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新型合成韧带施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海涌 马华松 邹德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对照实验的方法 ,确定一种新型合成韧带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2只成年羊随机分为 2组各接受单纯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或加合成韧带固定术。术后拍片了解植骨融合情况。术后 12周时杀死动物 ,取颈椎... 目的 :通过动物对照实验的方法 ,确定一种新型合成韧带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2只成年羊随机分为 2组各接受单纯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或加合成韧带固定术。术后拍片了解植骨融合情况。术后 12周时杀死动物 ,取颈椎标本分别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韧带组融合率为 83%,对照组为6 7%。生物力学测试表明韧带组在伸展运动上有明显高的稳定性 ,屈曲运动的稳定性无差异。组织学分析表明 2组动物的融合部位均为纤维组织、软骨及少量的骨组织 ,且之间无差异。结论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应用新型合成韧带可以提高融合率和颈椎伸屈方向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可作为颈椎前路固定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韧带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实验研究 退行性颈椎疾患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椎间融合器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黄剑云 李昌宁 +2 位作者 忠杰 张纪浩 郑明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用聚...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椎间融合器,研究组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椎间融合器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量表(JO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椎间融合器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促进颈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颈椎融合 生物活性玻璃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锋 贾象元 +5 位作者 刘楚吟 袁林 马慧 杨浩田 赵学千 贾育松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行双节段椎间融合且使用ROI-C融合器的患者,建立Excel数据库,观察胸1...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行双节段椎间融合且使用ROI-C融合器的患者,建立Excel数据库,观察胸1倾斜角(T1S)、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SVA)及手术节段角(SA)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变化。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Pearson相关或秩相关(Spearman法)分析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5例患者,男12例,女23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为(57.94±6.05)岁;随访时间为6~38个月,平均为(9.23±7.97)个月。手术节段C_(3-4)、C_(4-5)1例,C_(4-5)、C_(5-6)20例,C_(5-6)、C_(6-7)14例。末次随访时T1S、C_(2-7)Cobb角及手术节段角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T1S与C_(2-7)Cobb角、T1S与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T1S与手术节段角及C_(2-7)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患者,使用ROI-C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能够改善颈椎矢状位参数,恢复颈椎矢状位平衡,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双节段 零切迹融合 颈椎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白索综合征1例
4
作者 周文明 南伟 张海鸿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当属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白索综合征(WCS)是SCIRI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特点为手术颈椎相应节段的脊髓出现呈白色索状的大面积水肿。本研究报道1例ACDF术后发生瘫痪,在排除血肿压迫和术中直接损伤脊髓后证实发生了WCS,经积极行后入路扩大减压术后患者瘫痪症状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对于ACDF术后发生WC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钉道强化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式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春 赵卫东 +3 位作者 孙培栋 吴长福 瞿东滨 欧阳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对颈椎骨螺钉的强化作用,分析钉道强化前后、疲劳前后不同状态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ACIF)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方法在12个猪颈椎(C3~7...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对颈椎骨螺钉的强化作用,分析钉道强化前后、疲劳前后不同状态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ACIF)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方法在12个猪颈椎(C3~7)标本上,利用Motion Analysis运动捕捉分析系统和MTS-858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按以下分组顺序测试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角位移参数,包括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中性区(neutral zone,NZ)和弹性区(elastic zone,EZ)。正常对照组(A组)为完整状态;钢板固定组(B组)行C4、5椎间盘切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术;钢板固定疲劳组(C组)对B组标本行屈伸、左右侧弯疲劳实验,各加载5000次;钉道强化钢板固定组(D组)对C组注入PMMA实施钉道强化;钉道强化钢板固定疲劳组(E组)对D组标本行屈伸、左右侧弯疲劳实验。结果 A组各运动方向ROM、NZ、EZ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运动方向ROM、NZ、EZ明显低于C组(P<0.05);但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屈伸ROM、NZ及前屈EZ均明显低于E组(P<0.05),其他运动方向各指标与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运动方向ROM、NZ、EZ均明显高于D、E组(P<0.05)。D组与E组比较,除屈伸、左右侧弯ROM和NZ,左右旋转ROM,及屈伸、右侧弯、左右旋转EZ明显低于E组(P<0.05)外,其他运动方向各指标与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MA骨水泥强化钉道能明显增强ACIF内固定术式的稳定性,这为临床实施颈椎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疲劳载荷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焦文仓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 植骨方式 植骨块类型
下载PDF
钩椎关节骨赘切除前路颈椎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附112例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鸿儒 陈新 +1 位作者 查振刚 董炘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后 ,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 ,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 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 目的 探讨对以切除钩椎关节椎后增生骨赘一切致压物为主的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重症颈椎病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后 ,手术部位在局麻加颈丛麻醉下进行 ,术中全部使用我们设计的JZ— 1型颈椎病特殊器械行前路病椎椎间盘切除、钩椎关节骨赘刮除、取自体髂骨作植骨 ,融合椎间盘及稳定椎体 ,应用于严重的各种不同的压迫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OALL型及创伤型颈椎病 )。结果 手术共实施 1 1 2例各型颈椎病 ,按型施术。经 7年 5个月~ 1 8年的远期随访 ,经分级标准分析优良率达 96 4% ,术后大部分已康复。结论 颈椎病由于解剖、生理学上的特殊 ,手术时既要应用精确的手术器械 ,讲究手术技巧 ,消除术中震荡及副损伤 ,又要解除主要致病因素和缩短术程。掌握有关颈椎病微细解剖结构及主要的神经血管配布 ,处理好术中意外情况 ,减少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颈椎 节节骨赘切除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 治疗 远期疗效 病例分析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对已退变椎间盘邻近间盘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涛 张弘来 丁惠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8期897-899,共3页
目的研究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术前手术邻近间盘已退变因素对术后该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6例,依据X线的Hilibrand退变分级... 目的研究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术前手术邻近间盘已退变因素对术后该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6例,依据X线的Hilibrand退变分级标准将手术邻近间盘分为退变组和未退变组,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颈椎X线侧位片(依据X线的Hilibrand退变分级标准)和(或)颈椎MRI(依据Pearce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观察术前及术后该节段退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4~72个月,平均37.5个月。46例患者(共有手术邻近间盘92个)获得颈椎X线侧位片随访,依据Hilibrand退变分级标准显示颈椎术前邻近间盘退变组术后退变率50.0%,高于未退变组术后退变率21.2%(χ2=8.42,P=0.004);46例患者中25例患者(共有手术邻近间盘50个)获得颈椎MRI随访,依据MRI的Pearce退变分级标准显示颈椎术前邻近间盘退变组术后退变率50.0%高于未退变组术后退变率20.0%(χ2=4.96,P=0.03)。结论颈椎病患者术前手术邻近间盘已退变因素是加速术后邻近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邻近 退变
下载PDF
磷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胜发 孙宇 +2 位作者 李迈 王少波 张凤山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83例颈椎病须行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磷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骨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成功随访6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7±7.9个月。JOA评分判定... 目的:探讨磷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83例颈椎病须行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磷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骨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成功随访6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7±7.9个月。JOA评分判定手术疗效,X线片判定融合效果、椎问高度变化和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应用磷酸钙人工骨的患者(32例)术后未见任何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高热及深部感染。应用自体骨的患者(32例)中2例取骨区伤口感染,8例有长期的取骨区疼痛、麻木。JOA评分两组患者的改善率分别为61.2%和58.4%(P<0.001)。术后x线片未见人工骨及自体骨塌陷、移位或脱入椎管,无钛板或螺丝钉松动及折断。磷酸钙人工骨组48个节段中47个节段获得椎问融合,平均融合时间15.6±7.4个月,自体骨组47个节段完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9±1.8个月。结论:磷酸钙人工骨可替代自体骨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人工骨 自体骨移植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颈椎 比较研究 内固定
下载PDF
磷酸钙人工骨栓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的中应用
10
作者 吴强 刘俊生 《中医正骨》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磷酸钙人工骨栓 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 颈椎盘突出症 磷酸钙 骨栓 人工 自体髂骨植骨
下载PDF
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殿杰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 目的探究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64)。观察组实施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对照组实施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椎间隙高度、Cobb角、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Cobb角、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Cobb角、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较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短,且术后保留更多椎体结构及充分减压,保障患者颈部曲度,椎间隙距离改善良好,同时,可避免长节段钢板的应用,保证手术节段稳定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 颈椎曲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应用Solis融合器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会民 刘海鹰 张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72-974,共3页
[目的]观察聚醚醚酮制Solis颈椎融合器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后椎体间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4年9月用Solis融合器治疗的1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定期X线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 [目的]观察聚醚醚酮制Solis颈椎融合器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后椎体间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4年9月用Solis融合器治疗的1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定期X线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手术节段能获得即刻稳定,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区3~6个月就能获得融合,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5/16的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Solis融合器可以使颈椎手术节段获得即刻稳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融合效果确定,并发症较低,对于不连续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融合术,Solis融合器更具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融合 聚醚醚酮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昱 詹儒东 +4 位作者 邱美光 林世水 刘国铭 胡旭 周仕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1—2020-12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2例单节段颈椎病,其中26例围手术期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观察组),16例...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1—2020-12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2例单节段颈椎病,其中26例围手术期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观察组),16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6(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硬脊膜穿孔、脑脊液漏、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3个月的颈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可以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盘切除融合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管理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的手术进展研究
14
作者 曹永飞 张美心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手术进展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 HARRINGTON 颈椎骨折脱位 20世纪 脊柱创伤 神经外科学 钢丝固定法 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鲍卫国 陆英杰 +1 位作者 潘明铭 孟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 cage)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ROI-C 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通过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脊髓损伤ASIA分级评价颈髓功... 目的探讨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 cage)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ROI-C 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通过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脊髓损伤ASIA分级评价颈髓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评价颈部功能;依据Odom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5(15. 28±4. 54)个月。末次随访时,27例患者脊髓损伤ASIA分级较入院时提高1~2级,13例患者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现象。NDI评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为(14. 75±2. 05)分、(12. 80±1. 96)分,与术前(35. 45±2. 8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依据Odom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13例,优良率达90%。融合率:术后3个月为82. 5%,末次随访时为100%。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 5%、7. 5%、0、0。未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前路减压后,采用ROI-C cage融合固定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髓损伤 ROI-C CAGE 吞咽困难
下载PDF
ROI-C融合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怀栓 张猛 +7 位作者 潘玉林 杨广辉 郭小伟 王祥善 李保田 熊森 郭亮兵 郭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ROI-C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节段颈椎病患者123例,应用ROI-C融合器行ACDF治疗56例为观察组,应用颈前路钉... 目的探讨应用ROI-C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节段颈椎病患者123例,应用ROI-C融合器行ACDF治疗56例为观察组,应用颈前路钉板系统行ACDF治疗者67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ale, mJOA)以及颈椎前凸度、椎间高度;随访观察有无远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6.96±8.98)min]短于对照组[(82.31±7.57)min](P<0.05),术中出血量[(51.64±20.35)mL]少于对照组[(57.97±17.90)mL](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58.2%)(P<0.05),中位吞咽困难持续时间(13.5 d)短于对照组(18.0 d)(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1.56±0.98)、(1.59±1.02)分]、NDI评分[(13.57±2.85)、(14.11±3.25)分]均较术前[VAS评分(6.12±2.15)、(5.90±1.92)分,NDI评分(35.73±2.81)、(36.21±3.74)分]降低(P<0.05),mJOA评分[(13.89±2.56)、(13.80±3.15)分]较术前[(11.43±2.10)、(11.66±1.92)分]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颈椎前凸度[(15.75±4.21)°、(13.85±3.13)°]、椎间高度[(6.30±1.05)、(5.97±0.97)mm]均较术前[(10.42±6.74)°、(10.99±5.81)°,(4.86±1.18)、(4.69±1.02)mm]增加(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21.46±4.51)个月,观察组邻椎退行性变发病率(8.9%)低于对照组(23.9%)(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植骨融合率(64.3%)高于对照组(46.3%)(P<0.05),末次随访时2组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应用ROI-C融合器行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可达到与应用颈前路钉板系统行ACDF同样的临床疗效和更好的影像学结果,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邻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ROI-C融合 颈椎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吞咽困难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伟 黎松波 +5 位作者 刘先银 黎建文 方冠军 陈耀鑫 叶国标 卢健锋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0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接受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86例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41例)和传统组(45例)。微创组行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传统组行传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6±6.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均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1d、3个月时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椎间融合率(87.8%)与传统组(86.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中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在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颈髓功能早期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术后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晶 彭玉慧 +3 位作者 李雪阳 李劼 张雪莲 杨奕 《现代医学》 2020年第12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准备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38例,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4 d行气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准备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38例,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4 d行气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吞咽疼痛评分、吞咽困难分级、是否伴有声音嘶哑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1、3、5 d吞咽困难发生例数分别为15、18、20例,干预组分别为5、4、7例,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发生吞咽困难人数少、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发生声音嘶哑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牵拉时间,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吞咽困难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与直视下ACDF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小民 刘明 +3 位作者 原文琦 詹学华 常龙 卢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是否应用显微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38例。术后随访时间>2年,比...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ACDF)术中是否应用显微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38例。术后随访时间>2年,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2.0±18.2)min和(78.0±14.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3±23.5)mL和(84.6±19.2)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显微镜组与非显微镜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定位错误、大血管损伤和术后感染。结论 ACDF术中应用显微镜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未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显微镜下行ACDF操作更精细、损伤小、术中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显微镜 颈椎前路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剑军 傅曙光 +1 位作者 熊建卫 谢静波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颈椎Cobb角、VAS评分、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及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引流量及出血量,改善患者Cobb角及神经功能,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术 显微镜 传统内固定术 脊髓型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