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邵正仁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 :为下颈椎侧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 ,对应C5~ 7椎体作纵切口 ,由浅入深分别经臂丛前、后方逐层解剖观测至椎骨的解剖结构。结果 :①臂丛前方有前斜角肌、膈神经和甲状颈干 ;...
目的 :为下颈椎侧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 ,对应C5~ 7椎体作纵切口 ,由浅入深分别经臂丛前、后方逐层解剖观测至椎骨的解剖结构。结果 :①臂丛前方有前斜角肌、膈神经和甲状颈干 ;椎体前方有颈长肌 ,颈交感干位于颈长肌的外侧缘 ,椎动脉贴颈长肌外缘上行入横突孔 ;②臂丛后方有中、后斜角肌及肩胛提肌 ,椎弓两侧有项部肌 ;颈深动、静脉走在半棘肌和多裂肌之间 ;③臂丛颈 5~ 8四个根的长度分别是 3 3± 8.6、2 7.2± 7.4、3 8.8± 8.6和 2 0 .4±6 .0mm ;根角度 (神经根于椎间孔处与椎体垂线的夹角 )分别是 43°± 9°、5 2°± 10°、6 2°± 10°和 74°± 7° ,相邻神经根间隙距离为 :C5~ 6 :5 .3± 1.7mm ;C6~ 7:5 .6± 1.6mm ;C7~ 8:6 .0± 1.6mm ;④胸膜顶在第 7颈椎末端下方平第 1肋颈高度。结论 :下颈椎侧方入路可一次切除半侧颈椎骨的病灶。在臂丛前方径路中要保护好膈神经、椎动脉、交感干 ;臂丛后方径路中保护好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 ;处理横突时要注意对臂丛根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
颈椎侧方入路
应用解剖
颈椎
病变
手术
入
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鹏
高梁斌
+6 位作者
付敏
蔡兆鹏
唐勇
黄霖
杨睿
陈铿
沈慧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织,测量其牵拉角度、范围。结果①臂丛C5~8根长度、根角度及根间距测量结果表明臂丛前、后入路均可直视神经根对椎间孔周围病变进行操作;②C4~6横突与膈神经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膈神经;③C3~7横突与颈交感干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颈交感干;④胸导管70%在C7~T1水平汇入静脉角,C7水平臂丛前入路要注意保护胸导管,臂丛后入路不易损伤胸导管;⑤在C7横突水平处将椎动脉向外牵拉的距离为(2.5±0.4)cm,臂丛前、后入路均应注意保护椎动脉;⑥C7横突末端下方至胸膜顶的距离为(1.9±0.4)cm,C7水平臂丛前、后入路均可能伤及胸膜顶。结论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可为颈椎间孔镜手术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侧方入路
臂丛后
入
路
椎间孔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12
1
作者
邵正仁
徐达传
钟世镇
机构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文摘
目的 :为下颈椎侧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 ,对应C5~ 7椎体作纵切口 ,由浅入深分别经臂丛前、后方逐层解剖观测至椎骨的解剖结构。结果 :①臂丛前方有前斜角肌、膈神经和甲状颈干 ;椎体前方有颈长肌 ,颈交感干位于颈长肌的外侧缘 ,椎动脉贴颈长肌外缘上行入横突孔 ;②臂丛后方有中、后斜角肌及肩胛提肌 ,椎弓两侧有项部肌 ;颈深动、静脉走在半棘肌和多裂肌之间 ;③臂丛颈 5~ 8四个根的长度分别是 3 3± 8.6、2 7.2± 7.4、3 8.8± 8.6和 2 0 .4±6 .0mm ;根角度 (神经根于椎间孔处与椎体垂线的夹角 )分别是 43°± 9°、5 2°± 10°、6 2°± 10°和 74°± 7° ,相邻神经根间隙距离为 :C5~ 6 :5 .3± 1.7mm ;C6~ 7:5 .6± 1.6mm ;C7~ 8:6 .0± 1.6mm ;④胸膜顶在第 7颈椎末端下方平第 1肋颈高度。结论 :下颈椎侧方入路可一次切除半侧颈椎骨的病灶。在臂丛前方径路中要保护好膈神经、椎动脉、交感干 ;臂丛后方径路中保护好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 ;处理横突时要注意对臂丛根的保护。
关键词
下
颈椎侧方入路
应用解剖
颈椎
病变
手术
入
路
Keywords
Lower cervical vertebra Lateral approach Appliced anatomy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鹏
高梁斌
付敏
蔡兆鹏
唐勇
黄霖
杨睿
陈铿
沈慧勇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织,测量其牵拉角度、范围。结果①臂丛C5~8根长度、根角度及根间距测量结果表明臂丛前、后入路均可直视神经根对椎间孔周围病变进行操作;②C4~6横突与膈神经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膈神经;③C3~7横突与颈交感干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颈交感干;④胸导管70%在C7~T1水平汇入静脉角,C7水平臂丛前入路要注意保护胸导管,臂丛后入路不易损伤胸导管;⑤在C7横突水平处将椎动脉向外牵拉的距离为(2.5±0.4)cm,臂丛前、后入路均应注意保护椎动脉;⑥C7横突末端下方至胸膜顶的距离为(1.9±0.4)cm,C7水平臂丛前、后入路均可能伤及胸膜顶。结论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可为颈椎间孔镜手术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
关键词
颈椎侧方入路
臂丛后
入
路
椎间孔镜
应用解剖
Keywords
Lateral approach
Posterior space of brachial plex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Applied anatomy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
邵正仁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
王鹏
高梁斌
付敏
蔡兆鹏
唐勇
黄霖
杨睿
陈铿
沈慧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