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颈后伸肌肌容积及颈椎矢状位参数评价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
汪剑晖
冯家琪
曾鹏程
周光进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4 |
0 |
|
2
|
颈椎矢状位端提手法对椎间盘及小关节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魏源标
林展
陈燕梅
杨腾辉
赵晓
陈扬声
周燕辉
杨敏超
黄飞麒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不同融合装置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管减压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
任杭岭
宋娜
徐大霞
李宗欢
张志
张景涛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颈椎旋提手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善作用观察 |
古远莉
麦卓恒
王海铃
张盛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24 |
0 |
|
5
|
双节段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沈健
杜怡斌
|
《颈腰痛杂志》
|
2024 |
0 |
|
6
|
术前颈椎矢状位形态对退行性颈椎病患者ACDF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 |
费中成
金日龙
佟智慧
曲景文
|
《颈腰痛杂志》
|
2024 |
0 |
|
7
|
单节段Mobi-C人工间盘置换与ROI-C颈椎前路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 |
冉宇
白春晓
刘楚吟
赵学千
龙水文
覃昌龙
李忠泽
张超
贾育松
陈江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8
|
无症状成人颈椎矢状位曲度分析及其与全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 |
赵文奎
于淼
韦峰
姜亮
吴奉梁
党礌
刘晓光
刘忠军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8
|
|
9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平衡代偿机制分析 |
苏楠
王炳强
杨雍
李东
李锦军
费琦
孟海
范子寒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 |
7
|
|
10
|
早发型脊柱侧凸行生长棒矫正手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风险因素分析 |
王庆雷
|
《颈腰痛杂志》
|
2021 |
2
|
|
11
|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颈椎矢状位曲度的改变 |
陈超
王征
崔赓
宋凯
苏晓静
张恒
齐鹏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颈椎矢状位参数在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鲁新垒
张静
郭海龙
任周梁
张健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3
|
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颈伸肌肌容量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 |
杨鹏
温冰涛
格日勒
陈仲强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4
|
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变化及其与颈椎功能的相关性 |
杨鹏
温冰涛
格日勒
陈仲强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5
|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郭山强
王帅
盖利
吴磊磊
王晓鹏
邱玉金
|
《骨科》
CAS
|
2019 |
8
|
|
16
|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疗效中的价值 |
曹胜
孔令伟
徐昆
孙志杰
|
《临床骨科杂志》
|
2020 |
6
|
|
17
|
脊髓型颈椎病ACDF术后近期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
曾祥鸿
梁博伟
谢克恭
彭金辉
卢贤哲
|
《实用骨科杂志》
|
2021 |
7
|
|
18
|
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 |
丁吉
程招军
张黎龙
徐宝山
|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颈椎矢状位参数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一期前后路联合术疗效的相关性 |
李承祥
皮国富
孙建广
黄世磊
韩钰
李峰
陈扬扬
孙星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1 |
1
|
|
20
|
颈腰痛患者颈椎矢状位序列的代偿机制 |
张光明
阮志勇
胡荣胜
陈农
高如峰
潘福根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