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下载PDF
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导向器的可行性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明荃 杨铁毅 王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311-4315,共5页
背景: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导向器较传统手术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量,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目的:评价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螺钉导向器应用于人体标本的临床可行性,为应用于临床提供基础数据。方法:5例人尸体... 背景: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导向器较传统手术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量,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目的:评价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螺钉导向器应用于人体标本的临床可行性,为应用于临床提供基础数据。方法:5例人尸体骨盆(10例骶髂关节)中,在自创设计的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导向器引导下将10枚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安全通过骶髂关节并置入S1椎体内,并通过透视确认骶髂关节螺钉位置是否安全。结果与结论:(1)经影像学验证,所有骶髂螺钉置入位置准确,均未出现突破前方骨皮质或进入椎管情况;(2)使用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导向器引导,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效果明确;(3)提示经椎弓根定位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准确性高,固定效果较好,同时显著降低手术操作风险,大幅度减少术中透视,而且对操作者要求降低,学习曲线减短,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操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定位 骶髂关节螺钉 导向器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测量对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点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扬 靳安民 胡孔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定位下段颈椎椎弓根的置钉点。方法37套成人颈椎CT数据,三维重建下透视模拟椎弓根在侧块背面的投影,标记其中轴点为置钉点。观察各节段置钉点的分布特征,将侧块背面外上象限等分为九个区域,观察各节段置钉在九区的分布。以置钉点为... 目的定位下段颈椎椎弓根的置钉点。方法37套成人颈椎CT数据,三维重建下透视模拟椎弓根在侧块背面的投影,标记其中轴点为置钉点。观察各节段置钉点的分布特征,将侧块背面外上象限等分为九个区域,观察各节段置钉在九区的分布。以置钉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量其距侧块背面上外界的坐标值x,y。结果C3,C4节段置钉点多位于W2区和Z2区,C5,C6节段置钉点大多位于Z2区,C7节段置钉点则多位于N2区。置钉点距侧块背面外界的分布,在C3,C4,C5,C6节段<C7节段(P<0.05),置钉点距侧块背面上界的分布,C3~C7各节段特征接近(P>0.05)。从C3到C7,置钉点分布表现为从外向内的特征,C3~C6特征接近,C7特征较特殊。结论侧块外上象限的九分法有别于其他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 置钉点 定位
下载PDF
下颈椎经椎弓根固定进钉点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景堂 刘兴炎 +1 位作者 唐天驷 葛宝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1期727-729,共3页
目的定位中下段颈椎椎弓根进钉点。方法54具成人颈椎C3~C7标本,直视下标记椎弓根中轴线在侧块后表面的投影点E。以侧块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量E点的坐标值x、y,观察各节段E点的分布特征。将侧块外上象限宽度等分为内中外三个区... 目的定位中下段颈椎椎弓根进钉点。方法54具成人颈椎C3~C7标本,直视下标记椎弓根中轴线在侧块后表面的投影点E。以侧块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量E点的坐标值x、y,观察各节段E点的分布特征。将侧块外上象限宽度等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观察各节段E点在三区的分布,以定位E点的内外位置。观察E点与侧块外侧凹平面的关系,以定位E点的上下位置。对C7,另以横突基底中线为解剖标志定位E点。结果在C3~C6节段,E点均位于侧块外上象限,C7少数E点位于外下象限上部。C3~C7的E点呈两对半特征分布,C3、C4分布相似,C5、C6分布相似,C7较特殊。C3~C7的E点呈从外向内的分布特征。在C3~C6,E点大多位于外侧凹平面;C3~C4多位于侧块外上象限中、外1/3区,C5~C6多位于侧块外上象限中1/3区;C7位于横突中线与外侧凹平面之间、侧块外侧半内1/3区。结论C3~C4的E点定位在外侧凹平面、侧块外侧半中外1/3界线的交点;C5~C6的E点定位在外侧凹平面、侧块外侧半中1/3中点;C7的E点定位在横突中线和外侧凹平面之间、侧块外侧半内1/3的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 解剖 进钉点 定位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必文 袁锋伟 谭文甫 《医疗装备》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置钉 定位
下载PDF
自制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的临床应用及影像学评价
6
作者 厉晓龙 蒋小军 +2 位作者 赵小灵 刘伟峰 阮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价自制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置钉,20例)和实验组(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置... 目的:评价自制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置钉,20例)和实验组(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置钉时间、透视次数、一次置钉成功率和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和手术顺利完成。实验组的置钉时间、透视次数为10.45±2.17min、3.28±1.39次,优于对照组的13.52±3.13min、5.78±2.21次(P=0.012,0.007)。实验组的一次成功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0.0%(P=0.030)。实验组的JOA评分为19.22±3.34,优于对照组的17.87±5.78(P=0.039)。结论:椎弓根螺钉定位导向置钉一体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减少术中射线次数,医师能获得更精准安全的螺钉导向,最终起到优化手术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 定位 导向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的研制
7
作者 何彬 袁锋伟 谭文甫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置钉 定位
下载PDF
图像存储传输系统多维测量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中的个体化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卫斗 贾薇薇 +5 位作者 杨飞 杨博贵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王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索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多维测量颈椎椎弓根64排CT片指导术中置钉,提高置钉一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ACS结合64排CT片,由5名医师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 目的:探索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多维测量颈椎椎弓根64排CT片指导术中置钉,提高置钉一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ACS结合64排CT片,由5名医师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向内侧倾斜、向头、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值,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前参考上述内容,对拟固定颈椎椎弓根的283例患者进行多维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上述数据值,其中上颈椎疾患91例,下颈椎疾患192例。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人钉点及角度,置钉1198枚。结果:257例患者获得8~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6个月。上颈椎患者3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下颈椎患者中,16例患者17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拍片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位置满意,一次成功率98.58%。该组患者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2例,良102例,可18例,差5例,优良率91.05%。结论:应用PACS结合64排CT片术前三维精确测量,指导术中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明显提高植钉的一次成功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多维 测量 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 弓根 置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颈椎疾病个体化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卫斗 贾薇薇 +5 位作者 杨飞 杨博贵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孙华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第6期13-17,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9月为261例患者置入1102枚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疾病,其中上颈椎疾病83例,下颈椎疾病178例。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通过X线片及64排CT片,对200...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9月为261例患者置入1102枚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疾病,其中上颈椎疾病83例,下颈椎疾病178例。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通过X线片及64排CT片,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侧倾斜角度、向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术前由5名医师按照上述内容,对261例患者拟固定颈椎的椎弓根精确测量,其均值均在2000例国人的均值范围,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入钉点及角度,打孔、置钉、固定,一次成功1086枚,16枚经调整后成功,一次成功率98.55%。结果:术后235例获12~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74个月。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1例,良82例,可17例,差5例,优良率90.64%。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上颈椎疾病83例中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下颈椎疾病178例中15例1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摄X线片示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119例骨折脱位中117例脱位完全复位,2例植骨块吸收未融合,融合率为98.32%。结论: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可以获得即刻三维稳定,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可将2000例国人椎弓根的数据作为临床置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 颈椎 弓根 钉板 内固定 测量 个体化 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入点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小平 韩玉健 +4 位作者 肖文倩 王攀 邹文 陈洪亮 刁显明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入点的解剖学特征。方法选择13例患者下颈椎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下颈椎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与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C_(3~6)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 目的探索一种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入点的解剖学特征。方法选择13例患者下颈椎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下颈椎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与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C_(3~6)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均在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垂线所形成的夹角内。C_7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在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下2.5mm与侧块下切迹内侧7.0mm的交点处。结论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及C_7侧块下切迹对椎弓根螺钉入点的定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CT测量 入点 定位
下载PDF
新型医用颈椎置钉定位系统的研究
11
作者 佘明亮 佘雅 《机械工程师》 2006年第6期39-4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医用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图形矢量化软件、绘图软件、可视化计算软件及可三维调节的定位器、角度校验装置组成,克服了现行置钉方法的缺点,提高了置钉的准确率,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与危险性。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置钉 定位系统
下载PDF
三维定位器置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毛广平 赵建宁 +3 位作者 王与荣 陈跃先 黎介寿 邱大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三维定位装置,用于置钉导向,为普及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颈椎上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不锈钢材料,精密制造颈椎椎弓根定位器,输入从标本CT影像上搜集的数据后定位、置钉,结果由CT影像验证,并与Abumi法手法置钉对照。... [目的]研制一种三维定位装置,用于置钉导向,为普及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颈椎上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不锈钢材料,精密制造颈椎椎弓根定位器,输入从标本CT影像上搜集的数据后定位、置钉,结果由CT影像验证,并与Abumi法手法置钉对照。[结果]三维定位器法置钉90枚,椎弓根内置钉率90%,椎弓根穿破率10%;Abumi法置钉90枚,椎弓根内置钉率55.6%,椎弓根穿破率44.4%。[结论]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成本低廉,能够进行个体化置钉,较手法置钉准确、安全,有利于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普及,其器械原理、结构和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位 颈椎 弓根螺钉 置钉方法 弓根螺钉技术 颈椎弓根 安全保障 CT影像 不锈钢材料 个体化置钉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进 徐荣明 +3 位作者 周龙 仲肇平 马维虎 李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减少手术费用。方法以不锈钢材料制造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系统。取自愿捐赠的尸体颈椎标本10个,按照配伍组设计,左、右侧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Abumi徒手植钉法,实... 目的寻找一种新的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减少手术费用。方法以不锈钢材料制造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系统。取自愿捐赠的尸体颈椎标本10个,按照配伍组设计,左、右侧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Abumi徒手植钉法,实验组采用定位系统引导植钉法,于C2~7各植入螺钉60枚。观察螺钉植入情况,以螺钉是否穿出椎弓根壁为标准衡量植钉准确性。结果对照组行椎弓根内植钉32枚(53.33%),椎弓根外植钉28枚(46.67%);造成神经根损伤9枚(15.00%),椎动脉损伤5枚(8.33%),无脊髓损伤;植钉准确率:优32枚,可14枚,差14枚,合格率76.67%。实验组行椎弓根内植钉54枚(90.00%),椎弓根外植钉6枚(10.00%);造成椎动脉损伤1枚(1.67%),无神经根和脊髓损伤;植钉准确率:优54枚,可5枚,差1枚,合格率9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定位系统引导下植钉准确、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通过进一步研究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植钉 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颈椎椎弓根技术在下颈椎疾患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卫斗 贾薇薇 +5 位作者 杨飞 杨博贵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孙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下位颈椎疾患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18例患者,置入490枚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疾患,其中颈椎骨折脱位81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21例,颈椎黄韧带骨化11例,颈椎后突畸形2例,强...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下位颈椎疾患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18例患者,置入490枚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疾患,其中颈椎骨折脱位81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21例,颈椎黄韧带骨化11例,颈椎后突畸形2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术前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简称PACS),采用X线片及64排CT片,对患者下位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侧倾斜角度的数据值,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入钉点及角度,打孔、置钉、固定。[结果]术后102例患者获13-6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95个月。采用JOA评分标准[1],结果:优82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5.01%。术后X线及CT示固定节段稳定,颈椎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2例患者植骨块吸收未融合,融合率为97.04%。[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相对安全的操作,可用于需从后路固定的颈椎疾患病例,可维持良好的颈椎生理曲度,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 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颈椎 弓根 螺钉
原文传递
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伤病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卫斗 贾薇薇 +5 位作者 杨飞 杨博贵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孙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3月~2007年9月,徒手对50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200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3月~2007年9月,徒手对50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200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2岁。Ⅱ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23例,齿状突不连12例,横韧带损伤15例。[结果]4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0个月,平均27.5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按JOA评分标准,优3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00%。[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该术式在寰枢椎融合术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 弓根 钉板系统 内固定 PACS 寰枢弓根定位导向器
原文传递
中上颈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位置关系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4-776,共3页
目的研究中上颈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建立以中上颈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定位技术。方法20具尸体标本,分别测量寰椎椎弓根和中上颈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面的垂直距离,通过分析测量值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中上颈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建立以中上颈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定位技术。方法20具尸体标本,分别测量寰椎椎弓根和中上颈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面的垂直距离,通过分析测量值间的关系,建立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结果C2~4侧块的内缘分别在寰椎椎弓根内缘外侧0.37mm、0.27mm、0.24mm处;C24侧块的中点分别在寰椎椎弓根中点外侧1.18mm、1.41mm、1.74mm处;C2~4侧块的外缘分别在寰椎椎弓根外缘外侧1.96mm、2.54mm、3.24mm处。结论中上颈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C3和C4侧块与枢椎侧块一样,可作为术中确定寰椎后弓显露范围和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侧块 位置关系 解剖研究 螺钉进钉点 定位技术 弓根螺钉 解剖学标志 解剖标志 尸体标本 垂直距离 矢状面 测量值 外侧 缘分
原文传递
框架立体定向图像引导颈椎弓根螺钉个体化置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亚明 田增民 +3 位作者 尹丰 李志超 杜吉祥 郑奎宏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选取6例成人颅-颈椎标本,改进的四柱式定位框架以螺钉固定于枕颈部,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性结构,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60个椎弓根的空间定位数据,Aero...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选取6例成人颅-颈椎标本,改进的四柱式定位框架以螺钉固定于枕颈部,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性结构,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60个椎弓根的空间定位数据,Aero—tech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个体化的置钉路径,导向弓把持下经皮细钻钻孔,套管针导引下置入攻丝,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60个椎弓根置钉中,攻丝与规划路径有偏差者8个,失败率为13%,横突孔方向突破5个,椎管骨皮质突破3个;6例位于C(3-5)(占75%);2例位于C1、C2椎体(占25%)。结论框架立体定向图像引导的颈椎弓根螺钉个体化置入方向精确,减少置钉的并发症,置钉过程直观、简单,能术前虚拟演示,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弓根螺钉 立体定位技术 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