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健豪 刘宝戈 +4 位作者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C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
2
作者 郑圣安 郑丰裕 +5 位作者 郭永生 韩建华 田新征 齐永建 朱庆翱 王宗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 目的探究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治疗的112例患者(单节段22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46例,四节段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CDF;患者发生吞咽困难3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1例,上呼吸道梗阻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8/112)。结论认真细致地评估及严格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及规范操作、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基础,应用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行ACDF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当出现术后并发症时,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合理处置多可避免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自锁型融合器(ROI-C^(TM)和MC+■) 术后早期并发症
下载PDF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沈倩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49-0151,共3页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 通过对照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索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拟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患者72例,按照择期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训练组。常规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做好我院脊柱外科的常规护理工作;训练组:36例颈椎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除了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种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下,两组颈椎疾病患者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同时比较手术操作医生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结果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分析显示,训练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围手术期,给予徒手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中累计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血压、心率)、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指标分别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训练组手术操作者对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术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生理解剖结构复杂,颈椎前路手术切口小,手术区暴露视野相对较小,同时术前有效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可以在不过度牵拉气管、食管的前提下,保证手术区视野,同时减轻咽喉部刺激,较少患者术后咽部疼痛感及吞咽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易难 杨毅 +1 位作者 马立泰 刘浩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估和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方法经过标准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且应用Zero-P或... 目的系统评估和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和颈前路钢板固定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方法经过标准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且应用Zero-P或传统颈椎前路钢板的患者,根据标准的Bazaz吞咽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吞咽情况进行电话随访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程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筛选出2013-09-2015-09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164例,其中Zero-P组80例,钢板组8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至少12个月以上随访进行吞咽困难评估。Zero-P组和钢板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总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7.50%和42.86%、18.75%和33.33%、11.25%和23.81%、8.75%和20.24%、6.25%和16.67%,根据非参数检验(Mann Whitney U test)结果显示,Zero-P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术后历次随访时间点均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和传统的颈椎前路钢板相比,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能降低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大部分吞咽困难患者为轻度和中度吞咽困难,重度吞咽困难不常见,并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大部分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将得到自发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 钢板 吞咽网难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并发症对比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宁 申明奎 +2 位作者 白玉 王文刚 夏磊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路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曲度(14.8°±4.1°)优于后路组(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路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14.6±1.2)分、(75.6±3.5)%]均优于后路组[(13.2±2.0)分、(62.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3%,其中前路组5例(4.50%,5/111),后路组9例(7.20%,9/12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前路组),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伤(3例,后路组),其余为C5神经根麻痹(2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血肿(1例),均为后路组病例。无食管、气管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能获得更好的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绩 江伟 +1 位作者 韩玉建 赵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情况,统计手术并发症,观察治疗前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测定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轴性疼痛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角、颈椎曲度、颈椎总活动度(RO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节段CSM患者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肯定,且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颈肩疼痛程度低,颈椎活动度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多节段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术前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黄飞 周晓文 +1 位作者 黄春福 尤瑞金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66-171,216,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ACDF治疗的83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强度将... 目的探讨术前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ACDF治疗的83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强度将患者分为高信号组(41例)和非高信号组(42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Nurick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态和颈肩部疼痛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MCSM患者ACDF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高信号组相比,高信号组术前JOA评分、JOA上肢运动亚项评分和Nurick评分均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JOA评分、Nurick评分、VAS评分均获改善,但高信号组JOA评分、JOA亚项评分(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上肢感觉、下肢感觉)、JOA评分改善率和Nurick评分均较非高信号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比值比=5.61,95%置信区间2.014~15.632,P<0.05)和Hoffman征阳性(比值比=2.268,95%置信区间1.192~4.091,P<0.05)是影响MCSM患者ACDF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CSM患者采用ACDF治疗疗效满意,但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非高信号患者差。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和术前Hoffman征阳性是影响MCSM患者ACDF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栋 刘永涛 +1 位作者 辛兵 吴东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退行性颈椎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退行性颈椎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y,D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累及连续2个节段的DCM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所接受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2组,即ACDF组和ACCF组。ACDF组使用聚醚醚酮(poly ether-ether-ketone,PEEK)作为椎间融合器,ACCF组使用钛网(titanium mesh cage,TMC)作为椎间融合器。比较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平均住院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临床结果指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部与上肢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融合状态]。结果相比于ACDF组,ACCF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过程中JOA评分和颈部与上肢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法治疗连续2个节段的DCM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ACCF较ACDF更容易发生钛网融合器下沉,因此建议选择ACDF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钛网 聚醚醚酮
下载PDF
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爱明 刘果 +4 位作者 刘辉 阮翔 库威 吴彦禹 俞勇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 目的探讨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连续式ACDF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C_(2~7)活动度(ROM)、矢状位垂直距离(SVA)、T_(1)倾斜角、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保留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等影像学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周C_(2~7)ROM较术前降低,SVA及T_(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_(2~7)ROM、SVA及T_(1)倾斜角均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接近术前水平。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跳跃式ACDF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可获得与连续式ACDF相近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锁定式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欧阳智华 晏怡果 +3 位作者 王麓山 姚女兆 朱一平 薛静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2期2310-2312,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式椎间融合器(MC+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41例颈椎病患者应用MC+椎间融合器于ACDF,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访41例,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锁定式椎间融合器(MC+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41例颈椎病患者应用MC+椎间融合器于ACDF,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访41例,平均随访时间6.2±2.5个月,术前JOA评分6~13分,平均(8.7士2.3)分;术后JOA评分12~17分,平均(14.9±2.1)分,术后比术前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改善率均为优(86.5%)。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4.8±1.1)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恢复正常,感觉、肌力明显恢复,无椎间融合器物松动、移位现象。[结论]MC+椎间融合器应用操作简单,能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和正常颈椎生理曲度,融合可靠,术后短期疗效肯定,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颈椎 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仪器和设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山强 王帅 +3 位作者 盖利 吴磊磊 王晓鹏 邱玉金 《骨科》 CAS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ACDF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ACDF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为(54.75±8.60)岁(40~78岁)。收集比较98例病人术前及随访时的C_(2-7) Cobb角、T_1倾斜角、C_(2-7) 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颈倾角(NTA)、胸廓入口角(TIA)等矢状位参数,以及其手术前后的颈肩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估治疗分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98例病人根据T_1倾斜角是否大于30°分为高T_1倾斜角组和低T_1倾斜角组,比较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及后凸畸形发生率。结果本研究所观察的矢状位参数中,术后T_1倾斜角、C_(2-7) Cobb角较术前显著增大,NTA、cSVA较术前显著减小;功能相关指标中,VAS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T_1倾斜角组和低T_1倾斜角组的JOA治疗改善率(56.06%vs. 53.12%)及后凸畸形发生率(12.50%vs. 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8,P=0.001;χ~2=10.895,P=0.003)。且高T_1倾斜角组病人中,单节段、双节段、多节段病人的后凸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T_1倾斜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确切,T_1倾斜角>30°病人的JOA治疗改善率较高,后凸畸形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矢状位参数 矢状序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吉 程招军 +1 位作者 张黎龙 徐宝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6-740,共5页
目的比较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一科因脊髓型颈椎病和(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行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59例患者资料... 目的比较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一科因脊髓型颈椎病和(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行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5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23~71岁,平均(47.17±11.95)岁,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2(7,15)个月。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钛板+Cage组(钛板组)39例和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组(ROI-C组)20例。术前常规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影、颈椎CT和颈椎MRI检查,术后3、6、12及24个月时在门诊进行随访,随访时常规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影,必要时完善颈椎CT和颈椎MRI检查,并通过X线片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即C2~C7 Cobb角(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VA)、手术节段Cobb角(SCobb角)。计算末次随访与术前测量相应参数的差值,即ΔCobb角、ΔC2~C7 SVA和ΔSCobb角。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年龄、性别、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钛板组末次随访的Cobb角和S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C2~C7 SVA较术前减小;ROI-C组中末次随访的S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发现,2组术前和末次随访中的Cobb角、C2~C7 SVA、S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ΔCobb角和ΔC2~C7 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钛板组ΔSCobb角较ROI-C组更大。结论2种内固定方式的短节段ACDF术均能有效地矫正颈椎曲度,钛板+Cage的固定融合方式在恢复手术节段颈椎曲度上较优,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还应将手术并发症等纳入以利于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颈椎 颈椎曲度 颈椎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海波 王元 +6 位作者 孙璟川 徐锡明 孔庆捷 杨勇 王英杰 张斌 史建刚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健康志愿者颈椎各椎间隙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C2/C3椎间隙高度比值作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ACDF治疗的139例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健康志愿者颈椎各椎间隙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C2/C3椎间隙高度比值作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ACDF治疗的139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高度与C2/C3椎间高度比值是否在参考值95%可信区间内分为自然高度组和非自然高度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末次随访统计并分析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自然高度组较非自然高度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然高度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5.4%,非自然高度组为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DF术中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应参照自身其他健康椎间隙的高度,控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健康椎间隙高度比值在95%可信区间内,椎间隙高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竞轩 张志超 +4 位作者 石维 唐一钒 周盛源 贾连顺 陈雄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2018年本院收治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并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2018年本院收治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患者379例,其中133例采用传统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并以长钛板固定ACCF和ACDF节段(传统组);246例采用改良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以短钛板固定ACCF手术节段,采用单纯椎间融合器重建ACDF节段(改良组)。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融合器与钛网相对位置、术后并发症、颈椎活动度(ROM)、ACDF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术后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年。2组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前VAS评分≥2分者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高于术前VAS评分<2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节段ACCF并ACDF治疗连续3节段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的CSM安全有效,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颈椎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刚 田野 +2 位作者 沈晓龙 曹鹏 袁文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43-247,252,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钉板系统(PCC)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ACDF治疗的136例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钉板系统(PCC)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ACDF治疗的136例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术中采用Zero-P(Zero-P组),65例采用PCC(PCC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6、12和24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Cobb角及邻近椎体高度,术后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Zero-P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VAS评分、C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Cobb角及邻近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Zero-P组C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Cobb角和邻近椎体高度较术后1个月降低,与PCC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术中采用PCC可获得与Zero-P相同的临床效果,虽然PCC在控制手术时间方面不如Zero-P组,但可更好地维持颈椎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C_(2)/C_(3)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对下位颈椎椎间盘高度及颈椎曲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荣滋 郑耿阳 +2 位作者 王顺民 史建刚 孙凯强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11-415,共5页
Hangman骨折是高位颈椎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占所有轴性骨折损伤的20%~22%,此类损伤多由车祸或坠落时颈部过伸或轴向负荷加大导致^([1])。Hangman骨折患者常伴有颈椎不稳和运动障碍,非手术治疗融合率低,预后差^([2])。对于不稳定的Hang... Hangman骨折是高位颈椎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占所有轴性骨折损伤的20%~22%,此类损伤多由车祸或坠落时颈部过伸或轴向负荷加大导致^([1])。Hangman骨折患者常伴有颈椎不稳和运动障碍,非手术治疗融合率低,预后差^([2])。对于不稳定的Hangman骨折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及时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及长期外固定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缩短住院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7
作者 杨寿志 周炳华 +6 位作者 黄卫民 祝晓聪 黄伟 余文忠 冯文龙 邓凯 李艳青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ACDF治疗CSR患者43例,患者病程为8~28个月,病变位于C节段12例、C节段14例、C节段11例、C~T节段6例。评估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ACDF治疗CSR患者43例,患者病程为8~28个月,病变位于C节段12例、C节段14例、C节段11例、C~T节段6例。评估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部和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曲度(CCobb角)、椎间高度和颈椎活动度(ROM),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颈椎曲度、NDI、颈部和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颈椎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脊液漏2例,术后血肿及感染2例。结论ACDF治疗CSR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可改善颈椎曲度,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椎间盘切除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黄春辉 陈天陪 吴秀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0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8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常规组实施颈后路锥板成...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8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常规组实施颈后路锥板成形手术,研究组实施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颈肩疼痛程度、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活动度(ROM)。结果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失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2组颈肩疼痛程度、颈椎曲度、Cobb角、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颈肩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颈椎曲度、Cobb角、ROM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颈肩疼痛程度,改善其脊髓神经功能,而且并发症少、颈椎活动度明显提高,术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联合术后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杨姝玥 樊思远 +2 位作者 庄子逸 移平 唐向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使用中药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患者被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其中单纯手术组32例,手术联合中药组26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纳入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单纯手术组和手术联合中药组的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3.00±0.75 vs 2.00±1.00;2.00±1.00 vs 2.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15.00±3.00 vs 13.00±3.00;13.94±1.90 vs 12.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可解除患者颈神经受压状态,术后联合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中医中药 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20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椎间盘突出症 绵羊模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