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宋奇 郭卫春 +1 位作者 代国 邱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DCI组(24例)和ACDF组(36例)。临床评价指标主要如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术前、术后3,12个月颈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N)和上肢疼痛评分(VAS-A),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影像学结果包括: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ROM)、颈椎整体角度(C_(2~7)Cobb角)结果。结果 DCI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CDF组(P<0.05)。DCI组和ACDF组术后临床疗效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VAS-N、VAS-A、NPAD评分和EQ-5D评分:两组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ACDF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DCI组术后12个月较ACDF组减小(P<0.05)。ACDF组术后3个月C_(2~7)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与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在中短期随访中临床效果满意。DCI能有效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与ACDF相比,能更好地保护脊柱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椎 邻近节段病变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威 郑小宇 +3 位作者 王博 张锐 刘阳 杨群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符合DCI置入术指征的颈椎病患者共23例进行随访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椎前路椎间盘切...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术后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符合DCI置入术指征的颈椎病患者共23例进行随访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IC置入术。术前及每次术后随访均使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定法(JOA)、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价等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测定患者手术节段、临近上下两节段的Cobb角,并计算该节段的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5±3.5)个月。患者DCI置入术后末次随访JOA功能评分[(15.2±3.1)分]、VAS[(2.8±2.4)分]、NDI评分[(18.3±2.2)分]较术前[(8.3±1.1)、(8.0±0.6)、(40.1±1.6)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CI置入术前后各节段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CI置入术后末次随访侧位Cobb角[(8.52±4.25)°]较术前[(3.71±4.53)°]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置入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较好,但其导致"前缘吸收,后缘增生"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 手术后期间 动态稳定器 早期疗效 术后改变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林楠 汪雷 +4 位作者 宋跃明 刘立岷 杨曦 丰干均 周春光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置入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6月,应用DCI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 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置入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6月,应用DCI置入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随访评价生活质量、颈脊髓功能情况。术后随访观察颈椎整体活动度、DCI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假体下沉、移位、手术节段异位骨化等情况。结果 25例患者随访时间68~78个月,平均72.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维持。DCI置入节段活动度在术后2年内得到较好保持,但末次随访时明显下降(P<0.05);C2–7活动度及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与术前及术后各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在术后2年内维持良好,然而末次随访时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44.0%(11个)的DCI假体出现了下沉,36.0%(9例)出现置入节段异位骨化。结论应用DCI置入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满意,但手术节段活动度丢失明显,假体下沉和手术节段的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存在神经症状复发和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不能作为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治疗结果 下沉 异位骨化
原文传递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颈椎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侯振扬 徐耀增 +4 位作者 顾叶 周峰 钱忠来 姜为民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821-4824,共4页
背景:颈椎动态稳定器的解剖型设计与正常椎间盘应具有相似的生物力学特点,其动态性设计具有轴向顺应性以及震荡吸收功能,而前缘倒齿嵌入上下椎体可获得足够的轴向稳定性。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和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后颈椎... 背景:颈椎动态稳定器的解剖型设计与正常椎间盘应具有相似的生物力学特点,其动态性设计具有轴向顺应性以及震荡吸收功能,而前缘倒齿嵌入上下椎体可获得足够的轴向稳定性。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和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后颈椎相关生物力学指标变化。方法:将6具新鲜人C2~ C7颈段脊柱标本随机分为3组,在完整颈椎测试后分别行C5、6前路减压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置入,C5、6前路减压单纯Cage融合内固定,C5、6前路减压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融合内固定。检测各组标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不同生理运动工况并施加2.0N·m纯力偶矩,颈椎标本C5~ 6上下邻近节段手术前后活动度大小。结果与结论:3种内固定后C5~ 6上下邻近节段较正常颈椎标本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关节活动度值均有所增加,且表现出良好的即时稳定性,但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组最接近正常值;3组间C5~ 6上下邻近节段关节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后对邻近节段椎体活动度无明显影响或影响甚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假体与其邻近椎体轴向应力,有效地维持颈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 非融合 活动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治疗颈椎病5例:非融合术后弹性动态固定效果随访 被引量:19
5
作者 侯振扬 徐耀增 +4 位作者 钱忠来 周峰 陈亮 姜为民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5678-5681,共4页
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是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非融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例颈椎病患者(6个节段)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置入颈椎... 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是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非融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例颈椎病患者(6个节段)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进行非融合手术,术前及术后3d、3个月、6个月进行JO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摄X射线平片观察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结果与结论:经1~6个月随访,JOA平均评分由术前8.5分升至术后15.4分;影像学复查未见颈椎动态稳定器移位、下沉,生理弧度良好,颈椎运动范围得到一定保持,无明显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表现。提示颈椎动态稳定器一体化植入术后能获得弹性动态固定,并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非融合术 颈椎动态稳定器DCI 置入 评分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忠海 侯树勋 +2 位作者 李利 虞舜志 侯铁胜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符合DCI植入指征的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神经根型颈...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符合DCI植入指征的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病变节段:C3,4 1例,C4,56例,C5,66例,C6,74例,C3,4合并C5,6、C6,72例.19例患者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其中2例同时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前和末次随访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mJOA)、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扣患者满意度(PSI)评价临床疗效.测量DCI植入节段的活动度(ROM)和椎间隙高度(DHI)以及相邻节段的ROM.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评定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9.8个月.mJOA评分术前13.6±1.1,末次随访16.3±1.2,平均改善率为85.0%;NDI评分术前17.1±7.4,末次随访6.1±3.9;VAS评分术前6.6±1.4,末次随访1.4±0.8;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植入节段术前ROM (7.6±1.9)°,末次随访(7.8±2.1)°;C2-C7节段术前ROM (38.6±7.2)°,末次随访(39.9±6.4)°;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植入节段DHI术前(6.3±1.1)mm,末次随访(7.1±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未见异位骨化.MRI随访发现38个相邻节段中3个(8%)椎间盘退变分级加重1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出现.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早期随访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一定的保留,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无相邻节段病发生,但仍然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评价其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技术
下载PDF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宁 刘立岷 +3 位作者 宋跃明 刘浩 林宏 李伟 《西部医学》 2014年第6期778-780,共3页
目的 随访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及PSI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颈椎... 目的 随访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及PSI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颈椎x线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DCI植入节段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13例病例获6个月随访.术前JOA评分7.8~11分,平均(8.82±0.78)分,术后6个月评分12.3~16分,平均(15.13±0.52)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PSI为1.6分;术前邻近节段的平均活动范围为(8.38±4.62)°,术后为(7.72±3.62)°,与术前相比,平均减少了(0.66±0.36)°,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同时未明显改变手术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治疗颈椎病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李闯 何齐芳 +3 位作者 王伟 季成 丁国明 朱六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在颈椎非融合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DCI置入非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进行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神经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情况。根据颈椎正、侧...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在颈椎非融合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DCI置入非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进行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神经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情况。根据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颈椎的活动范围。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前JOA评分为7.5~10.2(8.66±0.75)分,术后为12.5~16(15.2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部VAS术前为3.9~6.9(5.61±0.81分),术后为1.1~2.4(1.74±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肢VAS术前为5.0~7.3(6.33±0.70)分,术后为1.4~2.5(1.98±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复查未出现DCI下沉、偏移、旋转、松动等并发症;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颈椎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颈椎前路减压DCI置入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祥龙 海涌 +1 位作者 杨晋才 苏庆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切除减压DCI植入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手术节段包括C4-5、C5-6、C6-7,其中C4-5节段3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6例,... 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切除减压DCI植入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手术节段包括C4-5、C5-6、C6-7,其中C4-5节段3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获得了完整的随访资料。临床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疗效的对比。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价假体的稳定性,是否有假体位移、下沉,以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资料显示NDI评分、颈痛VAS和上肢痛VAS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节段保留明显的活动度,相邻节段未见到明显的退变不稳。随访过程未见到假体松动、移位,围手术期无明显神经损伤、感染病例。结论单节段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DCI动态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1年随访显示该术式保留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维持改善患者颈椎的矢状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矢状面力线 单节段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艳 程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作为颈椎前路减压非融合手术的一种新型植入物,其设计理念为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作为颈椎前路减压非融合手术的新型方法,术后即可获得弹性动态固定,维持手术节段... 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作为颈椎前路减压非融合手术的一种新型植入物,其设计理念为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作为颈椎前路减压非融合手术的新型方法,术后即可获得弹性动态固定,维持手术节段的动态功能,从而避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带来的活动度丧失及临近节段加速退变。同时,其震荡吸收功能又弥补了人工椎间盘与其临近椎体轴向应力较大的缺陷,完善颈椎屈伸运动。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对9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置入DCI非融合术,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前路减压 非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黎 刘浩 +5 位作者 宋跃明 裴福兴 李涛 曾建成 刘立岷 孔清泉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采用VAS、PSI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采用VAS、PSI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常规X线片检查,Cobbs’法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C2到C7植入节段和植入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上肢VAS评分平均改善4.9分,颈部VAS评分平均改善4.5分,术后患者平均PSI评分为1.6分。颈椎C2到C7的活动范围平均减少7.01°±6.65°(P<0.05);术后植入节段椎间隙的平均活动范围减少0.91°±0.57°(P<0.05);术后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平均减少0.68°±0.38°(P>0.05)。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保留颈椎一定生理活动度的情况下,并未增加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维持了颈椎稳定性,早期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技术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永绥 王春 +3 位作者 刘成招 何海龙 史国栋 叶晓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手术时间(63.9±20.1) min;术中出血量(58.4±22.1) ml;无切口感染,植入物松动、移位、断裂,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及颈椎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和N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治疗颈椎病在减轻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且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手术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技术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进平 赵冬冬 冯海龙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应用于颈椎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的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应用颈椎间盘摘除术+DCI植入术治疗29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3例,神经... 目的: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应用于颈椎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的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应用颈椎间盘摘除术+DCI植入术治疗29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术前、术后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量表( 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临床效果。比较DCI植入节段活动度( ROM)、C2~7 ROM以及椎间隙高度( DH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 DCI植入术后患者JOA、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术后DHI增加,并在随访期间未见丢失( P<0.05)。结论 DCI植入术可以恢复DHI,对目标节段进行弹性的动态固定,从而使手术节段活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是前路非融合技术治疗颈椎病的良好选择之一。 DCI植入术还可以与人工椎间盘置换( TDR)、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ACDF)联合应用,其适应证较广,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前路手术 非融合技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绿萍 吴国英 孙利珍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5期502-503,共2页
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所致颈椎病的经典术式,大多数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ACDF术后存在颈椎活动度下降、融合临近节段加速退变... 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所致颈椎病的经典术式,大多数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ACDF术后存在颈椎活动度下降、融合临近节段加速退变等问题。非融合技术是基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既保持了脊柱活动度,使之更加接近生理状态,又有效避免或延缓了融合手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是脊柱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前路 减压 手术配合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与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15
作者 邹黎 戎鑫 +1 位作者 丁琛 刘浩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植入术与Prestige LP人工椎间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因颈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病人49例,按术式分为两组,A组DCI植入,B组采用Prestige LP人工椎... 目的比较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植入术与Prestige LP人工椎间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因颈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病人49例,按术式分为两组,A组DCI植入,B组采用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比较两组病人VAS、JOA、SF-36评分量表和活动度。结果A组22例,平均随访24.5个月。B组27例,平均随访25.8个月。两组病人VAS、JOA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B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A组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近中期临床效果与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相当,但前者理论上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节段小关节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更宽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间盘置换术 非融合 活动度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全面护理
16
作者 谭琼花 刘赞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方案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方案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舒适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17.42±3.28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7±3.35 m L、术后离床时间为4.28±0.52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改善舒适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术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优化护患关系,提高医护配合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术 全面护理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应凯 姜泳 +1 位作者 王文辉 王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155分钟,术中出血量30~230ml;术中C臂透视证实DCI位置良好,手术成功率100%;3个月后治疗改善显著(优良率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功能重建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6例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燕 王小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并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的患者5例;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双上肢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麻木症状减轻,2例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并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的患者5例;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双上肢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麻木症状减轻,2例患者肩背部不适消失,5例患者踩棉花感症状减轻或消失。颈椎正侧位片显示DCI置入位置和功能良好,无松动、移位和断裂,患者椎间高度置入DCI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对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颈椎动态稳定器 功能重建 颈椎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应用观察
19
作者 段伟利 解勇 +1 位作者 陆兵 陈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坤 姜泳 +3 位作者 黄欣月 迟晓飞 慈元 应凯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7月间,该院应用颈前路DCI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7月间,该院应用颈前路DCI治疗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X线片上测量相应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motion,ROM)。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2.21±3.21)%,其中优13例,良3例,有效率为100%。动力位X线片显示术前C2-7的ROM为(48.12±7.23)°,术后为(29.32±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节段术前的ROM为(9.21±5.13)°,术后ROM为(7.21±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节段邻近节段术前的ROM为(8.23±3.20)°,术后为(9.11±4.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早期临床效果满意。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高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颈椎动态稳定器 早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