后高级别PO(2级和3级)比例均高于术前(P均<0.05)。手术节段组的L、R区域PO进展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手术节段组的A、P区域PO进展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邻近节段组各区域PO进展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CT检查长期随访发现,CADR术后手术节段PO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增高;CADR对于手术节段PO进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钩椎关节区域,而对前后区域的PO进展影响较小;CADR对邻近节段PO进展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椎旁骨化 CT检查 异位骨化 邻近节段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波 李瓦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6903-6906,共4页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颈椎前路融合固定后颈部活动受限、远期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的并发症等问题。文章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历史、现在假体的类型、相关的适应证、并发症等方面做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微创下置换的可行性。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假体稳定 综述
下载PDF
人工间盘尺寸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王晋超 李祖昌 冯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5-1670,共6页
背景:人工间盘尺寸与椎体终板大小并不完全一致,而目前关于人工间盘大小对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Bryan间盘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 背景:人工间盘尺寸与椎体终板大小并不完全一致,而目前关于人工间盘大小对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还未明确。目的:探讨Bryan间盘大小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的患者71例,平均年龄(45.90±8.12)岁,均随访10年以上。在X射线侧位片上测量人工间盘大小,人工间盘大小=(Bryan人工间盘端板矢状径×2y(置换节段上终板矢状径+置换节段下终板矢状径)×100%。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并于术前、术后评估临床疗效,包括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Odom’s评分。并对不同人工间盘大小(≥95%及<95%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人工间盘大小比例≥95%组49例,人工间盘大小比例<95%组22例;(2)术后3个月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置换节段活动度显著小于≥95%组(P<0.01);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置换节段活动度小于≥95%组(P<0.05);(3)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JOA评分改善率为(70.65±32.58)%;人工间盘大小≥95%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8.83±38.85)%,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NDI减低(10.82±7.50)%;人工间盘大小≥95%组末次随访时NDI减低(12.61±8.5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末次随访时,人工间盘大小<95%组Odem’s评分优10例(45%),良9例(41%),可3例(14%);人工间盘大小≥95%组Odem’s评分优26例(53%),良20例(41%),可3例(6%),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结果表明,2组不同大小的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功能恢复,但人工间盘过小会对置换节段活动度产生影响,应尽量避免置入的人工间盘与终板比例<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人工大小 长期随访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3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5例,均行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1~169个月。分别于术前及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JOA评分改善率;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目的观察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5例,均行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1~169个月。分别于术前及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JOA评分改善率;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部疼痛造成的功能障碍,计算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例(NDI%);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MRI检查。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升高(P<0.05),JOA改善率为59.4%,优良率为66.7%;NDI%降低(P<0.05)。各时间点颈椎整体活动度、中立位前凸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工间盘置换后上方、下方相邻节段末次随访Pfirrmann椎间盘分级升高(P均<0.05)。结论双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有效保留了颈椎整体活动度及置换节段活动度,长期疗效满意;且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并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长期疗效 Bryan颈椎人工
下载PDF
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3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李祖昌 王晋超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21-324,329,共5页
背景: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关于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CADR术后PO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不同退变程度与Bryan人工间盘置... 背景: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关于颈椎不同退变程度对CADR术后PO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不同退变程度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后PO及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时间超过10年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1例,男44例,女27例;年龄26~69岁,平均(45.9±8.1)岁;C3/4节段2例,C4/5节段15例,C5/6节段45例,C6/7节段9例。按术前CT及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28例,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4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测量手术节段活动度,于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CT,并采用Mc Afee分型方法评估PO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节段活动度及PO分级的差异,采用连续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级变量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PO的发生率为93.0%(66/71),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35.2%(25/71)。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中89.3%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PO(25/28),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10.7%(3/28);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中95.4%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PO(41/43),其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51.2%(22/43)。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组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为9.5°±4.7°,术后3个月为11.1°±3.6°,末次随访时为10.5°±4.6°;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组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为9.8°±4.5°,术后3个月为8.6°±4.9°,末次随访时为7.3°±5.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与PO分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会影响人工间盘置换术后PO的形成与手术节段活动度。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CADR术后PO的分级更高,且手术节段活动度低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椎退行性疾病 椎旁骨化
下载PDF
单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卿鹏 田伟 +4 位作者 何达 韩骁 张宁 李祖昌 王晋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85-388,398,共5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86例患者101个节段行单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86例患者101个节段行单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且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9±9.3)岁。按手术节段数患者分为两组:单节段组71个节段,双节段组30个节段。评估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Odom's标准;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功能与影像学评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单节段组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5.90±15.18)°,末次随访时为(46.31±13.03)°;手术节段ROM术前为(9.67±4.54)°,末次随访时为(8.63±5.34)°;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2.13±1.32)°,末次随访时为(1.23±1.92)°。双节段组颈椎整体ROM术前为(40.14±11.59)°,末次随访时为(38.33±12.31)°;手术节段ROM术前为(9.10±4.00)°,末次随访时为(6.51±4.61)°,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3.09±2.15)°,末次随访时为(0.44±4.62)°。单节段组患者JOA改善率为(69.40±36.80)%,NDI下降(12.06±8.20)%,Odom's标准优良率为91.5%。双节段组患者JOA改善率为(59.44±59.80)%,NDI下降(12.53±9.47)%,Odom's标准优良率为80.0%。单节段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优于双节段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双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用于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较为满意的长期疗效,单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后远期颈椎整体活动度优于双节段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Bryan人工 单节段 双节段 长期随访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13
作者 贺银川 郭敬然 +2 位作者 姜建忠 殷利川 李永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9期171-173,共3页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用于治疗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重建病变节段的关节功能,所以又叫颈椎间盘成型术。其目的意在维持颈椎序列稳定,保留运动功能,降低临近节段间盘的压力,进而减少临近节段间盘退变的发生。一直以来,颈椎前路...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用于治疗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重建病变节段的关节功能,所以又叫颈椎间盘成型术。其目的意在维持颈椎序列稳定,保留运动功能,降低临近节段间盘的压力,进而减少临近节段间盘退变的发生。一直以来,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被认为是治疗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及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方法,尤其前路钢板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维持颈椎序列的稳定和椎间高度,术后植骨块下沉、移位的发生率明显减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发展历史 应用现状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张雨 张岩岩 +1 位作者 蔺卓华 邓俊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50例... 目的探讨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50例患者的ONDI优良率为100%(50/50);且治疗后,患者的颈项及上肢VA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疼痛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椎突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钮心刚 斯清庆 +1 位作者 李国 吴建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做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且术后随访10年。根据狭窄部位分为...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做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且术后随访10年。根据狭窄部位分为脊髓型组10例、神经根型组14例、混合型组16例,在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功能指标。结果三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置换椎间隙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及手术节段曲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置换椎间隙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型组及混合型组患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曲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神经根型组无显著改善;脊髓型组患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两种类型患者无明显改善。术前神经根型组患者JOA评分均明显高于脊髓型组及混合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脊髓型组及神经根型组JOA评分均高于混合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神经根型组及脊髓型组患者的Odom优良率明显高于混合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不同类型患者中以脊髓型、神经型疗效较佳,混合型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 脊髓型 神经根型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赫 俞兴 +5 位作者 唐向盛 贺丰 杨永栋 熊洋 胡振国 徐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1-800,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前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artifiei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与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前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artifiei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与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年5月1日以前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应用ACDR与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及队列研究(cohortstudy)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MINORS量表评价,提取各研究中术后24个月、48个月、60个月时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SF-36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再手术率、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数据.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2570例患者,随访时间24~60个月.ACDR组1601例,ACDF组969例。纳入文献改良Jadad评4分3篇,3分4篇;MINORS评分18分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个月、48个月、60个月随访时,ACDR组的NDI[SMD=0.52;95%CI:(0.43,0.62),P〈0.000011、颈痛VAS[SMD=0.19;95%CI:(0.10,0.29),P〈0.00011、上肢痛VAS[SMD=O.15;95%CI:(0.06,0.25),P=0.0021、SF-36生理健康评分(PCS)[SMD=0.35;95%CI:(0.25,0.44),P〈0.000011改善均优于ACDF组;神经功能改善率[RR=1.0l;95%CI:(0.97,1.05),P=0.5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上位椎间盘退变[RR=0.43;95%CI:(0.37,0.51),P〈0.00001]、下位椎间盘退变[RR=0.35;95%CI:(0.19,0.66),P=0.001]、再手术率[RR=0.30;95%CI:(0.23,0.40),P〈0.0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RR=0.72;95%CI:(0.58,0.89),P=0.003]、满意度fRR=I.08;95%CI:(1.04,1.11),P〈0.0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R组均优于ACDF组。结论:ACDR和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一致,但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 颈椎 双节段 随访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志宇 田伟 +5 位作者 韦袆 韩骁 行勇刚 崔冠宇 马腾飞 于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1期3374-3376,共3页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是近年来脊柱外科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间盘退变的常用手术方法。其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术、产品设计、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都是假体松动的原因。本文报道1例术后2年发生进行性假体松动的翻修病例,并对松动产生的原因...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是近年来脊柱外科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间盘退变的常用手术方法。其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术、产品设计、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都是假体松动的原因。本文报道1例术后2年发生进行性假体松动的翻修病例,并对松动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假体松动 术后 脊柱外科 手术方法 手术技术 身体状况 突出症
原文传递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帅 朱震奇 +4 位作者 钱亚龙 王凯丰 刘辰君 段硕 刘海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304,共9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邻近节段病(ad...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通过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检索2002年1月~2016年6月之间关于TDR和ACDF术后出现ASDeg、ASDi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章。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指南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包括ASDeg、ASDis以及再手术率的相关信息,研究结果以ASDeg和ASDis的发生作为直接结果,以邻近节段再手术率作为间接结果评估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并根据随访时间和研究地点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最终对整篇Meta分析通过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th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了11篇RCTs,包括2632名研究对象。对于整体的ASD(包括直接和间接结果),TD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CDF(OR=0.6;95%CI[0.38,0.7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TDR相对于ACDF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OR=0.58,95%CI[0.46,0.72],P<0.00001和OR=0.52,95%CI[0.30,0.87],P=0.01)。以随访时间5年为分界点,不论随访<5年还是≥5年,在ASDeg发生率上,TDR的优势都比ACDF显著(分别为OR=0.63,P=0.001;OR=0.49,P=0.0002),并且这种优势可能随时间延长有扩大趋势。以研究地点分层,不论在美国(7篇RCTs)还是中国(4篇RCTs),TDR在邻近节段退变(ASDeg)发生率上均有优势(P<0.0001,P=0.03)。根据GRADE评分,该Meta分析的质量级别为中等质量。结论:与ACDF相比,TDR在降低ASDeg和再手术率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颈前路椎切除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邻近节段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术前颈椎退变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相关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非非 李舒扬 +3 位作者 赵衍斌 张凤山 潘胜发 孙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45-949,共5页
目的通过10年以上随访资料分析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患者适应证选择相关因素及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单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44例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患... 目的通过10年以上随访资料分析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患者适应证选择相关因素及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单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44例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具备10年以上随访。影像学采用McAfee分级对术后异位骨化(HO)形成进行评估;采用“9分法”颈椎退变评分系统,在颈椎X线片上对术前手术节段退变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量化参考值。结果患者术后HO的总体发生率为61.4%(27/44)。单因素分析显示HO发病组与HO未发病组之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和终板硬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和终板硬化是术后HO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CI)为10.801(1.202~97.064)、37.870(1.581~907.237),均P<0.05],ROC曲线分析中,二者的AUC分别为0.822与0.792,基于“9分法”,二者边界值均为1.5。结论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HO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术前手术节段退变程度是其发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异位骨化 适应证 退变
原文传递
Prodisc-C假体行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十年以上随访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帅 梁彦 +2 位作者 朱震奇 王凯丰 刘海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3-402,共10页
目的对Prodisc-C假体行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tot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TDR)患者10年以上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08年4月采用Prodisc-C假体行TDR治疗的118例单节段至3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疾病(cervical disc... 目的对Prodisc-C假体行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tot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TDR)患者10年以上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08年4月采用Prodisc-C假体行TDR治疗的118例单节段至3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疾病(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CDD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52例;年龄25~62岁,平均46.8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脊髓型颈椎病28例,混合型颈椎病52例。手术节段为C3~7,其中单节段90例,连续双节段20例,连续3节段8例。术中共使用154个Prodisc-C假体。手术前后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dom分级评价。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矢状位前凸角、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IDH),并观察有无假体移位、下沉、松动、锁死及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等并发症发生。并根据有无发生HO或ASD分组,比较患者手术节段ROM。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150个月,平均135.8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行翻修手术。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NDI、JOA评分及Odom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末次随访时VAS和NDI评分较术后1周进一步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和手术节段ROM在术后1周和10年后较术前有所减小(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位邻近节段(upper adjacent segment,UAS)和下位邻近节段(lower adjacent segment,LAS)的ROM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颈椎矢状位前凸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前凸角在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手术节段IDH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间UAS和LAS的I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均未发生假体移位、下沉和松动;从术后6个月起,各时间点间假体移位和下沉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假体锁死/融合发生率达10.4%,但与术后6个月(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上位ASD和下位ASD发生率分别为1.3%和2.6%,随时间延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手术节段ROM均小于无AS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有58.4%节段出现HO,随时间延长HO发生率均较术后6个月逐渐显著增加(P<0.05);HO组患者手术节段ROM在术后6个月、2年、5年、10年显著小于无HO组患者(P<0.05)。结论 TDR术后对邻近节段影响较小,尽管出现部分影像学并发症,但对整体临床疗效的改善无明显影响;使用Prodisc-C假体行TDR治疗CDDD可获得安全、明确的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isc-C假体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