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小型C臂在颈椎成像期对术者和患者的辐射暴露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微 赵丽艳 +1 位作者 陈微 时莉芳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3312-3315,共4页
目的评估小型C臂与标准C臂在颈椎成像时对患者和手术医生的辐射剂量暴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颈椎病及颈椎骨折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5例,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使用小型C臂,B组17例使用标准C臂;将患者置于可调节的聚碳酸酯... 目的评估小型C臂与标准C臂在颈椎成像时对患者和手术医生的辐射剂量暴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颈椎病及颈椎骨折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5例,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使用小型C臂,B组17例使用标准C臂;将患者置于可调节的聚碳酸酯的手术平台上,术中分别使用ORC小型6800 C臂和德国西门子PPA数字减影管造影C臂X射线机对患者的颈椎及颅骨进行成像(术中透视)。将13个FJ-347A型X-γ辐射剂量检测仪安装在患者颈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以便于测量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值,记录测量数据。使用相同辐射剂量测量仪置于术者的头部、颈部、胸腹部、会阴部、足部,记录每次辐射暴露数值,对比不同部位的数值。结果患者术中使用小型C臂透视时的图像接收器和球管四周的辐射剂量测试仪检测到的辐射剂量<10 mrem,聚碳酸酯的平台上的4个辐射剂量测试仪的读数不同。使用小型C臂对手术医生的辐射暴露程度明显低于标准C臂,但是对于患者来说,与标准C臂相比,辐射暴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型C臂与标准C臂的千伏峰值(k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装在患者同一平面的辐射剂量测量仪的读数在同一测试中记录不同的辐射量,说明散射辐射的差异性。结论使用小型C臂在进行颈椎成像时医生的辐射暴露比患者减少的程度更大,但是手术室应严格执行必要的防辐射措施,以降低患者、医务人员的辐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颈椎成像 患者 术者 辐射暴露
下载PDF
针对颈椎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的分析处理系统
2
作者 苏育挺 马瑛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11期49-51,56,共4页
针对颈椎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病之一,并且扩散张量成像在临床诊断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现状,提出基于ITK(insight segmentation and registration toolkit)和VTK(visualization toolkit)针对颈椎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特点构建分析处理平台,... 针对颈椎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病之一,并且扩散张量成像在临床诊断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现状,提出基于ITK(insight segmentation and registration toolkit)和VTK(visualization toolkit)针对颈椎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特点构建分析处理平台,主要包含:数据输入模块、多平面显示模块、面绘制模块、DTI数据计算模块和交互模块。系统涵盖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的计算、感兴趣区域选取、计算各向异性分数临床诊断指标等MRI图像处理流程,特别是在交互模块中,结合VTK与经典Snake算法给出了一种感兴趣区半自动选取的方法,为颈部扩散张量成像的后续图像处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K VTK 颈椎扩散张量成像 感兴趣区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颈椎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处理系统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梦臣 苏育挺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10期65-67,72,共4页
颈椎扩散张量成像能够清晰地反应颈髓的病变情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基于对核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前处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的计算、感兴趣区域选取、各向异性分数和平均扩散率等临床诊断指标的计算以及扩散张量成像数据插值等问题... 颈椎扩散张量成像能够清晰地反应颈髓的病变情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基于对核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前处理、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的计算、感兴趣区域选取、各向异性分数和平均扩散率等临床诊断指标的计算以及扩散张量成像数据插值等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针对颈椎扩散张量成像数据的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扩散张量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和系统处理,为准确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构建了扩散张量成像的数学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扩散张量成像 处理系统 感兴趣区域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SPIR与mDIXON技术在儿童磁共振颈椎增强中脂肪抑制效果分析
4
作者 欧阳铭蕾 宋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38-41,4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SPIR)与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在儿童MRI颈椎增强脂肪抑制中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MRI颈椎增强检查的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15岁,平...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SPIR)与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在儿童MRI颈椎增强脂肪抑制中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MRI颈椎增强检查的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15岁,平均(9.0±4.0)岁。所有患者均在飞利浦1.5T磁共振设备上进行颈椎增强MRI检查,分别采用SPIR与mDXION两种脂肪抑制技术行增强后T1加权矢状位扫描。采用客观评价法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对两组间扫描时间进行比较。测量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颈椎段脊髓以及颈部脂肪的MR平均信号强度(SI),选择颈椎C3~C5水平颈部后方空气区域作为背景区域并记录其SI和标准差。结果:2名观察者对SPIR和mDIXON组图像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CC值均>0.75)。mDIXON技术脂肪抑制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SPIR技术,具体表现为mDIXON组图像的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脊髓和组织的SNR和CNR均高于SPIR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DIXON组扫描时间较SPIR组却减少约45.26%。结论:在儿童颈椎增强MRI检查中推荐选择mDIXON技术进行脂肪抑制,其可在保证较高图像质量的同时缩短扫描时间,提高临床效率,增加患儿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频率选择饱和法 水脂分离 颈椎磁共振成像 信噪比 对比度噪声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不同BMI的疑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磁共振T_2WI扫描图像质量对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俊 翟华俊 +2 位作者 杨民 刘浩 韩晖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98-10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疑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磁共振T_2WI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疑诊颈椎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的患者123例,按照BMI分组,偏轻组(BMI<20)12例、正常组(20≤BMI<24)34例、超重组(24≤BMI<28)55例、...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疑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磁共振T_2WI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疑诊颈椎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的患者123例,按照BMI分组,偏轻组(BMI<20)12例、正常组(20≤BMI<24)34例、超重组(24≤BMI<28)55例、肥胖组(BMI≥28)22例。采用GE HDxt3.0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矢状位T_2WI扫描序列为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选择颈椎正中矢状位T_2WI像,分别测量C_5或C_6椎体和其后方对应颈髓的信噪比以及椎体与脊髓之间的对比噪声比。观察并比较各组介电效应和吞咽伪影出现情况。结果各组颈椎椎体、脊髓信噪比及椎体与脊髓之间对比噪声比相比,P均>0.05。偏轻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有2、14、19、11例出现吞咽伪影,各组吞咽伪影发生例数相比,P均>0.05。各组中,仅偏轻组发生介电效应3例,与其余各组相比,P均<0.05。结论 BMI偏低(<18.5)患者颈椎矢状位3.0T磁共振T_2WI图像的介电效应发生率相对较高,BMI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磁共振成像 颈椎磁共振成像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颈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