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轴性疼痛
1
作者 韩雨 张永刚 +4 位作者 张雪松 陆宁 毛克亚 崔庚 王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515-518,581,共5页
目的:目前已证实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是治疗多阶段的脊髓型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然而,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经常发生颈部轴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C7棘突保留与否与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轴性疼痛的关系。... 目的:目前已证实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是治疗多阶段的脊髓型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然而,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经常发生颈部轴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C7棘突保留与否与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轴性疼痛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的67个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67个病人之中保留了C7棘突的29名病人称为A组,未保留C7棘突的38名病人称为B组,对两组病人的轴性症状、颈椎曲度和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bature index,CCI)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在A组中有51.7%的病人发生了早期的轴性症状,10.3%的病人发生了晚期的轴性症状,B组分别为60.5%和42.1%。B组中42.1%的病人和A组中10.3%的病人在手术后晚期有轴性症状,A组的轴性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保留C7棘突可以降低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 颈部轴性疼痛 C7棘突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联合K线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杰 李伯翰 高春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与MRI的K线在颈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4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术前分为A组(K线阳性组)和B组(K线阴性组),术中超声所见分为分离型...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与MRI的K线在颈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4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术前分为A组(K线阳性组)和B组(K线阴性组),术中超声所见分为分离型、接触型和压迫型,分别评估两组和三型JOA评分改善率,评价其指导意义。结果K线两组患者年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中超声压迫型JOA评分改善率较分离型、接触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了术中超声和K线可有效预测OPLL后路手术的疗效,而术中超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 K线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后凸畸形行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峰 李纯志 柯西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后凸畸形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6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颈椎前... 目的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后凸畸形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6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颈椎前路组)患者24例,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颈椎后路组)患者26例,采用前后路联合治疗(前后路联合组)患者1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并发症等的差异,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前后路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融合节段数均明显多于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后路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融合节段数明显大于颈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前路组、颈椎后路组以及前后路联合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NDI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后路组患者ND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颈椎前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纽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颈椎活动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后路组患者和前后路联合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颈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后路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大于颈椎前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取得一定疗效,颈椎前路手术方式在矫正后凸方面效果优于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术,颈椎后路手术方式对减少颈椎活动度的丧失方面效果优于前路和前后路联合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方式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融合节段更多,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后路切除融合术 后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