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1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 颈椎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菁 李琴 +4 位作者 万琴 罗小英 黄正 黄菊 赖娟 《医疗装备》 2023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医院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椎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 探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医院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脊椎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由专科护士及手术室护士分别按病区护理常规与手术室护理常规各自施护),观察组接受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焦虑程度、术时气管推移有效配合率和体位正确配合率、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术后访视结束时,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时气管推移有效配合率和体位正确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术时有效正确配合度,降低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专科护士 协同护理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4 位作者 龙新华 周荣平 姚剑英 周玉娟 刘志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531-3532,共2页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9),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吞咽困难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袋冷敷切口能有效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缩短吞咽困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吞咽困难 冷敷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建 陈杰妮 +3 位作者 李德彬 桂曙光 曹利芸 冷娜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依据术后发生ASD与否,将患者设为ASD组(40例)与非ASD组(93例)。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等影像资料。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A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非ASD组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3)、术后弧弦距(OR=1.981)、椎间撑开高度(OR=2.321)、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OR=2.201)、融合节段数(OR=1.875)是颈椎病ACDF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病ACDF后ASD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兰 史琳 +5 位作者 佟艳昆 禹娜 牟玲芳 王玲玲 成晓园 李海霞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537-538,共2页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颈前部解剖的复杂和险要.颈脊髓损伤的全身生理、病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颈前部解剖的复杂和险要.颈脊髓损伤的全身生理、病理改变.科学规范的围术期护理路径对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医院2006—03—2009—10护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226例,现将嗣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护理
下载PDF
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和ACDF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林加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Zero-P颈前...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椎功能影像学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0.03±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42±3.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1.82±0.45)、(1.04±0.32)分及NDI评分(16.69±2.71)、(12.06±2.12)分低于对照组的(2.74±0.62)、(1.88±0.47)分及(20.05±3.32)、(15.51±2.24)分,JOA评分(12.65±1.12)、(13.32±1.18)分高于对照组的(10.17±1.01)、(12.03±1.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变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病变椎间高度(6.72±0.71)cm及颈椎生理曲度(15.11±3.75)°大于对照组的(5.28±0.52)cm、(12.24±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手术损伤小,不良事件少,恢复速度快,并促进患者颈椎功能及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 颈椎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覃芝蓉 陈凤莲 原向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7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7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22例,行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83例。单节段患者中62例为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组,60例为对照组。双节段患者中45例为气管推移训练组,38例为对照组。观察和分析的指标包括术后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间、咽喉疼痛程度、术后声音嘶哑及术后吞咽困难。结果20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死亡。在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气管推移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术后饮水呛咳、术后声音嘶哑、术后吞咽困难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推移训练组比对照组术后咽喉疼痛的时间更短,术后咽喉疼痛的程度更轻(P<0.05)。在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气管推移训练组比对照组发生术后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患者更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的时间更短、程度更轻(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前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术后快速康复,增强患者的术后舒适感,尤其对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颈椎
下载PDF
平山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护理措施的改进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懿 梁静娟 管韵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
目的提高平山病患者手术与康复效果。方法将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60例平山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组成医护小组,术前护理中融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强... 目的提高平山病患者手术与康复效果。方法将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60例平山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组成医护小组,术前护理中融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强化、细化和量化体位护理、术区护理、取骨区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结果改进组术后取骨区疼痛评分、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2个月功能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疗效的电生理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聂聪 郑超君 +6 位作者 马晓生 夏新雷 朱巍 金翔 王洪立 吕飞舟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7-984,共8页
目的:通过电生理技术对接受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平山病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探究手术干预对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骨科接受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平山病患者43... 目的:通过电生理技术对接受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平山病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探究手术干预对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骨科接受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平山病患者4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例;手术时年龄14~26岁,平均18.2±2.8岁,病程6~84个月,平均22.3±20.1个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7.2±4.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接受上肢神经传导检查、针肌电图检查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hand,DASH)量表评估。通过比较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肌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形态及肌肉募集情况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变,并通过DASH量表评分变化评估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变化。分别比较术前症状严重侧和轻侧及手术前后电生理检查结果,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MAP波幅,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肌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形态及肌肉募集情况;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症状严重侧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波幅较轻侧明显降低(P<0.05),超过半数患者针肌电图检查可见双侧神经源性损害。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对比显示,术前症状严重侧正中神经CMAP波幅平均为9.79±4.63mV,术后平均为11.04±4.4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症状严重侧尺神经CMAP波幅平均为4.04±3.25mV,术后平均为6.19±4.30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侧正中神经及尺神经CMAP波幅恢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严重侧上肢被检肌肉自发电位出现比例、MUAP形态宽大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被检肌肉募集情况有较为显著改善,其中术前42例患者症状严重侧桡侧腕屈肌存在募集减弱(42/43,97.7%),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同一肌肉存在募集减弱(32/38,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DASH量表评分为7.04±7.63分,末次随访时6.89±7.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山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上肢CMAP波幅提高,肌肉募集情况改善,该手术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技术 平山病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4期2616-2617,共2页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烨 王建波 邓立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5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病变椎间高度、颈椎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吞咽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 颈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道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SM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SM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脊椎功能变化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患者可改善其脊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脊椎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13
作者 毕晓玲 《全科医生》 2001年第4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 手术疗法 护理
下载PDF
前路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鹏 万叶 +2 位作者 慈元 李志君 吕巍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融合术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前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患的患者,共84例,其中男36例,女48...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融合术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前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患的患者,共84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年龄45-76岁,平均58.3岁;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颈椎JOA评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及MRI检查,评估融合及退变情况.结果:本组随访11-58个月,术后效果良好,VAS评分及JOA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头侧邻近节段椎间盘是否存在早期退变与邻近节段ASD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节段融合与多节段融合(固定节段数≥2个),2组之间的AS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段的不同,其ASD发生的概率亦不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数不是术后AS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从事的工作性质亦是影响AS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疾患的有效手段,术前病椎邻近节段存在退变、患者年龄较大及术后的工作性质、强度等不良因素可促进A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融合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颈椎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与传统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
15
作者 王功臣 张高峰 +2 位作者 张鸽 宋佳 李金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零切迹颈前路颈椎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与传统钢板固定系统(CLCP)治疗颈椎病(CS)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CS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C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 目的零切迹颈前路颈椎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与传统钢板固定系统(CLCP)治疗颈椎病(CS)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CS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C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Zero-p融合术,对照组采用CLCP手术。比较两组Zero-p融合术和CLC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值。记录两组CS患者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Zero-p融合术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CLCP手术;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终末随访的JOA和颈椎曲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5例(10.00%),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16例(32.00%),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7.294,P=0.007)。结论Zero-p与传统固定系统在治疗CS时均疗效可靠,但Zero-p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颈椎椎间融合内固定 传统固定系统 颈椎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自洲 柳达 付勤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4-6,共3页
目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所采用的不同术式... 目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所采用的不同术式的疗效以及术后随访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评级判断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记录上肢痛及颈肩痛,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判定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ACDR组9例,ACDF组11例。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访JOA评分、SF-36量表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ND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F-36躯体评分和精神评分在末次随访时A组优于B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评估A组优于B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达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在临床疗效的评估及健康状况调查表中ACDR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 疗效
下载PDF
急诊颅骨牵引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国兆 陶云霞 +4 位作者 朱元宸 周峰 孟斌 杨惠林 史金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生命体征监护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单节段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C3-7)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对其中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的50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生命体征监护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单节段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C3-7)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对其中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Ⅰ期急诊颅骨牵引复位结合Ⅱ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牵引组),单纯Ⅱ期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治疗24例(撬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损伤节段椎间隙高度及Cobb角;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35(12~15)个月。牵引组Ⅱ期颈椎前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撬拨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椎间隙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均<0.001),两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脊髓损伤ASIA分级、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01);Ⅰ期牵引后、Ⅱ期手术后及术后1年随访,牵引组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撬拨组(P均<0.001);术后1年两组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撬拨组(41.67%)明显高于牵引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13)。结论:监护状态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少后续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 颅骨牵引复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短期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和O臂导航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K-hole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18
作者 肖侃侃 李欢 +1 位作者 钟贻瀚 卓祥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和O臂导航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K-hole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本科室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按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观察组(O...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和O臂导航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K-hole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本科室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按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观察组(O臂辅助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镜)13例和对照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14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内固定物脱落、断裂情况。2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对照组长(P<0.05)。在椎间隙高度方面,观察组术后高度较术前时下降(P<0.05),而对照组术后较术前时增加(P<0.05)。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方面,观察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P<0.05)。两组患者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而且两者间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随着手术程度不断熟练,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患者对切口外观要求增高,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O臂导航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K-hole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将在临床上得到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椎间孔镜 O臂 颈椎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建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9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和CPK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颈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英 余群飞 +3 位作者 许国萍 马姚静 钱胜君 张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之一,吞咽困难是该术式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围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之一,吞咽困难是该术式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围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重视,为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吞咽困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