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后路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胜 苗嘉航 +4 位作者 余会林 李渠蓬 曲哲 潘彬 冯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435-4440,共6页
背景:目前的研究只是通过影像学测量指标及其他指标来预测颈椎术后前凸曲度丢失,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的相关文章尚少,此文旨在建立一个预测模型来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危险因素,并建... 背景:目前的研究只是通过影像学测量指标及其他指标来预测颈椎术后前凸曲度丢失,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的相关文章尚少,此文旨在建立一个预测模型来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颈后路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选择、手术节段数、手术是否累及C_(2)或C_(7)、术前C_(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_(7)倾斜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距离、C_(2)-C_(7)曲率、伸展活动范围、屈曲活动范围,通过术前、术后颈椎C_(2-7)Cobb角差值确定颈椎术后前凸曲度变化(ΔCL),以ΔCL≤-10°为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组,ΔCL>-10°为无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组。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与结论:(1)共有11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69例,女48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2)在117例患者中,发现术后颈椎前凸严重丢失者30例,没有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者87例;(3)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式的选择、手术是否累及C_(2)或C_(7)椎体、术前C_(2-7)Cobb角、C_(7)倾斜角、C_(2)-C_(7)曲率、屈曲活动范围是导致颈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增加术后曲度严重丢失风险最明显的是手术节段是否累及C_(2)或C_(7)节段(OR=3.524,95%CI:1.127-11.013)以及手术术式选择(OR=3.165,95%CI:1.013-9.889);(4)并进一步建立了临床预测模型(Nomogram)并进行验证,其内部验证C-index值为0.91,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C-index值为0.87,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5)提示手术术式的选择、手术节段是否累及C_(2)或C_(7)节段、术前C_(2-7)Cobb角、C_(7)倾斜角、屈曲活动度是颈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凸曲度 颈椎后路手术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陆一 蔡晓冰 井冲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SV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术后C_(1-2)角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者26例,不变或增加者58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C_(2-7)SVA、术后C 1-2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术前T_(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下颈椎前凸角>20°、术前枕颈角>20°、术后C 1-2角>20°,均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与术前下颈椎前凸角、术前枕颈角、年龄以及融合角度过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 寰枢椎脱位 颈椎前凸曲度降低
下载PDF
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颈椎前凸曲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芳华 林建平 王诗忠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颈椎前凸曲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颈部不适患者,通过测量侧位片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改良的Cobb方法(modified Cobb method,mCM)、Jackson生理应力线(Jackson physiological stress l... 目的 比较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颈椎前凸曲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颈部不适患者,通过测量侧位片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改良的Cobb方法(modified Cobb method,mCM)、Jackson生理应力线(Jackson physiological stress lines,JPS)、Harrison后切线方法(Harrison’s posterior tangent method,HPT)、Ishihara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及Borden法(Borden method,BM),分别从性别、年龄段、不同矢状面形态方面分析差异性,并分析不同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矢状面形态的矢状位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椎前凸曲度的矢状位参数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HPT与JPS相关性最高(r=0.931)。结论 颈椎前凸曲度与性别有关,而与年龄段无关;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能反映不同矢状面形态,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在测量颈椎前凸曲度时相关性显著,综合评估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凸曲度 矢状位参数 侧位片 测量
下载PDF
颈椎前凸比率可作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术式选择的决策指标
4
作者 苗嘉航 马胜 +4 位作者 李渠蓬 余会林 胡天宇 高啸 冯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6-1802,共7页
背景:目前仅有研究表明颈椎前凸比率可作为预测椎板成形术后前凸曲度丢失的重要因素,而颈椎前凸比率这一动力位指标是否可作为颈后路术式选择的决策因素之一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过屈位指标颈椎前凸比率这一动力位指标是否可以... 背景:目前仅有研究表明颈椎前凸比率可作为预测椎板成形术后前凸曲度丢失的重要因素,而颈椎前凸比率这一动力位指标是否可作为颈后路术式选择的决策因素之一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颈椎过伸过屈位指标颈椎前凸比率这一动力位指标是否可以作为椎板成形和椎板切除融合这两种术式的选择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后路手术,且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141例患者,其中63例接受椎板切除融合治疗(椎板切除融合组),78例患者接受椎板成形治疗(椎板成形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影像学指标(C_(2-7) Cobb角、C_(2-7)运动范围、屈曲位Cobb角、伸展位Cobb角、屈曲活动范围和伸展活动范围)及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曲度变化的评估指标为术前、术后C_(2-7) Cobb角差值(ΔCL)。颈椎前凸比率=屈曲位活动范围/C_(2-7)活动范围×10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椎前凸比率预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丢失过多(ΔCL≤-10°)的有效性。依据颈椎前凸比率的临界值(68.5%)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比率组和高比率组,在不同比率组中再次对比两种术式之间的颈椎曲度指标和临床效果指标。结果与结论:①椎板切除融合和椎板成形术后颈椎前凸曲度均降低(P=0.039,P=0.002),椎板成形组的颈椎前凸曲度损失(ΔCL)大于椎板切除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椎前凸比率对预测颈椎前凸曲度丢失过多(ΔCL≤-10°)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曲线下面积=0.792);③在低比率组中,椎板切除融合组和椎板成形组的颈椎前凸曲度变化ΔC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41);④在高比率组中,椎板成形组的ΔCL大于椎板切除融合组(P=0.001),且椎板成形组发生术后前凸曲度丢失过多(ΔCL≤-10°)的概率更高(43%,29%);⑤提示颈椎前凸比率可作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术式选择的决策指标,比率低的患者可考虑行椎板成形治疗,而对于高比率者,椎板切除融合对前凸的维持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椎板成形 椎板切除融合 颈椎比率 动力位影像学指标 术后颈椎前凸曲度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面参数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少强 黄清奇 +5 位作者 齐强 梁珪清 陈伟 刘伯龄 王华锋 陈齐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位C1~C2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为5~17个月,平均7.4±3.7个月。测量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枕颈角(C0~C2角)、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C1~C2角、T1倾斜角(T1 slope,T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等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末次随访时,术后C2~C7角比术前减小的病例归为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组(5例),而术后C2~C7角比术前增加或不变的病例纳入下颈椎前凸曲度增加组(13例)。采用卡方检验做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性别、年龄(以60岁为界限)、术前T1S(以25°为界限)、术前C2-C7 SVA(以15mm为界限)、术前TIA(以70°为界限)、术前C2-C7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2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7角(以45°为界限)和术后C1-C2角(以20°为界限)等临床因素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0~C2角分别为21.6°±16.4°和28.3°±8.6°、C2~C7角分别为15.3°±12.9°和16.4°±11.1°、C0~C7角分别为36.8°±19.7°和44.9°±13.2°、C1~C2角分别为12.4°±17.6°和17.5°±7.3°、C2~C7 SVA分别为13.4±14.7mm和15.1±11.7mm、T1S分别为22.8°±8.2°和23.5°±7.3°、NT分别为50.8°±9.5°和51.9°±8.9°、TIA分别为73.6°±11.1°和75.4°±10.0°,以上这些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前凸减小组的术前C2~C7角明显大于前凸增加组(27.6°±10.5° vs 10.5°±10.5°,P<0.05),余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术前C2~C7角≥20°有关(χ^2=4.923,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2~C7角≥20°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R=0.147,P=0.225)。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有可能发生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而术前C2-C7角≥20°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融合 颈椎前凸曲度 矢状面平衡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