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顾洪闻 王洪伟 +4 位作者 唐世磊 韩康恩 张智昊 胡寅 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04-609,共6页
目的 开发一种临床预测模型,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914例因脊髓型颈椎病(CSM)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筛选条件最终纳入8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开发... 目的 开发一种临床预测模型,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914例因脊髓型颈椎病(CSM)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筛选条件最终纳入8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开发队列(n=560)和验证队列(n=240)。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3个方面评估预测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性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最终确定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的5个因素为男性、BMI异常、轻中度贫血、手术时间阶段(上午、下午、夜晚)、饮酒史。开发队列的AUC为0.778(95%CI:0.740~0.816),截断值为0.337;验证队列的AUC为0.748(95%CI:0.687~0.809),截断值为0.169,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同时,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DCA证明本预测模型应用于临床有效。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综合性能优异,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风险,可以指导临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住院时间 列线图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徐小平 赵刘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A...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ACD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脊髓功能、矢状位参数、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7 d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JO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时,C_(2-7)Cobb、SCobb角较对照组大,C_(2-7)SVA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ACDF治疗CSM有快捷、对患者损害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减轻疼痛,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及矢状位参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赵东升 张伟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ACD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CSM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VAS评分,提高腰椎功能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和椎间高度,其效果优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4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应用零切迹系统或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宏衡 方志超 +4 位作者 梁梓杨 张嘉锐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颈椎C3~C7节段CT扫描数据,建立C3~C7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前期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ZP固定模型与CP固定模型的手术节段均设定为C4/5与C5/6节段。在C3椎体上方施加轴向压缩负荷73.6N的模拟重力,并逐步施加1.8N·m的转矩,进而模拟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等颈椎运动。测定并比较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C5椎体及融合器装置应力。结果:CP固定模型融合节段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位均明显小于ZP固定模型;CP固定模型相邻节段(C3/4、C6/7)的椎间盘内应力均远远高于ZP固定模型,两种模型融合节段上方的椎间盘内应力均高于融合节段下方;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5椎体应力均明显高于CP固定模型,在前屈位时,两模型C5椎体应力最小(ZP固定模型为7.36Mpa,CP固定模型为2.01Mpa);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4/5、C5/6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均大于CP固定模型。结论:相较于CP固定,ACDF术中应用ZP固定对手术节段的限制更小,手术节段ROM更高、微运动更多,融合器及中间椎体应力更大,术后更易发生融合器下沉甚至中间椎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rofile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 中间椎体 三维有限元研究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健豪 刘宝戈 +4 位作者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C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宋仁谦 周英杰 +3 位作者 郑怀亮 禚汉杰 闫飞鸿 王彦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层面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ACVYF治疗(ACVY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5岁(61.0±6.4岁),体质指数16.8~28.1kg/m^(2)(23.67±2.86kg/m^(2));病程10~80个月(37.5±20.1个月);手术节段:C32例、C45例、C513例、C610例。3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治疗(ACCF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8岁(59.5±6.8岁);体质指数16.6~26.4kg/m^(2)(23.30±2.56kg/m^(2));病程13~72个月(35.8±18.8个月);手术节段:C33例、C46例、C512例、C6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区高度、C2~7 Cobb角;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在X线片或CT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CVYF组手术时间为88.2±19.7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24.4mL;ACCF组手术时间为91.5+24.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7±29.4mL,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与ACCF组术后各有3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1~2周后均自行缓解,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颈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区高度和C2~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CVYF组均大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ACVYF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10.54)%,ACCF组术为(75.92±10.3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70.0%和93.3%)优于ACCF组(40.0%和73.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已骨性融合(P>0.05)。结论:ACVYF能有效解除椎体层面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较于ACCF,ACVYF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加快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置入物沉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黎明 杜明奎 +1 位作者 张西峰 仲伟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 CR)短期疗效,探讨CR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电力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CR患者资料,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25例(内镜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61±9.23)岁;采用ACDF治疗27例(融合组),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2±9.05)岁。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估;末次随访时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内镜组手术时间(73.23±7.61) min,融合组手术时间(75.28±8.49) min。内镜组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融合组。内镜组和融合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3 d时内镜组颈部VAS评分明显低于融合组(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00%;融合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1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59%。结论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和传统ACDF术治疗CR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两种方式均可选择。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患者更建议考虑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开放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白索综合征1例
9
作者 周文明 南伟 张海鸿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当属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白索综合征(WCS)是SCIRI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特点为手术颈椎相应节段的脊髓出现呈白色索状的大面积水肿。本研究报道1例ACDF术后发生瘫痪,在排除血肿压迫和术中直接损伤脊髓后证实发生了WCS,经积极行后入路扩大减压术后患者瘫痪症状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对于ACDF术后发生WC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
10
作者 郑圣安 郑丰裕 +5 位作者 郭永生 韩建华 田新征 齐永建 朱庆翱 王宗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46例,四节段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CDF;患者发生吞咽困难3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1例,上呼吸道梗阻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8/112)。结论认真细致地评估及严格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及规范操作、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基础,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当出现术后并发症时,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合理处置多可避免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 术后早期并发症
下载PDF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沈倩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训练组。常规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做好我院脊柱外科的常规护理工作;训练组:36例颈椎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除了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种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下,两组颈椎疾病患者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同时比较手术操作医生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结果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分析显示,训练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指标分别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训练组手术操作者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生理解剖结构复杂,颈椎前路手术切口小,手术区暴露视野相对较小,同时术前有效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可以在不过度牵拉气管、食管的前提下,保证手术区视野,同时减轻咽喉部刺激,较少患者术后咽部疼痛感及吞咽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难 杨毅 +1 位作者 马立泰 刘浩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估和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方法经过标准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且应用Zero-P或... 目的系统评估和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方法经过标准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且应用Zero-P或传统颈椎前路钢板的患者,根据标准的Bazaz吞咽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吞咽情况进行电话随访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程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筛选出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164例,其中Zero-P组80例,钢板组8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12个月以上随访进行吞咽困难评估。Zero-P组和钢板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总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7.50%和42.86%、18.75%和33.33%、11.25%和23.81%、8.75%和20.24%、6.25%和16.67%,根据非参数检验(Mann Whitney U test)结果显示,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历次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和传统的颈椎前路钢板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能降低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大部分吞咽困难患者为轻度和中度吞咽困难,重度吞咽困难不常见,并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大部分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将得到自发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 钢板 吞咽网难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奇 郭卫春 +1 位作者 代国 邱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DCI组(24例)和ACDF组(36例)。临床评价指标主要如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术前、术后3,12个月颈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N)和上肢疼痛评分(VAS-A),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影像学结果包括: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ROM)、颈椎整体角度(C_(2~7)Cobb角)结果。结果 DCI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CDF组(P<0.05)。DCI组和ACDF组术后临床疗效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VAS-N、VAS-A、NPAD评分和EQ-5D评分:两组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ACDF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DCI组术后12个月较ACDF组减小(P<0.05)。ACDF组术后3个月C_(2~7)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与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在中短期随访中临床效果满意。DCI能有效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与ACDF相比,能更好地保护脊柱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椎 邻近节段病变
下载PDF
新型门型钢板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王苗苗 唐晓东 +1 位作者 张长江 闫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25例术中采用新型门型钢板固定(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67岁(58.46±6.04岁);手术节段C4/57例,C5/612例,C6/76例。21例术中使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5~71岁(58.31±5.79岁),手术节段C4/55例,C5/610例,C6/7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并在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108.6±14.0min和52.8±23.0ml,对照组为124.3±14.6min和60.9±18.6ml,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吞咽困难;对照组1例出现声音嘶哑,3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者吞咽困难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两组术后3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颈椎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优良21例(84.0%),对照组18例(85.7%),两组椎体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应用新型门型钢板与应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相近,新型门型钢板钉板一体,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门型钢板 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后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秀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84-584,共1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 护理 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与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树虹 王建华 +1 位作者 孙贺 吴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观察组),25例术中应用传统钛笼植骨(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随访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次全切除节段椎间高度(H1、H2)、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及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影像学参数;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颈部疼痛.根据Kandziora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4.16±4.95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2.60+5.91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椎体间高度、C2-7 Cobb角、C2-7 SVA及T1倾斜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19例人工椎体存在下沉,下沉距离为0.1~0.9mm,无严重下沉患者;对照组20例钛笼下沉,下沉距离为1.3~3.5mm,有4例严重下沉患者;观察组人工椎体下沉距离小于对照组钛笼下沉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CF时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传统钛笼植骨均可恢复椎体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及颈椎生理曲度;3D打印人工椎体能够减缓术后支撑假体的沉降,进而维持减压椎体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3D打印人工椎体 传统钛笼 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栋 刘永涛 +1 位作者 辛兵 吴东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退行性颈椎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退行性颈椎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y,D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DCM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所接受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2组,即ACDF组和ACCF组。ACDF组使用聚醚醚酮(poly ether-ether-ketone,PEEK)作为椎间融合器,ACCF组使用钛网(titanium mesh cage,TMC)作为椎间融合器。比较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平均住院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临床结果指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部与上肢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融合状态]。结果相比于ACDF组,ACCF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过程中JOA评分和颈部与上肢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法治疗连续2个节段的DCM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ACCF较ACDF更容易发生钛网融合器下沉,因此建议选择ACDF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钛网 聚醚醚酮
下载PDF
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洪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在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观察组实施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颈椎矢状位平衡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相比,观察组术后6个月C_(2)~C_(7)Cobb角更大,C_(2)~C_(7)矢状位轴向距离、T_(1)倾斜角更小(P<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相比,观察组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可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状态及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颈椎矢状位平衡状态 疼痛程度
下载PDF
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随访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华 吴迪 +3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信丽丽 李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组30例应用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对照组30例应用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平均住院日、各阶段随访的VAS、JOA评分和相关影像参数,评估疗效和矢状位平衡。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76.1±5.7)min和术中出血量(33.7±6.5)mL,均少于对照组的(85.5±6.5)min和(45.3±5.8)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4.8±2.3)分、(7.7±1.5)分和(5.1±2.1)分、(8.0±1.6)分,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5.5±1.3)分、(1.0±0.6)分和(14.3±1.5)分、(1.8±0.7)分,两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组间对比末次随访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各影像参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段的影像参数与本组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椎间高度分别为(6.8±1.3)mm、(5.7±1.4)mm,椎间角度分别为(7.3±1.3)°、(6.0±1.4)°,C_(2~7)Cobb角分别为(23.6±5.3)°、(19.3±5.4)°,T1倾斜角分别为(24.3±2.2)°和(20.3±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应用于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效果良好,在改善并维持椎间高度、颈椎矢状位平衡等方面优于传统PEEK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3D打印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两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成瑞 李锦军 +4 位作者 李想 费琦 李东 孟海 杨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比较2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8例行ACDF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手术分别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 目的比较2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8例行ACDF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手术分别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PG组)31例(35融合节段),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ZP组)27例(33融合节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比较术后主要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脊髓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及影像学资料情况。结果58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ZP组手术时间为(99.4±20.6)min,少于PG组[(111.9±1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P组出血量为(35.9±14.2)mL,显著少于PG组[(51.0±2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内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率比较(3.7%vs.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P组术后2周内食管异物感发生率显著低于PG组(7.4%vs.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内植物移位松动(0 vs.3.2%)、术后6个月内椎间不融合(3.7%vs.6.5%)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1.7±1.1)分vs.(1.6±1.1)分]、JOA评分[(15.7±0.9)分vs.(15.4±1.1)分]、神经功能恢复率[(83.4±12.9)%vs.(79.4±15.2)%]、生理曲度Cobb角[(14.6±3.8)°vs.(13.7±3.4)°]和手术椎间隙后缘高度[(8.0±1.5)mm vs.(7.5±1.7)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DF手术中,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和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均是安全有效的。应用Zero-P装置手术更快捷,出血更少,明显减少术后食管异物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 钛制钢板 CAGE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